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端午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坐落在桂中山区,那里山高河小,村庄稀疏,人口不多。故而过端午节,规模小,缺少恢宏气势。可是,它小而热闹,小而有情,于情深处把过节时的细节一一拎提出来,仔细品鉴,竟也大体上契合流传千年的习俗,稍微差异处则别具地方特色。
  家乡过端午节,准备期长达五个月。
  在家乡,过完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把大红灯笼从厅堂上取下,将社坛的花灯烧掉,忙碌的一年才真正开始。这时,每户人家就赶集买回鸭苗鹅苗精心饲养,名叫“养五月节头牲”。到二月,荆竹笋拱出地面,人们折取回来,剥去皮壳,水煮沥干,晒成笋干待用。与此同时,人们上山下田劳作,还留意收集各种无毒的野生菌及野生木耳晒干储存。母亲没进城前,采集最多的是松树菌、香菌、水鸡枞、黑木耳、白木耳等。
  时间来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男人上街采买菜蔬,女人在家做各种吃食。记得母亲通常用两只无耳的平头木桶分别浸泡籼米和糯米。两种米都是午夜浸泡,天微明用插箕捞起沥干水。籼米挑到磨房,一勺一勺地舀到磨眼磨成米浆,米浆提回来加入泡打粉和糖,静止个把小时待其发酵后,舀进托盆架进铛里燃旺大火猛蒸,米浆就变成黄色或者白色的发糕。糯米则分成三份,一份包粽子,一份送碾米房打成粉做叶包糍,一份倒进甑子蒸成糯米饭,糯米饭再挑到碓房,趁热分数次倒进碓臼舂细,捏成团粑。团粑是舶来品,是隔壁阿哥娶了一个云南布依族女子为妻,那女子教村中人做的。粽子也不一样。大部分人家包的还是绿豆猪肉馅的状如拱桥的本地粽,娶了广东女子为妻的人家包的是三角粽、碱水粽。村子不大,从这些端午吃食,却窥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情在这里融合、绽放。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村庄里便开始宰头牲。不用多久,村脚下的小河两边陆陆续续地摆满桶和盆,里边满满地装着拔掉了毛的鸡鸭鹅。人们一边劳作,一边谈论谁家宰的头牲最多,时不时还抄起网兜捞捉成群结队赶来抢吃碎肉的小鱼。
  个把小时后,整理好的头牲及猪肉一并搁铛里煮,煮熟后端到厅堂摆到八仙桌上,焚香祭祀祖宗,旁边还有一大碗泡制好的雄黄酒一块供奉。仪式走完,烧掉金银纸钱,各家的女人就用手指蘸点雄黄酒在自家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以借虎威来避邪。“王”字画好,孩子们哈哈大笑一哄而散。做母亲的也笑了,一边笑一边端了雄黄酒回去,逐间屋子逐间屋子地用柚子叶蘸酒挥洒。我问过母亲,为什么要洒雄黄酒?母亲说,防止蛇“落屋”(方言:进屋的意思)。母亲目不识丁,她肯定不知道,我国早在南北朝时就有“雄黄驱蛇”的说法。我闻言微微颔首一笑,继续问母亲是怎么知道雄黄酒能防蛇的?母亲用一个反问句来回答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行路?的确,对于传统文化,不一定非要读书才能继承,耳濡目染也能代代相传。
  接下来的仪式是在门框边上插艾叶和菖蒲。《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以为人,悬于门户上,可禳除毒气。”古人认为,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是整个热天的开端,这时五毒活跃,鬼魅也开始猖獗。故人们在这一天特別注意消灾防毒。在乡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谚流传。除了插艾叶和菖蒲,有婴儿的人家还要加插茅草。我们这里把茅草叫作“鬼的绳索”,认为茅草能缚鬼,所以第一次背孩子回娘家,或者第一次背孩子走夜路,都要扯上几根茅草插在背篼上避鬼,以保孩子平安。可想而知,端午节插茅草,当然也是出于避邪祟的目的了。
  一切祭祀、避邪的程序行完,家家开始做菜,烟囱里徐徐喷出的炊烟在无风的村庄上空站成一道道竖排的古体诗。
  中午一过,四方亲友如约而至,宴席如期在庭院里开饮,村庄里热闹非凡。
  饮毕,村子前边有一个大水潭,村中小孩、走亲戚的孩子都汇集到这里来,剥光衣服跳进潭中去。大人们也尾随而至,在潭边把堆积在岸上晾晒的水桶粗的松木丢进水里让孩子们游戏。孩子们分组骑在木头上从潭的这边划向那边比赛快慢。一时间,浪遏飞舟,水花四溅,欢笑声、呐喊声在水潭上空不绝于耳。这或许就是山里人家最简约的赛龙舟了。
  在远离城市十多公里的乡野,人们只粗略知道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却不知道泱泱中华历来就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于端午节为救溺水老父而投江。浙江地区多祭之。《清嘉录》中记载: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节祭伍子胥之旧习。那具体到家乡,赛龙舟的习俗到底是为了纪念谁?想想,这真的不必去考究,我们只需知道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就够了。
  太阳西下,酒足饭饱,客人归去,男人们把熟鸡熟鸭持刀劈了,一家亲戚搭上半只,女人们忙着把发糕、糍粑、粽子、米花等吃食装在袋子里挂上亲友的扁担。脱不开身、没来过节的亲友,人们一样不少地让同路的人帮捎带,实在没人捎带的,那就亲自挑着担子送去。因而,端午节的夜晚,常常能看见火把或者手电筒发出的亮光在山路上走动。
  只有路上的亮光熄灭,再也没有脚步在行走,端午节才算真正地落幕。
  作者简介:罗仁通,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广西文学》《百花园》《天池》《红豆》《小小说月刊》《故事会》《南宁日报》等。小小说《一碗姜糖水》入选《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小小说《赶猪》入选《2019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LSD事后多重比较检验等心理统计和测量方法,分析比较了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居住地等五个维度的要素下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群体幸福度。结果表明,农村养老比城市养老更能体验到幸福感;居家养老组的主观幸福感体验高于社会养老组;主干家庭老年人幸福感指数均明显低于空巢家庭和隔代家庭。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方式;幸福度;毕节试验区  
期刊
摘 要:在此次访谈中,尹绍亭教授认为在当下国内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剧烈变迁的时代,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仍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解释能力,指出了今后生态人类学发展的方向和机遇。同时总结了文化生态村建设对于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乡村开发的良性路径在于深入了解地方生态文化,避免盲目开发,尊重当地人的权益和让当地人作为开发的主人,坚持使当地人受益的原则。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系统论;文化生态村;
期刊
摘 要:本文系“宜昌市方言词汇集”之十一。所集录为其动作、位置类词汇。关键词:宜昌市;方言词汇;动作;位置中圖分类号:H1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5-0016-05
期刊
摘 要:罗康隆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道路的契机,以及他主要从事湘、黔、桂地区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同时,罗教授就他在研究当中对于国内外生态人类学和其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提出了文化应分为“文化”与“文化事实体系”两部分,在此基礎上如何理解“原生态文化”,“文化制衡”理论,以及“民族生境”等概念。体现了罗教授从事生态民族学研究三十多年来,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应用和思考,
期刊
摘 要:宜昌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话有明显的川味儿,同时又与武汉话有相近之处。宜昌市方言词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编制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为依据,并结合本区实际,可得30大类。本文所集录为其天文地理二类。  关键词:宜昌市;方言词汇;天文;地理  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1-0016-04  宜昌,古名夷陵
期刊
摘 要: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是地域特色文化的突出体现,折射着地方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宜都作為万里茶道宜红茶运输的转运节点,由“宜都茶港”将宜红古茶道和长江水道相连接,其“茶港”民居建筑在宜红古茶道文化线路中极具价值。以万里茶道申遗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宜都茶港”桥河街等商铺民居建筑保护利用,促使宜红茶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地方旅游共同发展。  关键词:宜都茶港;文化线路;价值  中图分类号:K26
期刊
摘 要:贵州苗疆养鹅司交通闭塞,民族杂居,历代统治者在“以夷制夷”的管治下,以武力镇压和文教安抚的方略,无形中推动了土司及其土民的“王化”进程。苗疆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教育,从被迫接受到主动需求,见证了几百年“夷变汉”、“汉变夷”及“夷汉”文化共同发展的历史,对当下民族教育有着独特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苗疆;土司;文化教育;养鹅司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
期刊
摘 要: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一条生态文化河流,把乌江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共谋区域发展是新时代的需要。建设乌江生态文化旅游廊道,要提升其交通、文化、产业等诸多内涵,同时构建其安全格局,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才能推动区域社會发展。关键词:乌江;生态文化;旅游廊道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5-0087-04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
期刊
摘 要:“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类型,它经历了从“巴蛇吞象”到“神蛇吞相”的演变。从“巴蛇”到“神蛇”,从“吞象”到“吞相”,这一故事类型完成了从神话向传说的演化,其间蕴含着丰富深厚的道德话语和摄人心魄的震撼力量,这也许是这则故事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  关键词:人心不足蛇吞象;巴蛇吞象;神蛇吞相;道德话语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
期刊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2021年5月21日至5月23日,恭城瑶族自治县举办主题为“天下油茶在恭城 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的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节暨第二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热情的恭城人民带领宾客走进神秘而具有独特魅力的康养恭城,邀請宾客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