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陵十三钗》之所以取得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张艺谋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找回了自我。张艺谋导演开始重新表现复杂的人性,挖掘普通人心中潜藏的良知与善意,表现在危机到来时人性中良知的迸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秦淮女子;人性;良知;
一
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总是引起人们的巨大争议,有的叫座不叫好,如《英雄》、《十面埋伏》;有的叫好不叫座,如《千里走单骑》。2011年12月16日首映的《金陵十三钗》却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影片不但得到了影评专家的激赏,同时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肯定与支持,这对于导演张艺谋来说,的确不易。电影上映后,很快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票房纪录,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中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它们纷纷报道电影的首映式以及最新的票房情况。在我看来,导演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找回了自我,他回到了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中,表现复杂的人性,挖掘普通人心中潜藏的良知与善意,表现在危机到来时人类良知的迸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力量。当张艺谋导演不再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时候,他却获得了商业利润与观众口碑的双赢。
当然,作为表现南京大屠杀的一部电影,电影《金陵十三钗》也必须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影片通过剧中人物孟书娟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给后人带来的巨大心理阴影。那年书娟只有十四岁,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1937年12月13日,在日军轰炸了20多天后,南京陷落了,那一天,许多人都在跑,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她所看到的是灰蒙蒙的一片,街道上全是肢体不全的尸体,到处是奔跑的人们,遍地是烧杀抢掠的日本兵。20多天的轰炸把风光旖旎的南京城变成一个灰蒙蒙的世界,这既是惨遭屠城后的南京城的真实再现,也是战争给亲身经历的鲜活个体留下的心理阴影。影片通过书娟的眼睛展现了遭受日军蹂躏后的南京城,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的距离感。
发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集中体现,它时时刻刻地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南京市民所遭受的苦难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即使我们努力地忘却它,却始终难以将其抹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屠城血证》、《清凉寺的钟声》正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残暴罪行,纪录片《南京》从一个目击者的第三方立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士兵的视角书写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拉贝日记》通过德国人拉贝的眼睛完成了历史记忆。张艺谋导演另辟蹊径,他从一个教会女学生孟书娟的视角完成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以书娟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叙述故事,写出了事件给叙述者带来的惊恐及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同时表现了叙述者对自己当年一些不当行为的反思。“思考历史书写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如何界定并赋予主体以意义这一角度入手。”[1](P236)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十三位金陵名妓为主体形象对历史进行重新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折射了创作主体的价值认同、道德判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金陵十三钗”的塑造刻画了风尘女子在危机时刻的表现,挖掘她们人性中的良知与善意。秦淮女子虽然出卖自己的肉体,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灵魂;她们表面上堕落,但依然保持了人性的良知与善意,这或许是导演张艺谋对人性的理解与探索。
二
在中外文学史上,书写战争与妓女的作品不可胜数,有的作品是谴责妓女们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如杜牧的《泊秦淮》;有的是揭露战争给妓女带来的伤害,如莫泊桑的《羊脂球》;有的是歌颂妓女的高尚人格与献身精神,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夏衍的《赛金花》。妓女这一群体虽然处于社会的边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出卖肉体为生,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一般人的眼里,她们不愿意劳动,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生;为了生意,她们要引诱男人,因而她们毫无廉耻、淫荡堕落,我们可以把最污浊、恶毒的话语置于她们的头上。其实如果考察她们的沦落风尘之路,我们当能发现我们对她们的残酷无情。既然我们给予她们的很少,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谴责她们的冷漠与醉生梦死呢?张艺谋在电影《金陵十三钗》表现了她们人性中闪光的一面,表现了她们灵魂的高尚,讴歌了她们的献身精神。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叙述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群秦淮女子替教会女学生赴日本军营“唱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南京被日军占领后的一座美国人的教堂中,一群妓女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逃进了教堂;日军在搜捕时发现了这个教堂中的女学生,日军让女学生去为他们的庆祝活动而“唱歌”,逃进教堂中的十二个妓女在约翰的帮助下化装成女学生走进日军军营;最终,十三个女学生在约翰的帮助下逃离了南京。故事本身并不新奇,在当时的南京可能每天都要上演。这十三名女学生年龄大都十三四岁,正是对人生充满着幻想、憧憬的年龄,她们的遭遇无疑会牵动每个人的神经,教堂神父在临死之际嘱托乔治要保护好女学生;在生死攸关时刻,秦淮女子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代替这十三位女学生走向了日军军营。秦淮女子本来一心想依靠约翰逃出南京,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消了她们的计划,她们虽然明知她们这一去是九死一生,她们还是踏进了日军的军营。她们保护的是她们心中最神圣的东西,他们守护的是人性中的良知。如果女学生遭到了侵害,不仅仅是她们的身体遭到了侵害,更是人们的良知遭到了侮辱,无疑,女学生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女学生象征了世界上的最美好事物。“身体既是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对象,也是民族国家自身的隐喻。”[2](P3)秦淮女子为保护女学生而献身,也隐喻了她们为她们的祖国而献身,她们虽然沦落风尘,但她们却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更为可贵的是电影还表现了秦淮女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写出了她们人性的复杂,叙述了她们人性转变的轨迹。在故事的开端,狼狈不堪的秦淮女子为了逃命来到教堂,乔治不给秦淮女子开门,让她们去安全区,秦淮女子便越墙而入,并占领了教堂地窖,仅用了一个上午,便把秦淮河带到了地窖,把地窖弄得又脏又乱。这时,她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她们和约翰调情,说着不堪入耳的粗话,难怪女学生在心里骂她们“不要脸”。在女学生的眼里,她们衣衫不整、放荡不堪而且肮脏甚至蛮横,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优雅。在纯洁的女学生看来,她们的到来是对教堂的玷污,秦淮女子与教堂女学生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上厕所的时候,她们爆发了激烈的语言与肢体冲突。影片细致描绘了当危险来临时她们的惊恐、慌乱与躲避,也没有回避她们多年风尘生活形成的放荡与泼辣,当然也写出她们心中的善意与良知。当日本兵进来抢掠女学生时,秦淮女人给女学生打开了地窖;妓女豆蔻深情地照顾受伤的小兵,甚至为了满足小兵的心愿在拿回琵琶时遭到不测。巨大的危险唤醒了沉睡于她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这是她们转变的基础,而其他人对她们释放的善意是她们转变的动力。影片表现了其他人内心的良知与善意,当女学生面临日军的抢掠时,为了不造成更大的牺牲,她们去了阁楼引开了日本兵。当一个妓女在追小猫时暴露了自己,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李教官为了掩护女学生,不顾生命安危冲出教堂拉响导火线,最后光荣牺牲。教堂小工乔治发现“唱歌”的人数不够时,毅然让约翰把自己化妆成女学生。男主人公约翰本来是一个殡葬师,他是以一个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酗酒好色,见钱眼开,看到日军的兽行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想逃脱已经来不及,只好挤在人堆里逃命;日军凌辱女学生的兽行激起了他心中的良知、英雄意识与正义感,他终于站起来,斥责毫无人性的日本兵;当日本军官长谷川提出无理要求时,他不顾安危奋力抗争;心中的良知使他面对离去的同伴说“不”,他这个假神父开始担负起真神父的责任——保护、拯救拥戴他的众人,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演出一出“掉包”的义举。当巨大的危险到来之时,潜藏于人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迸发了出来。这些善意冲击了人们心中预设的价值判断,改变了她们在彼此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成为推动彼此转变的动力。张艺谋善于挖掘、表现普通人人性中良知与善意的巨大力量,只要人们心存良知,在危机到来时,普通人也会成长为英雄。
看完电影《金陵十三钗》,不由地想起了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妓女羊脂球被那一群贵族妇女、小姐欺骗,把自己献给了德国侵略者,最后她不但没有得到她们的同情,反而遭到她们的讽刺与挖苦,无助的羊脂球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十三位秦淮女子为了解救女学生宁愿自己受辱甚至献出了生命,她们受到了女学生的尊敬、关心,改变了风尘女子这一群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当约翰开着载有女学生的卡车逃离南京时,约翰的眼里流下了晶莹的泪水。叙述者孟书娟说:“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晓得那些秦淮河女人最后的结局,连她们一个个名字都不晓得,我也没有看见日本兵怎么把她们带走的,所以我老是幻想,幻想站在大窗户前头,看着她们走进来。”随后,影片出现了那些秦淮河女人袅袅婷婷的依稀的身影,这也正是她们给世人留下的最美丽记忆,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既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也传达了世人对她们的怀念与尊敬。影片所表现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救助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情感冲击,在寒冷的冬天给观众以丝丝暖意,在人们道德滑坡的当下给观众以情感的慰藉,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影片着力挖掘人们心中良知的巨大力量,正是这种良知成就了人们在面临危机时的勇敢与坚强。“这就是人类纯真的自然感情,它先于任何种类的思考而存在;这就是同情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气也不能摧毁它。”[3](P4)秦淮河的女子虽然以卖身为生,但她们并没有没有失去人的良知,她们也是战争中的英雄,这正是:商女亦知亡国恨,宁死犹唱秦淮景。
参考文献:
[1]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扬,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秦淮女子;人性;良知;
一
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总是引起人们的巨大争议,有的叫座不叫好,如《英雄》、《十面埋伏》;有的叫好不叫座,如《千里走单骑》。2011年12月16日首映的《金陵十三钗》却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影片不但得到了影评专家的激赏,同时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肯定与支持,这对于导演张艺谋来说,的确不易。电影上映后,很快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票房纪录,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中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它们纷纷报道电影的首映式以及最新的票房情况。在我看来,导演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找回了自我,他回到了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中,表现复杂的人性,挖掘普通人心中潜藏的良知与善意,表现在危机到来时人类良知的迸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力量。当张艺谋导演不再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时候,他却获得了商业利润与观众口碑的双赢。
当然,作为表现南京大屠杀的一部电影,电影《金陵十三钗》也必须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影片通过剧中人物孟书娟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给后人带来的巨大心理阴影。那年书娟只有十四岁,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1937年12月13日,在日军轰炸了20多天后,南京陷落了,那一天,许多人都在跑,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她所看到的是灰蒙蒙的一片,街道上全是肢体不全的尸体,到处是奔跑的人们,遍地是烧杀抢掠的日本兵。20多天的轰炸把风光旖旎的南京城变成一个灰蒙蒙的世界,这既是惨遭屠城后的南京城的真实再现,也是战争给亲身经历的鲜活个体留下的心理阴影。影片通过书娟的眼睛展现了遭受日军蹂躏后的南京城,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的距离感。
发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集中体现,它时时刻刻地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南京市民所遭受的苦难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即使我们努力地忘却它,却始终难以将其抹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屠城血证》、《清凉寺的钟声》正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残暴罪行,纪录片《南京》从一个目击者的第三方立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士兵的视角书写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拉贝日记》通过德国人拉贝的眼睛完成了历史记忆。张艺谋导演另辟蹊径,他从一个教会女学生孟书娟的视角完成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以书娟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叙述故事,写出了事件给叙述者带来的惊恐及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同时表现了叙述者对自己当年一些不当行为的反思。“思考历史书写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如何界定并赋予主体以意义这一角度入手。”[1](P236)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十三位金陵名妓为主体形象对历史进行重新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折射了创作主体的价值认同、道德判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金陵十三钗”的塑造刻画了风尘女子在危机时刻的表现,挖掘她们人性中的良知与善意。秦淮女子虽然出卖自己的肉体,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灵魂;她们表面上堕落,但依然保持了人性的良知与善意,这或许是导演张艺谋对人性的理解与探索。
二
在中外文学史上,书写战争与妓女的作品不可胜数,有的作品是谴责妓女们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如杜牧的《泊秦淮》;有的是揭露战争给妓女带来的伤害,如莫泊桑的《羊脂球》;有的是歌颂妓女的高尚人格与献身精神,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夏衍的《赛金花》。妓女这一群体虽然处于社会的边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出卖肉体为生,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一般人的眼里,她们不愿意劳动,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生;为了生意,她们要引诱男人,因而她们毫无廉耻、淫荡堕落,我们可以把最污浊、恶毒的话语置于她们的头上。其实如果考察她们的沦落风尘之路,我们当能发现我们对她们的残酷无情。既然我们给予她们的很少,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谴责她们的冷漠与醉生梦死呢?张艺谋在电影《金陵十三钗》表现了她们人性中闪光的一面,表现了她们灵魂的高尚,讴歌了她们的献身精神。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叙述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群秦淮女子替教会女学生赴日本军营“唱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南京被日军占领后的一座美国人的教堂中,一群妓女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逃进了教堂;日军在搜捕时发现了这个教堂中的女学生,日军让女学生去为他们的庆祝活动而“唱歌”,逃进教堂中的十二个妓女在约翰的帮助下化装成女学生走进日军军营;最终,十三个女学生在约翰的帮助下逃离了南京。故事本身并不新奇,在当时的南京可能每天都要上演。这十三名女学生年龄大都十三四岁,正是对人生充满着幻想、憧憬的年龄,她们的遭遇无疑会牵动每个人的神经,教堂神父在临死之际嘱托乔治要保护好女学生;在生死攸关时刻,秦淮女子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代替这十三位女学生走向了日军军营。秦淮女子本来一心想依靠约翰逃出南京,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消了她们的计划,她们虽然明知她们这一去是九死一生,她们还是踏进了日军的军营。她们保护的是她们心中最神圣的东西,他们守护的是人性中的良知。如果女学生遭到了侵害,不仅仅是她们的身体遭到了侵害,更是人们的良知遭到了侮辱,无疑,女学生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女学生象征了世界上的最美好事物。“身体既是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对象,也是民族国家自身的隐喻。”[2](P3)秦淮女子为保护女学生而献身,也隐喻了她们为她们的祖国而献身,她们虽然沦落风尘,但她们却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更为可贵的是电影还表现了秦淮女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写出了她们人性的复杂,叙述了她们人性转变的轨迹。在故事的开端,狼狈不堪的秦淮女子为了逃命来到教堂,乔治不给秦淮女子开门,让她们去安全区,秦淮女子便越墙而入,并占领了教堂地窖,仅用了一个上午,便把秦淮河带到了地窖,把地窖弄得又脏又乱。这时,她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她们和约翰调情,说着不堪入耳的粗话,难怪女学生在心里骂她们“不要脸”。在女学生的眼里,她们衣衫不整、放荡不堪而且肮脏甚至蛮横,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优雅。在纯洁的女学生看来,她们的到来是对教堂的玷污,秦淮女子与教堂女学生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上厕所的时候,她们爆发了激烈的语言与肢体冲突。影片细致描绘了当危险来临时她们的惊恐、慌乱与躲避,也没有回避她们多年风尘生活形成的放荡与泼辣,当然也写出她们心中的善意与良知。当日本兵进来抢掠女学生时,秦淮女人给女学生打开了地窖;妓女豆蔻深情地照顾受伤的小兵,甚至为了满足小兵的心愿在拿回琵琶时遭到不测。巨大的危险唤醒了沉睡于她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这是她们转变的基础,而其他人对她们释放的善意是她们转变的动力。影片表现了其他人内心的良知与善意,当女学生面临日军的抢掠时,为了不造成更大的牺牲,她们去了阁楼引开了日本兵。当一个妓女在追小猫时暴露了自己,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李教官为了掩护女学生,不顾生命安危冲出教堂拉响导火线,最后光荣牺牲。教堂小工乔治发现“唱歌”的人数不够时,毅然让约翰把自己化妆成女学生。男主人公约翰本来是一个殡葬师,他是以一个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酗酒好色,见钱眼开,看到日军的兽行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想逃脱已经来不及,只好挤在人堆里逃命;日军凌辱女学生的兽行激起了他心中的良知、英雄意识与正义感,他终于站起来,斥责毫无人性的日本兵;当日本军官长谷川提出无理要求时,他不顾安危奋力抗争;心中的良知使他面对离去的同伴说“不”,他这个假神父开始担负起真神父的责任——保护、拯救拥戴他的众人,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演出一出“掉包”的义举。当巨大的危险到来之时,潜藏于人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迸发了出来。这些善意冲击了人们心中预设的价值判断,改变了她们在彼此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成为推动彼此转变的动力。张艺谋善于挖掘、表现普通人人性中良知与善意的巨大力量,只要人们心存良知,在危机到来时,普通人也会成长为英雄。
看完电影《金陵十三钗》,不由地想起了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妓女羊脂球被那一群贵族妇女、小姐欺骗,把自己献给了德国侵略者,最后她不但没有得到她们的同情,反而遭到她们的讽刺与挖苦,无助的羊脂球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十三位秦淮女子为了解救女学生宁愿自己受辱甚至献出了生命,她们受到了女学生的尊敬、关心,改变了风尘女子这一群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当约翰开着载有女学生的卡车逃离南京时,约翰的眼里流下了晶莹的泪水。叙述者孟书娟说:“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晓得那些秦淮河女人最后的结局,连她们一个个名字都不晓得,我也没有看见日本兵怎么把她们带走的,所以我老是幻想,幻想站在大窗户前头,看着她们走进来。”随后,影片出现了那些秦淮河女人袅袅婷婷的依稀的身影,这也正是她们给世人留下的最美丽记忆,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既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也传达了世人对她们的怀念与尊敬。影片所表现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救助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情感冲击,在寒冷的冬天给观众以丝丝暖意,在人们道德滑坡的当下给观众以情感的慰藉,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影片着力挖掘人们心中良知的巨大力量,正是这种良知成就了人们在面临危机时的勇敢与坚强。“这就是人类纯真的自然感情,它先于任何种类的思考而存在;这就是同情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气也不能摧毁它。”[3](P4)秦淮河的女子虽然以卖身为生,但她们并没有没有失去人的良知,她们也是战争中的英雄,这正是:商女亦知亡国恨,宁死犹唱秦淮景。
参考文献:
[1]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扬,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