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国宝守望者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法书等共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
  —— 部长沈雁冰
  
  1956年7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颁发了这样一个褒奖令。
  褒奖令中的“等”字,包含的另外三件作品是:宋吴琚的《杂书诗帖》、元赵孟頫的《章草千字文》、元俞和的《楷书》。在收藏界,张伯驹以眼力过人著称,他所收藏的古字画,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这八件,连同1952年捐献给国家的《游春图》,是他三十年收藏生涯中的极品。
  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送出任意一件藏品,都会忍受“割肉”般的痛苦;要将自己最珍贵的藏品悉数送出,那简直是“刮骨剔肉”了;而对醉心于藏品的收藏家来说,这样的选择,只好用上“情何以堪”四个字了。但张伯驹似乎是收藏家中的另类,他捐得洒脱,捐得愉快,捐得如释重负、如偿夙愿。
  张伯驹曾写道:“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他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
  1956年,张伯驹把自己珍视、珍惜、珍爱的藏品捐给了国家。1965年,他再次把三十多件珍品捐给他所任职的吉林博物馆,其中包括宋代杨婕妤的《百花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女画家作品。《百花图》是张伯驹十分喜欢的作品,他曾写道:“我终生以书画为伴,到了晚年,身边就只有这么一件珍品,每天看看它,精神也会好些。”但就是这样一件被他视为最后的精神慰藉的作品,他也捐了出去。
  张伯驹被誉为“天下民间第一收藏家”,却是收藏家中的另类。有人说,张伯驹颠覆了“收藏家”的概念,“收”而不“藏”,凡“收”必捐。张伯驹认为,收藏是记录历史、保存文化的一种方式;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产,由此得以传承、延续。或许,这样的境界,是张伯驹收藏文物的最大动力,也是他捐献文物的最重要原因。
  张伯驹的名号很多,他名伯驹,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这些号和别号都是有来历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藏品的沉醉和“痴迷”。
  1926年,张伯驹看到康熙皇帝的御笔“丛碧山房”,一见倾心,购而藏之,越看越爱,更喜“丛碧”二字寓意繁茂葱茏,干脆自号“丛碧”,书斋也改名为“丛碧山房”。历尽曲折得到《平复帖》后,他又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平复堂。
  张伯驹对古字画的痴迷,在当时的收藏界人所共知,北平琉璃厂不少古董商,有好东西就会先通知他。他一听到消息,就会尽快赶过去先睹为快。只要是看中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收藏,甚至借钱也要买。如此一来,他得到的佳品越来越多,有时欣喜难抑,无以表达,就将自己的名号一加再加。
  他自号“好好先生”,是因为得到了杜牧的《张好好诗》。由于年代久远,唐人真迹传世极少,名诗家手迹更是寥若晨星。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真迹能传承至今,简直是奇迹。
  杜牧的这份珍贵手迹,曾递藏于宋徽宗、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之手,清乾隆年间入藏内府,后被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张伯驹最终有幸得到,欣喜若狂,从此自号“好好先生”。
  过了没多久,张伯驹不得不再为自己起一个别号——“游春主人”,因为他得到了被称为“中国第一画卷”的《游春图》。
  《游春图》为历代鉴赏家所珍视,递藏于宋徽宗、贾似道,元代鲁国长公主,明内府、严嵩之手,清代经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后溥仪携其至长春。
  1945年,溥仪被俘,他所拥有的大批字画散失民间,引起收藏界的极大关注。北京古董商马霁川最早奔赴东北,收购到不少精品字画。回来后,他将一些伪迹和寻常之品卖给故宫博物院。随后,陆续卖出一些真迹精品获取重利,其中唐代陈闳的《八功图》卷、元代钱选的《杨妃上马图》流失国外。
  此时,《游春图》竟然也落到了马霁川手上。张伯驹得到消息,异常着急,唯恐这件重要国宝被卖到国外,匆忙赶去与马霁川接洽。但马氏索价800两黄金,这是张伯驹拿不出来的,他刚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就是卖了不少家当才凑够的。
  但张伯驹不愿弃之不问。他前去拜见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陈述该卷当收归故宫博物院。但马衡院长表示,故宫连日常维护的经费尚且不足,实在没有能力收购。
  无奈之下,张伯驹决定自己解决此事。他连日到琉璃厂去,遍走荣宝斋、一得阁、德古斋、庆云堂等字号,每到一处,他就大声宣扬:“有一幅《游春图》,此卷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万万不能出境。谁为了多赚金子,把它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我张某决不会轻饶他。”
  此事很快被渲染得满城风雨。马霁川自知转手洋人有很大麻烦,经人斡旋,同意以220两黄金的价格让给张伯驹。
  220两黄金不是小数目,为了保住《游春图》,张伯驹决意卖掉自己位于弓弦胡同的宅院。这宅院原为李莲英所有,十五亩大,“有四五个院落,果树葱郁,芍药、牡丹盛放,好几个会客厅、长廊”,是张伯驹最喜爱的居处。但为了购买《游春图》,他忍痛割爱,将其卖给了辅仁大学。据马未都先生估算,这个宅院搁到现在,光拆迁就得一个亿。
  张伯驹把卖房所得的2.1万美元,换成220两黄金前去买画,但马霁川又节外生枝,要追加20两,不然《游春图》将另寻新主。张伯驹万般无奈,只得回家想办法,这就引发了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张伯驹回到家,让妻子潘素把她的首饰卖掉,凑足20两黄金。潘素无事不顺从丈夫心意,但这一次她也踌躇起来。这时张伯驹已心力交瘁,见妻子如此,一下躺倒在地上,怎么也不起来了。潘素无奈答应了他,张伯驹这才从地上起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土,若无其事地回屋睡觉了。这个时候,张伯驹已是年近五旬的人。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张伯驹先将《游春图》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又通过统战部部长徐冰将李白的《上阳台帖》送给毛泽东。毛泽东既喜书法又爱李白,曾把《上阳台帖》置于办公室,常忘情欣赏。但按照他自己立的“领导人不能接受礼品”的规矩,后来忍痛割爱,将此帖转赠故宫博物院。
  1955年年底,政府发行公债,号召群众踊跃购买。张伯驹家当时没有多少现钱,于是他就跟夫人商量,将《平复帖》卖给故宫博物院,用所得款项购买国债。故宫方面很高兴,出价20万元。张伯驹转念一想,卖掉《平复帖》再买国债,不如干脆捐了。于是在自家藏品中选出八件捐献给国家。
  后来张伯驹说起此事,话很简单:“我看的东西和收藏的东西相当多……这些东西不一定永远保留在我这里,我可以捐出来,重要的是这件宝物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国土上。”
其他文献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文物的流失贯穿了七个不容忽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绝,清朝皇室收藏的世代珍品遭到毁灭性抢夺和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廷所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洗劫。经此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19世
期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今年的圆明园兽首铜像追讨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百多年积弱的近代史中,流失海外的文物数以千万计。北京圆明园,原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的结晶,不仅是东方文化的荟萃,也包容了清朝前期对西洋艺术的大量吸收采纳,收藏了无数艺术精品。可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英法联军抢夺一空,然后付之一炬。圆明园今天的断垣残壁,是欧美博物馆中大量中国国宝来源的无言明证。非常凑巧的是第二次鸦片
期刊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是当时闻名乡里的“小神童”。19岁的时候就考得全县第一名,中了秀才,可谓是人见人夸、才气飞扬。蒲松龄的家乡有个姓石的老乡绅,非常不服蒲松龄的才学,暗自发誓要和他比出个高低。这天在大街上,石乡绅和蒲松龄相遇了。他叫住蒲松龄,盛气凌人地问:“听说你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你敢不敢和我比试比试?”蒲松龄见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说:“不敢当,请赐教。” 石乡绅心中暗喜,决
期刊
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它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
期刊
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物。他身为前清翰林,却热心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革命信念终生不渝。他从旧时代过来,却有着非常前卫的教育思想,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宣扬劳工神圣,“以美育代宗教”。一句话,作为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都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对蔡元培,也许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他首先是一个好人。  毛子水在
期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说到历史上善听逆耳之言的君王,当然首推唐太宗李世民了。  一次,唐太宗想把洛阳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
期刊
有句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人老。”其实,到了北京,又岂止是觉得自己官小,简直是连人都很小。那么大的北京,一个两个人走了进去,就像水珠融进了大海,看都看不见,影儿都没有一个。这其实也是北京容量太大所使然。一个空间,如果容量太大,纳入其中的事物就显不出“体积”来。不要说人了,就连摩天大楼立交桥那些庞然大物,在北京也显不出有多大。  更何况,北京
期刊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他半生戎马倥偬,赢得美国独立,首创民主共和,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成为各国人民千秋仰慕的理想人物。孙中山对华盛顿感佩良深,誓言在中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然而,孙中山与华盛顿最终的革命结果,却殊途异运:华盛顿二任隐退,孙中山三月任终;华盛顿为美国创建的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争相仿效,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
期刊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
期刊
住持,是一寺之首,亦称方丈。这是因为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容量无限。禅宗寺院用此说来比喻住持所居的寝室,故住持亦称方丈。住持俗称堂头和尚,这是因为“出堂”(正式列队进入大殿或法堂)的时候,住持走在最前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