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周延甲先生是陕西筝派领军人,毕生致力于秦筝事业的复兴与发展。陕西古筝在周延甲先生的带领下,由曾经的濒临绝响到如今蓬勃发展,并深受大众的喜爱,大量的陕西筝乐作品已经成为古筝演奏者们的必弹曲目。本文将以陕西流派代表筝曲《姜女泪》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溯源以及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探究陕西筝曲中独特的音乐魅力。
关键词:陕西古筝 周延甲 《姜女泪》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46-03
一、秦筝(陕西古筝)历史
(一)“秦筝归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民族乐器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现如今我国古筝事业繁荣兴盛,古筝各流派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而提到古筝就不得不说到“秦筝”。“秦筝”在历史上是古筝的专有名词,虽因是流传于秦地而得名,但其实全国各地的中国筝在早期都称之为“秦筝”,一直到1936年,有位老前辈梁在平,在所编著的教材中提到,乐器很“古老”,所以引申出“古筝”这个名词,曹正先生在其编撰的《古筝书谱序跋集》中对这件事情有所记载。
“秦筝”的称呼历史久远,历史上曾有“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此为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所记载,讲述的是在古代秦地的百姓们在辛苦劳动之余,围坐在篝火旁边,敲打着瓮和缶,弹奏着筝,拍着大腿唱歌的场面,是真正的秦地之声。焦文彬教授在文章《“秦筝归秦”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中曾提到:“综观秦筝历史,大体可分6个时期:1.创制与《秦风》时期;2.第一个光辉时期;3.鼎盛时期;4.扩散时期;5.入戏时期;6.振兴时期”,很好的说明了秦筝的发展历史。筝一直到东汉前期失传,被五弦竹子筝、琴瑟所代替,后至东汉末年参照五弦竹筝与瑟演变成为木制12、13弦筝,从此以后流传开来,直至清朝末期。在秦筝流传的过程中,随着其形制、流派、演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不难看出筝在秦地历代相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近世筝在秦属地已近乎失传,直至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筝归秦”的指导思想,陕西古筝得以发展复兴,并与其它各大流派并驾齐驱,占据了筝坛上重要的位置。
(二)“秦筝复兴”
近些年来,在“秦筝归秦”这一指导思想的带领下,更多的陕西筝人及专业的演奏家、作曲家加入到了陕西风格筝曲的改编和创作当中。在“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召开时,周延甲先生提交了一本《古筝迷糊曲级》,在书本的前言当中正式以文字化的表达提到了“秦筝归秦”,这个文字口号的提出可以说是标志着秦筝复兴大幕的拉开。在初期以周延甲先生为领头人,陕西筝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和曲艺素材整理和移植改变了众多小曲,乐曲大多篇幅不长,短小精炼,例如《绣金匾》《大金钱》《老龙哭海》等。复兴道路上的乐曲从初期作品的小巧精致,到逐渐发展成熟站稳脚跟,例如《秦桑曲》(“山城杯”大赛一等奖);《香山射鼓》(“山城杯”大赛优秀奖);还有金钟奖规定演奏曲目《姜女泪》等。在后期的作品更是順应时代的发展和演奏者的需求,逐渐成熟丰满,成为古筝演奏者所必备的演奏曲目,例如陕西风格创编类筝曲《云裳诉》《秦土情》《惙》《望秦川》等,这些作品已经是很多青年筝家的保留曲目。2018年是陕西秦筝学会成立第三十五周年,秦筝学会委约了八位作曲家,创作了八首具有“秦风、秦韵”的古筝作品,并隆重举办了“陕西筝乐艺术节”,这场盛世在古筝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充分说明了现今陕西古筝发展繁荣兴旺的景象。
二、艺术特色
中国民族器乐传统作品,曲目风格和乐曲的形成大都离不开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无一例外的都与民间本土的民歌、戏曲、说唱有着紧密关系。古筝流派是艺术科学中的一种学派,在古筝发展的初期并没有细致明确的划分流派,直到1961年8月陕西召开了“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在大会上参会人员都为古筝届大师级前辈,如:曹正、赵玉斋、王巽之、曹东扶、高自成、周延甲等都出席了这次的座谈会,老前辈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院校,各有专长,由此在编选教材时明确规定出了各家各派不同风格的代表筝曲。陕西筝曲是以“秦腔”“眉户”“碗碗腔”“西安鼓乐”等民间音乐和戏曲整理改编创作而成,从陕西乐曲来看大多属于声腔体,“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唐代颜师古有一首《呜呜歌》于历史记载为秦腔体。秦腔体又称为声腔体,不同于南北方曲艺的八板体,八板体无论快、慢板都为完整八板,一拍不少。而陕西筝派则以声腔体为主,声腔体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人声来演唱,是适合人声演唱的以5为主的徵调式,如《姜女泪》《秦桑曲》《百花引》《香山射鼓》等。音阶特点下行级进、上行跳进,一般称为燕乐调式或燕乐音阶(色彩性的音阶),和传统的雅乐音阶不同,雅乐音阶一般升Fa、本位Si,而燕乐音阶Fa比本位Fa稍高,Si比原位Si微降半个音不到。例如《秦桑曲》引子中的Si为本位Si,也就是引子和结尾是欢音,中段慢板为苦音调。在陕西筝曲中,微升Fa和微降Si的特殊音高,也是非常具有特点的秦声“二变之音”。
“迷胡”(眉户)在陕西筝派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周延甲先生的《古筝迷糊曲级》当中的十几首作品被选为古筝学习者和专业院校学生的曲目教材。曲作者将戏曲、说唱、音乐当中过门的曲调作为基础,赋予其古筝的特点,将旋律发展成为古筝独奏的旋律,这种改编和创作使得筝曲来自于民间又高于民间。“眉户”相传来自于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它的魅力能使听者“迷迷糊糊”而又得名“迷胡”,周延甲先生更是与眉户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周延甲先生年轻时,经常用竹笛、二胡这两种乐器为戏剧伴奏配乐,所伴奏的乐曲是一些民间小曲和迷胡调的音乐。1952年周先生进入迷胡剧团工作,到1953年考入专科学校系统进行了陕西迷胡音乐的学习。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塑造了周延甲先生深厚的戏剧音乐素养,他在后期依据迷胡音乐创作了十几首作品,并收录于他的《古筝迷胡曲集》,是陕西筝派复兴的开端。
关键词:陕西古筝 周延甲 《姜女泪》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46-03
一、秦筝(陕西古筝)历史
(一)“秦筝归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民族乐器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现如今我国古筝事业繁荣兴盛,古筝各流派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而提到古筝就不得不说到“秦筝”。“秦筝”在历史上是古筝的专有名词,虽因是流传于秦地而得名,但其实全国各地的中国筝在早期都称之为“秦筝”,一直到1936年,有位老前辈梁在平,在所编著的教材中提到,乐器很“古老”,所以引申出“古筝”这个名词,曹正先生在其编撰的《古筝书谱序跋集》中对这件事情有所记载。
“秦筝”的称呼历史久远,历史上曾有“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此为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所记载,讲述的是在古代秦地的百姓们在辛苦劳动之余,围坐在篝火旁边,敲打着瓮和缶,弹奏着筝,拍着大腿唱歌的场面,是真正的秦地之声。焦文彬教授在文章《“秦筝归秦”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中曾提到:“综观秦筝历史,大体可分6个时期:1.创制与《秦风》时期;2.第一个光辉时期;3.鼎盛时期;4.扩散时期;5.入戏时期;6.振兴时期”,很好的说明了秦筝的发展历史。筝一直到东汉前期失传,被五弦竹子筝、琴瑟所代替,后至东汉末年参照五弦竹筝与瑟演变成为木制12、13弦筝,从此以后流传开来,直至清朝末期。在秦筝流传的过程中,随着其形制、流派、演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不难看出筝在秦地历代相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近世筝在秦属地已近乎失传,直至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筝归秦”的指导思想,陕西古筝得以发展复兴,并与其它各大流派并驾齐驱,占据了筝坛上重要的位置。
(二)“秦筝复兴”
近些年来,在“秦筝归秦”这一指导思想的带领下,更多的陕西筝人及专业的演奏家、作曲家加入到了陕西风格筝曲的改编和创作当中。在“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召开时,周延甲先生提交了一本《古筝迷糊曲级》,在书本的前言当中正式以文字化的表达提到了“秦筝归秦”,这个文字口号的提出可以说是标志着秦筝复兴大幕的拉开。在初期以周延甲先生为领头人,陕西筝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和曲艺素材整理和移植改变了众多小曲,乐曲大多篇幅不长,短小精炼,例如《绣金匾》《大金钱》《老龙哭海》等。复兴道路上的乐曲从初期作品的小巧精致,到逐渐发展成熟站稳脚跟,例如《秦桑曲》(“山城杯”大赛一等奖);《香山射鼓》(“山城杯”大赛优秀奖);还有金钟奖规定演奏曲目《姜女泪》等。在后期的作品更是順应时代的发展和演奏者的需求,逐渐成熟丰满,成为古筝演奏者所必备的演奏曲目,例如陕西风格创编类筝曲《云裳诉》《秦土情》《惙》《望秦川》等,这些作品已经是很多青年筝家的保留曲目。2018年是陕西秦筝学会成立第三十五周年,秦筝学会委约了八位作曲家,创作了八首具有“秦风、秦韵”的古筝作品,并隆重举办了“陕西筝乐艺术节”,这场盛世在古筝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充分说明了现今陕西古筝发展繁荣兴旺的景象。
二、艺术特色
中国民族器乐传统作品,曲目风格和乐曲的形成大都离不开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无一例外的都与民间本土的民歌、戏曲、说唱有着紧密关系。古筝流派是艺术科学中的一种学派,在古筝发展的初期并没有细致明确的划分流派,直到1961年8月陕西召开了“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在大会上参会人员都为古筝届大师级前辈,如:曹正、赵玉斋、王巽之、曹东扶、高自成、周延甲等都出席了这次的座谈会,老前辈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院校,各有专长,由此在编选教材时明确规定出了各家各派不同风格的代表筝曲。陕西筝曲是以“秦腔”“眉户”“碗碗腔”“西安鼓乐”等民间音乐和戏曲整理改编创作而成,从陕西乐曲来看大多属于声腔体,“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唐代颜师古有一首《呜呜歌》于历史记载为秦腔体。秦腔体又称为声腔体,不同于南北方曲艺的八板体,八板体无论快、慢板都为完整八板,一拍不少。而陕西筝派则以声腔体为主,声腔体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人声来演唱,是适合人声演唱的以5为主的徵调式,如《姜女泪》《秦桑曲》《百花引》《香山射鼓》等。音阶特点下行级进、上行跳进,一般称为燕乐调式或燕乐音阶(色彩性的音阶),和传统的雅乐音阶不同,雅乐音阶一般升Fa、本位Si,而燕乐音阶Fa比本位Fa稍高,Si比原位Si微降半个音不到。例如《秦桑曲》引子中的Si为本位Si,也就是引子和结尾是欢音,中段慢板为苦音调。在陕西筝曲中,微升Fa和微降Si的特殊音高,也是非常具有特点的秦声“二变之音”。
“迷胡”(眉户)在陕西筝派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周延甲先生的《古筝迷糊曲级》当中的十几首作品被选为古筝学习者和专业院校学生的曲目教材。曲作者将戏曲、说唱、音乐当中过门的曲调作为基础,赋予其古筝的特点,将旋律发展成为古筝独奏的旋律,这种改编和创作使得筝曲来自于民间又高于民间。“眉户”相传来自于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它的魅力能使听者“迷迷糊糊”而又得名“迷胡”,周延甲先生更是与眉户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周延甲先生年轻时,经常用竹笛、二胡这两种乐器为戏剧伴奏配乐,所伴奏的乐曲是一些民间小曲和迷胡调的音乐。1952年周先生进入迷胡剧团工作,到1953年考入专科学校系统进行了陕西迷胡音乐的学习。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塑造了周延甲先生深厚的戏剧音乐素养,他在后期依据迷胡音乐创作了十几首作品,并收录于他的《古筝迷胡曲集》,是陕西筝派复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