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地使用惩罚是教师的权利,但现实生活中如何有效地加以实施,达到惩罚的目的,这是广大教师一直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观察到的两个实例,联系理论知识试图加以解答。
[关键词]惩罚 权利 有效批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80-01
一、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教师、学生的某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最适用于了解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技能、情感反应、人际关系、态度、兴趣、个性、活动情况等。其突出特征是保持环境的自然性,观察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观察者能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观察客体发生、发展的过程。
本文描述的实例是笔者无意之中观察到的。观察方式属于非参与性观察,具有自然观察和直接观察的特点。由于经常去此单位,与学校的教师都比较熟悉,此次观察是真实可信的。
二、现场观察
实例1
高二办公室下午四时,一位班主任和五名学生进入。班主任身高一米六左右,五十多岁,消瘦,两鬓花白,面带怒容。五个学生两个个子一米七左右,三个一米八左右。老师对第一个男生说话声音很低,急促略带愤怒,别人听不清,男生的头更低了。老师突然伸手搥了第一个男生的胸口,男孩向后退了一步,撞到书柜上,又迅速回来,立正站好。接着是第二个男生——第五个,每个学生都被打了一拳,后退撞到书柜,又立正站好。最后,老师一挥手,几个男生低着头擦着眼睛走出了办公室。老师坐下,点燃烟,打开作业开始工作。
我的调查:这位老师身体不太好,气管炎,性格内向,脾气稍倔强。他批评学生有两种方式,男生多数打一下,批评几句;女生则站在墙角,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承认错误,表示悔改,批评才结束。这五名男生受批评是因为自习课出去玩篮球,回来晚,影响班级其他同学学习。
实例2
仍是高二办公室的下午四时。班主任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他坐在座位上,声音很大的批评学生。两名男生一个低着头,另外一个目光落在书柜上的书堆。老师批评的声音不断加大,头低着的男生抬头说了一句,老师站起来,看样子十分生气。此时,一位女教师走过来,指着这个男生说了几句,男生没有回答但头扭到一边。班主任伸手向学生胸口打了一拳。这个男生大声喊道:“老师你为什么打我?”扭头跑出了办公室。另外的男生说:“老师你有事说事,为什么打人呀?”他也跑了出去。老师紧跟着追了出去,女教师也出去了。
我的调查:这两名男生是学校特招的体育生,在学校内是有名的“刺头”。经常上课与老师作对,干扰班级纪律,影响同学学习,这样的批评他们已经是N次了。班级纪律不好,已经有几名学生转学,老师对班级学生很失望。那位女教师很少批评学生,这次是实在忍不住了,这两名男生经常在她的课堂捣乱。这次批评的结果不了了之。
三、反思
首先是谁具有惩罚权,这必须肯定只有教师才具有惩罚权。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相应的惩戒权,超越权限的处罚就不具有合法性。其次是惩罚的客体,即学生的违反校规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其他的问题。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就事论事,不应涉及到其他话题,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出现不必要的冲突。
在实例1中,江老师比较善于运用惩罚的权利,做到了惩罚与尊重的结合。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大声训斥学生,仅用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某种程度上保全了学生的隐私权。他打学生的方式虽然不值得提倡,但确实起到了威慑的作用。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他的力量也是不同的(从学生后退的程度可知)不足之处是应灵活运用惩罚,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敏感度和自信心的差异实施不同程度的强度。
在实例2中,李老师的惩罚可以说是失败的惩罚,他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批评手段有些刻板。这两名男生经历过类似的批评,从心理来讲,已经形成了“钢化效应”,先前的压力使个体对类似的经历产生耐受性,能够成功应对。李老师的惩罚只能使之产生厌烦感,是不会让他们反思悔过的。由惩罚转变为师生之间的冲突,教师又无法解决,结果不了了之。冲突往往给师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重新弥补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无效,惩罚也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中学生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身心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自主意识增强,渴望被他人认同,情绪不稳定,具有逆反心理,自我控制力弱,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具有的缺点——爱心和同情心的匮乏,理解他人的能力差。中学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对于师生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只有认识清楚并有效地加以分析解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02).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惩罚 权利 有效批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80-01
一、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教师、学生的某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最适用于了解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技能、情感反应、人际关系、态度、兴趣、个性、活动情况等。其突出特征是保持环境的自然性,观察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观察者能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观察客体发生、发展的过程。
本文描述的实例是笔者无意之中观察到的。观察方式属于非参与性观察,具有自然观察和直接观察的特点。由于经常去此单位,与学校的教师都比较熟悉,此次观察是真实可信的。
二、现场观察
实例1
高二办公室下午四时,一位班主任和五名学生进入。班主任身高一米六左右,五十多岁,消瘦,两鬓花白,面带怒容。五个学生两个个子一米七左右,三个一米八左右。老师对第一个男生说话声音很低,急促略带愤怒,别人听不清,男生的头更低了。老师突然伸手搥了第一个男生的胸口,男孩向后退了一步,撞到书柜上,又迅速回来,立正站好。接着是第二个男生——第五个,每个学生都被打了一拳,后退撞到书柜,又立正站好。最后,老师一挥手,几个男生低着头擦着眼睛走出了办公室。老师坐下,点燃烟,打开作业开始工作。
我的调查:这位老师身体不太好,气管炎,性格内向,脾气稍倔强。他批评学生有两种方式,男生多数打一下,批评几句;女生则站在墙角,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承认错误,表示悔改,批评才结束。这五名男生受批评是因为自习课出去玩篮球,回来晚,影响班级其他同学学习。
实例2
仍是高二办公室的下午四时。班主任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他坐在座位上,声音很大的批评学生。两名男生一个低着头,另外一个目光落在书柜上的书堆。老师批评的声音不断加大,头低着的男生抬头说了一句,老师站起来,看样子十分生气。此时,一位女教师走过来,指着这个男生说了几句,男生没有回答但头扭到一边。班主任伸手向学生胸口打了一拳。这个男生大声喊道:“老师你为什么打我?”扭头跑出了办公室。另外的男生说:“老师你有事说事,为什么打人呀?”他也跑了出去。老师紧跟着追了出去,女教师也出去了。
我的调查:这两名男生是学校特招的体育生,在学校内是有名的“刺头”。经常上课与老师作对,干扰班级纪律,影响同学学习,这样的批评他们已经是N次了。班级纪律不好,已经有几名学生转学,老师对班级学生很失望。那位女教师很少批评学生,这次是实在忍不住了,这两名男生经常在她的课堂捣乱。这次批评的结果不了了之。
三、反思
首先是谁具有惩罚权,这必须肯定只有教师才具有惩罚权。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相应的惩戒权,超越权限的处罚就不具有合法性。其次是惩罚的客体,即学生的违反校规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其他的问题。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就事论事,不应涉及到其他话题,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出现不必要的冲突。
在实例1中,江老师比较善于运用惩罚的权利,做到了惩罚与尊重的结合。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大声训斥学生,仅用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某种程度上保全了学生的隐私权。他打学生的方式虽然不值得提倡,但确实起到了威慑的作用。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他的力量也是不同的(从学生后退的程度可知)不足之处是应灵活运用惩罚,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敏感度和自信心的差异实施不同程度的强度。
在实例2中,李老师的惩罚可以说是失败的惩罚,他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批评手段有些刻板。这两名男生经历过类似的批评,从心理来讲,已经形成了“钢化效应”,先前的压力使个体对类似的经历产生耐受性,能够成功应对。李老师的惩罚只能使之产生厌烦感,是不会让他们反思悔过的。由惩罚转变为师生之间的冲突,教师又无法解决,结果不了了之。冲突往往给师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重新弥补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无效,惩罚也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中学生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身心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自主意识增强,渴望被他人认同,情绪不稳定,具有逆反心理,自我控制力弱,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具有的缺点——爱心和同情心的匮乏,理解他人的能力差。中学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对于师生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只有认识清楚并有效地加以分析解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02).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