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表演后,一位听众走过来与我交流。在我简短地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之后,他笑着把他刚听到的称为一种类似黑暗料理的音乐。我想,他这样说并非出于单纯的不解,更多是缘于一种不可描述的复杂体验。虽是无心之言,我却一直在想黑暗料理般的音乐这件事。人的感知是相通的,是谓“通感”,所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说来,黑暗料理和音乐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推敲的。在百度键入该词,显示的解释如下:黑暗料理本指黑暗料理界所做的料理(并不是难吃的料理),最早出自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黑暗料理既可以说是街边卫生状况一般、经营到很晚的小吃摊大排档,也可以形容由初学者或者厨艺一般的人做出的卖相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菜品和食物。后者是一种幽默的自嘲说法。另外,特指某些材料或做法特别、常人无法下咽的食物。不同人对“黑暗”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各人的经验对于“黑暗”的心理建设。板蓝根泡面黑暗吗,棉花糖炸酱面黑暗吗?百度词条中还有一条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那些以摧残人类味觉及视觉为乐的料理。这个说法有点意思,这些味觉审美的反叛者是否与我们所谓的那些离经叛道、对抗传统美学的艺术家们有共通之处?也许我们还不应该着急下结论。
难吃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黑暗料理。“黑暗”在这里处于心理对于食物概念可以承受的阴影处。所以黑暗料理首先是感官上,由感官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有时这种感官在听觉上就发生了作用。当我们仅听到一个食物的名字就足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刺激,这种刺激继而触发全身的反应,包括唾液腺;其次是味觉上第二层影响。不过就像百度词条中所说的,黑暗料理并不是直接对应难吃的料理,所以其味觉的感受应该是更为复杂的,可能是难吃的,也可能并不那么糟糕。不过好吃的食物肯定不是黑暗料理,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向人类味觉的示好。这里我们把对于“好吃”和“难吃”的定义放在一个普遍的味觉判断上,那些迷恋追求新奇口感体验的和异食癖者们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定义“黑暗料理”的复杂性如同我们去定义“艺术”。也许我们可以效仿艾德·莱茵哈特(Ad Reinhardt)在论述艺术时提出的:“既然什么是‘艺术’很难被定义,那么我们就先定义什么不是‘艺术’吧。”去尝试定义“黑暗料理”?艾德·莱茵哈特的这种说法有点像说做雕塑就是把不要的材料去掉。这样的说法把“艺术”和“非艺术”的分隔边界看得过于清晰了,当然在半个世纪前提出这样的观点很硬朗。一些艺术家在探索艺术边界的同时,又有一些艺术家拿了一把刷子把已经形成的边线模糊了一下,所以现在我们好像也很难定义什么不是“艺术”了。这是当代艺术仅存不多的迷人之处。好吧,也不妨借用艾德·莱茵哈特的观点。不过这种方式恐怕是要把整个烹饪世界扒得不剩下什么了,毕竟大部分人是喜欢美食的,并且烹饪也是以制造美食作为基本原则的。
一日,给儿子的早餐面包上涂了一种叫塞诺维斯(Cenovis)的酱。塞诺维斯是瑞士人在物资紧缺时期发明出来的一种涂面包的酱,以蔬菜为原材料,腌制发酵而成,颜色是深咖啡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它是瑞士的一种日常食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备物资。这种貌似巧克力酱的东西,其味道是鲜咸的,但是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微妙的口感。对于第一次吃到这种东西的儿子来说,它很黑暗。我曾想,塞诺维斯太适合作为一个乐队的名字了,无论是从语音上,还是语义上,那种摇滚噪声乐队,可以带点巴尔干音乐浑浊、粗糙的迷幻与荒诞,甚至还有点伤感和悲情。
另一日,中午,在北京一家传统小吃店,我点了一碗炸酱面。过了一会儿,一位母亲带着十来岁的儿子坐在了我对面。这位母亲点了两碗卤煮,片刻,两碗热气腾腾的卤煮端了上来。母亲开吃,那孩子迟迟不动,面有难色,于是有如下对话—
儿子:妈,这是什么呀?黑乎乎的。
母亲:这是卤煮呀,怎么了?你不是爱吃什么肝儿啊,肠儿啊,之类的吗?
兒子:这什么呀,这味儿也太大了,这是人吃的吗?看着怎么倍儿恶心呀!不是说好带我吃个点心什么的吗?
母亲:这就是点心啊,当然也能吃饱。我们老北京都吃这个,你怎么就不爱吃呢?
儿子:老北京怎么尽吃这些东西?味儿也太冲了。
母亲:我知道你不爱喝豆汁儿,可这个还行啊,挺香的。你可以试着吃点儿,这味儿习惯就好了。
儿子:我看着就觉得恶心,闻着这个味儿都想吐了。你就不能带我去吃个麦当劳什么的吗?
母亲:你不能老吃那个,不健康。你不觉得那个也有一股味儿吗?
儿子:不觉得,我就是爱吃汉堡。
母亲:老是吃那个,也得犯恶心。
儿子瞪着那碗卤煮,一脸不乐意,一口都不愿吃。母亲只顾自己在吃,两人不语。我想,这男孩肯定认定卤煮是一种“黑暗料理”。如果塞诺维斯可以是一个乐队的名字,那么卤煮可以作为一个怎样的乐队的名字?
孩子对于食物的宽容度是远不及成年人的,他们十分感性,一旦认定不喜欢就坚决不愿尝试。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些这样的经验,现在很多喜欢吃的东西在儿时是不吃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塞诺维斯和卤煮归类在黑暗的食物类别里,但它们也还是相当有受众的。塞诺维斯在瑞士的超市中很常见,卤煮店在北京也到处都有。这两种食物在各自国家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甚至是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于是,我还想到了浙江的臭豆腐、臭苋菜梗、臭冬瓜,徽菜里的臭鳜鱼,云南的臭菜……相信在其他地方也还有一些重口味的东西,它们自有一些忠实的受众。一九七八年,美国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玛西娅·图克(Marcia Tucker)在新美术馆策划了一个展览,名为“‘Bad’ Painting”(坏画),展出了十四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的作品。展览无论从标题还是内容都展现了与传统绘画美学的背离和对抗。在此之前,有人宣称“绘画已经死了”,所以“坏画”的大旗被竖立起来并非是没有背景的。“坏画”进入美术馆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的到来。此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坏画”似乎慢慢成为主流,甚至现在我们很少再用“坏画”去评判一幅绘画了。中国的传统美学也有不少关于“丑”的论述,如清代刘熙载在他的《书概》中写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再往早些看,傅山提出过“四宁四勿”,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术学院体系中也流行过好一阵子“大丑即大美”的标准。如果我们从通感的角度去看,人们对于所谓的“臭”“丑”的理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臭”与“香”、“丑”与“美”有时只是一纸之隔,并随时做好了位置互换的准备。
不过,很明确的一点是,麦当劳不能算黑暗料理,它还不配被称作黑暗料理。就像前面说的,难吃的食物不一定是黑暗料理。各种食材本身是平等的,并不存在阶级,就像钢琴上的按键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演奏者能弹出完全不同的东西,平淡的、甜腻的、激烈的、激进的、空灵的、空洞的、黑暗的,等等。我想,能真正被称为黑暗料理的食物一定是有精神性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它们被赋予了精神性,它们进行了一种升华。这种升华并不是哲学概念下的崇高化,而是在意念和态度下物质本身的提升,它可以是微小的,甚至是丑陋的、难吃的,不过它肯定是有力量的、不示好的。既难吃又没有精神性的食物应该叫“垃圾食品”吧。
麦当劳是没有精神性的食物;塞诺维斯和卤煮是有精神性的食物。
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这取决于各人的经验和味觉审美的判断。当然各人的经验和判断也都在变化,所以不同时期各人对黑暗料理的理解和判定会不同。与此同时,黑暗料理本身也在变化,有些黑暗料理慢慢在味觉审美上被大众接受,进而演变成日常的食物,当然也许它们还保留了精神性的特质;有些只是一时追求新奇的口感,在短时间内对人们产生刺激,但是没有精神性内涵的支撑,慢慢退出舞台;有些既难吃又缺乏精神性的食物演化成垃圾食品,尽管进入食品舞台的中心,却难以再改变其在味觉审美阶级中的位置;除了那些长期保持艰涩的味觉体验和一贯的精神性内涵的黑暗料理硬核们,也有一些新晋加入这个行列的死忠们,它们全不顾及人们的感受和味觉审美,甚至公然挑衅并与之为敌。总之,情况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得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一直处于可变的、相对模糊的状态。
我很愿意将一些艺术看作是黑暗料理,那些晦涩、艰深的,那些倔强、不屈的,那些不示好、不讨巧的,那些不好看、不好听的,那些平淡、无趣味的。这样的话,我要感谢那位把我的表演比作黑暗料理的观众,也许,这也并非是他的本意,但是我把它当成是一种溢美之词。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推敲的。在百度键入该词,显示的解释如下:黑暗料理本指黑暗料理界所做的料理(并不是难吃的料理),最早出自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黑暗料理既可以说是街边卫生状况一般、经营到很晚的小吃摊大排档,也可以形容由初学者或者厨艺一般的人做出的卖相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菜品和食物。后者是一种幽默的自嘲说法。另外,特指某些材料或做法特别、常人无法下咽的食物。不同人对“黑暗”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各人的经验对于“黑暗”的心理建设。板蓝根泡面黑暗吗,棉花糖炸酱面黑暗吗?百度词条中还有一条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那些以摧残人类味觉及视觉为乐的料理。这个说法有点意思,这些味觉审美的反叛者是否与我们所谓的那些离经叛道、对抗传统美学的艺术家们有共通之处?也许我们还不应该着急下结论。
难吃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黑暗料理。“黑暗”在这里处于心理对于食物概念可以承受的阴影处。所以黑暗料理首先是感官上,由感官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有时这种感官在听觉上就发生了作用。当我们仅听到一个食物的名字就足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刺激,这种刺激继而触发全身的反应,包括唾液腺;其次是味觉上第二层影响。不过就像百度词条中所说的,黑暗料理并不是直接对应难吃的料理,所以其味觉的感受应该是更为复杂的,可能是难吃的,也可能并不那么糟糕。不过好吃的食物肯定不是黑暗料理,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向人类味觉的示好。这里我们把对于“好吃”和“难吃”的定义放在一个普遍的味觉判断上,那些迷恋追求新奇口感体验的和异食癖者们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定义“黑暗料理”的复杂性如同我们去定义“艺术”。也许我们可以效仿艾德·莱茵哈特(Ad Reinhardt)在论述艺术时提出的:“既然什么是‘艺术’很难被定义,那么我们就先定义什么不是‘艺术’吧。”去尝试定义“黑暗料理”?艾德·莱茵哈特的这种说法有点像说做雕塑就是把不要的材料去掉。这样的说法把“艺术”和“非艺术”的分隔边界看得过于清晰了,当然在半个世纪前提出这样的观点很硬朗。一些艺术家在探索艺术边界的同时,又有一些艺术家拿了一把刷子把已经形成的边线模糊了一下,所以现在我们好像也很难定义什么不是“艺术”了。这是当代艺术仅存不多的迷人之处。好吧,也不妨借用艾德·莱茵哈特的观点。不过这种方式恐怕是要把整个烹饪世界扒得不剩下什么了,毕竟大部分人是喜欢美食的,并且烹饪也是以制造美食作为基本原则的。
一日,给儿子的早餐面包上涂了一种叫塞诺维斯(Cenovis)的酱。塞诺维斯是瑞士人在物资紧缺时期发明出来的一种涂面包的酱,以蔬菜为原材料,腌制发酵而成,颜色是深咖啡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它是瑞士的一种日常食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备物资。这种貌似巧克力酱的东西,其味道是鲜咸的,但是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微妙的口感。对于第一次吃到这种东西的儿子来说,它很黑暗。我曾想,塞诺维斯太适合作为一个乐队的名字了,无论是从语音上,还是语义上,那种摇滚噪声乐队,可以带点巴尔干音乐浑浊、粗糙的迷幻与荒诞,甚至还有点伤感和悲情。
另一日,中午,在北京一家传统小吃店,我点了一碗炸酱面。过了一会儿,一位母亲带着十来岁的儿子坐在了我对面。这位母亲点了两碗卤煮,片刻,两碗热气腾腾的卤煮端了上来。母亲开吃,那孩子迟迟不动,面有难色,于是有如下对话—
儿子:妈,这是什么呀?黑乎乎的。
母亲:这是卤煮呀,怎么了?你不是爱吃什么肝儿啊,肠儿啊,之类的吗?
兒子:这什么呀,这味儿也太大了,这是人吃的吗?看着怎么倍儿恶心呀!不是说好带我吃个点心什么的吗?
母亲:这就是点心啊,当然也能吃饱。我们老北京都吃这个,你怎么就不爱吃呢?
儿子:老北京怎么尽吃这些东西?味儿也太冲了。
母亲:我知道你不爱喝豆汁儿,可这个还行啊,挺香的。你可以试着吃点儿,这味儿习惯就好了。
儿子:我看着就觉得恶心,闻着这个味儿都想吐了。你就不能带我去吃个麦当劳什么的吗?
母亲:你不能老吃那个,不健康。你不觉得那个也有一股味儿吗?
儿子:不觉得,我就是爱吃汉堡。
母亲:老是吃那个,也得犯恶心。
儿子瞪着那碗卤煮,一脸不乐意,一口都不愿吃。母亲只顾自己在吃,两人不语。我想,这男孩肯定认定卤煮是一种“黑暗料理”。如果塞诺维斯可以是一个乐队的名字,那么卤煮可以作为一个怎样的乐队的名字?
孩子对于食物的宽容度是远不及成年人的,他们十分感性,一旦认定不喜欢就坚决不愿尝试。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些这样的经验,现在很多喜欢吃的东西在儿时是不吃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塞诺维斯和卤煮归类在黑暗的食物类别里,但它们也还是相当有受众的。塞诺维斯在瑞士的超市中很常见,卤煮店在北京也到处都有。这两种食物在各自国家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甚至是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于是,我还想到了浙江的臭豆腐、臭苋菜梗、臭冬瓜,徽菜里的臭鳜鱼,云南的臭菜……相信在其他地方也还有一些重口味的东西,它们自有一些忠实的受众。一九七八年,美国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玛西娅·图克(Marcia Tucker)在新美术馆策划了一个展览,名为“‘Bad’ Painting”(坏画),展出了十四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的作品。展览无论从标题还是内容都展现了与传统绘画美学的背离和对抗。在此之前,有人宣称“绘画已经死了”,所以“坏画”的大旗被竖立起来并非是没有背景的。“坏画”进入美术馆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的到来。此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坏画”似乎慢慢成为主流,甚至现在我们很少再用“坏画”去评判一幅绘画了。中国的传统美学也有不少关于“丑”的论述,如清代刘熙载在他的《书概》中写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再往早些看,傅山提出过“四宁四勿”,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术学院体系中也流行过好一阵子“大丑即大美”的标准。如果我们从通感的角度去看,人们对于所谓的“臭”“丑”的理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臭”与“香”、“丑”与“美”有时只是一纸之隔,并随时做好了位置互换的准备。
不过,很明确的一点是,麦当劳不能算黑暗料理,它还不配被称作黑暗料理。就像前面说的,难吃的食物不一定是黑暗料理。各种食材本身是平等的,并不存在阶级,就像钢琴上的按键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演奏者能弹出完全不同的东西,平淡的、甜腻的、激烈的、激进的、空灵的、空洞的、黑暗的,等等。我想,能真正被称为黑暗料理的食物一定是有精神性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它们被赋予了精神性,它们进行了一种升华。这种升华并不是哲学概念下的崇高化,而是在意念和态度下物质本身的提升,它可以是微小的,甚至是丑陋的、难吃的,不过它肯定是有力量的、不示好的。既难吃又没有精神性的食物应该叫“垃圾食品”吧。
麦当劳是没有精神性的食物;塞诺维斯和卤煮是有精神性的食物。
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这取决于各人的经验和味觉审美的判断。当然各人的经验和判断也都在变化,所以不同时期各人对黑暗料理的理解和判定会不同。与此同时,黑暗料理本身也在变化,有些黑暗料理慢慢在味觉审美上被大众接受,进而演变成日常的食物,当然也许它们还保留了精神性的特质;有些只是一时追求新奇的口感,在短时间内对人们产生刺激,但是没有精神性内涵的支撑,慢慢退出舞台;有些既难吃又缺乏精神性的食物演化成垃圾食品,尽管进入食品舞台的中心,却难以再改变其在味觉审美阶级中的位置;除了那些长期保持艰涩的味觉体验和一贯的精神性内涵的黑暗料理硬核们,也有一些新晋加入这个行列的死忠们,它们全不顾及人们的感受和味觉审美,甚至公然挑衅并与之为敌。总之,情况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得对于黑暗料理的定义一直处于可变的、相对模糊的状态。
我很愿意将一些艺术看作是黑暗料理,那些晦涩、艰深的,那些倔强、不屈的,那些不示好、不讨巧的,那些不好看、不好听的,那些平淡、无趣味的。这样的话,我要感谢那位把我的表演比作黑暗料理的观众,也许,这也并非是他的本意,但是我把它当成是一种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