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的世界里,有你更绚烂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增强课堂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是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的根本途径。但在现阶段,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该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语文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物个性鲜明,事件曲折跌宕,语言诗意盎然,文化博大精深,如花少年徜徉其间,美不胜收。语言文字除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听说读写能力体系外,还承载着思想、情感、百科知识、文化传统、审美内涵等等。教学目标的多重性给语文教师的上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教师认为语文不好教,学生认为要把语文学得好、学得精,太难了。这也是语文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高效的重要原因。
  在初中语文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适时、适量地展示相关的语文图片、音频、影片、阅读材料,增加课堂容量,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文重难点,增强课堂实效,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是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的根本途径。
  在初中语文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优势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声、光、电等手段,创造与渲染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课文里的名篇,但是对于富春江到底有多美,学生是茫然不知的。于是笔者就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富春江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在尽情地欣赏美景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富春江上。这时让学生讨论回答“富春江山水美在哪里?”学生非常踊跃。
  再如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笔者适时用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西北边塞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寒,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学生边读边赏,很快理解了岑参这首边塞名诗的意境,取得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
  由于生活时代、场景的局限,学生难以领悟古诗文隽永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如能收集和制作大量的与古诗意境相匹配的优美图片和音频素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就可以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来到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场景是生活在南方的同学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他们很难想象大漠的雄奇与开阔。所以教师教学时要通过信息化介入,给学生展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景象的图片、影像,帮助学生进入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现代文中,说明文不像诗歌、记叙文那样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说明方法、說明对象的特征等知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点。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尽管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知识,但很多学生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把中国石拱桥的有关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资源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了解各式各样的桥及其特征,很快地掌握抽象难懂的说明文知识。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时效
  (一)依托网络优势,增加课堂容量
  语文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它容纳了古、今、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承载,可以使困扰已久的语文“海量阅读”触手可及。
  如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愁”字四种含义的理解,以学生现在的生活体验不可能完全理解,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赵晓岚对李煜的评说。学生对李煜及其人生经历有个具体的了解之后,就更容易理解词中蕴含的四种“愁”了。利用信息化介入补充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极大地增加了语文的课堂容量。
  (二)依托网络优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网络化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拓宽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扩充了信息量。如学《回乡偶书》一诗,学完之后,让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怀乡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并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介绍给班级同学,这就为学生学习古诗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依托网络优势,提高课堂实效
  传统教授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文要用到三四节课。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多写,画龙点睛即可,问题无需重复,有大屏幕可以演示;借助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也无需过多解答。如此下来长课可以短讲,课的容量增加了。
  比如在制作优秀名篇《社戏》的课件时,笔者把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情节融入其中,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快速而且透彻,通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可以完成了。学生和课文之间通过信息技术架起了一条快速通道,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实效。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德育情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素材,通过语文教学能很方便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如《三峡》一课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笔者在教学时适时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并以导游的身份配以优美的文字解说,使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此外,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五、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智能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网络世界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教师搭建好了沟通语文课堂与网络世界的桥梁之后,可以凭借网络上的信息优势,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依托信息优势,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喜爱文字的人。搭乘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快车,我们可以开辟班级QQ群等班级生态级别的网络空间,鼓励和表彰同學们在这个空间里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天分,培养更多喜爱文字的人。
  2.利用网络优势,方便作文评改。对每篇作文都进行精批精改是作文评改的要求,但仅仅止于精批精改是不够的,因为经常会存在这样令人沮丧的现实:你批你的,我写我的。电子白板为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提供了机会:错字别字、标点符号、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评点寄语的批阅过程实时展示并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修改。长此以往,学生写作时就能形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良好文风,其作文水平就会在不断修改中得到提高。
  3.利用网络优势,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极度贫乏。依托网络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可以自然形成一个写作素材库。轻点鼠标,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网络上有“自然风光”;叙事,网络上有“时事新闻”;写动物,可以搜索“动物世界”……学生通过网上阅读,博览博闻,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个人日记、空间日志等,学生习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二)依托信息优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整合,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在这样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优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利用网络优势,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探究的实践机会。借助网络平台,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补的平台,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名著阅读片段阅读;到了假期,就开展“网上读写与交流”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根据课本中或教师提供的名著阅读书目,通过网络或者纸质进行阅读,并结合假期热播的相关名著影视剧,在班级论坛上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知道的名著人物、名著情节、名著作者作品多等,让学生在假期也可以有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三)依托信息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以生动的文字语言的描述,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笔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同时适时播放轻快活泼的春之乐曲——《春天在哪里》,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享受着视觉、听觉之美,而且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依托信息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活他们生动的想象力和积极探索、创造的热情。
  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鲁提辖打镇关西的三拳描写得十分精彩,笔者就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列好表格:“第一拳打在什么地方?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第一轮,笔者先让学生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原文的比喻句并填表。第二轮,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中这一情节的片段,让学生加深对这一场景的印象,然后发挥想象力用比喻句来描写这一场景并填表。经常进行这样的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又如在学习《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雨林遭到毁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毁灭的厉害程度,由衷地感到雨林毁灭对我们人类的极大威胁。然后让学生以“如果我是环保大使,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雨林”为题自由讨论,从自身、从他人、从现状、从将来、从中国、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等不同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课外让学生上网收集地球环境恶化的数据和典型事件,并就“怎么才能更好地保护雨林”等环保问题写作小论文。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潜能。
  六、在语文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语文课教学中发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一)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教师上课过多地讲究形式,使课件具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各种效果,界面过分花哨。这样一来,学生的多种感官是得到了刺激,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下来应该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却茫然不知。
  (二)避免颠倒教师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导致备课不充分
  通常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使教师无力再多去挖掘教材、研究教法了,导致教师备课不够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时,教师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用电影的形式展示出来,但过多的艳丽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结果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电影观赏课,背离了教学的宗旨。
  (三)避免用课件完全代替板书,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有的教师奉行“拿来主义”,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上课时就讲讲课件内容,仍是“一言堂”“满堂灌”,由“人灌”变成“机灌”,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满屏的文字、图片,使得学生眼花缭乱。课件容量大,有的信息一闪而过,不再重现,没有及时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学生来不及记甚至不知道怎么去记,思维会很混乱。
  (四)避免忙于应付展示课件,导致师生情感交流缺失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呈现的知识信息量大了,节约了教师书写复杂板书的时间,但有时教师忙于展示眼花缭乱的课件,目光只是盯着课件的顺利衔接,局限于讲台之前,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交流缺失。
  事实证明,唯有扬长避短,从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巧妙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时刻牢记: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应该适时、适量地巧妙运用,才能不会成为它的奴隶,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让花样少年在多姿多彩的语文百花园中驻足流连,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精神茁壮,阳光向上,在花样年华里更加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杨世恒.巧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1):60.
  [2]郭正金.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更精彩[J].新语文学习,2013(01):41.
  [3]王华星,汤瑾,孙娇娥,等.牵手新媒介,拓新习作路——“新媒介习作”的行与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7(01):74-77.
  [4]]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上,往往出现“互动”有余、“生成”不足的现象,理论与实践处于不统一的状态。笔者以“学为中心”作为出发点,通过有效利用认知冲突,激活良性课堂互动;有效把握认知冲突,由“互动”合理转化“生成”;合理构架认知冲突,保障“互动-生成”品质,试图改变此种状态。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冲突-互动-生成 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问题解析  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班集体建设,重视班集体建设就必须抓好“三风”建设,本文简要谈谈班集体的“三风”建设。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风建设 纪风建设 学风建设  马卡连柯曾说:“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师的任务与其说很多‘怎么样’,还不如组织一个学生集体,让他们自己形成正确的关系。”所以,在班集体建设中,确定一个方向正确的班级奋斗目标,组建一个团结和谐又富有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经常开展青少年
【摘要】电子书包和学科知识的融合,逐渐成为教育界发展的新气象。文章基于二者的发展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电子书包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表现特征,接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演进,深入剖析在电子书包便捷式终端应用背景下结合PBL教学模式推进小学数学课的有效策略,以期具备教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书包;PBL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呈现出了新
【摘要】学习执行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安排与实施以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学习执行力包括解析制定目标、实施、评价和反馈三个方面基本内容。执行过程之中有目标的内化与制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时间管理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学习执行力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报告鲜见于各种文献,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学习执行力;教育心理学;影响因素;发展  【基金项目】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工具学科,其最终的目的是用于交际,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课题。文章谈论了如何采用支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空间,循序渐进地完成会话教学任务。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会话教学;情境支架;信息沟支架;语篇支架  在维果斯基的思想体
【摘要】要执教地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和宽泛的应用能力;其次,要设计学生实践的环节,预设学生易完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再次,要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更要使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受益终生。这就是文章所探讨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技巧——泛、巧、趣、利。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泛 巧 趣 利  一、前言  地理常常被当作一门副科,笔者的一位老前辈甚至形容
【摘要】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课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经常被班主任忽视的地方。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一些班主任反其道而行之,班会课公然上语文课,上数学课,甚至干脆叫学生自习。一堂成功的、有意义的班会课对学生思想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班会课;班主任;学生  班会课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上好班会课,怎样让班会课有主题,有新意,怎
【摘要】学生课堂表现冷漠,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生互动几近空白,乃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缺乏的结果,应从产生课堂冷漠的心理深层分析原因。教师要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创造一切机会,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广泛的训练,让学生愿说话,想说话,会说话,说好话。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话匣子  语言表达能力有两种表现,一是说话,二是写作。说话靠言语表
【摘 要】乡土素材中的各种内容,由于就地取材,新颖丰富而深深吸引着学生的视线。笔者生活的江山市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文章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通过选取读江山民间故事、看江山名山大川、游江山特色古镇、学江山历代名人、尝江山名优特产,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激起学生满腔的赤子情怀。  【关键词】乡土文化 江山 习作水平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串”开展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此,教师需要掌握问题串的设计原则,加强问题的设计,注重运用问题串来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问题串;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问题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