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策略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课堂教学策略,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方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诸多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起始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化学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一上课,教师就以清晰、简练、有条理的语言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便于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多用于绪言课或起始章节。能不能采用另一种新的浓度表示方法,让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间建立起联系,以方便于我们的化学计算和实际运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这样设计,开门见山,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思维的盲目性。虽然也有先通过复习有关溶液和溶液浓度的概念,再与质量分数作对比引入课题,来过渡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上来的导入形式,却不如上面的导入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温故知新,承上启下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同化过程是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使之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入新课,使其在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作用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此法主要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当中。
〔课题〕氧化还原反应。〔导入〕物质的变化是纷繁复杂的。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把化学反应按反应形式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略)。如果我们考查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还可以根据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否,把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即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和不发生变化的。从反应形式或从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加以分类,你认为哪种分类方法的概括性更强,更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呢?
“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生长,是由同化和顺应构成的平衡过程”。巧妙利用学生初中已经具备的电子得失、电子偏移、化合价以及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比较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来引入新的分类方法,不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脱离具体情境的认知活动是效率低下的。新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相关新闻、故事、图片等适时引入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产生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指向。
〔课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投影〕多媒体展示大理石雕像、寺院里古塔上美丽的图案都变得模糊不清的图片以及森林受酸雨毁坏的视频。
〔导入1〕是什么使雕像模糊、树木枯死?——酸雨,是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什么是酸雨?是什么化学物质使雨水变成酸性?如何预防酸雨的形成呢?我们今天就来进一步共同研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问题。将学生抛锚在“酸雨”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当中,从酸雨的危害、形成和防治等去重新构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富有启发性,符合全面性的原则。而下面的〔导入2〕就似乎显得空洞无味。
〔导入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两种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究三大途径继续研究二者的性质,认识二者对大气的污染。
四、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视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况且学生对化学实验本來就怀有异常浓厚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生的心理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新知识学习当中。
〔课题〕铁的重要化合物。〔演示实验〕①教师在试管中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呈淡黄色);②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产);③之后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沉淀消失)。
〔导入1〕你知道刚才的演示实验里都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有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又有哪些物质生成了呢?这些物质还具有哪些性质?今天我们就学习和研究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铁的重要化合物。
该导入设计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和思考眼前的实验。而且这个实验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验中每一步操作所产生的现象都可以较好地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而下面的〔导入2〕虽趣味性较强,但功能略显单一。
〔导入2〕同学们先看一个实验(教师用喷雾器将硫氰化钾溶液喷到事先用三氯化铁溶液浸润过的黄玫瑰上,黄玫瑰立刻魔术般地变成红玫瑰)。透过刚才的实验现象,你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吗?下面我们就一同研究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
五、巧妙设疑,活跃思维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是思维的“启发剂”。为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巧妙设疑,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让学生形成在对知识的追求中勇于深入、欲罢不能的心理。这种方法常适用于探究教学中。
〔课题〕盐类的水解。〔导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盐,为什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把它们当作“碱”来使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用PH试纸来测定一下NaCl、Na2CO3、NaHCO3、NH4Cl、CH3COONa、(NH4)2SO4这六种溶液的PH,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如何。这样设计,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集中到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上来,通过实验结果(即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生成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导入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有时可以交叉运用。但无论怎样设计,只要导入能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掌握新知识,有利于抓住学生心理和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一上课,教师就以清晰、简练、有条理的语言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便于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多用于绪言课或起始章节。能不能采用另一种新的浓度表示方法,让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间建立起联系,以方便于我们的化学计算和实际运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这样设计,开门见山,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思维的盲目性。虽然也有先通过复习有关溶液和溶液浓度的概念,再与质量分数作对比引入课题,来过渡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上来的导入形式,却不如上面的导入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温故知新,承上启下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同化过程是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使之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入新课,使其在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作用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此法主要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当中。
〔课题〕氧化还原反应。〔导入〕物质的变化是纷繁复杂的。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把化学反应按反应形式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略)。如果我们考查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还可以根据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否,把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即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和不发生变化的。从反应形式或从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加以分类,你认为哪种分类方法的概括性更强,更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呢?
“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生长,是由同化和顺应构成的平衡过程”。巧妙利用学生初中已经具备的电子得失、电子偏移、化合价以及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比较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来引入新的分类方法,不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脱离具体情境的认知活动是效率低下的。新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相关新闻、故事、图片等适时引入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产生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指向。
〔课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投影〕多媒体展示大理石雕像、寺院里古塔上美丽的图案都变得模糊不清的图片以及森林受酸雨毁坏的视频。
〔导入1〕是什么使雕像模糊、树木枯死?——酸雨,是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什么是酸雨?是什么化学物质使雨水变成酸性?如何预防酸雨的形成呢?我们今天就来进一步共同研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问题。将学生抛锚在“酸雨”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当中,从酸雨的危害、形成和防治等去重新构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富有启发性,符合全面性的原则。而下面的〔导入2〕就似乎显得空洞无味。
〔导入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两种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究三大途径继续研究二者的性质,认识二者对大气的污染。
四、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视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况且学生对化学实验本來就怀有异常浓厚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生的心理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新知识学习当中。
〔课题〕铁的重要化合物。〔演示实验〕①教师在试管中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呈淡黄色);②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产);③之后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沉淀消失)。
〔导入1〕你知道刚才的演示实验里都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有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又有哪些物质生成了呢?这些物质还具有哪些性质?今天我们就学习和研究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铁的重要化合物。
该导入设计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和思考眼前的实验。而且这个实验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验中每一步操作所产生的现象都可以较好地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而下面的〔导入2〕虽趣味性较强,但功能略显单一。
〔导入2〕同学们先看一个实验(教师用喷雾器将硫氰化钾溶液喷到事先用三氯化铁溶液浸润过的黄玫瑰上,黄玫瑰立刻魔术般地变成红玫瑰)。透过刚才的实验现象,你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吗?下面我们就一同研究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
五、巧妙设疑,活跃思维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是思维的“启发剂”。为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巧妙设疑,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让学生形成在对知识的追求中勇于深入、欲罢不能的心理。这种方法常适用于探究教学中。
〔课题〕盐类的水解。〔导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盐,为什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把它们当作“碱”来使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用PH试纸来测定一下NaCl、Na2CO3、NaHCO3、NH4Cl、CH3COONa、(NH4)2SO4这六种溶液的PH,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如何。这样设计,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集中到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上来,通过实验结果(即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生成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导入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有时可以交叉运用。但无论怎样设计,只要导入能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掌握新知识,有利于抓住学生心理和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