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的洁净,历经百年的明清古楼散发出历史的沉香。千年的老街,幽幽深深弯弯曲曲,宛若穿越时空的隧道。百年老店,蓝底白字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店招,乌黑发亮的门板,每一处都烙着文化的痕迹。千年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黑黝,轻轻抚摩,它似乎有玉石般的温润。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的洁净,历经百年的明清古楼散发出历史的沉香。千年的老街,幽幽深深弯弯曲曲,宛若穿越时空的隧道。百年老店,蓝底白字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店招,乌黑发亮的门板,每一处都烙着文化的痕迹。千年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黑黝,轻轻抚摩,它似乎有玉石般的温润。
黄龙溪的千年茶风兴许源自江流,镇的北面是锦江,东面是鹿溪河,江河绕镇而来,在镇东面汇合后奔流向海。江河交汇处的古码头是千百年来装运盐茶之地,本地产的茶叶在此上船外运,云南产的茶叶在此集散外销。千年茶风兴许来自悠长的石板路,黄龙溪是南方丝绸之路必经地,石板路是茶马古道的一段,浩浩荡荡的马队带着浓郁的茶香从街巷流过,古镇人早已习惯清脆的铃铛声和深沉的马蹄声。
然而,两千年前的黄龙溪响彻云霄的却是兵吼战鼓之声。那时黄龙溪名赤水,两江汇流,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此处是古蜀国的军事要地。蜀汉政权在此萌芽,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在此屯兵牧马,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在此决战。时光一晃千年,蜀汉的战火、唐宋的繁华、明清的婉约,全都消释在和风细雨中。历史烟云散尽,只有古树依旧葱郁,茶碗依旧飘香。
黄龙溪是个满街飘着茶香的地方。街边木楼、江堤码头、河畔吊脚楼,还有古寺里、戏台上、竹林中、古树下,无一不是品茗喝茶的佳处,就连那古时的三县衙门口,也成了市井街坊喝茶处。在老街屋檐下喝茶,可以看街头花花绿绿的小伙姑娘,可以听街坊邻居絮叨家长里短。坐在木楼上临窗处喝茶,远可观青瓦层层街巷曲折,把握古镇脉络,近可赏楼阁房舍雕花柱梁木栏花窗。如果对面楼窗前坐有静捧茶碗倚栏含笑的女子,那便要看世间的缘份了。
黄龙溪有三个喝茶的妙处,一是古龙寺的万年台上,一是镇江寺外临江茶园,还有一处是江边渡口古榕树下。
镇江寺和古龙寺分别位于正街的两头。古龙寺是黄龙溪修建最早的寺之一,供奉着黄龙祖师。古龙寺正门上面有个戏台,俗称万年台。万年台前有个院坝,是过去全镇集会、交易、看戏之地。院坝南北各有一棵千年古树,树荫葱郁树冠如盖,不管是烈日高悬还是细雨菲菲,人们坐在院坝里喝茶看戏都可以不撑雨伞。赶庙会时,名班名角在万年台演出,码头处千船停泊,商贾船工纷纷上岸,古龙寺里人潮攒动,茶客戏迷坐满了庙坝,喝彩声鼓掌声如波涛涌动。盛况如斯,至今未改。平日里,老茶客们和票友聚于万年台上,票友川剧座唱,鸣锣声中粉墨登场,茶客们手把茶盏摇头晃脑,赏曲听戏怡然如神仙,享尽了人间的雅致和悠闲。
镇江寺位于正街北头,是千年码头王爷坎上的古刹,供奉镇江王爷杨泗,为旧时船帮祭祀集会的场所。镇江寺前亦有千年古榕,寺庙临江侧有临江茶园,后因在此拍摄的影片《在其香居茶馆里》热播而更名其香居茶馆。茶馆里竹椅成排茶客喧嚣,卖瓜子的、掏耳朵的、擦皮鞋的、捶背舒筋的、搓麻将的、打长牌的,还有谈生意的、打瞌睡的,真是“一个大茶馆,一个小社会”。在此喝茶,可看人间悲喜世间百相。“闹中取静喝杯茶,忙里偷闲抽杆烟”,如若闹中取静,坐在临江阳台上即可。栏杆外是江流滚滚,渔者横舟钓者守岸,江河上鹭飞鸥翔,忘却耳畔的打情骂俏,亦可静品到茶的清香。
时间宽裕,那就摆渡过河,到镇江寺对岸的古榕树下的露天茶园喝茶去。千年古树下竹台、竹椅、竹凳错落有致,茶客三五成群围成一桌,有的遛鸟有的打牌有的摆着龙门阵。谈情说爱的男孩女孩,喜欢搬移桌椅择一静处,亲密相拥或若嬉戏热吻,以千古江河作为爱的见证。读书写作的人,喜欢独坐江畔,看书的一手端茶一手捧书,写作的铺开稿纸笔走龙蛇,或者在笔记本的键盘上弹指如飞。也有人来此就为品茶,冲一碗茉莉花茶,或者泡一壶竹叶青,捧着茶碗静了心境,把对岸的古镇、江中舟辑和眼前茶客放进心中的图画里。在古榕树下,一杯清茶即可从早坐到晚,直至对岸传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声。
杯里乾坤,茶中日月。古镇黄龙溪的盖碗茶,盛着千年的茶香,藏着千年的文化。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的洁净,历经百年的明清古楼散发出历史的沉香。千年的老街,幽幽深深弯弯曲曲,宛若穿越时空的隧道。百年老店,蓝底白字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店招,乌黑发亮的门板,每一处都烙着文化的痕迹。千年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黑黝,轻轻抚摩,它似乎有玉石般的温润。
黄龙溪的千年茶风兴许源自江流,镇的北面是锦江,东面是鹿溪河,江河绕镇而来,在镇东面汇合后奔流向海。江河交汇处的古码头是千百年来装运盐茶之地,本地产的茶叶在此上船外运,云南产的茶叶在此集散外销。千年茶风兴许来自悠长的石板路,黄龙溪是南方丝绸之路必经地,石板路是茶马古道的一段,浩浩荡荡的马队带着浓郁的茶香从街巷流过,古镇人早已习惯清脆的铃铛声和深沉的马蹄声。
然而,两千年前的黄龙溪响彻云霄的却是兵吼战鼓之声。那时黄龙溪名赤水,两江汇流,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此处是古蜀国的军事要地。蜀汉政权在此萌芽,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在此屯兵牧马,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在此决战。时光一晃千年,蜀汉的战火、唐宋的繁华、明清的婉约,全都消释在和风细雨中。历史烟云散尽,只有古树依旧葱郁,茶碗依旧飘香。
黄龙溪是个满街飘着茶香的地方。街边木楼、江堤码头、河畔吊脚楼,还有古寺里、戏台上、竹林中、古树下,无一不是品茗喝茶的佳处,就连那古时的三县衙门口,也成了市井街坊喝茶处。在老街屋檐下喝茶,可以看街头花花绿绿的小伙姑娘,可以听街坊邻居絮叨家长里短。坐在木楼上临窗处喝茶,远可观青瓦层层街巷曲折,把握古镇脉络,近可赏楼阁房舍雕花柱梁木栏花窗。如果对面楼窗前坐有静捧茶碗倚栏含笑的女子,那便要看世间的缘份了。
黄龙溪有三个喝茶的妙处,一是古龙寺的万年台上,一是镇江寺外临江茶园,还有一处是江边渡口古榕树下。
镇江寺和古龙寺分别位于正街的两头。古龙寺是黄龙溪修建最早的寺之一,供奉着黄龙祖师。古龙寺正门上面有个戏台,俗称万年台。万年台前有个院坝,是过去全镇集会、交易、看戏之地。院坝南北各有一棵千年古树,树荫葱郁树冠如盖,不管是烈日高悬还是细雨菲菲,人们坐在院坝里喝茶看戏都可以不撑雨伞。赶庙会时,名班名角在万年台演出,码头处千船停泊,商贾船工纷纷上岸,古龙寺里人潮攒动,茶客戏迷坐满了庙坝,喝彩声鼓掌声如波涛涌动。盛况如斯,至今未改。平日里,老茶客们和票友聚于万年台上,票友川剧座唱,鸣锣声中粉墨登场,茶客们手把茶盏摇头晃脑,赏曲听戏怡然如神仙,享尽了人间的雅致和悠闲。
镇江寺位于正街北头,是千年码头王爷坎上的古刹,供奉镇江王爷杨泗,为旧时船帮祭祀集会的场所。镇江寺前亦有千年古榕,寺庙临江侧有临江茶园,后因在此拍摄的影片《在其香居茶馆里》热播而更名其香居茶馆。茶馆里竹椅成排茶客喧嚣,卖瓜子的、掏耳朵的、擦皮鞋的、捶背舒筋的、搓麻将的、打长牌的,还有谈生意的、打瞌睡的,真是“一个大茶馆,一个小社会”。在此喝茶,可看人间悲喜世间百相。“闹中取静喝杯茶,忙里偷闲抽杆烟”,如若闹中取静,坐在临江阳台上即可。栏杆外是江流滚滚,渔者横舟钓者守岸,江河上鹭飞鸥翔,忘却耳畔的打情骂俏,亦可静品到茶的清香。
时间宽裕,那就摆渡过河,到镇江寺对岸的古榕树下的露天茶园喝茶去。千年古树下竹台、竹椅、竹凳错落有致,茶客三五成群围成一桌,有的遛鸟有的打牌有的摆着龙门阵。谈情说爱的男孩女孩,喜欢搬移桌椅择一静处,亲密相拥或若嬉戏热吻,以千古江河作为爱的见证。读书写作的人,喜欢独坐江畔,看书的一手端茶一手捧书,写作的铺开稿纸笔走龙蛇,或者在笔记本的键盘上弹指如飞。也有人来此就为品茶,冲一碗茉莉花茶,或者泡一壶竹叶青,捧着茶碗静了心境,把对岸的古镇、江中舟辑和眼前茶客放进心中的图画里。在古榕树下,一杯清茶即可从早坐到晚,直至对岸传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声。
杯里乾坤,茶中日月。古镇黄龙溪的盖碗茶,盛着千年的茶香,藏着千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