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承载着传递思想,启迪智慧的重任。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和人文双重性质,但是人文方面的能力如何在课堂当中得到检测呢,笔者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对课堂检测的形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课堂检测;检测形式;语文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123
課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豹尾”,是保证课堂效果的重点。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检测寻求恰当的方法,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语文这种既要讲授语文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引领的学科,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检测,该采取怎样的检测形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把握学生的思想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这就成了语文教师当务之急。
我们知道所有的检测题必须针对学生已知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检测当堂所学内容,同时学生的情况和理解能力又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设置课堂检测的时候要考虑能用不同的方式拟定不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让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在能力上有所提升,能够“跳跳摘到果子”。
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检测形式的探究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第一,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检测必须要根据所讲授文本的类型,采取形式各异的检测,这当然不是一概而论的,但是根据讲授课的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检测这一原则,已经融入的到我的日常教学当中。例如以下几种文本内容,我就安排了几种形式不同的检测。
一、诗歌和抒情散文——入情的朗诵形式
对于诗歌和抒情散文等情感类型的文章时,体会作者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是学习文章最重要的部分,而通过朗读的诵读文章,是表现学生是否把握作者情感的最好方式。
例如:在学习《杜甫诗三首》时,因为《望岳》、《春望》和《石壕吏》是杜甫在不同时期写得诗歌,表现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诵读上的表现也不相同,或高昂豪放、或低沉哀伤。学生在诵读时表现的情感反应了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对于抒情散文这种形式的文本,我也采取朗读的方式进行课堂检测,例如在讲解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把握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我就采取了诵读文本的方式来进行检测,通过诵读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是“一石三鸟”。
二、叙事散文、戏剧和小说——情景剧
对于语文课本当中记叙文、戏剧和小说等文体的一些文章,可以采取让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来检测和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背影》一文,最重要的父亲第二次背影,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背影来体会父亲的艰辛,体会父亲对于儿子的那份真挚热烈的爱。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小说的时候,我也采取学生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的掌握情况。在讲解《威尼斯商人》这类戏剧作品让学生扮演法庭现场的法官、原告和被告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体会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三、议论文和说明文——课堂辩论赛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由于有些说明对象和论证观点存在争议,就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进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解《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中,说明对象是“恐龙”还是“板块构造”学说,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的形式,运用所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寻找文章真正的说明对象。又如,在讲解《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两篇议论文,我也采取了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读书是否应该不求甚解”“现在的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这一论题,加深了学生对驳论文技巧的掌握。
第二,在课堂检测形式探究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根据学情进行不同检测形式的设计,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力求做到能够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面面俱到”“心中有数”。
1.分层设问
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提问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有展现的机会。例如,在讲解《背影》一课中,把握文中“背影”的含义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但该题针对不同的学生难度不一。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置了难度不一,逐层深入的问题。针对能力薄弱的的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在什么情况出现的?”,针对普遍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那次背影的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掌握情况较好的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的四次背影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含义?”也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把课堂给割裂了么,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个问题都会呈现给学生,只是回答问题的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给每一个孩子们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头脑风暴
在语文学科检测的形式上,头脑风暴练习最好的应用是在作文课堂当中。这种练习是根据同一题目展开学生的想象进行写作训练。例如,我在一堂写作训练题目为“风雨”,对这一抽象概念让学生进行不同选材的构思。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刮风下雨,而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挫折,还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彩虹的前奏。我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写作,通过这种检测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也不错,起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
3.设计试卷
为了让学生更扎实的把握考点,能够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会设计让学生自行根据考点设计试卷这种检测形式,设计完毕后,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由教师进行指导的点评。这种形式的检测对语文考试当中的一种题型——诗词鉴赏尤为有效。在老师对诗词讲解过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诗词当中可能涉及考试考点,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讲解《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之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考点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考试题目,组间交换作答,互查互批,然后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然后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检测形式,学生一改以往对于诗词鉴赏这種题型“不感冒”“没兴趣”的旧貌,主动进行诗词字句的赏析。
作者简介:王伟,男,1987年,汉,中教二级,现任:大同市第二十二中学,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字:课堂检测;检测形式;语文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123
課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豹尾”,是保证课堂效果的重点。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检测寻求恰当的方法,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语文这种既要讲授语文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引领的学科,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检测,该采取怎样的检测形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把握学生的思想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这就成了语文教师当务之急。
我们知道所有的检测题必须针对学生已知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检测当堂所学内容,同时学生的情况和理解能力又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设置课堂检测的时候要考虑能用不同的方式拟定不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让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在能力上有所提升,能够“跳跳摘到果子”。
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检测形式的探究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第一,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检测必须要根据所讲授文本的类型,采取形式各异的检测,这当然不是一概而论的,但是根据讲授课的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检测这一原则,已经融入的到我的日常教学当中。例如以下几种文本内容,我就安排了几种形式不同的检测。
一、诗歌和抒情散文——入情的朗诵形式
对于诗歌和抒情散文等情感类型的文章时,体会作者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是学习文章最重要的部分,而通过朗读的诵读文章,是表现学生是否把握作者情感的最好方式。
例如:在学习《杜甫诗三首》时,因为《望岳》、《春望》和《石壕吏》是杜甫在不同时期写得诗歌,表现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诵读上的表现也不相同,或高昂豪放、或低沉哀伤。学生在诵读时表现的情感反应了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对于抒情散文这种形式的文本,我也采取朗读的方式进行课堂检测,例如在讲解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把握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我就采取了诵读文本的方式来进行检测,通过诵读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是“一石三鸟”。
二、叙事散文、戏剧和小说——情景剧
对于语文课本当中记叙文、戏剧和小说等文体的一些文章,可以采取让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来检测和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背影》一文,最重要的父亲第二次背影,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背影来体会父亲的艰辛,体会父亲对于儿子的那份真挚热烈的爱。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小说的时候,我也采取学生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的掌握情况。在讲解《威尼斯商人》这类戏剧作品让学生扮演法庭现场的法官、原告和被告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体会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三、议论文和说明文——课堂辩论赛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由于有些说明对象和论证观点存在争议,就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进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解《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中,说明对象是“恐龙”还是“板块构造”学说,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的形式,运用所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寻找文章真正的说明对象。又如,在讲解《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两篇议论文,我也采取了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读书是否应该不求甚解”“现在的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这一论题,加深了学生对驳论文技巧的掌握。
第二,在课堂检测形式探究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根据学情进行不同检测形式的设计,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力求做到能够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面面俱到”“心中有数”。
1.分层设问
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提问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有展现的机会。例如,在讲解《背影》一课中,把握文中“背影”的含义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但该题针对不同的学生难度不一。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置了难度不一,逐层深入的问题。针对能力薄弱的的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在什么情况出现的?”,针对普遍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那次背影的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掌握情况较好的同学设计的问题是“《背影》当中的四次背影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含义?”也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把课堂给割裂了么,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个问题都会呈现给学生,只是回答问题的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给每一个孩子们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头脑风暴
在语文学科检测的形式上,头脑风暴练习最好的应用是在作文课堂当中。这种练习是根据同一题目展开学生的想象进行写作训练。例如,我在一堂写作训练题目为“风雨”,对这一抽象概念让学生进行不同选材的构思。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刮风下雨,而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挫折,还有的同学认为“风雨”就是彩虹的前奏。我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写作,通过这种检测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也不错,起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
3.设计试卷
为了让学生更扎实的把握考点,能够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会设计让学生自行根据考点设计试卷这种检测形式,设计完毕后,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由教师进行指导的点评。这种形式的检测对语文考试当中的一种题型——诗词鉴赏尤为有效。在老师对诗词讲解过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诗词当中可能涉及考试考点,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讲解《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之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考点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考试题目,组间交换作答,互查互批,然后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然后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检测形式,学生一改以往对于诗词鉴赏这種题型“不感冒”“没兴趣”的旧貌,主动进行诗词字句的赏析。
作者简介:王伟,男,1987年,汉,中教二级,现任:大同市第二十二中学,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