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一日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0日,河南出现强降雨天气,暴雨持续三天三夜,中原地区很多地方灾情严重。
  我所处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当暴雨停止、太阳升起,马路上的积水随之退去,郏县安好。然而,重灾区急需支援!“郏县爱心粥屋”作为一个公益爱心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为灾区捐款,为重灾区送爱心粥。我听说他们要去周口,赶紧打电话给慈善协会会长,希望能同往。作为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平时忙于教学,此时正值暑假,不用担心工作,终于可以全身心奉献爱心。经过我的强烈要求和作协的鼎立推荐,我成了一名志愿者。
  2021年7月25日早上5点,我起床直奔“郏县爱心粥屋”。
  时间尚早,空气微凉,路上行人稀少,早起的环卫工人正在保洁路面,清脆有力的哗哗声,让人心生暖意。此刻,环卫工人在大街上认真工作,“郏县爱心粥屋”里有人正在为他们准备爱心早餐。
  “郏县爱心粥屋”位于郏县龙山大道紫云广场西侧,是在郏县爱心人士常华的带领下成立起来的。53岁的常华为了这家粥屋,几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1994年,常华调入郏县民政局福利股工作。上班期间,无数次跟随领导慰问贫困群众、救助儿童……本就心底善良的她慢慢把“关爱他人、扶贫济困”作为责任和义务。
  2004年,她积极响应局党组下海创业的号召,办理了停薪留职。经过一番打拼,手里有了积蓄,可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她初心不改,每年春节都会通过民政局联系贫困户进行慰问,每家一壶油、一袋面、200元慰问金。
  有一天,她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环卫工人在啃硬馍,马上跑到附近的早餐店买来刚炸好的油条。看着风烛残年的老人,她突然有了在县城开办一家专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爱心粥屋。想着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常华不是腰缠万贯的有钱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经商者。开粥屋前她收养了两个弃儿,一个是脑瘫,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们看病,她早已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面对困难,常华没有退缩,她四处奔走,呼吁爱心人士为粥屋捐款。
  2016年7月29日,常华在郏县龙山大道紫云广场西侧租下了两间门面房。
  2016年10月1日,环卫工人们吃上了热腾腾的免费爱心早餐。
  爱是会传递的。6年来,在常华的影响下,粥屋的爱心人士从最初的十几个,已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个。
  此刻,“郏县爱心粥屋”里,烟雾缭绕,大家正忙碌着为环卫工人准备早饭。操作间很小,略显拥挤,可灶台洁净、厨具锃亮,干净卫生的环境让人很放心。
  爱心人士吴怡霖正在切菜,她身旁放着一大盆洗好的等待切的胖茄子。我顺手拿起另一把菜刀开始帮忙干活。
  吴怡霖是抗日英雄吴凤翔的后代。吴怡霖说,她的祖父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为国为民无私奉献,是当代的民族英雄。祖父既是她学习的榜样,也是她的骄傲,她要做个像祖父一样的人。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她就选择济贫扶困,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肯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郏县爱心粥屋”里,吴怡霖每天来得最早,熬粥、炒菜,6年如一日。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切菜,我觉得腰酸手疼,可看着堆积如山的茄子条,心里又有说不出的欢喜。付出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早晨6点半,把桌椅摆在粥屋门前,环卫工人陆续来到粥屋。
  开饭了,财政局上班的吕女士和她刚硕士毕业的儿子,端着馍筐在环卫工人中间穿梭。“再吃一个馍吧?”“您还吃馍吗?”……
  我和吴怡霖打饭、盛菜。粥冒出的热气很烫手,可环卫工人接过饭碗道出的由衷感谢,让我感觉不再疼痛。吴怡霖不断小声提醒:“小心!饭热!”“吃完再来盛。”……
  粥屋前,爱心志愿者的红马甲如同盛开的月季,环卫工人橙色的工作服如同一大片郁金香,两种花相映成趣,如同一个花海。
  7点,环卫工人用餐完毕。我直了一下腰,背上有汗珠滚落。回到屋里,发现靠墙桌子上放着一堆钞票,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常华说:“环卫工人听说我们今天要去支援灾区,这是他们留下的。”看着那花花绿绿的钞票,我突然明白,接受别人的帮助,然后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就是爱。
  大家开始准备支援灾区的粥和馒头。没有人指挥,刷洗碗筷、揉面蒸馍、淘米熬粥、擦桌扫地……每一个人都如同这里的家庭主妇,得心应手、张弛有度。
  72岁的马凤英在刷锅,锅齐腰深。刷锅时,要把锅底的锅巴清理干净,不然下一次熬粥很容易糊。刷锅时,她一手按着锅沿,一手拿着锅铲和丝瓜瓤,踮着脚,弯着腰,把头深深探到锅里,一遍,两遍……刷得一丝不苟。马凤英是劳动局退休职工,孩子们大学毕业后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在常华的影响下成了一名爱心人士,每天按时来粥屋帮忙。她把这种施予作为一种快乐,并且非常享受这种快乐。她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你看我70多岁了,身体多好。”说话时,她语气平缓、眉眼慈祥。
  听说今天要去周口华县支援灾区,粥屋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爱心人士:出租车司机,民政局在职人员,退休干部,卖菜農民,贫困户,在校大学生……粥屋里站不下了,大家就站在粥屋外。从粥屋门口到马路边的梧桐树下,挤挤挨挨的都是爱心志愿者。
  上午10点多,粥屋来了一对老夫妻,男的88岁,女的83岁。老先生上身穿一件白色背心,上有几处小破洞,他身体不好,走路颤颤巍巍,说话也不利索。他们送来几个又大又黄的南瓜,还带来100元钱。常华收下南瓜却不要钱。老先生说:“闺女,拿着吧!国家天天养着我们,吃穿不愁的,现在国家有难,出不了啥力,钱又不多,你不要,我们该睡不着了。”于是,捐款薄上又多了两个名字。
  1000多个馒头出炉了。热气腾腾的馒头白白胖胖,稍微放凉后被分装在20几个袋子里。
  两大锅粥也熬好了,粥又黏又稠,花生被煮得脱了外衣,绿豆被煮开了花,大枣被煮得浑身肿胀,白米和黑米被煮得分不清颜色。当粥被分装到五个大饭桶里时,还在扑哧扑哧地往外冒热气。   11点,我们一行15人,乘着载有救灾物品的3辆车,从郏县出发,直奔周口华县。由于华县上游泄洪,再加上前几天的强降雨,华县灾情严重,很多地方出现断电断水情况,灾民们的日常生活很困难。
  车子上高速前,马凤英塞给每人一个馒头:“只顾给别人做饭,咱早饭都没吃,来,吃点馍垫垫。”我接过蒸馍,才想起从早上到现在,一口饭都没吃。身旁的常华一口馍一口矿泉水,吃得香甜。常华的眼睛不小,可今天眯成了一条缝,那是缺睡眠的表现。我盯着她红红的左眼皮,问她怎么了。她无所谓地说:“今早起来,一直觉得眼睛很涩,用手一揉,就成这了。”她们昨天去长葛市古城镇送粥,晚上11点多才到家,今天又早早起床忙活,能不涩吗?
  我看着常华,甚是心疼,想让她闭着眼休息会,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她沙哑的嗓音不停地在车里回荡。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周口华县。华县大街上到处可见救援的车队和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县城的洪水已经褪去,临街门前高高垒起的沙袋,记录着洪水的足迹。
  在导航提示下,我们的车驶进华县青花中英文学校。此时正值暑假,本该安静的校园变得异常喧闹。学校操场上,停放着一辆写有“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字样的车;教学楼前,各地捐赠的方便面、矿泉水堆得像一座座小山;校园里,无数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有序地忙碌着;树荫下,灾民们五个一堆,十个一群,泰然静坐;草坪上,几只小羊悠然啃着青草。
  胸前佩戴着党徽、双眼布满血丝、衣衫湿透的青花中英文学校校长,紧紧拉着常华的手不放松:“谢谢!谢谢!”这位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校长,面对远道而来的我们感动不已,不断表示着感谢。
  我问他:“咱们学校收容了多少个灾民?”
  “2000多个。”他环顾了一下校园说。
  “就咱一个收容点?”
  “不是,灾情严重,很多小区、村庄被淹,县城学校都安置有灾民。”
  又一个支援团队的车驶进了校园。有人喊他,校长双手合十,弯腰向我们表示歉意,叮嘱教导主任招呼好我们,然后转身迎接新的志愿团队。
  一群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帮我们把方便面、矿泉水卸在教学楼前,然后一个穿红马甲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引领我们,把车开到了学校厨房门前。
  厨房一尘不染,洁白的墙壁上晃动着无数红色的影子。当我们说我们来自136公里远的县城時,一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实在忍不住,哭了。常华把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抚:“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哽咽着说:“你们大老远跑来,给我们送粥,真的很感激。我们这儿被淹了,没电没水,没法做饭,可我们天天有喝不完的粥。有你们,真好!”
  我看着不算太大的餐厅问:“餐厅这么小,大家分批吃饭吗?”
  “不是,灾民们老年人居多,年轻人都去当志愿者了。你们送来的粥、烩菜、馍都由我们餐厅统一分配,然后由志愿者送到教学楼、寝室楼,四五个人分包一个区域,负责给灾民打饭。”
  “你们家情况怎么样?”
  她的眼睛再一次红了:“我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前几天家里被水淹了,60多岁的妈妈被接到学校后,直接穿上红马甲当志愿者去了。”
  “你见过她吗?”
  “前两天她来领饭见过,这两天分配其他任务,一次也没见过。不过手机信号很好,有空就彼此报个平安。”
  她走到散发着热气的粥锅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妈妈熬的粥也是这个味。”
  下午3点,我们准备返程。教导主任跟着我们的车,一直送到学校大门口。他说:“华县的胡辣汤很好喝,等灾情过去,大家再来,我请大家喝胡辣汤。”
  我们的车驶出很远了,后视镜里,还能看到教导主任的手在空中朝我们挥动。
  常华开始联系下一个需要支援的灾区。她说话时脖子上的青筋高高凸起,声音比上午还沙哑。
  快到郏县时,我的肚子突然咕咕叫起来,常华不好意思地说:“忘了留一兜蒸馍在车上,咱们来时吃的那个应该早消化完了。”
  “大老远给人家送的馍,你舍得留一兜?”马凤英说完这句话,车上的人都笑了。是呀,大老远送去的,谁也不舍得再吃一个。
  下午5点多,我们回到郏县,每人吃了一碗面条。饭后有几个人回家了,我和其他几个爱心人士回到了“爱心粥屋”,粥屋里没有了上午的拥挤,四周墙壁上红色的锦旗格外鲜艳。常华让我回去,她说这里没啥事。
  到家后,我躺到床上就睡着了,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翻看手机,“郏县大爱乾坤免费爱心粥日行一善”群,无数爱心人士正以红包的形式捐献爱心。我看到常华昨晚11点发到群里的信息:明日早餐食材已备好,感谢各位志愿者的关心和支持。
  天已大亮,东方的天空一片金黄,永远在消耗自己的太阳即将喷薄而出,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责任编辑/张美子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对采油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接着对我国采油工程的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技术;工程采油;应用;展望  引言:  目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科学技术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石油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的措施和重要的手段,采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应用新的技术,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不能彻底的抛弃传统的生
期刊
摘要:石油不具有再生性,其能源有着广泛用途。对石油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通过钻井来获取,因此钻井施工对能源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钻井现场施工环境复杂,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在现场作业中出现影响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重要性是昭然若揭的。  关键词:石油钻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常见问题;改善对策  一、现场工作特点  总体来说石油钻井现场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油田发展形势与现状,从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的角度,进一步进行分析常见问题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油田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可控,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关键词:油田;消防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1 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分析  1.1 消防基础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落实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制度是增强企业各级人员消防法律意识和履行责任的基本任务,也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常见问题如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内外环境的压力下,更应该推动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尽可能的满足整个石油销售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一个良好的党建工作模式,可以这个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如何进行创新,党建工作创新的依据是什么,都是石油销售企业相关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对党建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党建;创新  进行党建工作非常有利于各企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将两领域完美结合,更顺应了未来“绿色、环保”理念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以目前我国自动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应用现状为出发点,对自动控制系统在暖通空调应用的发展以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动控制;暖通空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
期刊
天公生怒般地下着雨,北竹园水库的水位正以每小时60厘米的速度上涨。  北竹园村是郏县最北边的山区。那里有蜿蜒起伏的青山和四季常绿的竹林,有潺潺作响的溪流和鲜嫩可口的虾蟹,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和味鲜食美的农家院,还有刚刚脱贫的淳朴忠厚的农民。这样一幅不用雕饰的自然画卷,几天几夜来,正在接受几十年不遇的大雨的洗礼和考验。  那可是茨芭镇、县领导最担心的核心地方之一!人口虽不多,但分布广,一个行政村竟辖6
期刊
摘要:针对T606块单井日产量低但累产较高、含水低的特点,从已知油藏出发,借助三维地震技术为手段,在构造带储量空白区,从构造、储层、油藏等方面重新开展了综合地质研究,通过对两口试采井大获成功,推进了对该区块的进一步开发的认知。最终以 “一体化”理念打开了“大开发”工作格局。通过部署研究、现场实施与生产管理的协同发力,区块实现快速高效动用。  关键词:低渗透、三维地震、规模压裂、一体化部署、  前言
期刊
摘要: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对油藏进行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水力压裂的存在会导致一系列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本身就具有高导流的能力,而在这些裂缝的周围会自然形成形状复杂不可预测的缝网,目前没有合适的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探测清楚复杂缝网的几何形状与分布位置,这也对考虑导流能力,分析各项性能参数对产能产生的影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地应力存在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水平井长度不同,体积压裂后产生的每一条裂缝在长度、导流能力、条
期刊
2021年7月下旬的不同寻常,对中原大地多个城市和地方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全省紧急动员,我等也闻令而动,一直奔走忙碌在这片土地上。  时令已入伏,进入主汛期,下雨本来正常。只是事情来得太突然,没想到降雨这么急、这么大,持续时间这么长。起初就是大雨,然后是暴雨,后来是大暴雨,再后来是特大暴雨。雨水以两位数、三位数的巨量从天倾泻,一眼望去,只有白花花的水墙,看不到其他万物景象。5个连阴天,3日大
期刊
许广路于1968年入伍,当了7年的铁道兵后转业返回地方。称其为“老兵”是名副其实,再恰当不过了。祖籍山东的许广路为人宽厚,处事稳健,平日讷言。因事业有成,但凡亲朋好友聚会时,多有人当面称赞他,每次他都是谦虚笑对,从不自炫其荣。我和他相识多年,因其年长,习惯尊称其为“老许”。我写老许,一是因为其业绩可圈可点,二是因为军人一直为我心中所敬仰,早想为其写赞歌。     会技术,就业有出路  昔日的鲁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