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研究了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仔细的分析,为构建新型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生培养管理 存在问题
  
  新的世纪,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正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流、融合与渗透,全球化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趋国际化。为使我们的教育机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人才培养趋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然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我们前进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2005年1月5日新华网“冷静看研究生盲目扩招是否会引起快速贬值”,2006年8月7日中国教育在线“北大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半数导师不满学生质量”,2007年3月12日搜狐教育频道“厦门大学20名研究生被勒令退学”,2008年7月30日新浪网“最怕导师漠不关心,研究生眼里的导师‘十戒’”等。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一、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
  
  (一)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在校研究生的迅速增长,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和教师比重严重失调,致使导师制虚名化。现在高校里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五六个学生,以两年半学制为例,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甚至更多。导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这么多学生,所以就出现另一个“现象”:学生和导师双选是一回事,真正的导师却是另外一回事,转而由博士或者高年级的学长充当“导师”,导致导师的作用已然失去。
  (二)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条件不完善,不能适应研究生扩招的需要。
  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加大,但研究生教学、科研经费却未随之增长,科研、实验场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更是不尽如人意。另外,随着研究生选课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小规模研讨班的授课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教师或教室等教学资源的限制而只好开设大班课,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质量下降。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正在一步步退化为普通教育模式。
  (三)目标定位和培养年限不合理。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但多年来,我国硕士生多为2.5—3年毕业。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生教育普遍在2年之内,有些国家甚至只有1年。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都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以解决高校及科研单位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硕士的就业去向拓宽,大量硕士涌向应用型岗位。如何使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符合社会需求,更好地为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我们重新考虑研究生目标定位和培养年限。
  
  二、研究生自身问题
  
  (一)生源质量不高。
  本科生的持续扩招,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生源。但这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虽然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多了,但是由于报考动机等因素使得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成了问题。首先,优秀生源流失,他们因教学环境和条件等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次,由于考研制度的不合理使得考生只要复习几本指定的参考书,就有可能进入“象牙塔”的大门。学生知识面狭窄成为现在一部分高校导师抱怨学生不好带的因素之一。
  (二)研究生心理不成熟。
  当今的研究生大多经过严格的层层考试脱颖而出,他们的成长经历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和独立精神,使他们表现出较其他人更强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受到社会的厚爱和同龄人的羡慕,他们更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耐挫力下降,使研究生心理不成熟状况明显加重。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能协调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常常会突发奇想,却不能持之以恒。
  (三)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
  胡锦涛同志于2007年10月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一定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基础在于研究生教育,但目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学生创新主观能动性较差,自我培养意识不够。许多研究生答辩专家几乎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一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研究生在滔滔不绝地报告自己的学位论文,在随后的答辩委员提问时,问到“论文中的哪部分是你自己做的,哪部分是别人做的,哪部分又是你在别人基础上改进的”时,研究生常常不知所云。
  (四)研究生社团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目前各高校都有研究生社团,以研究生会为主,但研究生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研究生社团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除了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他们已成年,没有往日的激情;学习压力大、科研重,无暇顾及等以外,也与高校对研究生社团的管理模式相关。据统计,有些高校的研究生社团只是负责“上传下达”,其活动经费在缺少的情况下,还要层层审批,造成了研究生社团开展工作困难。
  
  三、高校管理存在问题
  
  研究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强效益,使研究生教育系统中有限的和宝贵的资源(人、财、物、信息),通过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科学化管理方面。
  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科学化,需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目前的管理队员虽然正在向年轻化、学历化发展,但毕竟还有为数不少者仍停留在经验模式中。他们没有科学化的意识,不能运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科学手段,提高研究生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众所周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研究生课堂管理中,教学时间存在着随意性:随意调停课,有时间则补,无则不补;调停课有的通知学生,有的根本就不通知。如此地混乱,如此地有章不依。
  (二)民主化管理方面。
  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实际的研究生管理中,许多方面并未体现民主。比如,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按照导师的要求所填,很少兼顾到研究生本人的兴趣,导师只考虑自己已经研究或正着手研究或将来要研究的领域。
  
  四、研究生培养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必须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才能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分析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生扩招。
  不可否认,研究生的连年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和我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需要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欢迎。研究生扩招是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毋庸置疑,这种大幅度的扩招方式也使研究生教育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如何确保扩招后研究生培养质量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历年来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研究生培养管理也带来了挑战。如:师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下降、导师水分增多等。这不仅大大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阻碍了研究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愈显重要。但可惜的是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并没有随着研究生教育地位的提高而得到重视,相反研究生们往往关注一些不重要的琐要:某某名师一学期只上几次课;某某名师上课就是“吹牛”;哪儿花钱可以发表论文;哪儿可以找到写论文的枪手,等等。如此多的警示难道就没有引起高校领导者对研究生培养的关注?比如导师制度,我国多数高校都实行导师终身制,这使得一些导师因没有竞争压力而缺乏进取心。再比如论文答辩制度,虽然每个高校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都有一定的规定和程序,但这些程序多数只流于形式,答辩中“裙带”关系,使得导师往往碍于面子给学生“网开一面”。
  (三)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内部体制改革,现代管理思想正在逐步确立并贯彻在管理实践中。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研究生为本,以他们的发展、完善作为终极目标的管理理念。再者是服务意识,我们目前的管理工作实际上应是“服务”,我们应被称为“服务者”。然而,我们的管理人员只是想到了“管”:我要管住研究生,却忘记了“理”:办理,为研究生办理所需之事,为研究生提供可靠的服务。
  (四)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
  首先,考研的功利性导致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近年来,随着本科生的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想在学历上增加竞争优势,想凭高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功利心往往让他们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其次,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也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经过考研的洗礼,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脑子里产生了懈怠的想法,于是一进校就放松了学习,经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学习、科研已一落千丈。最后,对毕业后找工作的迷茫又是一大原因,现在研究生毕业是双向选择,学的专业和真正从事的工作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认为现在学的东西没有用,反正出去后也不知道干什么,学得再好、再多也没用。除了应付导师之外,把许多时间都花在上网聊天、外出打工和谈恋爱上。
  (五)导师指导不力。
  导师,对研究生的成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的今天,责任更加重大。导师的任务关键在于“导”:在学习、科研、做人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引导。但近年来,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力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导师在时间、精力或自身素质上的不足。研究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对研究生进行充分的指导。同时,导师遴选工作不严格导致部分导师不合格,他们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较低,缺乏创新素质,这些都极大地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对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多数院校主要根据导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取舍,很少参考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导师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项目申请和科学研究上。
  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生,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生。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务必要针对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好的培养管理经验,找出应对之策,构建出新型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3).
  [2]陈一星.快速发展后的研究生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查、统计分析、历史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 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案中对《内经》条文的征引应用实例,统计分析古代医家临床上对《内经》条文
摘要: 篇章的衔接不仅是一种表层结构上的词汇、语法手段,而且是篇章深层结构上的认知手段。前者指的是篇章的显性衔接手段,后者指的是篇章的隐性衔接手段,这两大手段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篇章的建构,并达到篇章的连贯。本文以篇章的深层结构为出发点,探讨篇章的隐性衔接机制如何作用于篇章的连贯。  关键词: 篇章连贯 隐性衔接接机制 语言象征性 人际功能    1.引言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语篇连贯必须满足两个条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选择性抑制剂TWS119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划痕和Tra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氯吡格雷基因代谢类型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测定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三组;A
摘要: 本文在配价是语义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句法和语义过滤,认定天气类动词是词组而非动词;通过语义蕴含测试和论证处所成分的价语成分资格,认定灾难类动词是一价动词;对汉语和英语在零价动词上的差异和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AGR 特征和动词与配价成分融合是汉英零价动词差异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  关键词: 配价理论 汉语 英语 零价动词 比较    1.引言  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零价动词的文章不多。部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历史和岁月的凝结。文物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更是经济硬实力的支撑。从西屏古市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松阳人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松阳灿烂的文化。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一座县城负载的不仅是经济和商业的价值,更含有文化的历史元素。  松阳在古时曾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文物古迹众多,传
摘要: 本文在分析现代企业文化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健全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这三种结构,突出企业的个性与特色,充分阐述了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涵义 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它包括一系列的基本构成要素,如
目的 观察Wnt-1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基因敲降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以及WISP-2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移植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MCF-7乳腺癌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加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c-kit/CD 117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目的:寻找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殊性异常指标,为其中医辨证、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观察者172例,其中健康对照组31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1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