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身穿体操衣,立着足尖的女孩。她鹤立鸡群,独领一角,她表情从容,眼神坚定,嘴角微翘。
她想要更完美,所以在众人离开后,她留了下来,一丝不苟地重复习练每个动作,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尽情地舞蹈……
“那是我的一个梦,是最好的梦,梦里她是我。”于书博又强调了一遍,“我曾多么希望她真的是我!”
过去的三年对这个女孩儿来说,经历的是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日子。如今她微笑着,接受采访时,语气明快而愉悦。
“我不喜欢别人用‘折翼天使’来形容我。”于书博坚定地说,“我不曾折翼,我仍在飞翔。”
爱跳舞的天使
1993年,于书博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于书博的妈妈王谦说,当时姥姥照顾刚满月的于书博,给她穿衣服的时候又是抻胳膊又是开叉的。“我都有点儿害怕了,这是亲姥姥不。”王谦开玩笑说,“所以于书博的胳膊啊腿啊从来就不老实,小时候特顽皮。”
也许是对襁褓中姥姥的训练有记忆,于书博五岁开始在威海市少年宫练习舞蹈。“我妈嫌我长得丑,怕我嫁不出去,让我学习舞蹈改善气质。我一学,很喜欢。”于书博补充,“是真的,小时候长得可难看了。”
小学毕业那一年,山东艺术学院到威海招生,舞蹈老师推荐于书博去。“我很坚定,想要考上。”于书博说,练习舞蹈好几年,她从内心爱上了跳舞,但当时父母只希望她去试一试,并不想女儿专业学习。
于书博考上了,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要不要去学?父母不反对她跳舞,只觉得专业学习舞蹈太辛苦。“但我喜欢啊,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跳舞跟玩儿似的。”于书博说。父母尊重她的意见,也把利弊告诉她,希望女儿做好吃苦的准备,文化课不能丢。“那么小,就得为人生做规划了。”于书博说,“因为这一条路既然选择了,就和普通学生不一样了。”
11岁,于书博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从威海到了济南。
一下子突然离开家庭自己独立了,于书博很不习惯。宿舍里一到晚上就集体哭,大家都想妈妈、想家。学习舞蹈的过程是辛苦的,早晨六点半,于书博就在操场上跑圈,晚上十点半,还在操房排练。妈妈放心不下女儿,周末找了一个家教,看着她学习。第二年,她已经完全适应了。
于书博在山东艺术学院扎扎实实地打基本功。她的性子好强,原本要求高的妈妈反而常常提醒她,别老考第一,第二就行了。于书博却对松懈不适应,偶尔放松了些,自己百般不舒服。
2009年,16岁的于书博以舞蹈全省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舞蹈系。刚入校,各方面都突出的她成了系里闪耀的新星。入学典礼上,她的独舞《爱莲说》让大家惊艳。“有的舞者软度好,有的弹跳好,有的感觉好,我算是三个综合起来都不错的。”于书博说。在常规的课程外,老师们鼓励她参加各种比赛,额外给她排舞。看大学前两年她的履历,这个女孩儿一刻也没停——她代表学校赴韩参加第八届国际现代舞蹈节,担任独舞和群舞领舞,获得了十余项省级大奖,学业的综合排名也是第一。
“2010年去韩国参加舞蹈节那次特别逗。”于书博说。比赛结束后,他们去了韩国的友好学校访问。“当时对方的校长说,你们独舞的演员跳得很好,我就上前和他交流,他冲我说了一堆,翻译完,我想说‘谢谢’,但临行前学的那几句韩语早就忘了,一张口,说了句‘你好’,全场都笑了。”
在韩国,他们出外吃烤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于书博陪着一个师姐临时出去买药。离开了五分钟,回来一看,大部队的人都走了。于书博和师姐没有手机,语言也不通,可急坏了。幸亏于书博出门前留心,带着随行翻译的名片,她们抓着路人,凭借肢体语言和单个往外蹦的磕巴英语,艰难地找回了队伍。“这样的经历有很多,我们经常到各地去比赛、汇演、交流,都让我成长。”
于书博虽然年龄小,经历比同龄人丰富,长期跳舞使得她性格坚毅。但这样的生活,逐渐给她带来了烦恼,她没有了个人的时间。“老师们觉得我底子好,都想找我排练。那个时候我一天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从早到晚在操房,晚上10点才能吃上一天的第一顿饭。”于书博解释,一个剧目一天排练一次不算累,但她往往是四个剧目同时来,这样就至少得排练8个小时,她还得正常上课、交作业……“大一大二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连姐姐的婚礼我都没时间参加,因为忙。那个时候我很希望给自己放个假,去做别的事儿。”
舞蹈之路中断
2011年11月23日。那是平常的一天,平常的课堂,却永远改变了于书博的人生轨迹。此前,于书博从没有因为跳舞受过大伤。“通常舞者的水平越高,越不容易受伤,因为舞者对自己的身体控制会越好。”于书博解释。
砰!她摔倒了。
“我整个人从一米高的地方摔了下来,腰没控制住,头着地了,整个重量全到了头上。”摔倒后,老师和同学们以为于书博低血糖,给了她一块糖。“但我的嘴张不开,牙没知觉。”看到她情况不妙,老师通知了家长,于书博的父母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我怎么摔的、谁在我身边、说了什么样的话、我怎么到的医院,我很清楚,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于书博回忆说。到了医院,她发现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她的头很疼,左边身体渐渐没了力气,右侧的胳膊和身体都在抖,后来,左边连感觉都没有了。她的眼睛睁不开,她拼命睁开以后看到的东西是双的;她说话不利索,大舌头;她想努力躺着坐起来,可身体就跟一摊泥一样。
于书博没想到,她之后在医院里住了半年。
入院的第一个夜晚,她睡不着,闭着眼睛想了一整夜。“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医院的诊断没出,我感觉像是植物人。”于书博说,当时她想到了两种结果。“一是,我今天是这样,明天就能好起来,我还能考试,还能比赛。另一种是,我就一直这样了。我知道后一种情况是非常可能的,我就自我安慰,没准儿我一直坐在轮椅上,以后还能成个作家呢,是吧。”
第二天一大早,院方的诊断出来了。于书博头部重创导致外伤性脑梗塞、左侧肢体一级瘫痪。当时,父母并没有告诉她,更没有转达医生的一句话:“她这个样子,今生能再站起来都是奇迹,赶紧给孩子办理退学吧。”父母只告诉于书博,给她请了7天假。7天之后,于书博没有多问,她知道事态有多严重。虽然她的头没那么疼了,能睁开眼了,但她的左半边的身体一直用不上劲。这7天,她24小时挂着吊瓶,头上和左半边身体扎了几十根针,但更让她难受的是身体的不配合。“医生每天拿着针来扎我左腿,我一点感觉不到。” 7天后,于书博在医院待了10天,10天又是10天,她没有进步。父母给她办了一年的休学,妈妈辞了职,爸爸请了假,在医院专心照顾女儿。“我是心疼父母,我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我特别感谢父母的付出,所以我只能选择每一天都进步。”
于书博说,康复的日子很慢,但也很快。“如果不是父母那么乐观,我做不到的。当时我扎很多针,护士很难找到新的地方下针。有一次就是老扎不进针,我很疼,皱了皱眉,我妈看见了,就跟我说:‘没事儿!孩子,买一针送一针你还赚!’听我妈说这话,我忍不住笑了。”有了家人的陪伴,于书博认真耐心地做康复性训练。“生命就像演电影似的,我一下子突然从学校到了医院,每天练习的不再是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而是最基本的了。”
冬去春来,2012年5月,在医院里住了大半年的于书博出了院。当时她的左半边身体仍然使不上力气,但她能凭着右脚的支撑站起来了,这是医生眼里的“奇迹”。这是一个爱和希望创造出的奇迹。“我的父母、我的学校、我的老师和朋友,我接触到了那么多爱,心里有爱了,我自然就坚强了。”于书博感恩地说。
舞者再出发
出院的时候,于书博的身体状态比起正常人要差很多。走路走上十步,她得坐着歇一会;说话超过十句,她就累得够呛,氧气不够、气血不足,她整个人是虚的。妈妈陪着她在学校里住了下来。那时新学期还没开始,但于书博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就搜学校里自己感兴趣的课,旁听了不少文学和设计方面的课程。“终于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了,很自由,那一段时间过得很舒服。”于书博说,“这个习惯保留至今。”
刚回学校的时候,于书博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但因为左脚没法儿勾脚、弯脚,她只能右脚带着骑。每次上下车,她都站不稳,一不留神,车子和人一块儿摔地上。“有一次遇到一个非常小的上坡,我想试一试,结果到一半发现蹬不上,摔了,裤子都摔烂了。”逐步恢复遇到的各种小障碍,坚强的于书博没有跟任何人抱怨。在这段时间里,她更多的是反思半年以来的所见和所感。
在医院的时候,于书博是病房里的开心果。一次医患联谊前,医生建议她给大家表演舞蹈,病友们也都起哄。一开始于书博很抗拒,她觉得自己都坐在轮椅上了,还怎么跳舞?后来她想,这不再是一次表演,更是一种纪念。她比任何一次参赛都用心地编排了音乐和动作,给舞蹈取名《梦之礼》。“舞蹈表现了我当时完整的情绪,从开始受伤的无助,到害怕,到后来的希望和转变。所有的病友都哭了,看他们哭了我也没忍住。”于书博感慨地说,“得了病的人情绪都很差,老憋在那儿,肯定会影响康复。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但这些,是我们的生活。”
给病友们表演完《梦之礼》,大家的热烈反馈让于书博久久不能平复。出院后,她想做得更多。“舞蹈要的是美观,康复要的是自理,完全可以把舞蹈和康复运动结合。我为什么比别人恢复得更好,其实和多年习舞有关,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控制,更敏感。”于书博经过研究,写下了论文《现代舞训练与表演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作用》。“受伤之后,在医院里待了那么久,我多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我希望能让所有人通过舞蹈康复得更好,每个人在我看来都是舞者。”于书博说。
本科毕业前,学校要进行体育达标测试。于书博不希望自己的档案里留着“不能测试”的申请,报了名。测试中有一项是上台阶,但她的左腿没法儿走,很费力。班级的同学都帮着她,有个男生偷偷把手伸出来让她撑着,其他同学一起自发地帮她挡着老师的视线。“虽然这是很小的举动,我感觉到了全班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爱。”于书博说,“因为我一直受到别人的帮助,我想给别人帮助,不是一味地倾诉自己的需求,老说自己有多惨。”于书博在这一年业余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4年毕业前,综艺节目《中国好舞蹈》的编导通过一些舞者,辗转找到了于书博,希望她参赛。她本能地想拒绝,因为她的状态无法与正常的舞者同台竞技。于书博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很久。“以前参赛,我有一种虚荣心,因为第一名几乎都是我。这次要是上台,我肯定会丢脸。可我想要一种体验、一种成长、一种直面,我希望能鼓舞更多的人。”
于书博参赛了。她在舞台上展现的第一支舞,一直在地上躺着,没有挪动一步。看着舞台上的她,很难想象她经历了一些什么。但看见舞蹈的第一个瞬间,妈妈王谦就哭了。那是一个特写,是于书博的一个手指头微微动着。“那就是女儿康复中第一个让我激动不已的进步,就是那个动作,让我的心一下子亮了。手指头动了,就有希望了。”王谦说。
于书博的参赛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可她不在乎这些。对她来说,参赛无关乎晋级,也不是表演。“我当时躺在地上,舞台中一束光打到我身上,我就觉得,这一束光特棒,让我走过那么多个难眠的夜晚。康复的路虽然总体来说是阳光的,但怎么可能没有害怕,没有沮丧。很多情绪,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有时甚至自己都不敢直面。但当站在舞台上开始跳了,我就在和这一束光对话,和自己的感觉对话。”
责任编辑:张蕾磊
她想要更完美,所以在众人离开后,她留了下来,一丝不苟地重复习练每个动作,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尽情地舞蹈……
“那是我的一个梦,是最好的梦,梦里她是我。”于书博又强调了一遍,“我曾多么希望她真的是我!”
过去的三年对这个女孩儿来说,经历的是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日子。如今她微笑着,接受采访时,语气明快而愉悦。
“我不喜欢别人用‘折翼天使’来形容我。”于书博坚定地说,“我不曾折翼,我仍在飞翔。”
爱跳舞的天使
1993年,于书博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于书博的妈妈王谦说,当时姥姥照顾刚满月的于书博,给她穿衣服的时候又是抻胳膊又是开叉的。“我都有点儿害怕了,这是亲姥姥不。”王谦开玩笑说,“所以于书博的胳膊啊腿啊从来就不老实,小时候特顽皮。”
也许是对襁褓中姥姥的训练有记忆,于书博五岁开始在威海市少年宫练习舞蹈。“我妈嫌我长得丑,怕我嫁不出去,让我学习舞蹈改善气质。我一学,很喜欢。”于书博补充,“是真的,小时候长得可难看了。”
小学毕业那一年,山东艺术学院到威海招生,舞蹈老师推荐于书博去。“我很坚定,想要考上。”于书博说,练习舞蹈好几年,她从内心爱上了跳舞,但当时父母只希望她去试一试,并不想女儿专业学习。
于书博考上了,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要不要去学?父母不反对她跳舞,只觉得专业学习舞蹈太辛苦。“但我喜欢啊,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跳舞跟玩儿似的。”于书博说。父母尊重她的意见,也把利弊告诉她,希望女儿做好吃苦的准备,文化课不能丢。“那么小,就得为人生做规划了。”于书博说,“因为这一条路既然选择了,就和普通学生不一样了。”
11岁,于书博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从威海到了济南。
一下子突然离开家庭自己独立了,于书博很不习惯。宿舍里一到晚上就集体哭,大家都想妈妈、想家。学习舞蹈的过程是辛苦的,早晨六点半,于书博就在操场上跑圈,晚上十点半,还在操房排练。妈妈放心不下女儿,周末找了一个家教,看着她学习。第二年,她已经完全适应了。
于书博在山东艺术学院扎扎实实地打基本功。她的性子好强,原本要求高的妈妈反而常常提醒她,别老考第一,第二就行了。于书博却对松懈不适应,偶尔放松了些,自己百般不舒服。
2009年,16岁的于书博以舞蹈全省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舞蹈系。刚入校,各方面都突出的她成了系里闪耀的新星。入学典礼上,她的独舞《爱莲说》让大家惊艳。“有的舞者软度好,有的弹跳好,有的感觉好,我算是三个综合起来都不错的。”于书博说。在常规的课程外,老师们鼓励她参加各种比赛,额外给她排舞。看大学前两年她的履历,这个女孩儿一刻也没停——她代表学校赴韩参加第八届国际现代舞蹈节,担任独舞和群舞领舞,获得了十余项省级大奖,学业的综合排名也是第一。
“2010年去韩国参加舞蹈节那次特别逗。”于书博说。比赛结束后,他们去了韩国的友好学校访问。“当时对方的校长说,你们独舞的演员跳得很好,我就上前和他交流,他冲我说了一堆,翻译完,我想说‘谢谢’,但临行前学的那几句韩语早就忘了,一张口,说了句‘你好’,全场都笑了。”
在韩国,他们出外吃烤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于书博陪着一个师姐临时出去买药。离开了五分钟,回来一看,大部队的人都走了。于书博和师姐没有手机,语言也不通,可急坏了。幸亏于书博出门前留心,带着随行翻译的名片,她们抓着路人,凭借肢体语言和单个往外蹦的磕巴英语,艰难地找回了队伍。“这样的经历有很多,我们经常到各地去比赛、汇演、交流,都让我成长。”
于书博虽然年龄小,经历比同龄人丰富,长期跳舞使得她性格坚毅。但这样的生活,逐渐给她带来了烦恼,她没有了个人的时间。“老师们觉得我底子好,都想找我排练。那个时候我一天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从早到晚在操房,晚上10点才能吃上一天的第一顿饭。”于书博解释,一个剧目一天排练一次不算累,但她往往是四个剧目同时来,这样就至少得排练8个小时,她还得正常上课、交作业……“大一大二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连姐姐的婚礼我都没时间参加,因为忙。那个时候我很希望给自己放个假,去做别的事儿。”
舞蹈之路中断
2011年11月23日。那是平常的一天,平常的课堂,却永远改变了于书博的人生轨迹。此前,于书博从没有因为跳舞受过大伤。“通常舞者的水平越高,越不容易受伤,因为舞者对自己的身体控制会越好。”于书博解释。
砰!她摔倒了。
“我整个人从一米高的地方摔了下来,腰没控制住,头着地了,整个重量全到了头上。”摔倒后,老师和同学们以为于书博低血糖,给了她一块糖。“但我的嘴张不开,牙没知觉。”看到她情况不妙,老师通知了家长,于书博的父母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我怎么摔的、谁在我身边、说了什么样的话、我怎么到的医院,我很清楚,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于书博回忆说。到了医院,她发现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她的头很疼,左边身体渐渐没了力气,右侧的胳膊和身体都在抖,后来,左边连感觉都没有了。她的眼睛睁不开,她拼命睁开以后看到的东西是双的;她说话不利索,大舌头;她想努力躺着坐起来,可身体就跟一摊泥一样。
于书博没想到,她之后在医院里住了半年。
入院的第一个夜晚,她睡不着,闭着眼睛想了一整夜。“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医院的诊断没出,我感觉像是植物人。”于书博说,当时她想到了两种结果。“一是,我今天是这样,明天就能好起来,我还能考试,还能比赛。另一种是,我就一直这样了。我知道后一种情况是非常可能的,我就自我安慰,没准儿我一直坐在轮椅上,以后还能成个作家呢,是吧。”
第二天一大早,院方的诊断出来了。于书博头部重创导致外伤性脑梗塞、左侧肢体一级瘫痪。当时,父母并没有告诉她,更没有转达医生的一句话:“她这个样子,今生能再站起来都是奇迹,赶紧给孩子办理退学吧。”父母只告诉于书博,给她请了7天假。7天之后,于书博没有多问,她知道事态有多严重。虽然她的头没那么疼了,能睁开眼了,但她的左半边的身体一直用不上劲。这7天,她24小时挂着吊瓶,头上和左半边身体扎了几十根针,但更让她难受的是身体的不配合。“医生每天拿着针来扎我左腿,我一点感觉不到。” 7天后,于书博在医院待了10天,10天又是10天,她没有进步。父母给她办了一年的休学,妈妈辞了职,爸爸请了假,在医院专心照顾女儿。“我是心疼父母,我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我特别感谢父母的付出,所以我只能选择每一天都进步。”
于书博说,康复的日子很慢,但也很快。“如果不是父母那么乐观,我做不到的。当时我扎很多针,护士很难找到新的地方下针。有一次就是老扎不进针,我很疼,皱了皱眉,我妈看见了,就跟我说:‘没事儿!孩子,买一针送一针你还赚!’听我妈说这话,我忍不住笑了。”有了家人的陪伴,于书博认真耐心地做康复性训练。“生命就像演电影似的,我一下子突然从学校到了医院,每天练习的不再是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而是最基本的了。”
冬去春来,2012年5月,在医院里住了大半年的于书博出了院。当时她的左半边身体仍然使不上力气,但她能凭着右脚的支撑站起来了,这是医生眼里的“奇迹”。这是一个爱和希望创造出的奇迹。“我的父母、我的学校、我的老师和朋友,我接触到了那么多爱,心里有爱了,我自然就坚强了。”于书博感恩地说。
舞者再出发
出院的时候,于书博的身体状态比起正常人要差很多。走路走上十步,她得坐着歇一会;说话超过十句,她就累得够呛,氧气不够、气血不足,她整个人是虚的。妈妈陪着她在学校里住了下来。那时新学期还没开始,但于书博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就搜学校里自己感兴趣的课,旁听了不少文学和设计方面的课程。“终于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了,很自由,那一段时间过得很舒服。”于书博说,“这个习惯保留至今。”
刚回学校的时候,于书博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但因为左脚没法儿勾脚、弯脚,她只能右脚带着骑。每次上下车,她都站不稳,一不留神,车子和人一块儿摔地上。“有一次遇到一个非常小的上坡,我想试一试,结果到一半发现蹬不上,摔了,裤子都摔烂了。”逐步恢复遇到的各种小障碍,坚强的于书博没有跟任何人抱怨。在这段时间里,她更多的是反思半年以来的所见和所感。
在医院的时候,于书博是病房里的开心果。一次医患联谊前,医生建议她给大家表演舞蹈,病友们也都起哄。一开始于书博很抗拒,她觉得自己都坐在轮椅上了,还怎么跳舞?后来她想,这不再是一次表演,更是一种纪念。她比任何一次参赛都用心地编排了音乐和动作,给舞蹈取名《梦之礼》。“舞蹈表现了我当时完整的情绪,从开始受伤的无助,到害怕,到后来的希望和转变。所有的病友都哭了,看他们哭了我也没忍住。”于书博感慨地说,“得了病的人情绪都很差,老憋在那儿,肯定会影响康复。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但这些,是我们的生活。”
给病友们表演完《梦之礼》,大家的热烈反馈让于书博久久不能平复。出院后,她想做得更多。“舞蹈要的是美观,康复要的是自理,完全可以把舞蹈和康复运动结合。我为什么比别人恢复得更好,其实和多年习舞有关,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控制,更敏感。”于书博经过研究,写下了论文《现代舞训练与表演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作用》。“受伤之后,在医院里待了那么久,我多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我希望能让所有人通过舞蹈康复得更好,每个人在我看来都是舞者。”于书博说。
本科毕业前,学校要进行体育达标测试。于书博不希望自己的档案里留着“不能测试”的申请,报了名。测试中有一项是上台阶,但她的左腿没法儿走,很费力。班级的同学都帮着她,有个男生偷偷把手伸出来让她撑着,其他同学一起自发地帮她挡着老师的视线。“虽然这是很小的举动,我感觉到了全班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爱。”于书博说,“因为我一直受到别人的帮助,我想给别人帮助,不是一味地倾诉自己的需求,老说自己有多惨。”于书博在这一年业余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4年毕业前,综艺节目《中国好舞蹈》的编导通过一些舞者,辗转找到了于书博,希望她参赛。她本能地想拒绝,因为她的状态无法与正常的舞者同台竞技。于书博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很久。“以前参赛,我有一种虚荣心,因为第一名几乎都是我。这次要是上台,我肯定会丢脸。可我想要一种体验、一种成长、一种直面,我希望能鼓舞更多的人。”
于书博参赛了。她在舞台上展现的第一支舞,一直在地上躺着,没有挪动一步。看着舞台上的她,很难想象她经历了一些什么。但看见舞蹈的第一个瞬间,妈妈王谦就哭了。那是一个特写,是于书博的一个手指头微微动着。“那就是女儿康复中第一个让我激动不已的进步,就是那个动作,让我的心一下子亮了。手指头动了,就有希望了。”王谦说。
于书博的参赛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可她不在乎这些。对她来说,参赛无关乎晋级,也不是表演。“我当时躺在地上,舞台中一束光打到我身上,我就觉得,这一束光特棒,让我走过那么多个难眠的夜晚。康复的路虽然总体来说是阳光的,但怎么可能没有害怕,没有沮丧。很多情绪,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有时甚至自己都不敢直面。但当站在舞台上开始跳了,我就在和这一束光对话,和自己的感觉对话。”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