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太极”与“留白”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开天辟地》片段一:
  师:读了课文,大家产生了哪些想法呢?
  生1:老师,宇宙应该是无限的,怎么会是一个大鸡蛋呢?
  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这是一种想象。
  生2:那盘古醒来身边怎么就会有一把斧头呢?斧头是人类原始社会时期才有的工具,怎么会在天地未开的时候就会有呢?
  生3:还有那亮光从哪里来的?既然日月都没有形成,地球上怎么会有光呢?
  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学生纷纷争论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具有科学精神。今天的科学研究让人类从蒙昧走向了文明,所以你们才知道天地间真正的奥秘。但是远古的人类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了想象,由于他们的无知和愚昧。才根据想象产生了神话,神话和科学是两回事,所以无法解释科学的问题。你们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下课了,我问一位男生这堂课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回答真是让我骇然,他说他明白了神话就是无知原始人的胡言乱语。这样的结论真是怪哉!)
  《开天辟地》教学片段二:
  师:读了课文,同学们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生1:老师,盘古怎么会比宇宙存在还早呢?是后有人类的啊。
  生2:还有斧头呢,怎么可能?
  生3:天和地就是宇宙了,可是天和地还没有形成之前,那个大鸡蛋究竟在什么里面呢?
  生4:盘古究竟从哪里来的?
  生5:还有那个亮光是哪个星球发出的?
  学生纷纷攘攘地问,老师微笑着静静地倾听,等待学生安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呢?
  生1:我读过《女娲补天》。
  生2:《夸父追日》。
  生3:《后羿射日》。
  师:你喜欢这些神话吗?
  生:喜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感觉很神奇。
  生2:里面的人很有力量,都是英雄。
  生3:还很有道理,比如说《精卫填海》。
  师:你们站在今天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上看宇宙,是科学而冷静的。但是科学的源头是神话。远古的人类用浪漫的想象解释我们的宇宙和生命,赋予他们惊心动魄的力量之美,这种美激励着人们一代代去探索,产生了科学。所以,神话是科学肥沃的土壤。今天科学成果日新月异,而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最美的浪漫故事和科学比肩而立,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在神话世界里人类的想象得到了最美最充分的发挥,只是为了突出人的伟大力量!看,盘古醒来了……老师播放多媒体视频,进入动漫神话世界,让学生进入课堂语境。
  辨析: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多了许多科学的理性,少了几多想象的浪漫。当科学和神话的命题同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学生的感知内容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由于这样的碰撞对学生而言是个新的命题,学生没有足够丰富的解读能力,在心中形成了一个“惑”。惑而不能解,矛盾突兀在课堂伊始,课堂充满张力。在这两个课堂片段中,学生不约而同地运用现代科学观点提出了质疑,这是由现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决定的。
  片段一中的老师强调多元质疑,但对文本的解读违背了文本的正向价值。首先,老师肯定了学生知识丰富、富有质疑的精神,学生逆行于文本的情绪被点燃,还顺便讨论了宇宙中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之后才引导学生进入神话的文化背景,这样的“导”产生了南辕北辙的后果。接着强调了原始社会的落后和先民的愚昧无知才产生了神话。导致学生得出“神话就是无知的先民胡言乱语”的荒谬结论。之所以说这个结论荒谬是因为教者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违背了文本的审美价值,而且违背了神话的审美主旨,丧失了文本的内涵,这样的解读与教者的文化修养有密切的关系,是盲目解读社会文化语境的恶果。
  片段二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个性化多样的解读首先保持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展开讨论。学生在现代科学理解的语境中越走越深,眼看就要造成文本审美价值的丧失。这个时候老师就打起了“太极”——“你读过哪些神话?”貌似转移课堂话题,其实是以退为进的预设,给学生留下了思维转向的新空间。太极一出,学生就拓宽了感悟的空间。补白的机会让学生回顾了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体会到神话的魅力,接着就被领进了动漫神话的享受盛筵中去了。这样的留白既不动声色地调和了学生的情绪,软化了神话和科学的矛盾,又充分运用了学生阅读储备发挥“导”的作用,引导他们走近文本。在学生用既有感知充分证明了神话的审美价值之后,老师简洁而富有情感地阐述了神话的价值和美,和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课堂具有浓郁的社会文化语境意识,尊重了社会文化语境的价值。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活跃交流-催化转型-共鸣激赏”的三个环节,在被欣赏的同时也欣赏着神话。这样的活动过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神话的美,而且知道了任何语言作品都离不开他特定的文化背景,经常捕捉这样的感受契机。他们就学会运用社会文化语境学习法去解读文章,进入到阅读的新境界。
  教学实践证明,社会文化语境的恰当运用会让课堂中很多艰涩的问题迎刃而解,会拓展课堂的空间,让有限的课堂和整个人类的文化气场紧密相连。经常做这样的辨析和反思有助于我们不断加强文化语境意识,探讨并完善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使我们的课堂气韵充沛、丰盈、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开展,让语文学习真正“动”了起来,让学生看到了更丰富也更精彩的语文世界。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综合性学
美术课程改革,要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改革和弥补现有美术学科课程的不足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这一领域的提出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总体特征为:拓展性、探究
我有幸参加了罗湖区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一年来,习惯了园丁、广州两地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专家和同行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与碰撞。每次培训时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会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更多具体的指导和启发,让我对教育观念和教育科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探索创新,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针对数学教学进行了相应调整和改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发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
微格教学始创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教师的工作当成一种职业,强调教师同医生、律师等一样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微格教学能对教师的教态、教学用语、板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课件制作的实用性等诸多方面进行诊断,是全面提高教师各项教学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学期我在微格教室上了一节观摩课,课题为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后通过回顾视
摘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要问题是教师愿教,学生想学。这是学生学会与会学的开始,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从这一角度出发,思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增强教与学的紧迫性,提高教与学的主动性,加强教与学的鞭策性,增加教与学的享受性,这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明确问题;找准根源;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9-0024-02  
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有问题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展,有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教师应学会: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學菱形性质时,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大
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教师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摘要: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教会学生主动学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对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研究,得出了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出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种策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其数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因素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
我们有幸拜读了郭家军老师的《篮球比赛中应增设“假摔”判罚》一文,感谢郭老师的妙笔。我们对此文做了一些思考并做了总结与郭家军老师共商榷,同时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郭老师在文中说道:  1.“这就要求裁判员对比赛要有很强的解读能力,对那种一碰就倒,明显想以此来投机获利的球员,判为‘假摔’犯规,加重罚则,让其‘偷鸡不成蚀把米’。”  2.建议罚则三条。  3.这样可以遏制比赛中“假摔”行为的发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