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抒写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悲凉心境,引起了古今有志之士的共鸣,加上诗中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深沉叹息,更是上升到了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思考,《登幽州台歌》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关键词: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悲凉心境 人生思考 超越时空
  唐代诗人陈子昂(公元661—702年)流传至今的诗文很多,最令人赞赏推崇的是《登幽州台歌》。在这首短诗中,诗人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孤独悲伤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又常常为历代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所共有,因而产生了共鸣。加上诗中那种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深沉叹息,更是上升到了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思考。正因为如此,《登幽州台歌》成为千古绝唱。
  报史料记载,《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三十五岁。陈子昂自入仕之日(武后至元年,公元684年)起,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但是武则天将主要精力花在权力之争与维护自己的帝位方面,将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摆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对陈子昂宠而不用。即使陈子昂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也无从施展。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屡战屡败,而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献奇策未被采纳,他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也被拒绝,最后竟因出谋划策被贬为军曹。陈子昂的雄心壮志大受打击,政治理想几近幻灭,在抑郁怨愤的心境下出征回师后,独自登临历史遗迹幽州台(又名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在《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陈子昂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槐、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现出无限钦慕。他在《燕昭王》中慨叹:“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此时诗人独登高台,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知音难觅,迟暮之感与怨愤之情交织心头,既渴望燕昭王那样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明主,又咀嚼自己那种宝马老死于厩中,良弓朽断于壁上的孤寂与悲哀。于是,一首悲歌像血一样流淌而出:“前不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流泪的诗人确实郁愤、孤独,不能自已。
  《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说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前代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明主又不及见,真是生不逢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台远眺,宇宙茫茫,地老天荒,更倍感孤独,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前两句写俯仰古今,觉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登台远眺,感空间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第四句直抒胸臆,一诉郁积于心的孤独悲凉。读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峭然耸峙的幽州台,凭栏悲歌的孤独诗人。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抒发的孤独悲伤常常为历代怀才不遇、壮志雄酬的仁人志士所共有,所以产生共鸣,但《登幽州台歌》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诗歌抒发了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慨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艺术地揭示了时间存在的形式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念天地之悠悠”,宇宙浩瀚辽阔、空间无边无际,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比,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蟪蛄,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只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因此,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诗人感到了人的渺小与人生的短暂,继而感到了人生的孤独与悲凉,于是“独怆然而涕下”,情不自禁。
  其实,中国历代文人常常抒发这种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思想感情。比如:屈原《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相比下,陈子昂对时空的审视与对人生的观照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因为他的孤独感与悲凉感渗透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焦灼与怨愤。陈子昂的慨叹还具有更强的感染力量和审美价值,因为他在表达人生感受时,舍弃了一切关于自己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述,而把人们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中,诗人的情感背景全然隐去,读者只能靠自己的历史知识补充。他的慨叹获得较高程度的抽象性、普遍性,成为最能激荡人心的“人类感受”,上升为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形象大于主题”是可能的。作品的主题意蕴主要依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多方面地、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包含复杂而丰富的内容,因此形象所表达的客观意义往往超出文学家的主观思想。陈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也存在这种情况:诗歌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境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悲伤,而且形象地展示了人类的生存境况——时空永恒无限而人生短暂易逝、人的渺小与孤独。诗歌不仅抒写了诗人具体的个人的孤独感,而且抒写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孤独感。
  人类是一种时空的存在物,在这种存在中,人类是不自由的,而且时时处处受到这种不自由感的压迫。“只有当我们感到生命之流受阻时,我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关注存在,这时孤独才以它的颤栗抓握我们的灵魂。在我们每一次的神经颤动中,在我们的每一次细微的情绪流注中,都会被孤独所牵引”。比如,在物质方面,人类孜孜以求自身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的改善;在精神方面,人类不屈不挠地探索人生的价值、人的本质、归宿及宇宙的奥秘、事物的真理。但是,人类的理想追求、人类的改造世界、探索世界的种种行为总受到时空、现实的制约、阻滞,人类企图超越时空、超越现实实现理想,往往落空。孤独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生存状态,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强调人生价值实现的人,孤独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正因为如此,当吟诵《登幽州台歌》时,我们总会被其中的孤独情怀所包围、感染,深深为之激动。
  总而言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是诗人个人的感情体验和表露,但背后却暗寓人类情感的性质。它的深沉宏博和忧愤伤怀的程度,不仅仅是陈子昂个人对时光已逝、事业难成的伤感,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感念,更是超越时空,成为人类在其发生、衍变、发展、死灭过程中无可奈何的叹息,甚至成为一种更博大悠远的人生思考。所以,《登幽州台歌》抒发的孤独感既有具体可感的个性,又有普遍概括的共性。正是这种典型性的情感使得这首短诗成为耐人寻味、震古烁今、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陈少华.孤独体验.花城出版社,1990.
  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mjy09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优秀资源,教师应随时捕捉生成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生成为预设添彩。本文提出几点策略供师生参考。  关键词: 课堂生成 课堂预设 教学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学习信
摘 要: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作家张新科的代表作,以二战为题材,具有“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美誉。小说独具匠心地采用“V”字形的整体结构,主线与副线遥相呼应,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与密度,为读者铺开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远东来信》 结构 视角  《远东来信》是作家张新科的长篇力作,小说以二战为背景,以留德学
摘 要: 法国电影《科西嘉侦探》是一部笑料百出、颇富看点的喜剧电影。通过这部电影,观众能了解到科西嘉岛的历史民风、法国人所崇尚的自由浪漫和植根于生活的法式喜剧。  关键词: 《科西嘉侦探》 科西嘉 自由浪漫 法式喜剧  《L’Enquete Corse》(《科西嘉岛侦探》)是由让·雷诺和克里斯蒂安·科莱威尔主演的一部法国电影。影片讲述了巴黎侦探雷米(克里斯蒂安·科莱威尔扮演)受雇于警察局局长假扮的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考核体系对监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体系改革 伊犁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课
摘 要: 近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表现出个案研究本土化和学科交叉化的新走向。鉴于此,选择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载体,将文化传播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尝试以文学课程为研究角度进行切入,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思路不仅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更具有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富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和社会功用性。  关键词: 高校文学课程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山青院文传学院 
摘 要: 柳毅得道成仙的结局,鲜明地体现了道家神仙思想,其本质是超越世俗物我对立冲突而达到的“天人合一”人格境界,具体表现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物我对立 天人合一 《柳毅传》 古代士子 人格修炼  《柳毅传》从故事情节直观地看,是将灵异、侠义、爱情三大主题融为一体的传奇小说。而柳毅与龙女结合,并在龙女的帮助下得道成仙的结局,则体现了典型的道家神仙思想。这其实
摘 要: 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因此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研究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教育评价改革中,不断做出有益的探索。评语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在教育评价的改革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需求,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把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提高人的素质的教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燃料。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都能勇敢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提问艺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语文新课标新理念
摘 要: 中西文化比较是中国人处理西学、理解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从体用范畴入手,摆脱传统以物质、制度和精神这样三个层次来划分的弊端。通过对体用内涵的界定、对中西体用说的产生、演变与评价的分析,寻求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文化冲突 中西体用 演变  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一部冲突与整合的巨著,在这本巨著中,文化的推陈出新成为重头戏。学者王法周认为,以往研究中西文化问题,大部分人是从
摘 要: 现代护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因此对护士的培养不应该只强调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而应该高度重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锻造。语文教学是一种道德素质教学,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的高要求,使得中职卫校护理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应以专业需求导向选择教材、设置课程内容;以创新互动型教学方法引导课堂学习;以职业化眼光设计课外语文活动。  关键词: 中职卫校 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