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华通讯社总编辑、高级记者南振中在他的《记者的发现力》一文中写道:
年轻记者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使自己的眼睛同自己的大脑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不同大脑联系起来,即使能够看见一些东西,也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属性,跟‘假眼’也差不了多少。
很巧,当代著名记者张建伟在他的《深呼吸》一书中也写道:
据说眼睛是最客观的,最不容易受到欺骗的。但当客体“伪装”起来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需要在眼睛上装个脑袋。
请用带着脑袋的眼睛去观察,请让眼光四射,别被一个“真实”的假象所蒙蔽。
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韩晓晖则用他们的一次采访实践活生生地教育了我们。
1997年5月29日上午,陕西省农机局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会——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
新华社记者被邀请到仪式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来到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记者看到,在一片上万亩的麦田里,有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前来参加这一项颇具规模的开机仪式。上午10时40分,仪式开始。应邀到场的各级领导剪彩、讲话之后,一台台收割机开进麦田,开始收割。这时,参加剪彩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开始陆续离开。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张伯达和韩晓晖想多拍几张现场照片,多留了一会儿。这时他们发现,有3台还没进地的收割机调头离去了。4台正在麦田中收割的收割机也掉转车头,准备打道回府了,另5台也做出了准备结束的样子……
本来就是一个“开机仪式”,比划两下,做做样子,可以理解——很多记者都这样“理解”了,所以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新华社的两个记者脑海中却升起一个疑问:正是“龙口夺粮”的“三夏”,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持续收割呢?他们想弄个究竟。没想到农场一位负责人告诉他们:这里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现在收割有点可惜了。但是省农机局好几天前就来打招呼布置了,不能不搞。为了应付这个“仪式”,场里140名干部整整准备了3天。兄弟农场支持了5台收割机……另一位干部告诉他们,“今天割的五六十亩麦子,因未完全成熟和湿度太大,导致脱粒不净,肯定要影响产量。”
听到了这些话,记者决定进一步跟踪采访。走进收割现场,他们看到,在隆隆的机声中,收割机向卡车“吐”出的是“一口口”泛青的麦粒。他们还看到,有一台收割机因麦粒太湿发粘而发生了“肠梗阻”。一位在农场干了30多年的老师傅指着快装满了的卡车对记者说,“麦子熟了才能割嘛,何必搞这个‘仪式’!这样做,不光要减产,还要费很大的工夫去晒晾。”
看到的,是假的!
看到的,是虚的!
看到的,是错的!
回到分社的记者,写了一篇批评性的消息,标题是《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消息的导语是这样的:
几十亩尚未成熟的小麦,昨日在陕西省农机局主办的一个“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上被数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对这种形式主义造成的损失惋惜不已。
这篇消息在1997年中国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观察,是记者采访极为重要的方法。它的重要性已经有太多的论述了。我们这里想说的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事物内部的联系,事件的曲折原委,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它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透析过程。何况,也不能否认,有些人出于某种不良动机,会有意给记者设置假象,让记者充当他的工具。即使是无意的——由于认识水平工作能力原因——把表象当本质展示给记者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头脑太简单了,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给你看什么你就写什么,不是很容易上当吗?
年轻记者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使自己的眼睛同自己的大脑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不同大脑联系起来,即使能够看见一些东西,也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属性,跟‘假眼’也差不了多少。
很巧,当代著名记者张建伟在他的《深呼吸》一书中也写道:
据说眼睛是最客观的,最不容易受到欺骗的。但当客体“伪装”起来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需要在眼睛上装个脑袋。
请用带着脑袋的眼睛去观察,请让眼光四射,别被一个“真实”的假象所蒙蔽。
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韩晓晖则用他们的一次采访实践活生生地教育了我们。
1997年5月29日上午,陕西省农机局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会——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
新华社记者被邀请到仪式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来到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记者看到,在一片上万亩的麦田里,有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前来参加这一项颇具规模的开机仪式。上午10时40分,仪式开始。应邀到场的各级领导剪彩、讲话之后,一台台收割机开进麦田,开始收割。这时,参加剪彩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开始陆续离开。来自新华社的记者张伯达和韩晓晖想多拍几张现场照片,多留了一会儿。这时他们发现,有3台还没进地的收割机调头离去了。4台正在麦田中收割的收割机也掉转车头,准备打道回府了,另5台也做出了准备结束的样子……
本来就是一个“开机仪式”,比划两下,做做样子,可以理解——很多记者都这样“理解”了,所以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新华社的两个记者脑海中却升起一个疑问:正是“龙口夺粮”的“三夏”,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持续收割呢?他们想弄个究竟。没想到农场一位负责人告诉他们:这里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现在收割有点可惜了。但是省农机局好几天前就来打招呼布置了,不能不搞。为了应付这个“仪式”,场里140名干部整整准备了3天。兄弟农场支持了5台收割机……另一位干部告诉他们,“今天割的五六十亩麦子,因未完全成熟和湿度太大,导致脱粒不净,肯定要影响产量。”
听到了这些话,记者决定进一步跟踪采访。走进收割现场,他们看到,在隆隆的机声中,收割机向卡车“吐”出的是“一口口”泛青的麦粒。他们还看到,有一台收割机因麦粒太湿发粘而发生了“肠梗阻”。一位在农场干了30多年的老师傅指着快装满了的卡车对记者说,“麦子熟了才能割嘛,何必搞这个‘仪式’!这样做,不光要减产,还要费很大的工夫去晒晾。”
看到的,是假的!
看到的,是虚的!
看到的,是错的!
回到分社的记者,写了一篇批评性的消息,标题是《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消息的导语是这样的:
几十亩尚未成熟的小麦,昨日在陕西省农机局主办的一个“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上被数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对这种形式主义造成的损失惋惜不已。
这篇消息在1997年中国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观察,是记者采访极为重要的方法。它的重要性已经有太多的论述了。我们这里想说的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事物内部的联系,事件的曲折原委,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它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透析过程。何况,也不能否认,有些人出于某种不良动机,会有意给记者设置假象,让记者充当他的工具。即使是无意的——由于认识水平工作能力原因——把表象当本质展示给记者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头脑太简单了,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给你看什么你就写什么,不是很容易上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