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关注什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学不是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关注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关注学生学习情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知识的。因此教师在对例题分析透彻的情况下,要善于对例题变化,在变化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有获得感。如已知如图,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
这题只要求出AC长度后,利用中点知识就可以解答出MN=7cm.很多时候,老师会出示下一题:已知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学生通过刚才的分析,很快就得出结论MN=7cm,老师给出错误的结论。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一下子冷却了。但如果老师变化成如:已知如图,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
学生会通过刚才分析先求AC长度,求出MC的长度,再利用N是BC中点,求出NC,从而MN可求MN=5cm.此后老师出示刚才问题:已知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虽然有学生会很快得出一个答案,但有学生开始思考:是不是仅仅一种情况了,要不要分类讨论?不会出现一面倒的现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旦学会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数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情境,不断调节学生兴奋点,让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点。
二、关注数学与生活联系
为什么学数學?很多学生只知道为了考试,所以学数学枯燥,有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生活阅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如学习一次函数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厂有某品牌的计算机若干台,北京厂可支援外地10台,上海厂可支援外地4台.现重庆需要8台电子计算机,汉口需要6台电子计算机.假设从北京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台、800元/台,从上海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台、500元/台. 如果假设你是公司安排你负责这个项目,并要求“设计出总运费最低,应采用怎样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为多少?”你如何来操作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深感知:学数学不仅仅为了分数,数学对生活有多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变枯燥为有趣。
三、关注教学中的交流
和谐课堂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即使学生回答不清楚、不完整或错误,也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保护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如△ABC中,AB=5,BC=4,AC=3,说明△ABC的形状.在初学阶段,有些学生说明如下:∵AC2+BC2=AB2∴32+42=52∴△ABC是直角三角形.显然学生搞错了定理和逆定理,老师如果帮助学生调整为:∵32+42=52∴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告诉学生这是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生为老师的行为深深感动,一定不会下次错了。如果简答粗暴告诉他错了,本来上黑板做题了很紧张,错了更紧张,老师的批评更让他垂头丧气,可能一节课都会稀里糊涂过去。再譬如:请学生判断“11,60,61是否是勾股数?”有学生就会直接套用定理:∵112+602=612∴11,60,61是勾股数.但也有学生这样去做:∵612-602=(61+60)×(61-60)=121=112∴11,60,61是勾股数.那老师就要说这两种方法都正确:第一种方法容易想到,但运算量大;第二种方法不容易想到,但运算简单,各有利弊。但是老师在总结之后,要表扬第二位学生,善于发表不同的想法,课堂教学中就该如此表现。
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中,养成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
四、关注学习方法的引导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解题后养成整理、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如图,A、B是河MN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MN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只要连接AB,与直线MN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C(如图2).
变式练习:(1)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河流的河岸,在河流同旁有A、B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建一个供水站给A、B两村供水,问:这个供水站建在什么地方,可以使铺设的管道最短?请在图①中找出表示供水站的点C.
解:分析最短还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转化到情景题再找。方法是利用轴对称性质:先确定对称轴(直线MN),再找两定点中的任何一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譬如找B的对称点B’,再连接AB’,与直线MN的交点就是点C(如图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2,3)、(-3,1).请在y轴上找一点D,使得BD+DA的值最小,求D点的坐标.
解:如,6,分析最短还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转化到情景题再找。方法是利用轴对称性质:先确定对称轴(y轴),再找两定点中的任何一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譬如找A1的对称点A2,连接A2B,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2B解析式,它与y轴的交点就是点D(如图6)。
在具体求解中,还需分析一次函数与两条坐标轴交点:A(0,7),B(7,0),故OA=OB,△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轴对称性质可知∠OBC1=2∠OBA=90?,所以CD+CE+ED=C1D+ED+C2E=C1C2,再在直角三角形△C1BC2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得值为10.
引导学生会学习也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平时虽然重视学生错题收集,但通过批阅,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一种变相的订正,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错题才会让学习更能够有效?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让学生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通过类似的整理,让学生模仿,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效果。
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因为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人!
一、关注学生学习情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知识的。因此教师在对例题分析透彻的情况下,要善于对例题变化,在变化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有获得感。如已知如图,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
这题只要求出AC长度后,利用中点知识就可以解答出MN=7cm.很多时候,老师会出示下一题:已知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学生通过刚才的分析,很快就得出结论MN=7cm,老师给出错误的结论。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一下子冷却了。但如果老师变化成如:已知如图,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
学生会通过刚才分析先求AC长度,求出MC的长度,再利用N是BC中点,求出NC,从而MN可求MN=5cm.此后老师出示刚才问题:已知线段AB=10cm,BC=4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虽然有学生会很快得出一个答案,但有学生开始思考:是不是仅仅一种情况了,要不要分类讨论?不会出现一面倒的现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旦学会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数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情境,不断调节学生兴奋点,让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点。
二、关注数学与生活联系
为什么学数學?很多学生只知道为了考试,所以学数学枯燥,有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生活阅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如学习一次函数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厂有某品牌的计算机若干台,北京厂可支援外地10台,上海厂可支援外地4台.现重庆需要8台电子计算机,汉口需要6台电子计算机.假设从北京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台、800元/台,从上海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台、500元/台. 如果假设你是公司安排你负责这个项目,并要求“设计出总运费最低,应采用怎样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为多少?”你如何来操作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深感知:学数学不仅仅为了分数,数学对生活有多么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变枯燥为有趣。
三、关注教学中的交流
和谐课堂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即使学生回答不清楚、不完整或错误,也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保护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如△ABC中,AB=5,BC=4,AC=3,说明△ABC的形状.在初学阶段,有些学生说明如下:∵AC2+BC2=AB2∴32+42=52∴△ABC是直角三角形.显然学生搞错了定理和逆定理,老师如果帮助学生调整为:∵32+42=52∴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告诉学生这是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生为老师的行为深深感动,一定不会下次错了。如果简答粗暴告诉他错了,本来上黑板做题了很紧张,错了更紧张,老师的批评更让他垂头丧气,可能一节课都会稀里糊涂过去。再譬如:请学生判断“11,60,61是否是勾股数?”有学生就会直接套用定理:∵112+602=612∴11,60,61是勾股数.但也有学生这样去做:∵612-602=(61+60)×(61-60)=121=112∴11,60,61是勾股数.那老师就要说这两种方法都正确:第一种方法容易想到,但运算量大;第二种方法不容易想到,但运算简单,各有利弊。但是老师在总结之后,要表扬第二位学生,善于发表不同的想法,课堂教学中就该如此表现。
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中,养成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
四、关注学习方法的引导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解题后养成整理、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如图,A、B是河MN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MN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只要连接AB,与直线MN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C(如图2).
变式练习:(1)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河流的河岸,在河流同旁有A、B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建一个供水站给A、B两村供水,问:这个供水站建在什么地方,可以使铺设的管道最短?请在图①中找出表示供水站的点C.
解:分析最短还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转化到情景题再找。方法是利用轴对称性质:先确定对称轴(直线MN),再找两定点中的任何一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譬如找B的对称点B’,再连接AB’,与直线MN的交点就是点C(如图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2,3)、(-3,1).请在y轴上找一点D,使得BD+DA的值最小,求D点的坐标.
解:如,6,分析最短还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转化到情景题再找。方法是利用轴对称性质:先确定对称轴(y轴),再找两定点中的任何一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譬如找A1的对称点A2,连接A2B,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2B解析式,它与y轴的交点就是点D(如图6)。
在具体求解中,还需分析一次函数与两条坐标轴交点:A(0,7),B(7,0),故OA=OB,△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轴对称性质可知∠OBC1=2∠OBA=90?,所以CD+CE+ED=C1D+ED+C2E=C1C2,再在直角三角形△C1BC2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得值为10.
引导学生会学习也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平时虽然重视学生错题收集,但通过批阅,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一种变相的订正,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错题才会让学习更能够有效?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让学生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通过类似的整理,让学生模仿,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效果。
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因为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