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悠久。“民以食为天”一句话道破其重要意义。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进一步的吃喝玩乐,都离不开“食”与“吃”。作为贯穿于漫长悠久饮食文化的一条线索。中国菜名生动地反映了大大小小的原料名称、烹饪方法、菜式的色香味形,而且菜式创始人或者发源地、吉祥语等也大量出现在菜名中。
关键词:中国菜名;汉语言;修辞;文化内涵;思想;典故;传承
一、中国菜名简介
长久以来,我国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观念。“民以食为天”一语出自《汉书·郦食其传》,郦食其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个书生,他的原句是:“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一观念如此的源远流长,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诗与农业密切相关,同时也突出了吃食的重要性。说到吃,就不得不说一说我们想想就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国菜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在汉语形式多样的表现之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像店铺名称、楼盘名称、服装名称等大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还有菜单中的菜名。例如“霸王别姬”、“雪山飞狐”、“鱼羊鲜”、“红白两吃”、“鸡上树”等等。
二、菜名背后的烹饪文化
以鲁菜为例。鲁菜,是起源山东的齐鲁风味,是中国传统菜系中的唯一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因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作为中国菜的一大菜系,鲁菜具有许多令人百吃不厌的传统名菜,如糖醋鲤鱼、芙蓉鸡片、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汤爆双脆、蝴蝶海参、乌龟蛋汤、德州扒鸡等等,这些齐鲁名菜产生的原因显而易见。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风尚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而鲁菜下又分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三个菜系。济南菜精于烹饪方法,有煎炒烹炸等50多种烹饪方法;胶东菜精于海味与花色,且少用佐料,而孔府作为孔老夫子的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孔府菜更是看重于做工的精细度,且程序复杂,而且孔府菜盛器和菜名也十分的讲究。
三、菜名背后的文化与汉语言修辞
孔府菜中有一道菜非常的有趣,名字叫“烧秦皇鱼骨”,是孔府早期的一道名菜。这个菜名的背后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鲥,将《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书籍偷偷藏于孔府故宅夹墙内。到了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封为鲁王。鲁王在治宫中,发现了孔鲥偷藏的这批经典书籍,重新加以保存。为了纪念孔鲥藏书,金代,在孔庙的孔子住宅,修建了“金丝堂”,后来又重建“鲁壁”。孔府后裔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非常痛恨。此菜是用鳜鱼中段加水发鳇鱼骨烧制而成,孔府以“鳇鱼骨”之谐音,命名此菜,以解秦皇“焚书坑儒”之恨。
鲁菜中还有一道名菜叫做“清汤西施舌”,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
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有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象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四、菜名背后的思想与典故
鲁菜,起源于春秋时期,沿袭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这三千年来无数的厨艺大师和烹坛泰斗对鲁菜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才有了如今的鲁菜。菜不仅仅能吃,无数的先贤还从其中得出了无数的令人受益终生的饮食哲学。如饮食礼序、以食喻礼、口味清淡,中和五味等。其中“五味调和”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后世影响较大。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公元前522年,晏子向齐景公陈述先王之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晏子以烹调之道比喻君臣政治,主张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这段著名的论述也反映了春秋时期鲁菜的烹调技艺,水、火、醋、酱、盐、梅子来烹调鱼和“肉”(指羊肉)的汤,非常重视不同味道的融合与和谐,五味调和之“和”被赋予了政治哲学的深度。
《论语·乡党》细致地记载了孔子的饮食观念,涉及到饮食卫生、养生、礼仪等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说五谷所做的饭不嫌先将谷米择得精一些,牛、羊、鱼等腥味而制作的脍不嫌切得细而薄一点。对饮食原则,孔子提出著名的“八不食”,即“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饭菜经久变质,鱼肉腐败变坏,酒水饮料变色,食物已发出腐臭的气味了,都不能吃。而一日三餐,按时而食,一年四季,适时令而食,是顺应果蔬生长规律的饮食习惯。倘食不以时,则身必有灾了。孔子还曾告诫后人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而言之:遇到吃饭时席面上肉菜再多,亦万万不可只食荤腻,让进食的肉菜超过主食的量。饮酒虽不必须限量,但要自我量力适度,不能饮醉,以至神智昏聩。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养生”的。
五、菜名与传统文化传承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彻底脱离关系,正因为两者在各个领域的结合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出现。“民以食为天” 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饮食文化”也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道菜的“头牌”的菜名自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看,这么多菜名各有干秋,或用典、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不管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刻意的改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体现的汉语言特色都与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成为汉语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菜品的名称与其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道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也希望众商家在宣传菜品的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汉语修辞,正确挖掘文化内涵,把中华饮食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小悦,冯学芳.中式菜名的文化意蕴及翻译策略[J].外语教育,2016(00):10-14.
[2]刘芸.中国菜名中的语言文化[J].才智,2018(09):188.
[3]张旭.意味深长的中国菜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181-182.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菜名;汉语言;修辞;文化内涵;思想;典故;传承
一、中国菜名简介
长久以来,我国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观念。“民以食为天”一语出自《汉书·郦食其传》,郦食其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个书生,他的原句是:“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一观念如此的源远流长,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诗与农业密切相关,同时也突出了吃食的重要性。说到吃,就不得不说一说我们想想就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国菜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在汉语形式多样的表现之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像店铺名称、楼盘名称、服装名称等大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还有菜单中的菜名。例如“霸王别姬”、“雪山飞狐”、“鱼羊鲜”、“红白两吃”、“鸡上树”等等。
二、菜名背后的烹饪文化
以鲁菜为例。鲁菜,是起源山东的齐鲁风味,是中国传统菜系中的唯一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因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作为中国菜的一大菜系,鲁菜具有许多令人百吃不厌的传统名菜,如糖醋鲤鱼、芙蓉鸡片、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汤爆双脆、蝴蝶海参、乌龟蛋汤、德州扒鸡等等,这些齐鲁名菜产生的原因显而易见。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风尚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而鲁菜下又分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三个菜系。济南菜精于烹饪方法,有煎炒烹炸等50多种烹饪方法;胶东菜精于海味与花色,且少用佐料,而孔府作为孔老夫子的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孔府菜更是看重于做工的精细度,且程序复杂,而且孔府菜盛器和菜名也十分的讲究。
三、菜名背后的文化与汉语言修辞
孔府菜中有一道菜非常的有趣,名字叫“烧秦皇鱼骨”,是孔府早期的一道名菜。这个菜名的背后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鲥,将《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书籍偷偷藏于孔府故宅夹墙内。到了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封为鲁王。鲁王在治宫中,发现了孔鲥偷藏的这批经典书籍,重新加以保存。为了纪念孔鲥藏书,金代,在孔庙的孔子住宅,修建了“金丝堂”,后来又重建“鲁壁”。孔府后裔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非常痛恨。此菜是用鳜鱼中段加水发鳇鱼骨烧制而成,孔府以“鳇鱼骨”之谐音,命名此菜,以解秦皇“焚书坑儒”之恨。
鲁菜中还有一道名菜叫做“清汤西施舌”,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
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有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象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四、菜名背后的思想与典故
鲁菜,起源于春秋时期,沿袭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这三千年来无数的厨艺大师和烹坛泰斗对鲁菜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才有了如今的鲁菜。菜不仅仅能吃,无数的先贤还从其中得出了无数的令人受益终生的饮食哲学。如饮食礼序、以食喻礼、口味清淡,中和五味等。其中“五味调和”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后世影响较大。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公元前522年,晏子向齐景公陈述先王之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晏子以烹调之道比喻君臣政治,主张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这段著名的论述也反映了春秋时期鲁菜的烹调技艺,水、火、醋、酱、盐、梅子来烹调鱼和“肉”(指羊肉)的汤,非常重视不同味道的融合与和谐,五味调和之“和”被赋予了政治哲学的深度。
《论语·乡党》细致地记载了孔子的饮食观念,涉及到饮食卫生、养生、礼仪等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说五谷所做的饭不嫌先将谷米择得精一些,牛、羊、鱼等腥味而制作的脍不嫌切得细而薄一点。对饮食原则,孔子提出著名的“八不食”,即“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饭菜经久变质,鱼肉腐败变坏,酒水饮料变色,食物已发出腐臭的气味了,都不能吃。而一日三餐,按时而食,一年四季,适时令而食,是顺应果蔬生长规律的饮食习惯。倘食不以时,则身必有灾了。孔子还曾告诫后人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而言之:遇到吃饭时席面上肉菜再多,亦万万不可只食荤腻,让进食的肉菜超过主食的量。饮酒虽不必须限量,但要自我量力适度,不能饮醉,以至神智昏聩。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养生”的。
五、菜名与传统文化传承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彻底脱离关系,正因为两者在各个领域的结合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出现。“民以食为天” 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饮食文化”也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道菜的“头牌”的菜名自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看,这么多菜名各有干秋,或用典、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不管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刻意的改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体现的汉语言特色都与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成为汉语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菜品的名称与其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道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也希望众商家在宣传菜品的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汉语修辞,正确挖掘文化内涵,把中华饮食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小悦,冯学芳.中式菜名的文化意蕴及翻译策略[J].外语教育,2016(00):10-14.
[2]刘芸.中国菜名中的语言文化[J].才智,2018(09):188.
[3]张旭.意味深长的中国菜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181-182.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