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 悦读推荐 』
缔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2010年成功拯救日航的全球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身兼哲学家的思考与远见,畅谈企业长青的秘籍,提出经营需要正确的哲学,它体现在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与企业品格等内容上。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35.00元
【 名家点评 】
很多企业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但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
稻盛和夫认为:哲学是经营公司的规范,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就是如何正确做人。企业舞弊丑闻时有发生,都是因为没有确立自己的哲学。第二是哲学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目标,也就是办成什么样的企业。第三,正确的企业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由高层次的哲学所支配的、具备优秀品格的企业,它的员工值得我们信任和尊敬”。
那么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是怎么来的?他说:“我的家乡出了两位对日本近代史的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在明治维新时期,受到西乡隆盛思想熏陶的人们,将西乡隆盛的训诫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即《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主张知行合一。于怀彦在《王阳明的五百年》中指出: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一直影响到了当代,但是他更大的影响却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王阳明的学说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而言,是最重要的精神资源。
但是,国内对王阳明的评价却是另一种情况。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简编》中说:“王守仁是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积极提倡所谓‘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学说,企图通过加强封建道德的信仰来拯救社会危机。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为了挽救明朝地主阶级面临的政治危机,巩固腐朽的封建统治而提出的。”“知行合一根本否认知和行是对立的统一,用知吞并行,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动机论,完全排斥行,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先验的知。”
蒋介石也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介石最敬佩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中正”一名就来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在致蒋的一封信中,蒋介石说:“余所重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也”。
“知行合一”,不仅仅指的是言行一致,而是说你想到的东西就要去做。王阳明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从这一点看,他其实是重视行的,重“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解决知行合一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稻盛和夫认为:很多企业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但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知行不合一”。他举了很多例子,其中就包括三鹿奶粉。
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稻盛和夫有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成功=能力×努力×态度。他解释说,能力与努力都是0-100没有负数,只有态度是-100到+100,有负数,一个态度与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一切经营企业的道理本来都在我们内心中,这就是我们的良知!
有的研究者对东西方企业哲学进行了比较,认为西方的企业哲学就是韦伯在《新教和资本主义精神》提到的:古恩伯格把美国人的哲学概括为这么两句话:“从牛身上刮油,从人身上刮钱。”韦伯举了富兰克林的例子,他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比如诚实有用,因为诚实能带来信誉;守时、勤奋、节俭都有用,所以都是美德。按逻辑往下推理,人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在富兰克林看来,假如诚实的外表能达到相同的目的,那么,有个诚实的外表就够了,过多的这种美德只能是不必要的浪费。
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经济人”假设人的行为机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对经济人的管理方式,就是任务管理措施,也就是泰勒制。“经济人”理论代表代表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
现在西方也开始大讲特讲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强调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这似乎与稻盛和夫的企业哲学不谋而合。
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新教的指导思想是“以天职为任务”,而稻盛和夫谈的是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和企业的品格,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知行合一,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有关“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观点引发各界争议,很多的业内人士忧心忡忡,认为生乳新国标事件,折射出我国一些行业标准制定出台过程的草率、盲目和逐利,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其也道德问题。将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将大肠杆菌的数量标准提高10倍,无论从哪个方面,甚至最原始的资本主义也不敢做的事,现在牛奶行业居然公开来讨论,这只能理解为企业道德的沦丧。这才是牛奶行业真正的危机。
这里面,所有的企业,牛奶行业所有的企业家都不是不知道牛奶质量的道理,只能说他们在行的方面出了大问题,他们连起码的社会责任都不想担负,除了赢利,他们没有别的追求。然而蒙牛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还宣称自己“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社会主义道德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企业为什么需要经营哲学。
『 点评人简介 』
贾新光:
中国汽车工业非主流研究人员,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现被聘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顾问、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
『 悦读推荐 』
缔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2010年成功拯救日航的全球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身兼哲学家的思考与远见,畅谈企业长青的秘籍,提出经营需要正确的哲学,它体现在制度规范、思维方式与企业品格等内容上。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35.00元
【 名家点评 】
很多企业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但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
稻盛和夫认为:哲学是经营公司的规范,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就是如何正确做人。企业舞弊丑闻时有发生,都是因为没有确立自己的哲学。第二是哲学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目标,也就是办成什么样的企业。第三,正确的企业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由高层次的哲学所支配的、具备优秀品格的企业,它的员工值得我们信任和尊敬”。
那么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是怎么来的?他说:“我的家乡出了两位对日本近代史的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在明治维新时期,受到西乡隆盛思想熏陶的人们,将西乡隆盛的训诫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即《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主张知行合一。于怀彦在《王阳明的五百年》中指出: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一直影响到了当代,但是他更大的影响却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王阳明的学说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而言,是最重要的精神资源。
但是,国内对王阳明的评价却是另一种情况。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简编》中说:“王守仁是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积极提倡所谓‘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学说,企图通过加强封建道德的信仰来拯救社会危机。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为了挽救明朝地主阶级面临的政治危机,巩固腐朽的封建统治而提出的。”“知行合一根本否认知和行是对立的统一,用知吞并行,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动机论,完全排斥行,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先验的知。”
蒋介石也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介石最敬佩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中正”一名就来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在致蒋的一封信中,蒋介石说:“余所重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也”。
“知行合一”,不仅仅指的是言行一致,而是说你想到的东西就要去做。王阳明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从这一点看,他其实是重视行的,重“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解决知行合一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稻盛和夫认为:很多企业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但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知行不合一”。他举了很多例子,其中就包括三鹿奶粉。
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稻盛和夫有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成功=能力×努力×态度。他解释说,能力与努力都是0-100没有负数,只有态度是-100到+100,有负数,一个态度与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一切经营企业的道理本来都在我们内心中,这就是我们的良知!
有的研究者对东西方企业哲学进行了比较,认为西方的企业哲学就是韦伯在《新教和资本主义精神》提到的:古恩伯格把美国人的哲学概括为这么两句话:“从牛身上刮油,从人身上刮钱。”韦伯举了富兰克林的例子,他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比如诚实有用,因为诚实能带来信誉;守时、勤奋、节俭都有用,所以都是美德。按逻辑往下推理,人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在富兰克林看来,假如诚实的外表能达到相同的目的,那么,有个诚实的外表就够了,过多的这种美德只能是不必要的浪费。
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经济人”假设人的行为机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对经济人的管理方式,就是任务管理措施,也就是泰勒制。“经济人”理论代表代表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
现在西方也开始大讲特讲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强调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这似乎与稻盛和夫的企业哲学不谋而合。
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新教的指导思想是“以天职为任务”,而稻盛和夫谈的是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和企业的品格,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知行合一,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有关“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观点引发各界争议,很多的业内人士忧心忡忡,认为生乳新国标事件,折射出我国一些行业标准制定出台过程的草率、盲目和逐利,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其也道德问题。将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将大肠杆菌的数量标准提高10倍,无论从哪个方面,甚至最原始的资本主义也不敢做的事,现在牛奶行业居然公开来讨论,这只能理解为企业道德的沦丧。这才是牛奶行业真正的危机。
这里面,所有的企业,牛奶行业所有的企业家都不是不知道牛奶质量的道理,只能说他们在行的方面出了大问题,他们连起码的社会责任都不想担负,除了赢利,他们没有别的追求。然而蒙牛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还宣称自己“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社会主义道德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企业为什么需要经营哲学。
『 点评人简介 』
贾新光:
中国汽车工业非主流研究人员,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现被聘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顾问、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