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题目源自这组文稿中朱国忠老师的一句话说:“只有紧紧抓住自然慈母的衣襟,儿童才有生命的绿色。”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泥森林无限制蔓延,使“农村”或乡土的范围日渐萎缩,在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江苏,当下的农村学生很有可能成为“末代村童”。其实,他们也早已不是如清代高鼎笔下的村童那般的形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他们的日常起居里、学习活动中,往往有着现代技术、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气息的介入、参与和弥散。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对此,那些依然沉醉于田园牧歌般生活理想的人们有点无奈。其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样态,传统乃至原始意义上的乡土生活不可能成为许多“这一代”或“下一代”人的所爱,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即使不是孤例或绝版,也不能在“我们这里”具有普适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面对和接受这样的事实,在与现代化进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不时回到、回望并能永远记住曾经的“乡土”和“乡愁”,这或许才是当下教育应有的一种姿态,而这样的姿态尤有必要为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所持守:牵着慈母的衣襟,不是为了永远生活在她的福荫之下,而是要带着由她而来的情感与精神的力量,为“我”的生命注满淋漓的元气,亮化其底色,强化其质感,让“我”更好地担当和胜任人生的使命,让“我”向着世界,向着未来,也向着现代化进发。
我以为,“亲土语文”团队的教学实践及其课程探索也有着这样的价值定位,或者说,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读者能从这前五篇文章中感觉到沛然的生命情意和“创美”的生命亮色。倘能如此,那么,这个团队的行动就是值得肯定、褒扬和尊重的,他们为当下不免有点浮躁、有点彷徨、有点同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之气,打开一扇绿色之窗。
就“亲土语文”,除上面所述,我另有一些想法,摭拾于此。
一、“完整的教育”也是“补”出来的
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学校教育“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完整的人”要通过“完整的教育”来达成,没有“完整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的诞生。谁都知道,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普遍是不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乌托邦”。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有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胆识和勇气;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裨补阙漏”,尽可能有完整的慧心、匠心和耐心。
“亲土语文”团队认识到当下学生普遍有一种“自然缺失癥”。这个概念我以前曾在李吉林老师的著作里读到过,她生前无数次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读大自然三百页书”,这对于我亦颇有启益。我曾主持一项全国规划课题“‘倾听教育’研究”,我们有几句话的“行动纲领”,其中第一句是“倾听窗外,声声入耳”。对大自然各种声音、景象的倾听、观察、涉足以及与它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疗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其实,“自然缺失”并不只会引发学生对大自然或周遭物理世界的盲视或失听,还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如,对科学奥秘缺乏兴趣和好奇心,对弱势个体或群体缺乏同情心或共情反应,也有碍于较高情商的形成与发育。因此,为学生补上有所缺失的“自然课”,其意义肯定要大大超越对自然的认知、与自然的关联等等,它必然会引发学生内心世界更多的“连锁反应”。
“完整的教育”绝对不是一种“先验的存在”,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查漏补缺”。其实可“补”的资源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残缺的教育”常常是由“残缺的人”造成的,而“残缺的人”往往就是“缺心眼儿的人”,教师不宜成为这样的一种存在。
“亲土语文”团队一定是由若干“善补的巧手”组成的。而“巧手”说到底源于他们对儿童作为“自然之子”的内在心理及愿望洞若观火的慧眼、慧心,手、眼、心相印才能补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二、自然质朴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或应该对接前瞻性理念及其相应范式
“亲土语文”教学理应经由“亲土”的实施路径。就教学环境而言,在城市里,不如在农村中;在相对逼仄的学校或教室内,不如在广袤的田野上。在乡间绿油油的田地旁,在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地里,在农家厨房熊熊燃烧的灶膛边、袅袅升起的炊烟下,随眼看到的是片片的荷叶,随手可触的是飘香的瓜果……师生置身其间,幕天席地,以实景为情境,以实物为资源,进行有关“亲土语文”题材的听、说、读、写,这该是怎样诗意而理想的境界。“亲土语文”团队每每就是这样的,他们的课裹挟着强烈的乡土现场感,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典型的“土字号”语文课。
“土”往往意味着陈旧、落后或狭隘,现实中几乎没有谁愿意听到别人关于我们的课堂“老土”一类的评价。其实,如果把“土”作为一种消极或负面的“评语”,那么,充斥着现代技术手段却一味单向授受之类的课堂则是另一种典型的“土课”,而看似“土法上马”,却能走进学生心灵、引发他们情智共生的课堂却深得“现代教学”之“三昧”。
我很欣喜地看到“亲土语文”团队“项目助学”的景象,他们开展了很多“基于项目的学习”(PBL)课程教学。不等于说“项目化学习”一定是先进的,但在农村小学基本上还是单篇文本教学一唱到底的语文课之固局难破的现状面前,能有一些人自觉、自主地进行此类课堂的教学乃至课程的建设,那总是有领风气之先的意味。应该鼓励更多的农村教师对异于常规的教学“先行先试”,这样的人多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总体落后的格局就会被化解,被打破。
可贵的是,“亲土语文”团队是在学与行以及实践感性与反思理性双向建构之中进行上述尝试与探索的。可以期待,他们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为“项目化学习”等较具前瞻意义的教学创新和课程变革提供大量鲜活而优质的范本。
三、以守土有责的情怀教好统编本教材中的“亲土语文”文本,夯实“亲土语文”的实践根基
我注意到几位作者都谈到统编本教材相关文本的教学处理,这既彰显了他们“守土有责”的情怀,也表达了对国家课程必要的敬畏。
曾有较长一段时间,校本课程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一是有名无实或形存实亡,一是有意无意地“冲撞”国家课程,使后者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几年之前,“亲土语文”发起人储剑锋老师在“亲土语文”尚处于萌芽阶段时曾“请教”于我。让我倍感高兴的是,在要切实用好教材中的“亲土语文”文本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高度一致。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亲土语文”文本很多,而进入教材的相关文本则经过了时间的洗涤、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无数专家的遴选和锤炼,是精品中的精品,上品中的上品。教好它们,就能使之悄然渗入学生的精神骨髓,成为他们一辈子能带得走、用得上的文化滋养,我们切不可假借任何理由来“亵渎”它,也不可用等而下之的其他作品来替代它。用好它,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迁移与拓展、延伸与发挥,这才是“规则之内的自由”,也才是扎根大地而向远处的瞭望……
“亲土语文”已然走过一段历程,结出一些成果。凭着对南通名师朱国忠老师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力的体认,凭着对储剑锋老师及其相关同事执着坚定之探索精神和善作善成之工作态度的了解,我相信,他们的未来不是梦。在此,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创造和积累更大量、更优质的课例。西方有句话,“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经验只能源自行动,“做”永远是第一位的。有时,理论说不清楚的东西,例子却能解释透彻。我在这几篇文章里未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课例,相信他们一定有,也期待这样的课例“层出不穷”。
其次,更好地确立和恪守“儿童立场”。这至少包括两层意思: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努力让每一个“亲土语文”现场都成为儿童真正的“精神乐土”;将儿童本身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并将他们吸纳到课程建设的共同体中。事实上,对课程的积极参与就是对课程的最好分享。
再则,适度“跨界”,在一个相对更大的系统内进行“亲土语文”的课程建设。这包括学科跨界、题材统领下的文体跨界、不同地域及不同时期(即共时性或历时性)的文本跨界等情形。教师既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又要做课程疆域的开拓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我以为,“亲土语文”团队的教学实践及其课程探索也有着这样的价值定位,或者说,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读者能从这前五篇文章中感觉到沛然的生命情意和“创美”的生命亮色。倘能如此,那么,这个团队的行动就是值得肯定、褒扬和尊重的,他们为当下不免有点浮躁、有点彷徨、有点同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之气,打开一扇绿色之窗。
就“亲土语文”,除上面所述,我另有一些想法,摭拾于此。
一、“完整的教育”也是“补”出来的
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学校教育“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完整的人”要通过“完整的教育”来达成,没有“完整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的诞生。谁都知道,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普遍是不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乌托邦”。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有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胆识和勇气;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裨补阙漏”,尽可能有完整的慧心、匠心和耐心。
“亲土语文”团队认识到当下学生普遍有一种“自然缺失癥”。这个概念我以前曾在李吉林老师的著作里读到过,她生前无数次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读大自然三百页书”,这对于我亦颇有启益。我曾主持一项全国规划课题“‘倾听教育’研究”,我们有几句话的“行动纲领”,其中第一句是“倾听窗外,声声入耳”。对大自然各种声音、景象的倾听、观察、涉足以及与它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疗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其实,“自然缺失”并不只会引发学生对大自然或周遭物理世界的盲视或失听,还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如,对科学奥秘缺乏兴趣和好奇心,对弱势个体或群体缺乏同情心或共情反应,也有碍于较高情商的形成与发育。因此,为学生补上有所缺失的“自然课”,其意义肯定要大大超越对自然的认知、与自然的关联等等,它必然会引发学生内心世界更多的“连锁反应”。
“完整的教育”绝对不是一种“先验的存在”,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查漏补缺”。其实可“补”的资源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残缺的教育”常常是由“残缺的人”造成的,而“残缺的人”往往就是“缺心眼儿的人”,教师不宜成为这样的一种存在。
“亲土语文”团队一定是由若干“善补的巧手”组成的。而“巧手”说到底源于他们对儿童作为“自然之子”的内在心理及愿望洞若观火的慧眼、慧心,手、眼、心相印才能补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二、自然质朴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或应该对接前瞻性理念及其相应范式
“亲土语文”教学理应经由“亲土”的实施路径。就教学环境而言,在城市里,不如在农村中;在相对逼仄的学校或教室内,不如在广袤的田野上。在乡间绿油油的田地旁,在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地里,在农家厨房熊熊燃烧的灶膛边、袅袅升起的炊烟下,随眼看到的是片片的荷叶,随手可触的是飘香的瓜果……师生置身其间,幕天席地,以实景为情境,以实物为资源,进行有关“亲土语文”题材的听、说、读、写,这该是怎样诗意而理想的境界。“亲土语文”团队每每就是这样的,他们的课裹挟着强烈的乡土现场感,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典型的“土字号”语文课。
“土”往往意味着陈旧、落后或狭隘,现实中几乎没有谁愿意听到别人关于我们的课堂“老土”一类的评价。其实,如果把“土”作为一种消极或负面的“评语”,那么,充斥着现代技术手段却一味单向授受之类的课堂则是另一种典型的“土课”,而看似“土法上马”,却能走进学生心灵、引发他们情智共生的课堂却深得“现代教学”之“三昧”。
我很欣喜地看到“亲土语文”团队“项目助学”的景象,他们开展了很多“基于项目的学习”(PBL)课程教学。不等于说“项目化学习”一定是先进的,但在农村小学基本上还是单篇文本教学一唱到底的语文课之固局难破的现状面前,能有一些人自觉、自主地进行此类课堂的教学乃至课程的建设,那总是有领风气之先的意味。应该鼓励更多的农村教师对异于常规的教学“先行先试”,这样的人多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总体落后的格局就会被化解,被打破。
可贵的是,“亲土语文”团队是在学与行以及实践感性与反思理性双向建构之中进行上述尝试与探索的。可以期待,他们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为“项目化学习”等较具前瞻意义的教学创新和课程变革提供大量鲜活而优质的范本。
三、以守土有责的情怀教好统编本教材中的“亲土语文”文本,夯实“亲土语文”的实践根基
我注意到几位作者都谈到统编本教材相关文本的教学处理,这既彰显了他们“守土有责”的情怀,也表达了对国家课程必要的敬畏。
曾有较长一段时间,校本课程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一是有名无实或形存实亡,一是有意无意地“冲撞”国家课程,使后者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几年之前,“亲土语文”发起人储剑锋老师在“亲土语文”尚处于萌芽阶段时曾“请教”于我。让我倍感高兴的是,在要切实用好教材中的“亲土语文”文本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高度一致。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亲土语文”文本很多,而进入教材的相关文本则经过了时间的洗涤、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无数专家的遴选和锤炼,是精品中的精品,上品中的上品。教好它们,就能使之悄然渗入学生的精神骨髓,成为他们一辈子能带得走、用得上的文化滋养,我们切不可假借任何理由来“亵渎”它,也不可用等而下之的其他作品来替代它。用好它,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迁移与拓展、延伸与发挥,这才是“规则之内的自由”,也才是扎根大地而向远处的瞭望……
“亲土语文”已然走过一段历程,结出一些成果。凭着对南通名师朱国忠老师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力的体认,凭着对储剑锋老师及其相关同事执着坚定之探索精神和善作善成之工作态度的了解,我相信,他们的未来不是梦。在此,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创造和积累更大量、更优质的课例。西方有句话,“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经验只能源自行动,“做”永远是第一位的。有时,理论说不清楚的东西,例子却能解释透彻。我在这几篇文章里未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课例,相信他们一定有,也期待这样的课例“层出不穷”。
其次,更好地确立和恪守“儿童立场”。这至少包括两层意思: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努力让每一个“亲土语文”现场都成为儿童真正的“精神乐土”;将儿童本身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并将他们吸纳到课程建设的共同体中。事实上,对课程的积极参与就是对课程的最好分享。
再则,适度“跨界”,在一个相对更大的系统内进行“亲土语文”的课程建设。这包括学科跨界、题材统领下的文体跨界、不同地域及不同时期(即共时性或历时性)的文本跨界等情形。教师既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又要做课程疆域的开拓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