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的概念性很强,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很难理解透彻。物理学科多实验,但是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将每个理论都通过做实验来讲解,所以学生对物理中的有些定理难以理解。微课就是用短小的视频的形式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用占用课上教师讲课的时间,课下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物理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讲述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圖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32-1
微课依托微视频的优势,把教师物理实验课堂上难以呈现的实验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对物理实验进行直观的展现和复现,是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的补充,对学生掌握物理的规律和知识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转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了解初中物理微课的教学价值
所谓微课,就是指用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教师们教学的完整度,还能够将教学知识点压缩在一起,让学生们在简短的时间内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还不会受到学习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它能够将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与学生们最习惯的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让学生们彻彻底底地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知识、探讨知识。微课课堂主要包括七个重点方向,首先是教师们需要列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卡,并且提供学生需要的微课件、教案和学案,在学生们观看完教学案之后,再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的练习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练习就算是结束了学习任务,但是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还需要进行学生的反思,反馈给教师们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们再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习题完成情况做出点评,至此,微课的教学模式才算停止。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首先,微课的视频内容十分精简,一般录制在5~10分钟内,教学时间较短,省去了教师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长篇大论,将知识点全部集中、压缩起来,这样知识点的范围更小,学生们更愿意去听、去接受。第二,微课的教学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微课提供的学习资源有课件、视频、学案等多项内容,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使得整个微课的教学框架更加严密、明确,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真实。
二、优化初中物理微课的教学导入
在初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采用最多的导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语言形式的导入,通过教师们介绍本节课相关的科学人物在相关教学内容的成就,提起物理学科其他方面的贡献,把学生们带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境中。第二种情境导入,是教师们在上课之初为学生们用物理知识讲解一些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物理知识,更好的观察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内容,更亲近物理学科的学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导入存在一个弊端,即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下降,相应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利用微课教学进行导入,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弊端。例如,在八年级的《浮力》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们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插入视频的方法,在常见的导入中,教师们往往把公式展示给学生们,并告诉他们F(浮力)=ρgV中各项字母代表的含义,学生们通过想象了解公式,但是如果利用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们展示液体密度、物体落入水中后排除水量的多少或是物体自身的体积等,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
三、落实初中物理微课的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实验课程课时少、需要实践的项目多、实验器材不够等现象,导致学生们不能完成本该实现的实验内容,物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实验进行推理、验证的实验,如果能够将微课视频应用进来,学生们自然会加深物理知识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微课播放实验的演示视频,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清楚地观察到做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教师还能够在一旁插入字幕注释等,为学生们更好的阐述改实验需要注意的要素。这样,学生们在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时,也能够更有目的性的更加积极地参加实验,大大提高实验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功率”时,教师们就可以采取微课展示实验过程、传统教学进行知识传递的结合方式。首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们进行实地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们明白测量功率需要的条件,如必须要知道电压U、电流I、内部电阻R等值,明确P=UI=I2R=U2/R,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们在进行实验线路连接的讲解,加深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内容的记忆,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现微课教学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应秉持着“从微课入手、快乐学习、共享资源”的教学理念,在激发学生们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进行高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圖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32-1
微课依托微视频的优势,把教师物理实验课堂上难以呈现的实验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对物理实验进行直观的展现和复现,是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的补充,对学生掌握物理的规律和知识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转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了解初中物理微课的教学价值
所谓微课,就是指用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教师们教学的完整度,还能够将教学知识点压缩在一起,让学生们在简短的时间内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还不会受到学习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它能够将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与学生们最习惯的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让学生们彻彻底底地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知识、探讨知识。微课课堂主要包括七个重点方向,首先是教师们需要列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卡,并且提供学生需要的微课件、教案和学案,在学生们观看完教学案之后,再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的练习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练习就算是结束了学习任务,但是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还需要进行学生的反思,反馈给教师们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们再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习题完成情况做出点评,至此,微课的教学模式才算停止。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首先,微课的视频内容十分精简,一般录制在5~10分钟内,教学时间较短,省去了教师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长篇大论,将知识点全部集中、压缩起来,这样知识点的范围更小,学生们更愿意去听、去接受。第二,微课的教学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微课提供的学习资源有课件、视频、学案等多项内容,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使得整个微课的教学框架更加严密、明确,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真实。
二、优化初中物理微课的教学导入
在初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采用最多的导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语言形式的导入,通过教师们介绍本节课相关的科学人物在相关教学内容的成就,提起物理学科其他方面的贡献,把学生们带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境中。第二种情境导入,是教师们在上课之初为学生们用物理知识讲解一些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物理知识,更好的观察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内容,更亲近物理学科的学习。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导入存在一个弊端,即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下降,相应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利用微课教学进行导入,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弊端。例如,在八年级的《浮力》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们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插入视频的方法,在常见的导入中,教师们往往把公式展示给学生们,并告诉他们F(浮力)=ρgV中各项字母代表的含义,学生们通过想象了解公式,但是如果利用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们展示液体密度、物体落入水中后排除水量的多少或是物体自身的体积等,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
三、落实初中物理微课的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实验课程课时少、需要实践的项目多、实验器材不够等现象,导致学生们不能完成本该实现的实验内容,物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实验进行推理、验证的实验,如果能够将微课视频应用进来,学生们自然会加深物理知识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微课播放实验的演示视频,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清楚地观察到做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教师还能够在一旁插入字幕注释等,为学生们更好的阐述改实验需要注意的要素。这样,学生们在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时,也能够更有目的性的更加积极地参加实验,大大提高实验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功率”时,教师们就可以采取微课展示实验过程、传统教学进行知识传递的结合方式。首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们进行实地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们明白测量功率需要的条件,如必须要知道电压U、电流I、内部电阻R等值,明确P=UI=I2R=U2/R,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们在进行实验线路连接的讲解,加深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内容的记忆,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现微课教学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应秉持着“从微课入手、快乐学习、共享资源”的教学理念,在激发学生们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进行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