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浓处,文化是个问题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诞琦这本小说要出版时,我得知这本书的名字——“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我问她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她说,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吗?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容易产生歧义,弄死猎人的狗,到底是狗把猎人弄死了,还是谁把狗弄死了?是译文有中国特色?还是读者有中国特色?这书名有股冷冰冰的味道,甚至像一本学术书。拿到书之后,我先看了同名的这一篇。故事很简单,一个叫何杨的北京姑娘,和一个叫威廉的法国小伙子,在美国谈一场恋爱。
  我看完这本书迟迟没写读后感。然后有一天,我在街边买了一本过期的《长篇小说选刊》,10块钱,有两个长篇,而且是两个很棒的中国作家的名作,我买下来,各看了个开头,没能看得下去。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主题不重要,只是那种语言,我看起来不太习惯。三年前,我读《繁花》,也是没能欣赏那种叙述语言,特地请上海人给我讲解了一下。
  文字是一串符号,它在头脑中会唤起一些声响。叙述语言有时候甚至会和题材紧密相联,比如沈姑娘这本小说里的《巴西小姐》。讲豪门故事,我怎么看都难以进入,总觉得应该是亦舒来写这个故事。
  话说我没能读下去那本《长篇小说选刊》,又想起《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这一篇。我没有国外生活经历,周遭被汉语包围,时时刻刻都在用汉语,但就小说阅读而言,我已经完全被“译文化”了,我喜欢看外国小说,读长句子,对纯熟汉语写就的故事反而有一层隔膜。要感谢那些伟大的译者,我记得读《铁皮鼓》。奥斯卡登上教堂顶楼发出尖叫那一章节,译文非常出色,以至于你想知道在德语中是怎么写就那种一块块石头垒砌而成的建筑感,第一部分结尾那一章,在德语中又是如何写就那种音乐中的回旋?人生有限,不太可能用德语去读《铁皮鼓》,用西班牙语去读聂鲁达,用法语去读杜拉斯,文字给你展现它的美,又给你一个巨大的缺憾。越意识到那种美,越想领略那种美,越觉得缺憾。这也是一种“求不得”。
  《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这一篇也是一种“求不得”。一男一女,遇到一块儿,这样的故事简直是百搭,你想讨论一个文化问题,或者伦理问题,想不出好的故事架构,那就让一男一女遇到一块儿。沈姑娘的这篇小说就是这样,她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人物出发,小说通篇下来,何杨和威廉还如纸片一样单薄,这不是作者的重点,作者的重点是语言问题。所以说,这是篇知识分子气息的小说。两个人遇到一起。在床上还讨论里尔克和俄罗斯诗歌,这就是mindfucker,互相艹文化,艹着艹着。发现文化是问题,两个人的精神是能够交流的,但越交流,越发现细微之处难以言传。
  翻开书,302页,最下面那几行英文。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愣住了,这几行是王小波一篇小说的开头,我记得原文,看这几行英译,有一种怪异的隔膜感。我们假设一下,你爱着王小波,熟读他的文字,然后规定你再读王小波必须读英译本,这种隔膜感会怎么样?也许会造成你跟王小波的分手。
  我重复一下:文字很美,文字越美,你越想领略各种文字的美;两个人交流还不错,越交流得好,越想更好。沈姑娘这本小说第一篇——《最漫长的前戏》,也是讲mindfucker的故事,两个上海人,弄两外国人名,见面就上床,后来发现,单纯的肉欲不满足,必须x得更有文化,所以两人翻书本,使劲延宕。这个故事有一种古怪的幽默感。
  整本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两个fucking mind的故事。
  有些女作家,第一炮就响,如扎迪史密斯。沈姑娘这一个小说处女作,写了七年,带有自传色彩,写完了就算给自己一个交代。接下来怎么写才是重点。她会面临许多写作上的问题——是不是要去掉那种知识分子气(其实是一种学生腔,但因为她读书读得多了,就不好用學生腔这个词)?怎么把知识分子的思考,转变为一种更加小说化的叙述?为什么要写作呢——除了作为一个作家而存在,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你不得不写?该怎样去虚构呢——更加尊重自己笔下的人物?
  以沈姑娘一贯的傲气,她大概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她会有她的问题。
  每个写作者,写的越多,面对的问题就越多。
其他文献
2017年或许是个悲观的年份。  2017年,阅读杂志的人会变得更少。我一直说不与趋势为敌。编辑何捷问我。这个城市还需要一本杂志吗?我们对此困惑,却又对这样的困惑无法给出圆满的回答。需要什么也许不能定论,但不需要什么却很了然,拒绝庸常。拒绝无趣,拒绝重复。如果已经被粗糙的文字敷衍太久,是时候拾起优质的阅读了。优质内容的回归,也是一种趋势。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说:“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其实,杂志也是
期刊
2016年岁末,韩少功受长沙博物馆之邀来作了一场“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的讲座。韩少功拉家常式的演讲和一口塑料普通話,使得这个严肃的主题显得特别接地气。讲座后,主办方也安排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饭局,地点就在博物馆的食堂的一个包间里。我也有幸被邀参加了这次饭局,有机会听到了韩少功的那些席间谈资。  韩少功说话多少还是有些长沙人普遍有的塑料普通话的味道。这个味道,让他显得很接地气。这让我以及比我年轻的金
期刊
老五姓王,名守财,不镶钻。是我师姐明丽的爸爸带的徒弟,跟着他学泥木工。明丽很黑,曾经被师兄调侃晚上扒光衣服丢进田里找人不到。老五更黑且显老,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明丽爸爸帮我装修房子,安排他来平地面,我打开门看到这位仁兄根本没多想,直接叫了一声“明叔叔”。这件事被明丽笑了半年。所以当老五暗示明丽自己一直是她铁粉的时候。明丽说我就是不嫁人也不能找个爹回去。  老五有一副好手艺,在明丽老家那边十里八乡都知
期刊
老街坊不会进艺术馆所以展览来到街上  3月10日-12日,距离长沙6个小时高铁时间的广西南宁,一大波形式各异的作品涌进了一条也叫“中山路”的老街。到中午,“两条近百米长、两三米宽的巷子几乎难以走动”,从各处涌来的人和住在里面的老街坊在作品前相遇了。  三天后,“多谢晒,老街坊——南宁中山路城市记忆展”闭幕后,街坊们摆长桌跟收拾展架、电线的年轻人一起吃了顿饭,算作对三天同路的暂别,也算足对那条不够整
期刊
冬天不是一夜之间来的。虽然路边树木是在某一天被惊觉到已全部枯零。某一个周末,寒风又吹起地上的细雪。那条夏天和秋天的步道,周边灌木都消失了。露出以前从没被发现的一两个建筑。四点钟的夕阳,有时有,有时没有,沿途已非茂密景色,是水落石出的冬天。  哪里的冬天其实都是旧的。人是新人。两相对此。人就是一瞬间。此人坚固的东西多到不必数。所以,人该谦卑,人之外的东西值得骄傲。我们多数时候搞错了。但也没什么可追究
期刊
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默默一数,很惊讶,原来我已经在蒙特利尔生活了整整四个月了。我觉得这座城市笨笨的,并未体验到“文化艺术之都”这个头衔的炫酷之处。但明明我这个外来客也已经在这里接触到了如此之多:美术博物馆的艺术展以及文物展、街边的画廊、体育场的露天音乐之夜、植物园的中国中秋灯展、艺术画廊大LOFT里的荧光瑜伽大会、扶手电梯旁的街头艺术家、电影院3D厅、科技体验馆、艺术家们在各个地铁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一月,长沙的街头巷尾多了许多不期而至的朋友。  它们出现在长沙地铁2号线的五一广场、渫湾镇、梅溪湖站中站,和公交立珊专线、湖南图书城、Icity、河西大学城、香樟路通程商业广场、中海环宇城、坡子街火宫殿、五一路商圈、万达广场等众多场所,在人来人往处悄然出现,被人遇见。被人拾起,被人阅读。  它们就是——书。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如今文明发展到了一个不再需要书本的时代了。人们可
期刊
一开始,我对古琴还没什么概念。我成长于90年代,深受港台流行音乐影响。对民族音乐素无好感。大学时,我曾学过吉他和架子鼓,组过乐队,瞎写过几首校园民谣,卡拉OK极少遇到对手。这就是我的音乐“素养”。  我写小说,最初受王小波影响,后来又喜欢南京的韩东、朱文等,在看了一些西方经典小说之后,反而越来越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如《红楼梦》《金瓶梅》,也读过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向往传统木工。最近几年,我逐渐对
期刊
关于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他和王思聪吵架,还有这部电影的奇特圆形构图,大家似乎不屑、不想或者不敢谈论这个电影的内容。其实,这部电影如果是一个独立电影导演拍的,它一定会大受称赞,而且还会拿到一堆合金奖杯。问题就出在它是冯小刚拍的。  有的人会认为他这样资历的导演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拍点深刻的大制作,有的人觉得他压根不是一个像样的导演。他好像还特别不受年轻观众和影评人的欢迎,
期刊
朱定元因祸得福  淮安太守朱定元为人谨慎、正直,某大官吏非常厌恶他,想革他的官。其时,该大官吏正好入京觐见,冷不防皇上开口问他江南知府有什么人才,仓猝之间竟然一个人名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朱定元。不久后,朱定元被提拔至阁学。(译自阮葵生《茶馀客话》)  麻阳陋习  湖南麻阳县,某镇。凡是红白喜事,亲友来吃酒都不送套礼,只给份子钱,最少给一钱,最多给七钱,且数目为单。给一钱的只能吃一道菜。给三钱的只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