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鲜活”的古代文化常识,开启中华文化寻根之旅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k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承担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而教师更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拓宽相关古代文化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民族古代文化的魅力;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考探求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历经了岁月沧桑却依旧“鲜活”的古代文化常识引领学生踏上中华文化寻根的旅程。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古代文化常识;思考探究;文化寻根;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要求不谋而合。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文言文承载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是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应该将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代代相传。
  反观现如今的文言文教学,我们似乎走入了一个狭窄的胡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学生一谈文言文就色变,老师一讲文言文就蹙眉。尽管现实中我们也试图采用各种办法,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但效果却事倍功半。究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大多以单一的获取重要的字词句的意思为学习目的,容易割裂文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精髓,而对于文中一些重要而又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就难以真正理解。
  如《鸿门宴》中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学生自然是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晓文意的,但若学生不能关注到其涉及的古代座次方位与尊卑等级的关系,那么,学生就只能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如若学生对古代座次文化常识稍加了解,认识到古时官场中座次的尊卑有别,制度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古代建筑中前堂后室的构造,和因室的东西向长、南北向窄而形成室内座次的尊卑等级之位,即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朝东,其次是坐北面朝南,再次是坐南面朝北,最卑是坐东面朝西。那么,学生就能认识到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的座次之序所蕴含的尊卑之序,也就能更好地理清鸿门宴上的人物关系,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
  可见,教师有必要尝试调整一种教学思维:除了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之外,更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并启发学生通过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化寻根的兴趣,从而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进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应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地带领学生关注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通过介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所起到的作用,并能鼓励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搜集类似的古代文化现象,拓宽相关古代文化的知识面,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
  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这句话时,其中的“九宾”就是一个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识。“九宾”是一种怎样的礼仪?这就需要教师的介绍来帮助学生了解这种“在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即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学生一旦了解到这一隆重的外交迎宾礼仪,就能感受到文本中秦王对燕国使者的礼遇等级,进而就能够更好地分析文本:礼遇越是隆重至极,越是能够流露出秦王的贪婪轻狂和疏忽大意,这就为荆轲行刺秦王拉开了序幕。其实,“九宾”一词,还多次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即“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和“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两句话中。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恰到好处地讲解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往往会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搜集类似的古代文化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搜集与“九宾”同类的古代礼仪方面的文化常识,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同样出自文本《荆轲刺秦王》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送于廷”“斋戒”等都是古代重要的礼节,学生还可以迁移到《鸿门宴》中的“再拜”也是古代一种表示恭敬的隆重的礼节。
  另一方面,面对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介绍某个古代文化常识的同时,应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探索,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思考探究。而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搜集、整理、分享,不仅能增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其更深层次的研究兴趣,“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如《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壮士!赐之卮酒!”“卮酒安足辭”等句。其中的“卮酒”如何理解?“卮”为何物?事实上,“卮,是古代的一种盛酒的器皿”。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古代酒器的文化常识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知道其他古代的酒器?
  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回想,学生会发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请秦王击缶的场景,即“请奉盆缶秦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了解“缶”也是一种古代的陶制酒器,《说文解字》解释:“缶,缻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有的学生还会联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的“樽”,《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中的“觥”以及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等都是古代的酒器。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搜集整理,来得到这些古代酒器的出现时期、形制特点、造型风格等文化常识,有些学生还能了解到古代一些其他的酒器,如壶、爵等,甚至引发了学生探究古代酒器发展变化的兴趣,这就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探究的主动性。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搜集整理后的古代酒器的相关文化常识以及小组探究的结果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师生一同分享交流,其乐融融。特别是小组代表在介绍讲解时辅以古代不同酒器的图片(如图中的五种古代酒器),学生在直观地了解古代酒器的同时,不禁会为古代先贤的智慧所叹服,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学生更能在感受到中华民族酒器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同时,思考古代酒器的发展变化给我们现代酒器带来的深远影响,并因此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激发文化寻根的愿望。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相关古代文化的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汲取古人的思想智慧,还能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思现代文化现象,真正发挥文言文教学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因此,我想说,每一位语文老师手中都拥有一把金钥匙,来开启古代文化知识的宝库,让历经了岁月沧桑却依旧“鲜活”的古代文化常识引领学生开启中华文化寻根之旅。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是指导现代教学的重要方针,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如何在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典诗词教学和学生赏析能力及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课堂中提高美感、增强热爱祖国诗词文化艺术的信念,本文从教学模式、方法、技巧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較为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是
【摘要】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她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关键词】阅读;快乐;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摘要】语文是个独具魅力的学科,在学科里渗透了中国优秀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重要作用。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古诗词及文言文的教学,让学生从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中掌握一些阅读古文的技巧,从而促使学生陶醉在诗词的海洋。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对古人留下来诗词的学习,可
【摘要】“生活教育”的内涵与新课标倡导的习作教学改革相呼应,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生活本源,习作教学要融入家庭、初探社会、亲近自然;快乐写作,习作要切合孩子们生活,永葆写作兴趣,同时要形成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关键词】“生活教育”;习作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精辟的内容无疑给我们语文习作教学以新的启示。“生活教育”为我们小學语文习作教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笔者结合平时工作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不是很乐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学科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
【摘要】本论文讲究实用性,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所思考与探究出的一些有关提升初中后进生语文成绩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归纳成五大类,分别从课堂、课内基础知识、课外阅读、作文这几个角度着手思考与总结,每一类方法笔者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在且实用,希望能为当下初中语文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后进生;提升;语文成绩;方法;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老师都会困惑这样一
【摘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听说读写要样样精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提供不尽的源头活水。只有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扎实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文字教学基本功;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是戏剧演员的基本功;那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功又是什么呢?不少老师认为
【摘要】课堂导入是否成功,关系着一节课是否顺利进行。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化处理,让自己的课堂导入精彩无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篇文章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也需要有一个精彩的
【摘要】笔者这些年一直都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知道小学一年和二年级主要的任务就是教授学生识字和写字,如果涉及写作的话,也就是看图写话而已。而三年级教育却发生了明显转折,此学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遇到的一些难点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席卷全球,思维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思维力的培养有利于满足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的要求,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多维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本文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小学语文中段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局限性,并在论文最后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