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嘉映,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价值的理由》等;翻译了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两部哲学经典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近日,陈嘉映出版了《何为良好生活》,这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专著,而是一部有关“我该怎样生活”的通俗哲学读本。陈嘉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我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他认为,所谓良好生活,首要维度是有所作为,所有的德性都是在作为中体现出来的。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
“德性”与“好生活”
如果你思考德性、思考好生活,就会碰到这个问题: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这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总是把德性与好生活分开来。其实,德性与好生活这两个用语都不是特别确切,概念有一点点模糊。
德性这个词现在我们口语不怎么说了,说的时候可能带点嘲讽、带点反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这里我们用其比较古典的意义:一个人要有德。我并不是说有一个固定的德性概念,是确定的好生活的观念。其实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时都是从大家大致上有点了解,但是又说不太清楚的概念开始的,然后通过back and forth,反复思考后,对这两个概念会更清楚一点。你可能不习惯这样去考虑问题,但我是这样来做的。
德性带来好生活之所以会是一个问题,是因为你答yes or no好像都不太好。简单地说,如果你说德性不带来好生活,那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个德性?当然你可以说德性我们就是要,管它会带来什么,的确有人就是这么想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德性带来好生活,德性越好你的日子就过得越好,这里的问题是:好像德性是带来好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且,德性如果能带来好生活的话,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想法,你赚了双份,你得了德性又得了好生活。如果你赚了双份的话,你就会想人人都想过好生活,人人都德性很高了。总之,这个问题你答yes or no,两边都不见得很好。那我们可能会想看看事实上是什么样子,但一般这种问题看事实都看不太清楚,因为什么事实都有。有的有德之人德高望重,的确过得还是挺好的,但有的有德之人就过得挺惨。反过来也是一样,有的德性特坏的人,的确恶有恶报,让我们特别高兴,但也有那种贪污了几千万,却到国外去打高尔夫过好日子的。
历史上有以德论福和以福论德,刚才我们讲的两个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说法。伦理学的理论有各种各样的,为了简便来说,有两种极端,一种极端就是苏格拉底到康德这一线是以德论福的,讲一个人只要有德性就已经幸福了,就在过好日子了,反过来你没有德性过得就不叫好生活;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说是极端的功利主义,说人就是为了过好日子,那么如果说德性是一个好东西,那么德性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换句话说德性必须带来好生活。
功利主义的讲法是有点极端,不能说一个人有德就是为了过好生活。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德性的。比如说我们让孩子不要说谎要诚实,这时候家长不见得会说诚实是一种美德,告诉他这是康德说的,这是有超验来源的,所以不要说谎。事实上,家长会说撒谎不好,小孩撒那点谎家长和老师一看就看出来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你是个骗子,大家都看不起你,不跟你玩,不喜欢你。这样,家长是在拿撒谎对小孩不利来教育他。
德性就编织在你的好日子里
即使德性带来好生活,德性还是难的。比如说,勤劳就不容易,勇敢很难,正直就更难。的确,我知道我勤劳点学习,高考就能多得几分,但是坐在那好好温功课是比较苦的。一般的人是想好处但舍不得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它不仅是从功利的角度讲比较难,而且还有点冒险,德性的好处不是马上兑现。
就个人来说,什么是好日子,见仁见智。我不说高下,只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比如说,有的人过着风风火火、花团锦簇的日子,出席风风光光的场面他觉得很好,对于有的人就不是,第二种人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整天让他出席活动、好多镜头对着他,他觉得难受,鲍鱼燕翅他不爱吃,他就喜欢在农村一住,读读书听听音乐,偶尔来两三个朋友一杯清茶,他觉得那个日子是好日子。人的确是不一样的。
德性不只是让我们获得好日子的手段,德性就编织在你的好日子里,就是好日子的一个维度。德性是良好生活的一个构成因素,不同的好生活有不同的德性来支撑,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对,有的东西编织在一起就不对。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还不知道,但慢慢的从学习走向实践走近生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重视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你重视什么样的德性,这些不是分开的事情。如果你是那种特别高洁,像妙玉一样的人,那么非要过风风火火的好日子那就是不合;反过来如果你是一个风生水起的人,你的好日子是那样一种好日子。在这样的意义上,年轻人都面临着,而我是面临过,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来编织自己的好生活。你需要把自己重视的德性,跟你重视的好生活更良好地编织在一起。
德性中的智性
我想说说,德性跟智性。按照刚才的说法,我们就发现德性与智性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并不是有这样一系列现成的德性然后一个叫好生活的东西与之配合,这些事情都与你个人有关,你是什么人,你重视的是什么德性,你要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好日子,这件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慢慢了解,而且这个了解是要通过你真正去生活进去,才能不断地更深入地对德性活动以及你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意义上,德性是包含智性在内的。这种智性显然不是那种做数学题的智性,我们现在是站在生活之外考虑的,由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生活慢慢琢磨的。当代的道德哲学理论经常把德性与智性割离开,但在希腊的伦理思想中却不是分开的。
苏格拉底得到过一个神谕“了解你自己”,苏格拉底特别重视这条神谕。亚里士多德干脆把德性分为两大类,一个叫做伦理德性,一个叫做智性的德性。从亚里士多德整个思想来看,不一定要把区分为伦理德性和智性德性,实际上亚里士多德一贯的思想上是贯穿了所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著名的理论,“中道的理论”。比如,勇敢是一种德性,勇敢是另外两种品质中间的那个东西,一种极端是鲁莽,一种极端是懦怯,勇敢在中间,那么我们对勇敢的位置就有了一个认识。 顺便说一下,我所有讲得有意思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偷来的,但是在这点上我认为不一定要沿着亚里士多德那个角度来讲德性中的智性,我倒认为把德性中的智性与希腊人的更一般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个更一般的观念就是希腊有限性。希腊人时时不忘,人是有限的存在,希腊人把人称为“有死者”,这个叫法就体现出希腊人念念不忘人的有限性这样一个特点。我们现代人有点忘了这个,我这样说有点让人惊奇,这是好大一个话题,我只能简单地说这个无限性的概念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坏的概念,到了基督教里这个无限性奉献给上帝,在基督教里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人是有限的,这里非常强调“从尘土中来,回到尘土中去”。所以像康德的伦理学说,基本上就是把人的意志力、人的德性变成一种无限的东西。
有限性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观念,他们认为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德性的有限性都是自然的。希腊人并不会把谁看成那么完整的人,不觉得一个人要是勇敢他就会在任何场合拍案而起,一个人要是有同情心他就会散尽家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认为我们都是一些可怜的凡人,只能说我比别人更多一点同情心,我比别人勇敢一点,但没想到我是一个绝对勇敢的人,是一个绝对高尚的人,他们不是这样想问题的。
德性典范
德性与好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只是手段与目的的联系,不管它怎么开始,这个德性会慢慢地编织到好生活里去。但是事情有另外一面,有德之人有时候没过上好生活,甚至连命都丢了。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好生活都有一种考虑和编织的方法,没有人是一样的,你有你最真实的德性,有你最真实的好日子,你知道自己的限度。德性在我们身上不仅不是完全平均分配的,而且跟我们整个的生活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你具有实践智慧,那么你能够在你的生活中把你所重视的德性跟你的生活编织起来。
刚才只讲不同不讲高低,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这种编织还有高低的不同,就是有些人在他的良好生活中的德性的维度是更粗壮的,我们觉得让一步日子还能过得下去的地方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我们在德性上的榜样,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他不是把德性作为绝对的东西,我只说他的尺度比我们要高,但尺度并不是无限度的。
好生活不是我们不要的东西,好像说我们要理想不要好生活一样,好生活就是我们要的东西,我们要把自己的德性编织在生活中,如果能够把好生活编织进来我们是要的,但是如果说它与我们的德性完全冲突了,那么就情愿不要,我们所说的志士仁人就是这样子的。像孔子、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智慧跟近代哲学所讲的这种理想主义完全是两码事,虽然我们需要过好生活,但也要看到有的人为了他的德性放弃了“好生活”。
我们讲量力而行,量力而为把德性与好生活编织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点为了自己市侩的懦怯,自己过一种庸俗的生活找的一种借口?我想说,首先我们不能从道德绝对主义来谈论这样的事情,如果从道德绝对主义来谈论,那么没有杀身成仁的人都是在过一种虚伪的生活,除非你对德性是一种嘲笑的态度。我们要从另外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随时有堕入伪饰的危险。你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时,这本身不是一种虚伪,但你随时都有可能堕入到这种虚伪中。如果在生活实践中能体会到道德楷模对你的召唤,他们在你的心中有分量,在你这么做或那么做的时候对你有影响,这是你摆脱至少是克服庸俗化倾向的一个标志。
(根据在字里行间的讲座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蕾磊
“德性”与“好生活”
如果你思考德性、思考好生活,就会碰到这个问题: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这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总是把德性与好生活分开来。其实,德性与好生活这两个用语都不是特别确切,概念有一点点模糊。
德性这个词现在我们口语不怎么说了,说的时候可能带点嘲讽、带点反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这里我们用其比较古典的意义:一个人要有德。我并不是说有一个固定的德性概念,是确定的好生活的观念。其实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时都是从大家大致上有点了解,但是又说不太清楚的概念开始的,然后通过back and forth,反复思考后,对这两个概念会更清楚一点。你可能不习惯这样去考虑问题,但我是这样来做的。
德性带来好生活之所以会是一个问题,是因为你答yes or no好像都不太好。简单地说,如果你说德性不带来好生活,那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个德性?当然你可以说德性我们就是要,管它会带来什么,的确有人就是这么想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德性带来好生活,德性越好你的日子就过得越好,这里的问题是:好像德性是带来好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且,德性如果能带来好生活的话,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想法,你赚了双份,你得了德性又得了好生活。如果你赚了双份的话,你就会想人人都想过好生活,人人都德性很高了。总之,这个问题你答yes or no,两边都不见得很好。那我们可能会想看看事实上是什么样子,但一般这种问题看事实都看不太清楚,因为什么事实都有。有的有德之人德高望重,的确过得还是挺好的,但有的有德之人就过得挺惨。反过来也是一样,有的德性特坏的人,的确恶有恶报,让我们特别高兴,但也有那种贪污了几千万,却到国外去打高尔夫过好日子的。
历史上有以德论福和以福论德,刚才我们讲的两个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说法。伦理学的理论有各种各样的,为了简便来说,有两种极端,一种极端就是苏格拉底到康德这一线是以德论福的,讲一个人只要有德性就已经幸福了,就在过好日子了,反过来你没有德性过得就不叫好生活;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说是极端的功利主义,说人就是为了过好日子,那么如果说德性是一个好东西,那么德性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换句话说德性必须带来好生活。
功利主义的讲法是有点极端,不能说一个人有德就是为了过好生活。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德性的。比如说我们让孩子不要说谎要诚实,这时候家长不见得会说诚实是一种美德,告诉他这是康德说的,这是有超验来源的,所以不要说谎。事实上,家长会说撒谎不好,小孩撒那点谎家长和老师一看就看出来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你是个骗子,大家都看不起你,不跟你玩,不喜欢你。这样,家长是在拿撒谎对小孩不利来教育他。
德性就编织在你的好日子里
即使德性带来好生活,德性还是难的。比如说,勤劳就不容易,勇敢很难,正直就更难。的确,我知道我勤劳点学习,高考就能多得几分,但是坐在那好好温功课是比较苦的。一般的人是想好处但舍不得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它不仅是从功利的角度讲比较难,而且还有点冒险,德性的好处不是马上兑现。
就个人来说,什么是好日子,见仁见智。我不说高下,只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比如说,有的人过着风风火火、花团锦簇的日子,出席风风光光的场面他觉得很好,对于有的人就不是,第二种人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整天让他出席活动、好多镜头对着他,他觉得难受,鲍鱼燕翅他不爱吃,他就喜欢在农村一住,读读书听听音乐,偶尔来两三个朋友一杯清茶,他觉得那个日子是好日子。人的确是不一样的。
德性不只是让我们获得好日子的手段,德性就编织在你的好日子里,就是好日子的一个维度。德性是良好生活的一个构成因素,不同的好生活有不同的德性来支撑,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对,有的东西编织在一起就不对。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还不知道,但慢慢的从学习走向实践走近生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重视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你重视什么样的德性,这些不是分开的事情。如果你是那种特别高洁,像妙玉一样的人,那么非要过风风火火的好日子那就是不合;反过来如果你是一个风生水起的人,你的好日子是那样一种好日子。在这样的意义上,年轻人都面临着,而我是面临过,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来编织自己的好生活。你需要把自己重视的德性,跟你重视的好生活更良好地编织在一起。
德性中的智性
我想说说,德性跟智性。按照刚才的说法,我们就发现德性与智性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并不是有这样一系列现成的德性然后一个叫好生活的东西与之配合,这些事情都与你个人有关,你是什么人,你重视的是什么德性,你要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好日子,这件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慢慢了解,而且这个了解是要通过你真正去生活进去,才能不断地更深入地对德性活动以及你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意义上,德性是包含智性在内的。这种智性显然不是那种做数学题的智性,我们现在是站在生活之外考虑的,由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生活慢慢琢磨的。当代的道德哲学理论经常把德性与智性割离开,但在希腊的伦理思想中却不是分开的。
苏格拉底得到过一个神谕“了解你自己”,苏格拉底特别重视这条神谕。亚里士多德干脆把德性分为两大类,一个叫做伦理德性,一个叫做智性的德性。从亚里士多德整个思想来看,不一定要把区分为伦理德性和智性德性,实际上亚里士多德一贯的思想上是贯穿了所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著名的理论,“中道的理论”。比如,勇敢是一种德性,勇敢是另外两种品质中间的那个东西,一种极端是鲁莽,一种极端是懦怯,勇敢在中间,那么我们对勇敢的位置就有了一个认识。 顺便说一下,我所有讲得有意思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偷来的,但是在这点上我认为不一定要沿着亚里士多德那个角度来讲德性中的智性,我倒认为把德性中的智性与希腊人的更一般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个更一般的观念就是希腊有限性。希腊人时时不忘,人是有限的存在,希腊人把人称为“有死者”,这个叫法就体现出希腊人念念不忘人的有限性这样一个特点。我们现代人有点忘了这个,我这样说有点让人惊奇,这是好大一个话题,我只能简单地说这个无限性的概念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坏的概念,到了基督教里这个无限性奉献给上帝,在基督教里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人是有限的,这里非常强调“从尘土中来,回到尘土中去”。所以像康德的伦理学说,基本上就是把人的意志力、人的德性变成一种无限的东西。
有限性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观念,他们认为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德性的有限性都是自然的。希腊人并不会把谁看成那么完整的人,不觉得一个人要是勇敢他就会在任何场合拍案而起,一个人要是有同情心他就会散尽家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认为我们都是一些可怜的凡人,只能说我比别人更多一点同情心,我比别人勇敢一点,但没想到我是一个绝对勇敢的人,是一个绝对高尚的人,他们不是这样想问题的。
德性典范
德性与好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只是手段与目的的联系,不管它怎么开始,这个德性会慢慢地编织到好生活里去。但是事情有另外一面,有德之人有时候没过上好生活,甚至连命都丢了。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好生活都有一种考虑和编织的方法,没有人是一样的,你有你最真实的德性,有你最真实的好日子,你知道自己的限度。德性在我们身上不仅不是完全平均分配的,而且跟我们整个的生活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你具有实践智慧,那么你能够在你的生活中把你所重视的德性跟你的生活编织起来。
刚才只讲不同不讲高低,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这种编织还有高低的不同,就是有些人在他的良好生活中的德性的维度是更粗壮的,我们觉得让一步日子还能过得下去的地方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我们在德性上的榜样,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他不是把德性作为绝对的东西,我只说他的尺度比我们要高,但尺度并不是无限度的。
好生活不是我们不要的东西,好像说我们要理想不要好生活一样,好生活就是我们要的东西,我们要把自己的德性编织在生活中,如果能够把好生活编织进来我们是要的,但是如果说它与我们的德性完全冲突了,那么就情愿不要,我们所说的志士仁人就是这样子的。像孔子、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智慧跟近代哲学所讲的这种理想主义完全是两码事,虽然我们需要过好生活,但也要看到有的人为了他的德性放弃了“好生活”。
我们讲量力而行,量力而为把德性与好生活编织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点为了自己市侩的懦怯,自己过一种庸俗的生活找的一种借口?我想说,首先我们不能从道德绝对主义来谈论这样的事情,如果从道德绝对主义来谈论,那么没有杀身成仁的人都是在过一种虚伪的生活,除非你对德性是一种嘲笑的态度。我们要从另外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随时有堕入伪饰的危险。你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时,这本身不是一种虚伪,但你随时都有可能堕入到这种虚伪中。如果在生活实践中能体会到道德楷模对你的召唤,他们在你的心中有分量,在你这么做或那么做的时候对你有影响,这是你摆脱至少是克服庸俗化倾向的一个标志。
(根据在字里行间的讲座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