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疑难困惑和知识掌握程度都可以及时被反馈。特别是到小学高段,数学知识深度和广度都会增加,学生易混淆、难理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教师及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提醒至关重要。本文就围绕课堂有效提问策略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也不可动摇。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提问策略和技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认真分析,进而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提问并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行为。教师必须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科学高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一、问题提问要重视启发性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到高段学习时期,很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这就涉及到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促使学生实现由此及彼,从未知到已知知识的转变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旨在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数学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认知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内在关系,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启发性,减少非此即彼或者简单对错的提问方式,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圆的学习活动中,已知某铁丝围成圆的半径是五厘米,教师可以根据此,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的练习题。 (1)半径和直径的比值是多少?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3)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4)通过以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总之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设计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探求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达到一题多练的目的,帮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
二、问题提问要注重目的性
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实现多样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活动等。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是目的。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学习抓住重点。教师的提问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比如在比例单元的复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活动,然后就知识点的内容展开第二阶段的分析讨论活动,最后突出重难点。这样层次分明的提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比如知识点归纳中就要按照由简到繁逐层深入的方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目的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死板生硬,小学高段的学生对趣味性和形象生动性有着强烈的兴趣,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教师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提问内容,采用适合的语言和方法,吸引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问题提问要注重评价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进行全面评价,来指导学生实现更高效地数学学习。
比如在的圆柱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就是需要评价和指导的内容。学生能够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知道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积之和。这些地方都是教师需要肯定和表扬的部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对于在圆柱侧面积的求知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教师也要及时给出指导意见,顺利完成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活动,进行有效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活动。
四、问题提问要注重个体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应该在问题提问的过程中思考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难易程度的设计和针对性提问对象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做到因材施问,使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激励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促进中等生的精益求精,实现优等生的创新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学生主动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教师进行有效答疑解惑。为此,教师需要创建和谐的民主氛围,给学生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有效化解学生的阻碍情绪,从而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提问方式,收到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使整个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各种提问策略,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中的应用[J]. 冯素芬. 华夏教师. 2019(08)
[2]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問的思考与探究[J]. 马峥嵘,吴雪霞. 学周刊. 2019(08)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也不可动摇。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提问策略和技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认真分析,进而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提问并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行为。教师必须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科学高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一、问题提问要重视启发性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到高段学习时期,很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这就涉及到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促使学生实现由此及彼,从未知到已知知识的转变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旨在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数学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认知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内在关系,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启发性,减少非此即彼或者简单对错的提问方式,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圆的学习活动中,已知某铁丝围成圆的半径是五厘米,教师可以根据此,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的练习题。 (1)半径和直径的比值是多少?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3)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4)通过以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总之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设计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探求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达到一题多练的目的,帮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
二、问题提问要注重目的性
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实现多样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活动等。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是目的。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学习抓住重点。教师的提问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比如在比例单元的复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活动,然后就知识点的内容展开第二阶段的分析讨论活动,最后突出重难点。这样层次分明的提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比如知识点归纳中就要按照由简到繁逐层深入的方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目的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死板生硬,小学高段的学生对趣味性和形象生动性有着强烈的兴趣,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教师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提问内容,采用适合的语言和方法,吸引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问题提问要注重评价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进行全面评价,来指导学生实现更高效地数学学习。
比如在的圆柱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就是需要评价和指导的内容。学生能够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知道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积之和。这些地方都是教师需要肯定和表扬的部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对于在圆柱侧面积的求知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教师也要及时给出指导意见,顺利完成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活动,进行有效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活动。
四、问题提问要注重个体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应该在问题提问的过程中思考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难易程度的设计和针对性提问对象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做到因材施问,使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激励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促进中等生的精益求精,实现优等生的创新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学生主动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教师进行有效答疑解惑。为此,教师需要创建和谐的民主氛围,给学生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有效化解学生的阻碍情绪,从而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提问方式,收到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使整个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各种提问策略,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中的应用[J]. 冯素芬. 华夏教师. 2019(08)
[2]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問的思考与探究[J]. 马峥嵘,吴雪霞. 学周刊.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