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后无他物,唯有大萝卜。”这句日本俳句,清丽有禅机,想必松尾芭蕉写下这一句时,笔尖是衔着生动和趣味的。朴实的萝卜,被菊花轻轻牵动,也跟着高雅起来了。然,菊与萝卜相提并论,我认为虽不妥帖,却不失温情。萝卜种子一旦埋下,便会有一颗朴素的心在等待。秋风亦有情意,菊花先醉在枝头。闲庭素院,一眼望去,连头发丝里都漾着喜悦,早早晚晚的时光里,一样的等待有了不一样的意味和景象。
菊花苗来自广东梅州,因为我无法抵挡丹姐朋友圈里那些浅淡的、黄俏的花朵的诱惑,便央求她给的。丹姐是客家人,她说这些菊花是她前年春天从山里挖回来的老根,埋入花盆儿就会成活。它们野性十足,喜欢攀爬,繁殖能力强,天气越冷越开花。
第一次养这种野菊花,我不太清楚它的脾性。直到进入九月后,园子里各色花朵渐渐稀疏了,它才开始结蕾。那一刻,我感觉整个夏天的等待,都值得了。半夜醒来,想着院里那一盆野菊花,正在酝酿一个花事的到来,我的心里便充满了喜悦。
我以为,它像家乡的九月菊开在九月,可到了十月,它依旧攥紧着花蕾,像攥紧的一个个的小拳头。风吹着吹着,吹成了北风,我开始担心,生怕来自广东的野菊花熬不过北京天气的寒冷。
等待的日子里,居然不断有新鲜的叶片长出来。大小不一的叶片有着同样的形状,正面的颜色深一些,背面浅绿,像艾叶,蒙着薄薄的一层灰白,浅浅的纹路摸上去有凸凹感。而漶漫的记忆,也慢慢聚拢,回忆的暗流推动着时间的季节河。
故乡的冬天,一场又一场纷飞的雪花,随意而轻盈,如从天而降的花朵,撒在山野和荒丘之上。远看,近看,一望无际的雪色覆盖着天地万物。在母亲的小菜园子旁边,有片荒地,冬天时邻居家用它沤羊粪。到了春天,发酵好的羊粪都被送到新翻过的庄稼地里,荒地就空了出来。
因为上面沤过羊粪,加上雪水的渗透,泥土呈现出深褐色,野草的种子得到了肥水的滋养,使得那一片野草茂盛无比。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天,杂草丛里长出来几棵油绿的小苗苗,细長的叶片夹在苦豆、黄蒿和灰灰菜中间,格外醒目。母亲说,这是菊花苗。
回族女人天性爱美,喜欢花草。看着菊花苗和杂草挤挤挨挨在一起,一场大雨过后,母亲便小心翼翼地用铲子连根带泥,挖出了菊花苗,埋在菜地靠墙的位置,培好土浇足了水。一阵忙碌之后,她虽然踩了两脚泥,却带着满心欢喜回了家。
二十多年前,农村生活朴实又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有各的忙碌。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我对于菊花的了解少之又少,我只知道母亲在园子里栽了菊花,但什么颜色,什么时候开花,甚至会不会开花,都没有过多的想法。
离开杂草窝的菊花苗,得到我母亲救济后,依着墙根长得飞快,八月时已经高过围墙。它深绿的枝条,又分出很多侧枝,纵横交错缀满了叶子。叶片正面比较光滑,而背面印满纹理,一阵风来,枝干上像挂满了绿色的小旗子。
这才九月初,菊花苗便出落得高挑惹眼,手指粗的枝干顶端坐满了绿色的球状的花蕾,一派欣欣向荣。
九月末,秋风越来越急,园子里的青菜都被母亲摘回了家,父亲开始平整菜地、整理残根烂叶,独有那一丛菊花缀满了花朵。浅黄的花瓣围着深黄的花蕊,虽是单瓣,却也娇俏动人。深秋,清凉的阳光下,蜜蜂和蝴蝶已经了无踪迹,可一看到那丛菊花,喜悦就会在一家人的脸上漾开,母亲更是满眼欢喜。
不要说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们,赏菊品菊赞菊的闲情意趣,只看那些繁茂的花朵凌霜而发,任谁见了也会心生怜爱和敬佩。要知道,在九月末的北疆,夜里的气温已接近零度,大片的田野里,草木已经开始凋零,冬天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
就在我为野菊花担心时,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水土不服,居然还活得出乎意料。记得,刚埋进花盆的小苗,细软柔嫩,透着南方的温柔气息。但到九月结花蕾时,株高已有半米多高。立秋后,大约因为早晚温差大的缘故,大部分叶片变成了红色,而一粒粒浅绿的花蕾点缀其中,别有一番韵味。
立冬后的第五天,搬进客厅的野菊花,居然热热闹闹地开花了。先是三五朵,一夜过后,又开了十几朵;几天后,沐浴在午后初斜阳光里的,是爆盆的花朵和喜悦的心情,二者缠绵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了。
北方的冬天,阳光带着甜蜜的暖意,重瓣的花朵彼此相拥,依着枝干溢出浅香,洇着一簇一簇璀璨的金黄。红叶子高低错落,深黄的花蕊举着花瓣贴在上面。开窗通风时,花朵和叶片像灵动的蝶在窗前飞,更像一群远道而来的小精灵造访我的生活,引来无数的欢喜温暖这个季节。
难掩喜悦的心情,我急急地拍了照片发给丹姐。隔着手机屏幕听到她的语音,喜悦瞬间翻倍,好似那些菊花苗是她精挑细选送给我的药引子,所有快乐的事情都被重新排序解密,想表达的情绪忍也忍不住,如那些开起来拦也拦不住的菊花。
菊花喜欢丛生,独苗成活后用不了几天嫩嫩的侧芽就会打着卷,一个接一个地从主枝上冒出来,花土肥沃时也会从根下生芽。不断长高的枝干随个人喜好要选择性地摘心,两三次摘心之后有了满意的造型,就可以静等花蕾攀上枝头。植物的随性里藏着心跳与脉络,很多时候,它们的可塑性会与人性的善意期许同步,枝枝蔓蔓都会任性地生出花朵。
世人种菊多是自赏,置案头,立廊前,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以我之悟,不论时日短长,遇见自己喜欢的颜色时,必会在心意深处静养一份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的美好。
菊花苗来自广东梅州,因为我无法抵挡丹姐朋友圈里那些浅淡的、黄俏的花朵的诱惑,便央求她给的。丹姐是客家人,她说这些菊花是她前年春天从山里挖回来的老根,埋入花盆儿就会成活。它们野性十足,喜欢攀爬,繁殖能力强,天气越冷越开花。
第一次养这种野菊花,我不太清楚它的脾性。直到进入九月后,园子里各色花朵渐渐稀疏了,它才开始结蕾。那一刻,我感觉整个夏天的等待,都值得了。半夜醒来,想着院里那一盆野菊花,正在酝酿一个花事的到来,我的心里便充满了喜悦。
我以为,它像家乡的九月菊开在九月,可到了十月,它依旧攥紧着花蕾,像攥紧的一个个的小拳头。风吹着吹着,吹成了北风,我开始担心,生怕来自广东的野菊花熬不过北京天气的寒冷。
等待的日子里,居然不断有新鲜的叶片长出来。大小不一的叶片有着同样的形状,正面的颜色深一些,背面浅绿,像艾叶,蒙着薄薄的一层灰白,浅浅的纹路摸上去有凸凹感。而漶漫的记忆,也慢慢聚拢,回忆的暗流推动着时间的季节河。
故乡的冬天,一场又一场纷飞的雪花,随意而轻盈,如从天而降的花朵,撒在山野和荒丘之上。远看,近看,一望无际的雪色覆盖着天地万物。在母亲的小菜园子旁边,有片荒地,冬天时邻居家用它沤羊粪。到了春天,发酵好的羊粪都被送到新翻过的庄稼地里,荒地就空了出来。
因为上面沤过羊粪,加上雪水的渗透,泥土呈现出深褐色,野草的种子得到了肥水的滋养,使得那一片野草茂盛无比。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天,杂草丛里长出来几棵油绿的小苗苗,细長的叶片夹在苦豆、黄蒿和灰灰菜中间,格外醒目。母亲说,这是菊花苗。
回族女人天性爱美,喜欢花草。看着菊花苗和杂草挤挤挨挨在一起,一场大雨过后,母亲便小心翼翼地用铲子连根带泥,挖出了菊花苗,埋在菜地靠墙的位置,培好土浇足了水。一阵忙碌之后,她虽然踩了两脚泥,却带着满心欢喜回了家。
二十多年前,农村生活朴实又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有各的忙碌。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我对于菊花的了解少之又少,我只知道母亲在园子里栽了菊花,但什么颜色,什么时候开花,甚至会不会开花,都没有过多的想法。
离开杂草窝的菊花苗,得到我母亲救济后,依着墙根长得飞快,八月时已经高过围墙。它深绿的枝条,又分出很多侧枝,纵横交错缀满了叶子。叶片正面比较光滑,而背面印满纹理,一阵风来,枝干上像挂满了绿色的小旗子。
这才九月初,菊花苗便出落得高挑惹眼,手指粗的枝干顶端坐满了绿色的球状的花蕾,一派欣欣向荣。
九月末,秋风越来越急,园子里的青菜都被母亲摘回了家,父亲开始平整菜地、整理残根烂叶,独有那一丛菊花缀满了花朵。浅黄的花瓣围着深黄的花蕊,虽是单瓣,却也娇俏动人。深秋,清凉的阳光下,蜜蜂和蝴蝶已经了无踪迹,可一看到那丛菊花,喜悦就会在一家人的脸上漾开,母亲更是满眼欢喜。
不要说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们,赏菊品菊赞菊的闲情意趣,只看那些繁茂的花朵凌霜而发,任谁见了也会心生怜爱和敬佩。要知道,在九月末的北疆,夜里的气温已接近零度,大片的田野里,草木已经开始凋零,冬天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
就在我为野菊花担心时,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水土不服,居然还活得出乎意料。记得,刚埋进花盆的小苗,细软柔嫩,透着南方的温柔气息。但到九月结花蕾时,株高已有半米多高。立秋后,大约因为早晚温差大的缘故,大部分叶片变成了红色,而一粒粒浅绿的花蕾点缀其中,别有一番韵味。
立冬后的第五天,搬进客厅的野菊花,居然热热闹闹地开花了。先是三五朵,一夜过后,又开了十几朵;几天后,沐浴在午后初斜阳光里的,是爆盆的花朵和喜悦的心情,二者缠绵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了。
北方的冬天,阳光带着甜蜜的暖意,重瓣的花朵彼此相拥,依着枝干溢出浅香,洇着一簇一簇璀璨的金黄。红叶子高低错落,深黄的花蕊举着花瓣贴在上面。开窗通风时,花朵和叶片像灵动的蝶在窗前飞,更像一群远道而来的小精灵造访我的生活,引来无数的欢喜温暖这个季节。
难掩喜悦的心情,我急急地拍了照片发给丹姐。隔着手机屏幕听到她的语音,喜悦瞬间翻倍,好似那些菊花苗是她精挑细选送给我的药引子,所有快乐的事情都被重新排序解密,想表达的情绪忍也忍不住,如那些开起来拦也拦不住的菊花。
菊花喜欢丛生,独苗成活后用不了几天嫩嫩的侧芽就会打着卷,一个接一个地从主枝上冒出来,花土肥沃时也会从根下生芽。不断长高的枝干随个人喜好要选择性地摘心,两三次摘心之后有了满意的造型,就可以静等花蕾攀上枝头。植物的随性里藏着心跳与脉络,很多时候,它们的可塑性会与人性的善意期许同步,枝枝蔓蔓都会任性地生出花朵。
世人种菊多是自赏,置案头,立廊前,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以我之悟,不论时日短长,遇见自己喜欢的颜色时,必会在心意深处静养一份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