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輔导员工作的现实情况,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探析有效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探析 科研能力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不仅要求不但要具有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求辅导员要有行政干部的政治素养,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也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做出了要求。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基于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是提升辅导员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有效性的需要,也是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社会转型建立的学科,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但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知识体系不够精确,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很少运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以行动取向、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借鉴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向。
2.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较为热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许多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讲实效,满足于追求形式,没有从学生实际事务出发,没有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向过于宏观,泛泛而谈,不切合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大,其会伴随随着学科化的推进日益加深。
3.高校辅导员思政研究问题现状。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多,可用时间往往比较零碎不连贯,进行科学研究存在时间不足、精力不够、方向不明等现状;部分辅导员自身专业功底不深,缺乏总结提炼和创新;同时部分辅导员研究意识淡薄,缺乏对相关工作文件的研究,很少能在工作中提炼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更不用说从经验性的辅导员向科研性辅导员转变;课题申报范围和数量有限,许多课题表面上适合辅导员,但由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背景,以及有限的课题申报数量,使得很多辅导员申报课题时范围较窄,竞争激烈,申报难度较大。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1.增强科研意识。对辅导员来说,学生事情很重要,科研工作也很重要。科研意识的提升是科研活动的前提,高校辅导员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只有在意识上重视了,行动上才能付诸实践。因此,在平常工作中要学会多思考多总结,注重提炼,有意识地为科研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将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作为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方向。从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的角度而言,科研工作是辅导员提升自我工作有效性、推进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把握规律性,才能增强有效性。如何把握规律性呢?没有精专的理论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深入的理论探讨,就不能较好地把握规律性,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从某种程度而言,培养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现实要求。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均十分重视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教育部思政工作司不仅为高校辅导员设立专项课题,还在各辅导员培训基地举办相关论坛,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作为战略性举措,这些举动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专家化发展,促进辅导员自身的不断成长。
2.确立研究方向。确立研究方向,也就是选题,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是课题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原则一般有:一是前沿性,主要是一些热点与前沿的问题,如现在的新媒体、大数据,近几年下发的相关的重要文件及文件解读等;二是创新性,可以将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所在与工作的结合,也可以从内容、视角、方法、材料上等进行创新;三是一贯性,做研究在短时间不能朝三暮四,研究内容要具有相关性,这样才更有深度更有进步,可以参考科研申报里面的课题指南,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处理,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思政,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法等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目前高校招聘的辅导员来看,大部分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倾向于招聘思政、教育类、心理类专业等相关学科背景的老师。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包括思政教育、党团建设、班级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政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规划等。为有效提升育人成效,积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辅导员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日常事务管理的层面,否则其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辅导员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也就无从谈起,辅导员一定要有从认识高度上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工作做好,落实到实处。为此,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唯有此,才能在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3.勤于学习注重积累。基于高校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的复杂性,辅导员要多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会,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加工作经验的积累推进工作的创新。同时辅导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点时间进行阅读,多看一些相关的专业期刊杂志,同时坚持写作,多练笔,积极撰写理论 文章和申报课题,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随着国家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教育。这种转变也给高校学工相关工作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对辅导员能力也提出诸多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辅导员肩负着主要职责,发展专业化的辅导员是一种路径,而科研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应勤于学习注重积累,不断加强自身相关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4.热爱工作敢于突破。思政教育研究首先要求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要充分的认可,只有认可辅导员工作,才能用心工作,才能有收获,这样才有科研可谈。所以辅导员要调整心态,不断学习,培育自己的学术创新素养,在思想上要时常跳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以更高角度看待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善于探索学生工作中的客观规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实务工作相结合,最终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和自身的成长。科研能力不仅是辅导员的基本能力,高校辅导员全面发展也要求其具备科研能量,科研能力也是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在工作的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学习和与积累,争取不做保姆式的辅导员,要朝着研究型辅导员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透析及提升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5.
[2]余玉花,王美.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5.07
[3]孙海波,王平. 科研能力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
[4]马廷威.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的 科研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5.04.
[5]杜鹏. 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探析 科研能力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不仅要求不但要具有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求辅导员要有行政干部的政治素养,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也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做出了要求。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基于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是提升辅导员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有效性的需要,也是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社会转型建立的学科,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但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知识体系不够精确,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很少运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以行动取向、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借鉴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向。
2.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较为热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许多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讲实效,满足于追求形式,没有从学生实际事务出发,没有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向过于宏观,泛泛而谈,不切合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大,其会伴随随着学科化的推进日益加深。
3.高校辅导员思政研究问题现状。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多,可用时间往往比较零碎不连贯,进行科学研究存在时间不足、精力不够、方向不明等现状;部分辅导员自身专业功底不深,缺乏总结提炼和创新;同时部分辅导员研究意识淡薄,缺乏对相关工作文件的研究,很少能在工作中提炼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更不用说从经验性的辅导员向科研性辅导员转变;课题申报范围和数量有限,许多课题表面上适合辅导员,但由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背景,以及有限的课题申报数量,使得很多辅导员申报课题时范围较窄,竞争激烈,申报难度较大。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1.增强科研意识。对辅导员来说,学生事情很重要,科研工作也很重要。科研意识的提升是科研活动的前提,高校辅导员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只有在意识上重视了,行动上才能付诸实践。因此,在平常工作中要学会多思考多总结,注重提炼,有意识地为科研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将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作为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方向。从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的角度而言,科研工作是辅导员提升自我工作有效性、推进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把握规律性,才能增强有效性。如何把握规律性呢?没有精专的理论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深入的理论探讨,就不能较好地把握规律性,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从某种程度而言,培养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现实要求。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均十分重视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教育部思政工作司不仅为高校辅导员设立专项课题,还在各辅导员培训基地举办相关论坛,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作为战略性举措,这些举动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专家化发展,促进辅导员自身的不断成长。
2.确立研究方向。确立研究方向,也就是选题,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是课题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原则一般有:一是前沿性,主要是一些热点与前沿的问题,如现在的新媒体、大数据,近几年下发的相关的重要文件及文件解读等;二是创新性,可以将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所在与工作的结合,也可以从内容、视角、方法、材料上等进行创新;三是一贯性,做研究在短时间不能朝三暮四,研究内容要具有相关性,这样才更有深度更有进步,可以参考科研申报里面的课题指南,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处理,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思政,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法等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目前高校招聘的辅导员来看,大部分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倾向于招聘思政、教育类、心理类专业等相关学科背景的老师。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包括思政教育、党团建设、班级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政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规划等。为有效提升育人成效,积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辅导员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日常事务管理的层面,否则其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辅导员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也就无从谈起,辅导员一定要有从认识高度上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工作做好,落实到实处。为此,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唯有此,才能在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3.勤于学习注重积累。基于高校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的复杂性,辅导员要多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会,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加工作经验的积累推进工作的创新。同时辅导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点时间进行阅读,多看一些相关的专业期刊杂志,同时坚持写作,多练笔,积极撰写理论 文章和申报课题,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随着国家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教育。这种转变也给高校学工相关工作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对辅导员能力也提出诸多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辅导员肩负着主要职责,发展专业化的辅导员是一种路径,而科研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应勤于学习注重积累,不断加强自身相关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4.热爱工作敢于突破。思政教育研究首先要求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要充分的认可,只有认可辅导员工作,才能用心工作,才能有收获,这样才有科研可谈。所以辅导员要调整心态,不断学习,培育自己的学术创新素养,在思想上要时常跳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以更高角度看待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善于探索学生工作中的客观规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实务工作相结合,最终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和自身的成长。科研能力不仅是辅导员的基本能力,高校辅导员全面发展也要求其具备科研能量,科研能力也是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在工作的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学习和与积累,争取不做保姆式的辅导员,要朝着研究型辅导员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透析及提升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5.
[2]余玉花,王美.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5.07
[3]孙海波,王平. 科研能力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
[4]马廷威.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的 科研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5.04.
[5]杜鹏. 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