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将习作训练融入阅读教学,既能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理解力與表达力的双重提升。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习作,教师普遍采用以“仿”为主的方式,学生思维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其实,课文被编入教材时,大都被改编过,那么,教师能不能启发学生对课文也进行合理的改写呢?
循着这样的思路,教师不妨将读写结合的训练向改编课文的方向拓展,这样从“写”出发,把教材当作“实验品”,带领学生玩转课文,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此,我带着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进行了“改编情节,揣摩写法”的体验。
课文由商鞅受秦孝公委任,准备在秦国实施变法写起。当时,举国上下持怀疑态度,要如何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呢?文章对“立木取信”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商鞅在南门立起一根大木柱,并发布了谁若能把它扛到北门,便可得到巨额赏金的命令。第一天,围观者众多,却无一人行动。次日,赏金加码,一个小伙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扛起了木头,便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勇夫的出现未必会那么及时。在教学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商鞅第二天仍然等不到那位扛木者,事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推测,商鞅肯定不会就此罢手。接下来,肯定会有第三日,第四日……于是,我便让学生设想,如果那位扛起大木柱的小伙子直到第三天才行动,那么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循于原文,机械模仿
不少学生借鉴第一日的写法,第二日仍然以围观人群的言论描写为主: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告示挂出后,依然像昨天一样有成百上千的人围在大木柱周围。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位左庶长心里是怎么想的呀?”“这位左庶长想要干什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人去碰那根木头。
对比第一日的内容,这个片段继续把众人的反应当作着力描写的点。虽然人们说的话语和前日有所变化,但表达的意思都是对朝廷的怀疑。这样的练笔,展示了一些学生打不开写作思路的实情,应该对其进行引导。
二、试图突破,打开角度
阅读学生的练笔,还是能发现不少亮点。
有学生写“秦孝公着急了”,也有学生写“左庶长的手下都有些不解了”,这是打开角度的转变。“可是,告示挂出去了一整天,还是无人问津。”这种简洁的写法与第一日人们众说纷纭的表现形成了详略互补。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左庶长看没有人去搬运它,就笑着说:‘我倒要看看最后有没有人去搬。’”一个“笑着”,写出了商鞅的自信。
三、激荡思维,再入文本
结合练笔,我组织全班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习作构思能力:(1)第一天已写了人们议论纷纷的话语,第二天还有必要再写吗?(2)如果不写围观群众的具体表现,你还可以写谁?(3)商鞅会不会着急?
对照自己改编的内容,学生很快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深刻地领悟到课文的内涵:文章对立木之后人们观望的表现刻画得如此细致,却丝毫没有提及发布命令的商鞅的反应,这恰好是他从容、淡定的表现。他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秦国的情形——人们对朝廷不信任,他要实施变法就必须要取信于民,为此,他一定会等到那位愿意尝试的人。
细心的学生还找到了“冥思苦想”这个词,这充分说明人们的各种反应都在商鞅的预料之中,而他,必定做好了各种预设。我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进行新的推想:
第一日,商鞅给出十两黄金的赏金。第二日,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如果第三日、第四日……那个敢于尝试的人迟迟未现身,会发生什么?
大家都认同商鞅会继续加码,直到有人扛起木柱为止。因为,在商鞅的心中,只要能树立起朝廷的信誉,哪怕万金,也是值得的!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循着这样的思路,教师不妨将读写结合的训练向改编课文的方向拓展,这样从“写”出发,把教材当作“实验品”,带领学生玩转课文,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此,我带着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进行了“改编情节,揣摩写法”的体验。
课文由商鞅受秦孝公委任,准备在秦国实施变法写起。当时,举国上下持怀疑态度,要如何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呢?文章对“立木取信”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商鞅在南门立起一根大木柱,并发布了谁若能把它扛到北门,便可得到巨额赏金的命令。第一天,围观者众多,却无一人行动。次日,赏金加码,一个小伙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扛起了木头,便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勇夫的出现未必会那么及时。在教学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商鞅第二天仍然等不到那位扛木者,事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推测,商鞅肯定不会就此罢手。接下来,肯定会有第三日,第四日……于是,我便让学生设想,如果那位扛起大木柱的小伙子直到第三天才行动,那么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循于原文,机械模仿
不少学生借鉴第一日的写法,第二日仍然以围观人群的言论描写为主: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告示挂出后,依然像昨天一样有成百上千的人围在大木柱周围。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位左庶长心里是怎么想的呀?”“这位左庶长想要干什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人去碰那根木头。
对比第一日的内容,这个片段继续把众人的反应当作着力描写的点。虽然人们说的话语和前日有所变化,但表达的意思都是对朝廷的怀疑。这样的练笔,展示了一些学生打不开写作思路的实情,应该对其进行引导。
二、试图突破,打开角度
阅读学生的练笔,还是能发现不少亮点。
有学生写“秦孝公着急了”,也有学生写“左庶长的手下都有些不解了”,这是打开角度的转变。“可是,告示挂出去了一整天,还是无人问津。”这种简洁的写法与第一日人们众说纷纭的表现形成了详略互补。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左庶长看没有人去搬运它,就笑着说:‘我倒要看看最后有没有人去搬。’”一个“笑着”,写出了商鞅的自信。
三、激荡思维,再入文本
结合练笔,我组织全班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习作构思能力:(1)第一天已写了人们议论纷纷的话语,第二天还有必要再写吗?(2)如果不写围观群众的具体表现,你还可以写谁?(3)商鞅会不会着急?
对照自己改编的内容,学生很快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深刻地领悟到课文的内涵:文章对立木之后人们观望的表现刻画得如此细致,却丝毫没有提及发布命令的商鞅的反应,这恰好是他从容、淡定的表现。他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秦国的情形——人们对朝廷不信任,他要实施变法就必须要取信于民,为此,他一定会等到那位愿意尝试的人。
细心的学生还找到了“冥思苦想”这个词,这充分说明人们的各种反应都在商鞅的预料之中,而他,必定做好了各种预设。我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进行新的推想:
第一日,商鞅给出十两黄金的赏金。第二日,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如果第三日、第四日……那个敢于尝试的人迟迟未现身,会发生什么?
大家都认同商鞅会继续加码,直到有人扛起木柱为止。因为,在商鞅的心中,只要能树立起朝廷的信誉,哪怕万金,也是值得的!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