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多子多福观,转化为现在的优生优育观,大部分家庭转化为独生子女家庭。因此也出现了“独生子女”现象:自我、自卑、自大、自利,事事以我为主,忽略他人感受,认为所获理所当然,对所失迁怒别人,不懂感恩、不知畏惧等。因此家庭教育尤显重要。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投入精力较多,同时期望也更高。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把孩子当朋友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明白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各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内心更为复杂,思想不再那么单纯,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自认为已经成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积力摆脱家长的说教、监管。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辨别力比较弱的。他们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我认为,作为家长应随时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走近孩子的心里,随时根据孩子的想法来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风”保持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学校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学校老师再怎么严格,对正逐步想要走向独立、正拥有反叛意识的孩子来说,将绝对出现效果为“零”的教育,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负数。
我觉得,没有一种关系可以像朋友与 朋友之间那样通透、坦诚。因为朋友之间的地位平等,相互之间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所以,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甚至无为而治的效果。
二、放手给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耐挫力及孩子的“肚量”。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事情应由孩子自己完成,家长只能指导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孩子的天性是对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现在的孩子‘‘喜欢成功’’‘‘喜欢称赞’’,家长可以随时表扬孩子,增强其自信心。
(2)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最大的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
孩子们没有责任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孩子们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具,作业没做完就玩去了;做清洁,扫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里垃圾塞得连书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孩子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天都有父母把孩子忘记的东西,如红领巾、校服、书、本子,送来。家长的宽容纵容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我建议家长提醒督促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关学习工具与资料不是包办。孩子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3)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主要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
(4)培养孩子的“肚量”。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只看自己优点,只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为了一点儿小事就钻了牛角尖。
三、利用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在生活成长中所学到的,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主张正义;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爱。
孩子的内心渴望爱,希望自己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所以父母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即使是父母产生矛盾,在孩子面前也应该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馨。如: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家庭聚会等。家长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为孩子做一个榜样,是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方向。很多有问题的孩子,大都是家庭的原因,使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社会、他人不满,容易动怒,产生自卑的心理。
四、家长要有一个平常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家长应从孩子的天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家长摆正了自己的期望,有一个平常的心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期望作为一种精神鼓励,能激发孩子接受教育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唤醒孩子的上进心与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五、注重智力的开发,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个人成才或學业成就,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既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非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构成孩子智力殿堂的四块基石。因此对于智力的开发,发展孩子的智力的潜能,就要从培养这四种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入手。作为家长,平时应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认为,作为家长应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成人,后成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先教会他如何做人,即点点滴滴学做人,时时刻刻去进步。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谦虚好学的品德。从小学会了如何做人,这样孩子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食。再就是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和成功心理,还要培养、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使之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庭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使每一个孩子长大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投入精力较多,同时期望也更高。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把孩子当朋友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明白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各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内心更为复杂,思想不再那么单纯,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自认为已经成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积力摆脱家长的说教、监管。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辨别力比较弱的。他们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我认为,作为家长应随时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走近孩子的心里,随时根据孩子的想法来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风”保持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学校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学校老师再怎么严格,对正逐步想要走向独立、正拥有反叛意识的孩子来说,将绝对出现效果为“零”的教育,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负数。
我觉得,没有一种关系可以像朋友与 朋友之间那样通透、坦诚。因为朋友之间的地位平等,相互之间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所以,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甚至无为而治的效果。
二、放手给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耐挫力及孩子的“肚量”。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事情应由孩子自己完成,家长只能指导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孩子的天性是对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现在的孩子‘‘喜欢成功’’‘‘喜欢称赞’’,家长可以随时表扬孩子,增强其自信心。
(2)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最大的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
孩子们没有责任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孩子们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具,作业没做完就玩去了;做清洁,扫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里垃圾塞得连书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孩子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天都有父母把孩子忘记的东西,如红领巾、校服、书、本子,送来。家长的宽容纵容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我建议家长提醒督促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关学习工具与资料不是包办。孩子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3)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主要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
(4)培养孩子的“肚量”。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只看自己优点,只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为了一点儿小事就钻了牛角尖。
三、利用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在生活成长中所学到的,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主张正义;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爱。
孩子的内心渴望爱,希望自己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所以父母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即使是父母产生矛盾,在孩子面前也应该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馨。如: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家庭聚会等。家长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为孩子做一个榜样,是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方向。很多有问题的孩子,大都是家庭的原因,使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社会、他人不满,容易动怒,产生自卑的心理。
四、家长要有一个平常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家长应从孩子的天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家长摆正了自己的期望,有一个平常的心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期望作为一种精神鼓励,能激发孩子接受教育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唤醒孩子的上进心与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五、注重智力的开发,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个人成才或學业成就,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既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非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构成孩子智力殿堂的四块基石。因此对于智力的开发,发展孩子的智力的潜能,就要从培养这四种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入手。作为家长,平时应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认为,作为家长应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成人,后成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先教会他如何做人,即点点滴滴学做人,时时刻刻去进步。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谦虚好学的品德。从小学会了如何做人,这样孩子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食。再就是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和成功心理,还要培养、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使之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庭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使每一个孩子长大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