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桑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家,她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一生,在法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雨果所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魔沼》是其重要的“田园小说”。
乔治·桑很早失去了母亲,是在祖母的庄园里浸润着大自然的灵秀和阅读启蒙思想家的作品长大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培养了她热爱“田园牧歌”式生活,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内涵。她嫁给迪番男爵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接触,使其憧憬、向往并强烈追求理想的爱情,这也是她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底蕴,在《魔沼》里具有极其鲜明的显现。
一
文学起源于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劳动,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历程中对自然之神祭拜的巫术、仪式、神话、宗教等。宗教经典是文学的载体之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深入人的心灵和精神领域,体现于艺术家的创作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丰富素材。它必将影响着同是资产阶级人士、出身于贵族家庭的乔治·桑。《圣经》为后人构筑了包括“伊甸园”神话在内的诸多神话,这些神话给人们许多美丽的遐想,成为后人创作的直接素材和灵感源泉。“伊甸园”神话的精神内涵,既是人类生活中梦寐以求的爱情理想,也是艺术家乐此不疲而表现的主题。
《魔沼》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伊甸园”神话模式,展现了乔治·桑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美的追求和热望。在文本中,它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呈现为“伊甸园”神话的原初意义即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风景秀美、安静祥和的“伊甸园”里共同生存、相互平等、相互关爱,指归为人类在爱情、婚姻历程中的美好愿望。《魔沼》中无论是热尔曼对已逝妻子怀念不已的显现,还是对与玛丽的动人心弦的历程展示,无不表达了与《圣经》中“伊甸园”神话的契合。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说:“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他人和环境,便是传奇的主人公了,其行动卓绝超凡,但他本人是人而非神。”热尔曼正是这样的主人公,表现为对环境的超越。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社会、宗教斗争过程中即已隐含了其阶级本性背后的个性的自私自利,随着它成为统治阶级也愈益显现出来。现实中到处充溢着人欲,人与人的关系完全以金钱来衡量,完全被淹没在“冷冰冰的血水之中”。文本中,热尔曼超越了现实,摆脱了现实的庸俗气。他说:“可是,您知道,就我来说,咱们的收入哪些归我、哪些不归我,我从来都不在意。至于钱的事,我的脑子不管使,我怕你争我抢,宁愿都让给别人算了。”热尔曼的言行恰恰对应了弗莱神话原型模式中主人公的特征,他是乔治·桑在构建文学理想时与神话原型模式的契合。同样,热尔曼向玛丽求婚遭到拒绝后,仍关注她,悄悄给她家送去粮食和烧的东西,则是其善良人性的显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自然人性的闪光,是乔治·桑构筑爱情的“伊甸园”神话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点,印证了爱情追求的超时代性。其二,显现为人类爱情的理想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心路历程。文本中热尔曼失去妻子并对妻子怀念不已的描写,是其爱的理想“失乐园”的写照,而他最终追寻到爱的理想——与玛丽的结合,却是“复乐园”的印证,主人公失去爱情到得到爱情的嬗递过程,恰恰契合了《圣经》中人类的理想由失去“乐园”到恢复“乐园”的艰难历程。它蕴含着人类对理想的爱情生活不断追求的天路历程。乔治·桑在文本中,以女性特有的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敏锐和失去美好的爱情理想之后的热望,以玛丽和热尔曼为传递工具、以《魔沼》为载体,向人们述说了一个爱情的“伊甸园”神话。
二
乔治·桑是一位为妇女权力和解放而奋斗一生的作家。现实中,她不满丈夫的自私,尤其是发现丈夫留给情人的遗嘱后,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庭,带着孩子独自谋生,首次显现了她寻找女性地位和解放的精神。创作中她又运用争取妇女解放、平等的“女权主义”话语,表达了她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女权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期”,到18世纪,“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奠定了第一阶段“女权主义”的思想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后,女权主义的思想内涵表征为“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力为目标”,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子》、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论著,共同构成了第二阶段“女权主义”运动的主流话语,它们对男女不平等的“权力支配”关系予以批判;20世纪90年代“第三世界妇女”争取权力的话语,丰富并发展了“女权主义”思想,表述为“妇女、环境与发展”。
当然,19世纪的乔治·桑不可能有20世纪女权主义思想家的深刻性,但其在丈夫背叛自己后毅然离开家庭、取具有男性特征的笔名、骑骏马、喝烈酒、自食其力、敢于追求“我所爱”的诸多行为,及其在文本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追求的描写,同样体现了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底蕴,显示为“人从对人的暴虐统治中解放出来,男人对女子施以爱情的卫护,政治起咨询作用而不是实行统治,起说服作用而不是实施强权。”《魔沼》建立在男女平等和“女权主义”话语旗帜下,构筑了热尔曼和玛丽的爱的理想。它首先表现在对玛丽独有个性的描绘上。玛丽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乡村姑娘,但她不因为贫穷而丧失个性和自尊,她先是在魔沼中拒绝了热尔曼的求婚,然后巧妙地逃避了奥尔莫农场主对自己的非礼,坚强地抵御了金钱的诱惑。其次,以女权主义的主流话语描绘了玛丽的智慧和能力。他们在魔沼的树林里迷失方向以后,面对黑暗、饥饿、寒冷,已是成年人的热尔曼神情慌乱、束手无策。是玛丽,这个看似孩子的姑娘,用话语镇静了他的心智,指导并帮助他生起火堆驱逐寒冷、烧烤自己一路上早已摘下的栗子,拿出路上节省下的香槟酒度过了寒冷的夜晚。第三,是玛丽纯洁的心灵、同情心和对周围人的热爱。她到农场去是为减轻母亲的负担,使母亲快乐幸福;她早晨饥肠辘辘,却把当作早餐的点心给了小皮埃尔。所有这些对玛丽充满深情的描写,印证了一个事实,在一个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被男权轻视的社会里,女子同样具有美好的品德和智慧。文本中不是男子的智慧帮助了被轻视的女子,而是被男权话语称作“弱者”的女子帮助了“强者”的男子。这是乔治·桑在文本中对男子中心主义的超越,闪耀着作者“女权主义”的光辉。在此基础上,作者在《魔沼》中以相互关爱、理解、平等的真诚人性,填平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在金钱、地位上的鸿沟,构筑了玛丽和热尔曼的爱情基础,倡扬了一种平等、互敬、互爱的爱情理想。
毋庸置疑,乔治·桑的爱情理想,是与其一生争取妇女解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她认为妇女的解放“关键在于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和婚姻的自由。”这种只注重爱情和婚姻解放,而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注定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爱情和婚姻必将受到诸如阶级、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和其它社会条件的制约。妇女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的独立,奢谈爱情和婚姻的解放,只能是一种空想,《玩偶之家》的娜拉即是最好的例证。乔治·桑在《魔沼》中构筑了爱情理想,而它又是没有现实基础的空想。这也是与她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她认为“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的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因而,乔治·桑在《魔沼》中倡扬的爱情理想,并非以现实为基础,是其在文学艺术中的幻想,是对爱情“伊甸园”渴望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乔治·桑很早失去了母亲,是在祖母的庄园里浸润着大自然的灵秀和阅读启蒙思想家的作品长大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培养了她热爱“田园牧歌”式生活,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内涵。她嫁给迪番男爵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接触,使其憧憬、向往并强烈追求理想的爱情,这也是她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底蕴,在《魔沼》里具有极其鲜明的显现。
一
文学起源于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劳动,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历程中对自然之神祭拜的巫术、仪式、神话、宗教等。宗教经典是文学的载体之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深入人的心灵和精神领域,体现于艺术家的创作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丰富素材。它必将影响着同是资产阶级人士、出身于贵族家庭的乔治·桑。《圣经》为后人构筑了包括“伊甸园”神话在内的诸多神话,这些神话给人们许多美丽的遐想,成为后人创作的直接素材和灵感源泉。“伊甸园”神话的精神内涵,既是人类生活中梦寐以求的爱情理想,也是艺术家乐此不疲而表现的主题。
《魔沼》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伊甸园”神话模式,展现了乔治·桑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美的追求和热望。在文本中,它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呈现为“伊甸园”神话的原初意义即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风景秀美、安静祥和的“伊甸园”里共同生存、相互平等、相互关爱,指归为人类在爱情、婚姻历程中的美好愿望。《魔沼》中无论是热尔曼对已逝妻子怀念不已的显现,还是对与玛丽的动人心弦的历程展示,无不表达了与《圣经》中“伊甸园”神话的契合。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说:“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他人和环境,便是传奇的主人公了,其行动卓绝超凡,但他本人是人而非神。”热尔曼正是这样的主人公,表现为对环境的超越。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社会、宗教斗争过程中即已隐含了其阶级本性背后的个性的自私自利,随着它成为统治阶级也愈益显现出来。现实中到处充溢着人欲,人与人的关系完全以金钱来衡量,完全被淹没在“冷冰冰的血水之中”。文本中,热尔曼超越了现实,摆脱了现实的庸俗气。他说:“可是,您知道,就我来说,咱们的收入哪些归我、哪些不归我,我从来都不在意。至于钱的事,我的脑子不管使,我怕你争我抢,宁愿都让给别人算了。”热尔曼的言行恰恰对应了弗莱神话原型模式中主人公的特征,他是乔治·桑在构建文学理想时与神话原型模式的契合。同样,热尔曼向玛丽求婚遭到拒绝后,仍关注她,悄悄给她家送去粮食和烧的东西,则是其善良人性的显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自然人性的闪光,是乔治·桑构筑爱情的“伊甸园”神话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点,印证了爱情追求的超时代性。其二,显现为人类爱情的理想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心路历程。文本中热尔曼失去妻子并对妻子怀念不已的描写,是其爱的理想“失乐园”的写照,而他最终追寻到爱的理想——与玛丽的结合,却是“复乐园”的印证,主人公失去爱情到得到爱情的嬗递过程,恰恰契合了《圣经》中人类的理想由失去“乐园”到恢复“乐园”的艰难历程。它蕴含着人类对理想的爱情生活不断追求的天路历程。乔治·桑在文本中,以女性特有的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敏锐和失去美好的爱情理想之后的热望,以玛丽和热尔曼为传递工具、以《魔沼》为载体,向人们述说了一个爱情的“伊甸园”神话。
二
乔治·桑是一位为妇女权力和解放而奋斗一生的作家。现实中,她不满丈夫的自私,尤其是发现丈夫留给情人的遗嘱后,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庭,带着孩子独自谋生,首次显现了她寻找女性地位和解放的精神。创作中她又运用争取妇女解放、平等的“女权主义”话语,表达了她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女权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期”,到18世纪,“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奠定了第一阶段“女权主义”的思想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后,女权主义的思想内涵表征为“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力为目标”,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子》、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论著,共同构成了第二阶段“女权主义”运动的主流话语,它们对男女不平等的“权力支配”关系予以批判;20世纪90年代“第三世界妇女”争取权力的话语,丰富并发展了“女权主义”思想,表述为“妇女、环境与发展”。
当然,19世纪的乔治·桑不可能有20世纪女权主义思想家的深刻性,但其在丈夫背叛自己后毅然离开家庭、取具有男性特征的笔名、骑骏马、喝烈酒、自食其力、敢于追求“我所爱”的诸多行为,及其在文本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追求的描写,同样体现了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底蕴,显示为“人从对人的暴虐统治中解放出来,男人对女子施以爱情的卫护,政治起咨询作用而不是实行统治,起说服作用而不是实施强权。”《魔沼》建立在男女平等和“女权主义”话语旗帜下,构筑了热尔曼和玛丽的爱的理想。它首先表现在对玛丽独有个性的描绘上。玛丽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乡村姑娘,但她不因为贫穷而丧失个性和自尊,她先是在魔沼中拒绝了热尔曼的求婚,然后巧妙地逃避了奥尔莫农场主对自己的非礼,坚强地抵御了金钱的诱惑。其次,以女权主义的主流话语描绘了玛丽的智慧和能力。他们在魔沼的树林里迷失方向以后,面对黑暗、饥饿、寒冷,已是成年人的热尔曼神情慌乱、束手无策。是玛丽,这个看似孩子的姑娘,用话语镇静了他的心智,指导并帮助他生起火堆驱逐寒冷、烧烤自己一路上早已摘下的栗子,拿出路上节省下的香槟酒度过了寒冷的夜晚。第三,是玛丽纯洁的心灵、同情心和对周围人的热爱。她到农场去是为减轻母亲的负担,使母亲快乐幸福;她早晨饥肠辘辘,却把当作早餐的点心给了小皮埃尔。所有这些对玛丽充满深情的描写,印证了一个事实,在一个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被男权轻视的社会里,女子同样具有美好的品德和智慧。文本中不是男子的智慧帮助了被轻视的女子,而是被男权话语称作“弱者”的女子帮助了“强者”的男子。这是乔治·桑在文本中对男子中心主义的超越,闪耀着作者“女权主义”的光辉。在此基础上,作者在《魔沼》中以相互关爱、理解、平等的真诚人性,填平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在金钱、地位上的鸿沟,构筑了玛丽和热尔曼的爱情基础,倡扬了一种平等、互敬、互爱的爱情理想。
毋庸置疑,乔治·桑的爱情理想,是与其一生争取妇女解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她认为妇女的解放“关键在于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和婚姻的自由。”这种只注重爱情和婚姻解放,而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注定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爱情和婚姻必将受到诸如阶级、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和其它社会条件的制约。妇女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的独立,奢谈爱情和婚姻的解放,只能是一种空想,《玩偶之家》的娜拉即是最好的例证。乔治·桑在《魔沼》中构筑了爱情理想,而它又是没有现实基础的空想。这也是与她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她认为“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的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因而,乔治·桑在《魔沼》中倡扬的爱情理想,并非以现实为基础,是其在文学艺术中的幻想,是对爱情“伊甸园”渴望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