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机作业环境是保证和提高农机作业系统可靠性,充分发挥系统高效、优质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农机;作业环境;安全监督
1.农机运输作业环境的安全与监督
农机运输作业的环境是指农机运输作业过程中与农机运输作业机组有联系外界环境,包括道路环境、车辆环境、意义性交通环境和社会性交通环境。研究和提高农机运输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是实现农机运输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
1.1道路特性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道路的线型和修建质量直接影响到交通的畅通与安全。道路一般指公路和街道,也包括胡同、里巷、广场、停车场等公用通行的地方。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及1-4级公路。
1.2交通标志和信号
交通标志和信号是实现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通标志及路面标志是一种静态控制;交通信号和可变交通标志是一种动态控制。它们都是以疏导交通、清除拥挤和阻塞,获得最少的停车次数、最短的运用时间、最大的道路通行能力和最低的交通事故率为目标。
1.3提高农业运输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1)加强道路、作业场地的改造和整修。
(2)配备交通和作业场地的安全设施。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2.农机田间作业环境的安全与监督
2.1作业区
农田作业区的状态是田间作业环境的主要特征。作业区的地形、地块、土壤、地表(坑洼、土块、石块、起伏)以及其他障碍物,如高压线、电话线、地线、电线柱等等,不仅决定作业机组的作业方式和行走方法,而且关系到作业机组的大小及行走装置的选择。田间作业区状态差,将严重影响农田作业机组的安全性,使作业机组的运行性能变坏而发生事故。如机车在道路运行或田间作业中,深沟、高埂会使车辆侧翻,拖拉机负重上坡如果重心偏后加之操作不合理,则会发生后翻。
2.2作物
影响机组作业性能的作物特性主要有:作物高度、密度、湿度、倒伏皮、物理机械性质、产量、谷草比等。旱地作曲和水田作物,在作业工艺上有明显差别。就是同样旱地种植作物,农机田间作业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在田间管理和收获方式上的差别更大。
2.3提高农机田间作业环境可变性的措施
2.3.1土地的合理规划
根据地区的农业经济、耕作制度、经营形式及农业机械型号和数量,做好作业区的规划及桥、粱、道路等合理的设置,以利于机组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2.3.2作业区的准备
作业区的准备主要包括清理田田障碍物;道路和地块出入口的修整等。
2.3.3特殊作业的作业环境要求
(1)在较深沟渠边缘地带进行联合收获作业对,要注意由于沟渠边缘土壤可能剪切破坏造成收获的翻耕;(2)收获玉米时,要仔细观察前方,应避免由于茎秆阻挡很难发现前方走动的人和小动物及障碍物,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3)在进行喷雾(或粉)农药时,要选择风小天气,陋着风向顷药,并以早晚有露水时喷药最好。
3.农机固定作业的安全与监督
3.1农机固定作业的基本特点
农机固定作业是指机组在固定场地上进行的作业,如场上脱粒、烘干及其粮食加工等等,农机固定作业与移动式农田作业相比较,其作业环境无显著变化,且环境变化要优越些。但由于固定作业项目多,机器型号种类复杂,其涉及的技术保障性能要求高,特别作为动力源的油、电的存在,对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农机固定作业环境的分析
农机固定作业环境是指除作业机具以外与作业相关的诸要素,如作业场地、加工车间、配电房、油库、输电线路、加工原材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后杂物等等,以及诸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决定农机固定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构成固定作业环境诸要素自身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取决于诸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的安全可取性。农机固定作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正是固定作业机组与其相关联的诸环境要素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系统反映。
3.2.1作业场地
作业场地是构成农机固定作业系统的基础。作业场地所选择的地点、面积大小以及场地布置都影响固定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即系统运输能力,机组生产率以及消防水平。
3.2.2油、电、加工物料
油、电是固定作业机组的主要能源。加工物料是指如脱谷场上的禾捆、谷粒、茎秆和颖壳等。不论是油、电还是加工物料都是引起火灾或触电事故的重要因素。
(1)火的規律和特点。火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可燃物是指能与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酒精、燃油、木材、煤炭、乙炔、氯气等等。助燃物是指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帮助和导致发生火的物质,如氧气、氮气、氮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点火源是指凡是能引起可燃物发火的点燃能源,如明火焰、赤热体、电火花、机械冲击、聚集日光、化学反应热等等。
(2)脱谷场发生火灾的分析。场上脱粒时,一般气温较高,作物干燥,只要有火源,就会造成火灾。火源主要来自使用明火,如吸烟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生活用火不慎,如照明用火以及死灰复燃;小孩玩火;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动力机工作过程中产生摩擦过热、排气管未装灭火罩(或消音器)而产生的火花;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如用电设备超负荷、导线绝缘老化或损坏发生短路而起火等等。火势蔓延主要原因是:不懂防火和灭火的科技知识,着火后惊慌失措无抗御火灾能力;消防管理松驰,无防火安全设施和灭火工具,脱谷场地选址不合理,禾捆、谷粒、茎秆、堆放无序,拖运路线相互干扰等等。
3.3固定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3.3.1作业场地的合理选址和布置 固定作业对作业场地的总体要求是作业场地地势要高,平坦干燥,地面结实,有利于排水;作业场地的大小应根据服务面积、产量及作业机组生产率和运输能力来确定;作业场地的布置应保证一定的防火等安全间距的前提下符合作业程序,互不干扰。
3.3.2配电线路的正确架设和使用
农机固定作业的电力供应必须做到:(1)作业场地变电所(室)应设置在地势开阔,出线方便,不靠近易燃性建筑物和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2)架设线路对地面、建筑物、其他电力线、通讯线路都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3)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接地。(4)变电所(室)、场房一般都要采用避雷针作为防护装置。
3.3.3油料的安全使用和保管
油料的贮存保管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油料使用的安全标准,做到贮存场地地势平坦、干燥易于排水,与其他建筑物之间有一定防火间距;加油设备应保证洁净,减少损耗,维护方便,符合防火要求;设有防火安全设施,备有灭火器、砂箱、铁锹及防火专用斧等并能正确使用。
3.3.4加工物料的合理堆放和运送
加工物料,包括谷物、秸秆、颖壳等的堆放之间要有一定的防火间距,并应随时运送到安全地点,及时贮存或处理。
3.3.5脱谷场的防火等安全措施
(1)参加脱谷场上的全部工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一定技术培训与安全技术教育。
(2)进服谷场人员不得携带引火物,场内严禁作业明火、动用电气焊和吸烟等。
(3)要加强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不要让他们进入场内。(4)脱谷场所有皮带及传动部分,应用金属网或金属罩防护起来。所有轴承凸出的轴头应有套子益牢,注意旋转件与网、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撞击产生火花。(5)拖拉机或固定式发动机的排气管应安上防火罩,应定期消除排气管及防火罩中的积炭和烟灰。如用电动机带动,则必须注意电线的完整和接地线。(6)开动和停止脫谷机都要按照规定发出信号。脱谷机手在工作时间内不允许离开机组。在机器转动中不得进行调整和机器保养工作。(7)脱谷场内设置灭火器及灭火工具(水缸、铁锹、袋子等等),设置防火安全的标语和标志等。■
【参考文献】
[1]张加余.如何执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条例的思考[J].中国农机监理,2010(03).
[2]李明诚.《条例》是农机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神[J].当代农机,2010(06).
【关键词】农机;作业环境;安全监督
1.农机运输作业环境的安全与监督
农机运输作业的环境是指农机运输作业过程中与农机运输作业机组有联系外界环境,包括道路环境、车辆环境、意义性交通环境和社会性交通环境。研究和提高农机运输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是实现农机运输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
1.1道路特性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道路的线型和修建质量直接影响到交通的畅通与安全。道路一般指公路和街道,也包括胡同、里巷、广场、停车场等公用通行的地方。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及1-4级公路。
1.2交通标志和信号
交通标志和信号是实现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通标志及路面标志是一种静态控制;交通信号和可变交通标志是一种动态控制。它们都是以疏导交通、清除拥挤和阻塞,获得最少的停车次数、最短的运用时间、最大的道路通行能力和最低的交通事故率为目标。
1.3提高农业运输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1)加强道路、作业场地的改造和整修。
(2)配备交通和作业场地的安全设施。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2.农机田间作业环境的安全与监督
2.1作业区
农田作业区的状态是田间作业环境的主要特征。作业区的地形、地块、土壤、地表(坑洼、土块、石块、起伏)以及其他障碍物,如高压线、电话线、地线、电线柱等等,不仅决定作业机组的作业方式和行走方法,而且关系到作业机组的大小及行走装置的选择。田间作业区状态差,将严重影响农田作业机组的安全性,使作业机组的运行性能变坏而发生事故。如机车在道路运行或田间作业中,深沟、高埂会使车辆侧翻,拖拉机负重上坡如果重心偏后加之操作不合理,则会发生后翻。
2.2作物
影响机组作业性能的作物特性主要有:作物高度、密度、湿度、倒伏皮、物理机械性质、产量、谷草比等。旱地作曲和水田作物,在作业工艺上有明显差别。就是同样旱地种植作物,农机田间作业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在田间管理和收获方式上的差别更大。
2.3提高农机田间作业环境可变性的措施
2.3.1土地的合理规划
根据地区的农业经济、耕作制度、经营形式及农业机械型号和数量,做好作业区的规划及桥、粱、道路等合理的设置,以利于机组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2.3.2作业区的准备
作业区的准备主要包括清理田田障碍物;道路和地块出入口的修整等。
2.3.3特殊作业的作业环境要求
(1)在较深沟渠边缘地带进行联合收获作业对,要注意由于沟渠边缘土壤可能剪切破坏造成收获的翻耕;(2)收获玉米时,要仔细观察前方,应避免由于茎秆阻挡很难发现前方走动的人和小动物及障碍物,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3)在进行喷雾(或粉)农药时,要选择风小天气,陋着风向顷药,并以早晚有露水时喷药最好。
3.农机固定作业的安全与监督
3.1农机固定作业的基本特点
农机固定作业是指机组在固定场地上进行的作业,如场上脱粒、烘干及其粮食加工等等,农机固定作业与移动式农田作业相比较,其作业环境无显著变化,且环境变化要优越些。但由于固定作业项目多,机器型号种类复杂,其涉及的技术保障性能要求高,特别作为动力源的油、电的存在,对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农机固定作业环境的分析
农机固定作业环境是指除作业机具以外与作业相关的诸要素,如作业场地、加工车间、配电房、油库、输电线路、加工原材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后杂物等等,以及诸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决定农机固定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构成固定作业环境诸要素自身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取决于诸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的安全可取性。农机固定作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正是固定作业机组与其相关联的诸环境要素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系统反映。
3.2.1作业场地
作业场地是构成农机固定作业系统的基础。作业场地所选择的地点、面积大小以及场地布置都影响固定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即系统运输能力,机组生产率以及消防水平。
3.2.2油、电、加工物料
油、电是固定作业机组的主要能源。加工物料是指如脱谷场上的禾捆、谷粒、茎秆和颖壳等。不论是油、电还是加工物料都是引起火灾或触电事故的重要因素。
(1)火的規律和特点。火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可燃物是指能与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酒精、燃油、木材、煤炭、乙炔、氯气等等。助燃物是指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帮助和导致发生火的物质,如氧气、氮气、氮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点火源是指凡是能引起可燃物发火的点燃能源,如明火焰、赤热体、电火花、机械冲击、聚集日光、化学反应热等等。
(2)脱谷场发生火灾的分析。场上脱粒时,一般气温较高,作物干燥,只要有火源,就会造成火灾。火源主要来自使用明火,如吸烟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生活用火不慎,如照明用火以及死灰复燃;小孩玩火;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动力机工作过程中产生摩擦过热、排气管未装灭火罩(或消音器)而产生的火花;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如用电设备超负荷、导线绝缘老化或损坏发生短路而起火等等。火势蔓延主要原因是:不懂防火和灭火的科技知识,着火后惊慌失措无抗御火灾能力;消防管理松驰,无防火安全设施和灭火工具,脱谷场地选址不合理,禾捆、谷粒、茎秆、堆放无序,拖运路线相互干扰等等。
3.3固定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3.3.1作业场地的合理选址和布置 固定作业对作业场地的总体要求是作业场地地势要高,平坦干燥,地面结实,有利于排水;作业场地的大小应根据服务面积、产量及作业机组生产率和运输能力来确定;作业场地的布置应保证一定的防火等安全间距的前提下符合作业程序,互不干扰。
3.3.2配电线路的正确架设和使用
农机固定作业的电力供应必须做到:(1)作业场地变电所(室)应设置在地势开阔,出线方便,不靠近易燃性建筑物和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2)架设线路对地面、建筑物、其他电力线、通讯线路都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3)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接地。(4)变电所(室)、场房一般都要采用避雷针作为防护装置。
3.3.3油料的安全使用和保管
油料的贮存保管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油料使用的安全标准,做到贮存场地地势平坦、干燥易于排水,与其他建筑物之间有一定防火间距;加油设备应保证洁净,减少损耗,维护方便,符合防火要求;设有防火安全设施,备有灭火器、砂箱、铁锹及防火专用斧等并能正确使用。
3.3.4加工物料的合理堆放和运送
加工物料,包括谷物、秸秆、颖壳等的堆放之间要有一定的防火间距,并应随时运送到安全地点,及时贮存或处理。
3.3.5脱谷场的防火等安全措施
(1)参加脱谷场上的全部工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一定技术培训与安全技术教育。
(2)进服谷场人员不得携带引火物,场内严禁作业明火、动用电气焊和吸烟等。
(3)要加强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不要让他们进入场内。(4)脱谷场所有皮带及传动部分,应用金属网或金属罩防护起来。所有轴承凸出的轴头应有套子益牢,注意旋转件与网、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撞击产生火花。(5)拖拉机或固定式发动机的排气管应安上防火罩,应定期消除排气管及防火罩中的积炭和烟灰。如用电动机带动,则必须注意电线的完整和接地线。(6)开动和停止脫谷机都要按照规定发出信号。脱谷机手在工作时间内不允许离开机组。在机器转动中不得进行调整和机器保养工作。(7)脱谷场内设置灭火器及灭火工具(水缸、铁锹、袋子等等),设置防火安全的标语和标志等。■
【参考文献】
[1]张加余.如何执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条例的思考[J].中国农机监理,2010(03).
[2]李明诚.《条例》是农机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神[J].当代农机,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