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荷兰医生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因首先发现食物中含有维持生命必需的维生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时至今日,维生素仍然被我们所津津乐道……
谈起脚气病,现在许多人都不了解,因为许多地方已见不到这种病了。然而在一百多年前,人们正为探寻此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而发愁——
奇怪的“夺命病魔”
印度尼西亚等国曾经流行着一种疾病,并且每年有几十万人因此而死亡。得了这种病的人,先是全身感到疲劳,干什么活都没有力气,走路小腿发沉,慢慢的小腿肌肉疼痛甚至萎缩;发展到严重阶段,病人的神志不清、口唇苍白、呼吸急促、心慌、最终心力衰竭,有不少人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死亡。
殖民者的顾虑
19世纪,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东印度”。作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欧洲小国荷兰的殖民地。因为脚气病广为流行,荷兰殖民者也一批批地患病。他们或备受疾病折磨,或病死他乡。
1888年,当时的荷兰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开始进行脚气病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目的是找出脚气病原因,解除此病对殖民者的威胁。
学者的参与
许多科学家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荷兰医生克里斯蒂安·艾克曼正在柏林跟随细菌学奠基人科赫一起工作。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告奋勇加入这个委员会,并在当年10月就打点行装,动身来到东印度群岛。
当时,巴斯德的细菌理论已得到普遍承认。艾克曼起初也认为脚气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他用鸡做实验,从临床对病人的观察,到一系列的显微镜观察,两年多的研究结果,让委员会的科学家和医生都认为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炎,还从病人血液里分离出一种球菌,所以认定球菌是引起脚气病的原凶:脚气病是传染病。委员会认为研究任务已经完成,因此要回国了。
深入探索
艾克曼觉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比如脚气病真是传染病吗?用什么方法预防和治疗?他想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没有走,继续留在雅加达,担任了新成立的病理解剖学和细菌实验室主任,还兼任医科学校校长。
他借用了一家陆军医院的几间房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室研究。然而,一个偶然和事件改变了他的计划。
真相大白
1890年6月10日,他们买了一批小鸡,以供做实验用。并从当地雇来一个人,负责畏鸡。谁知一个月后,许多鸡得了病,病鸡无精打采,整天不吃,蜷缩在角落里打盹,走起路来步态不稳,有的呼吸困难,鸡冠变青紫,最后竟接二连三地死了。
艾克曼解剖了死鸡,结果发现这些鸡得的病和与脚气病人一样,都是多发性神经炎。莫非脚气病真的是传染病?艾克曼陷入了沉思。
11月初,实验室新来了一名厨师,他同时接替了喂鸡工作。到11月底,没有死的病鸡都恢复了健康,又活蹦乱跳的四处寻食了。这个情况引起了艾克曼的注意。
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与原来负责养鸡人员的用精白米饭喂鸡有关。那个爱贪小便宜的人,他每天去医院病房收集剩下来的白米饭,然后用白米饭喂鸡,而把买鸡饲料的钱克扣下来,据为己有。而新来的厨师,却是按规定买实验室所要求的饲料(糙米加米糠)喂鸡。
这样一件看来平常的事,却引起艾克曼的思考:用精白米喂鸡,鸡得了脚气病;用糙米加米糠喂鸡,鸡的脚气病就好了。难道脚气病与吃的食物有关?于是,他设计并开始了新的试验。
艾克曼把一群小鸡随意分为两组,一组鸡吃精白米,另一组吃有米糠的饲料。经过三四周,吃精白米的鸡出现了气病的症状,吃鸡饲料的鸡却十分健康。于是他又给得了脚气病的鸡改吃糙米,不久得病的鸡又都恢复了健康。
艾克曼意识到,脚气病与精白米有关!当地人习惯把大米加工得很白,这样就去掉了米糠。艾克曼认为,很可能米糠中有一种对人体很重要的物质,如果常年吃精白米,就会生脚 气病!
维生素“面世”
1897年艾克曼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欧洲和日本引起了轰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以后人们就称为“维生素”。脚气病正是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它不是传染病。
直到1912年,日本生化学家才从稻米壳中提取出了一种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同年,波兰出生的英国化学家冯克在伦敦的李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开始研究脚气病的原因。他从一吨稻壳中得到16盎司的结晶状粗制品。从酵酶中也可以制出同样的化合物。由于这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种胺,冯克就给它起名叫生命胺(Vitamine)。冯克的发现开辟了由于营养缺乏而产生的疾病的研究。
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其它一些维生素,并搞清了缺乏某种维生素与一此疾病的关系。到1930年人们才弄清楚了维后素B是一种复合体,并将能治疗脚气病的因子称为维生素B1,第二种因子称为维生素 B2,等等。
由于艾克曼首先发现食物中含有维持生命必需的维后素,从而荣获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谈起脚气病,现在许多人都不了解,因为许多地方已见不到这种病了。然而在一百多年前,人们正为探寻此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而发愁——
奇怪的“夺命病魔”
印度尼西亚等国曾经流行着一种疾病,并且每年有几十万人因此而死亡。得了这种病的人,先是全身感到疲劳,干什么活都没有力气,走路小腿发沉,慢慢的小腿肌肉疼痛甚至萎缩;发展到严重阶段,病人的神志不清、口唇苍白、呼吸急促、心慌、最终心力衰竭,有不少人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死亡。
殖民者的顾虑
19世纪,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东印度”。作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欧洲小国荷兰的殖民地。因为脚气病广为流行,荷兰殖民者也一批批地患病。他们或备受疾病折磨,或病死他乡。
1888年,当时的荷兰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开始进行脚气病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目的是找出脚气病原因,解除此病对殖民者的威胁。
学者的参与
许多科学家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荷兰医生克里斯蒂安·艾克曼正在柏林跟随细菌学奠基人科赫一起工作。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告奋勇加入这个委员会,并在当年10月就打点行装,动身来到东印度群岛。
当时,巴斯德的细菌理论已得到普遍承认。艾克曼起初也认为脚气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他用鸡做实验,从临床对病人的观察,到一系列的显微镜观察,两年多的研究结果,让委员会的科学家和医生都认为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炎,还从病人血液里分离出一种球菌,所以认定球菌是引起脚气病的原凶:脚气病是传染病。委员会认为研究任务已经完成,因此要回国了。
深入探索
艾克曼觉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比如脚气病真是传染病吗?用什么方法预防和治疗?他想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没有走,继续留在雅加达,担任了新成立的病理解剖学和细菌实验室主任,还兼任医科学校校长。
他借用了一家陆军医院的几间房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室研究。然而,一个偶然和事件改变了他的计划。
真相大白
1890年6月10日,他们买了一批小鸡,以供做实验用。并从当地雇来一个人,负责畏鸡。谁知一个月后,许多鸡得了病,病鸡无精打采,整天不吃,蜷缩在角落里打盹,走起路来步态不稳,有的呼吸困难,鸡冠变青紫,最后竟接二连三地死了。
艾克曼解剖了死鸡,结果发现这些鸡得的病和与脚气病人一样,都是多发性神经炎。莫非脚气病真的是传染病?艾克曼陷入了沉思。
11月初,实验室新来了一名厨师,他同时接替了喂鸡工作。到11月底,没有死的病鸡都恢复了健康,又活蹦乱跳的四处寻食了。这个情况引起了艾克曼的注意。
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与原来负责养鸡人员的用精白米饭喂鸡有关。那个爱贪小便宜的人,他每天去医院病房收集剩下来的白米饭,然后用白米饭喂鸡,而把买鸡饲料的钱克扣下来,据为己有。而新来的厨师,却是按规定买实验室所要求的饲料(糙米加米糠)喂鸡。
这样一件看来平常的事,却引起艾克曼的思考:用精白米喂鸡,鸡得了脚气病;用糙米加米糠喂鸡,鸡的脚气病就好了。难道脚气病与吃的食物有关?于是,他设计并开始了新的试验。
艾克曼把一群小鸡随意分为两组,一组鸡吃精白米,另一组吃有米糠的饲料。经过三四周,吃精白米的鸡出现了气病的症状,吃鸡饲料的鸡却十分健康。于是他又给得了脚气病的鸡改吃糙米,不久得病的鸡又都恢复了健康。
艾克曼意识到,脚气病与精白米有关!当地人习惯把大米加工得很白,这样就去掉了米糠。艾克曼认为,很可能米糠中有一种对人体很重要的物质,如果常年吃精白米,就会生脚 气病!
维生素“面世”
1897年艾克曼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欧洲和日本引起了轰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以后人们就称为“维生素”。脚气病正是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它不是传染病。
直到1912年,日本生化学家才从稻米壳中提取出了一种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同年,波兰出生的英国化学家冯克在伦敦的李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开始研究脚气病的原因。他从一吨稻壳中得到16盎司的结晶状粗制品。从酵酶中也可以制出同样的化合物。由于这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种胺,冯克就给它起名叫生命胺(Vitamine)。冯克的发现开辟了由于营养缺乏而产生的疾病的研究。
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其它一些维生素,并搞清了缺乏某种维生素与一此疾病的关系。到1930年人们才弄清楚了维后素B是一种复合体,并将能治疗脚气病的因子称为维生素B1,第二种因子称为维生素 B2,等等。
由于艾克曼首先发现食物中含有维持生命必需的维后素,从而荣获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