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思维内涵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個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的一门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下面谈谈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考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 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素材,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的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四、 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的、持之以恒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完老舍的《猫》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他们说“作者认真观察、用词生动巧妙、作者非常喜欢猫……”一石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借此机会我布置学生回家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善用文本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的拧在一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五、 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简介:
马云荣,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南舍兴中心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思维内涵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個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的一门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下面谈谈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考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 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素材,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的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四、 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的、持之以恒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完老舍的《猫》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他们说“作者认真观察、用词生动巧妙、作者非常喜欢猫……”一石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借此机会我布置学生回家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善用文本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的拧在一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五、 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简介:
马云荣,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南舍兴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