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本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会计信息这一重要的产品和资源,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又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要求会计能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改变各国会计多元化的现象,实现会计的国际化协调及统一发展。会计准则作为联系会计理论和规范会计实务的桥梁,其制定的模式如何将对会计准则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因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会计环境、立法、制度、惯例等不同而相异。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制定模式 国内外比较 协调发展
会计准则是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的组成部分,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所必须考虑的。谁掌握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利,谁就掌握了社会资源再配置的权利,因而也就掌握了这种权利可能带来的收益。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对会计准则的科学性、权威性、适用性、有效性将产生重要影响。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在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方面,国内学者对这问题有着不同观点,李桂荣(2004)认为原则基础模式有其优点,但也不能将其神化,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实施原则导向模式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和实施条件冷静分析,不可盲目跟进。陈继云(2003)认为不能一出现问题就一味偏向原则基础模式,关键还是市场基础模式是否完善,市场基础是指市场各方参与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何花、姚晓民(2003)认为,我国的准则制定起步较晚,需要制定的准则很多,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大多数准则没有时间公开讨论征求意见,降低了准则制定的公开性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方面,国内学者高志英(2005)认为,应改变會计准则制定依赖政府的现状,加强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特性、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广泛代表性。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准则制定程序方面,公认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全过程处于“摄像机的监督”下:具体操作上,美国实行的是”充分程序”。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实行的是“国际充分程序”。
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方面,国外学者利雏特(Levitt)主张民间制定会计准则;利伯曼等则主张加强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力度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从目前的形看,原则基础、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占据着优势地位。但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制定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协调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国际化的研究大多从具体会计准则的各国协调来研究,面从准则制定的角度研究相对较少。
2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基本理论
2.1会计准则
在我国,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三种:杨纪琬和阎达伍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杨时展和郭道扬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控制活动;葛家澍和余绪缨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三种理论各有其合理性,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展开研究的。现代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接受外界提供的信息,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固有的功能,按照既定的会计规则和原则,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从传统的认识来看,会计准则具有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双重特征。
2.2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准则制定模式仅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即准则制定的机构模式。广义准则制定模式不仅包括准则制定的机构模式,而且还包括准则制定中采用的具体方法程序等问题。汪祥耀教授2003年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定义为:为制定会计准则而对则制定机构、制定人员、制定程序以及制定依据等方面而做出的一种固定安排。本研究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为广义的准则制定模式。
2.3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
会计准则属于制度的范畴,而且是一种外在制度,不论在任何社会,它总是由国或某个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定的。因此,会计准则模式包含的内容除了会准则以外,还有会计准则制定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如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及程序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
3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相应措施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研究的措施主要关于代表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得出了主要代表国在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其优劣,对我国现阶段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启示主要在以下。
3.1制定基础的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在以后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做起。(1)选择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因此不利于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专业判断,还可能使他们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2)加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加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概念框架支持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我认为,对会计概念研究成果的检验主要坚持两个标准:一是解释准确、明晰而又权威,二是内容系统、全面。当然,概念框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3.2制定程序的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完善,首先应保障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公开性的原则,其次在具体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方面,吸收国外好的做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坚持的原则: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必然影响到最终产品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公开性的问题,解决的不当直接会影响到最终会计准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以公开性作为基本原则。会计准则制定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的向外界披露。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在立项、研究还是征求意见阶段,准则制定者都应注意其程序的严密性、研究的充分性和透明性,而且要将各方面的程序落实到位。
4 研究的意义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有实用价值,也有理论意义。
4.1实用价值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世界资本市场已经形成,跨国公司不断地出现。而在会计学领域中,既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不断出现,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不同国家之间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但这种协调,由于各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不同,是一项既复杂又艰难的系统性的工作。
4.2理论意义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首先,有利于帮助一些国家完善自身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利于一些经济制度、社会环境类似的国家借鉴和运用先进的准则制定模式,从而尽快的利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供保障。其次,有利于提高国际范围内的会计理论水平,推动国际会计教育的提高和发展。对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与比较,能够反映出各国会计教育上的差别,使得会计教育落后的国家向先进的国家学习,以此推动整个国际会计教育的发展。
结语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为制定会计准则而对准则制定机构、是定人员、制定成语、制定方法以及制定依据等方面做出的一种固定安排。但随着时代在进步,市场京津的不断完善,市场交易创新的不断涌现,形势不断发展,必然呼唤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制定模式 国内外比较 协调发展
会计准则是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的组成部分,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所必须考虑的。谁掌握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利,谁就掌握了社会资源再配置的权利,因而也就掌握了这种权利可能带来的收益。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对会计准则的科学性、权威性、适用性、有效性将产生重要影响。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在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方面,国内学者对这问题有着不同观点,李桂荣(2004)认为原则基础模式有其优点,但也不能将其神化,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实施原则导向模式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和实施条件冷静分析,不可盲目跟进。陈继云(2003)认为不能一出现问题就一味偏向原则基础模式,关键还是市场基础模式是否完善,市场基础是指市场各方参与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何花、姚晓民(2003)认为,我国的准则制定起步较晚,需要制定的准则很多,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大多数准则没有时间公开讨论征求意见,降低了准则制定的公开性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方面,国内学者高志英(2005)认为,应改变會计准则制定依赖政府的现状,加强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特性、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广泛代表性。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准则制定程序方面,公认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全过程处于“摄像机的监督”下:具体操作上,美国实行的是”充分程序”。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实行的是“国际充分程序”。
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方面,国外学者利雏特(Levitt)主张民间制定会计准则;利伯曼等则主张加强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力度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从目前的形看,原则基础、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占据着优势地位。但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制定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协调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国际化的研究大多从具体会计准则的各国协调来研究,面从准则制定的角度研究相对较少。
2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基本理论
2.1会计准则
在我国,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三种:杨纪琬和阎达伍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杨时展和郭道扬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控制活动;葛家澍和余绪缨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三种理论各有其合理性,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展开研究的。现代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接受外界提供的信息,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固有的功能,按照既定的会计规则和原则,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从传统的认识来看,会计准则具有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双重特征。
2.2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准则制定模式仅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即准则制定的机构模式。广义准则制定模式不仅包括准则制定的机构模式,而且还包括准则制定中采用的具体方法程序等问题。汪祥耀教授2003年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定义为:为制定会计准则而对则制定机构、制定人员、制定程序以及制定依据等方面而做出的一种固定安排。本研究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为广义的准则制定模式。
2.3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
会计准则属于制度的范畴,而且是一种外在制度,不论在任何社会,它总是由国或某个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定的。因此,会计准则模式包含的内容除了会准则以外,还有会计准则制定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如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及程序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
3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相应措施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研究的措施主要关于代表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得出了主要代表国在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其优劣,对我国现阶段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启示主要在以下。
3.1制定基础的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在以后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做起。(1)选择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因此不利于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专业判断,还可能使他们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2)加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加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概念框架支持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我认为,对会计概念研究成果的检验主要坚持两个标准:一是解释准确、明晰而又权威,二是内容系统、全面。当然,概念框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3.2制定程序的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完善,首先应保障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公开性的原则,其次在具体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方面,吸收国外好的做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坚持的原则: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必然影响到最终产品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公开性的问题,解决的不当直接会影响到最终会计准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以公开性作为基本原则。会计准则制定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的向外界披露。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在立项、研究还是征求意见阶段,准则制定者都应注意其程序的严密性、研究的充分性和透明性,而且要将各方面的程序落实到位。
4 研究的意义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有实用价值,也有理论意义。
4.1实用价值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世界资本市场已经形成,跨国公司不断地出现。而在会计学领域中,既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不断出现,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不同国家之间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但这种协调,由于各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不同,是一项既复杂又艰难的系统性的工作。
4.2理论意义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首先,有利于帮助一些国家完善自身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利于一些经济制度、社会环境类似的国家借鉴和运用先进的准则制定模式,从而尽快的利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供保障。其次,有利于提高国际范围内的会计理论水平,推动国际会计教育的提高和发展。对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与比较,能够反映出各国会计教育上的差别,使得会计教育落后的国家向先进的国家学习,以此推动整个国际会计教育的发展。
结语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为制定会计准则而对准则制定机构、是定人员、制定成语、制定方法以及制定依据等方面做出的一种固定安排。但随着时代在进步,市场京津的不断完善,市场交易创新的不断涌现,形势不断发展,必然呼唤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