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体现这个理念,就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
一、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1.衣着方面
在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学生经过讨论后,还能列举出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人的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
2.行的方面
在讲到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时,针对现在机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尽管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因为红光的散射最少”这个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能在课堂中把“围困在极地冰原地区轮船上的船员,如何用煤自救走出困境”的故事娓娓道来。
3.食、住方面
学生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从乡土教材中,可以了解我们客家人的“黄元米果”。有的学生则把自己收藏的“民居”邮票在教室里进行展览:有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等,其中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围屋”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的地理知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
二、结合学校教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室里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到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把身边的事物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策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环境,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对地理知识的具体运用。使学生体会地理对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赣州市各区县的“猪—沼—果”工程,既是江南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改善红壤地区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赣南的山变绿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而且赣南还成为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产生了全国甜柚之乡——南康、脐橙之乡——信丰,这一切都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把乡土教材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时,能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消除学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
一、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1.衣着方面
在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学生经过讨论后,还能列举出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人的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
2.行的方面
在讲到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时,针对现在机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这个问题。尽管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因为红光的散射最少”这个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能在课堂中把“围困在极地冰原地区轮船上的船员,如何用煤自救走出困境”的故事娓娓道来。
3.食、住方面
学生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从乡土教材中,可以了解我们客家人的“黄元米果”。有的学生则把自己收藏的“民居”邮票在教室里进行展览:有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等,其中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围屋”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的地理知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
二、结合学校教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室里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到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把身边的事物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策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环境,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对地理知识的具体运用。使学生体会地理对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赣州市各区县的“猪—沼—果”工程,既是江南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改善红壤地区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赣南的山变绿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而且赣南还成为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产生了全国甜柚之乡——南康、脐橙之乡——信丰,这一切都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把乡土教材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时,能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消除学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