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二先生是《儒林外史》里的一位高人,他在当今有极大的标本意义。下面摘段原文,以备读者先生研读、玩味。
一日,马二先生拜见蘧公孙,两人在聊天时,马二先生讲了一番“举业”高论。《儒林外史》里这样写道:
马二先生道:“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然要做的。……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梁齐,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则就是孔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一席话,说得蘧公孙如梦方醒。又留他吃了晚饭,结为性命之交。
马二先生不愧为旷世实用主义大师,上述高论言虽俗而理在其中,经世不变,就是到了当代也毫不过时,且有历久弥新之感。
时过境迁,马二先生摇身一变,混迹于当今社会。为了看清马二先生的真面目,半山先生就试着给他画个像,以便读者先生在大街上踫到时认出来。
其实,读者先生对马二先生并不陌生。他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邻居、朋友,或是老师、领导。他曾因参加当今的“举业”而荣华富贵,或一生没进过学堂留有遗恨。他存在于任何职业之中,犹以教育行业最为密集。他曾说过:“上学为了啥?就是考大学。”他还说:“什么都不要给我说,上线率才是硬道理!”他还说:“×中才是好学校,人家都教出了N个状元。”他还说……就不用再说了吧,聪明的读者先生都知道他还说什么了。
半山先生绞尽脑汁绘出这个画像,读者先生不妨拿去在自己周围比照比照,我敢拿两块钱打赌,马二先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如果读者先生还有兴趣,不妨闲时拿一面镜子,比照画像看看镜子,里面的人说不定也是马二先生。
马二先生有一个处世哲学,那就是实用主义。他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社会上,个人只不过是一粒沙子,在历史长河中,一粒沙子是无法左右奔流的大河,只能随波起伏。从一个凡人的角度来看,举业啊、考试啊只不过是一场大型游戏,游戏中的胜出者可以获得巨大利益,而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可以从中分一杯羹,皆大欢喜。
马二先生所说的“举业”,不为现在人所理解,用一个新词暂且就叫“应试”吧。就当下来说,一个人若不于万千人中挤过高考独木桥,上个大学,拿个学士、硕士、博士之类的文凭,哪个给你饭吃,哪个给你官做?进而哪有漂亮媳妇、大洋楼、小轿车?这岂不是马二先生哲学的现实表现乎?
明朝大学者谢肇淛说:“今之人,但知教子弟取富贵耳,非真能教之读书也。”其实古今一理,今之人何尝不是如此?应试之利可谓大矣,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就不是怪事,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而且,这种需求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其需求动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元史》中有一段记载说:许衡,年七岁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老师的这种直白不是假正经而是真心情。这并不可怕,既然考试是最正当、最荣誉的获取利益的途径,何乐而不为呢?可怕的是它被大多数人推崇并利用,进而使其扭曲变形,把那些状元、上线率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作成绩和荣耀,并以此去评价和引导其他人。应试教育就是这样被促成的。这像是对应试教育这匹马儿加了一鞭,它跑得更快、更欢了。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宋书·袁粲传》里有一则寓言说:昔有一国,国有一泉叫“狂泉”。国人喝了狂泉水发了狂,只有国王喝自家井里的水没发狂。国人一看国王和他们不一样,以为国王发狂了。就把国王抓住“疗其狂疾”。国王不任其苦只得喝下狂泉之水,于是举国上下,全是疯子、狂人,“众人欢然”。
在众人皆狂的现实下,就会出现反谓“不狂为狂”的观念。无数马二先生就会“共执”不狂之人“疗其狂疾”,去评价他、引导他,让其“不任其苦”被迫喝下“狂泉水”。
无数人把理想、命运、财富、官帽寄托于教育,准确地说是寄托在应试教育上,教育就像一个被绑架了的皇帝一样,已无发号施令的权力,而绑架者打着“旗子”在活蹦乱跳,“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教育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工具。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绑架者就是马二先生——社会中的大多数。“多数人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在平时,人们可能比较看重行政文件,其实马二先生们才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经常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为民着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左右逢源。无数荒唐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众人的推动下走向偏道而无法扭转,应试教育正是如此。
教育应试化发展是马二先生们所想的、希望的,是他们认为应当如此的。因为人的命运再没有比在一纸文凭面前更容易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事了,这几乎是一条“终南捷径”。因此马二先生们就形成了一个利益交织的庞大群体,群体里的人低着脑袋推着应试教育这辆车不断前进,而车走向哪里他们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一日,马二先生拜见蘧公孙,两人在聊天时,马二先生讲了一番“举业”高论。《儒林外史》里这样写道:
马二先生道:“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然要做的。……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梁齐,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则就是孔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一席话,说得蘧公孙如梦方醒。又留他吃了晚饭,结为性命之交。
马二先生不愧为旷世实用主义大师,上述高论言虽俗而理在其中,经世不变,就是到了当代也毫不过时,且有历久弥新之感。
时过境迁,马二先生摇身一变,混迹于当今社会。为了看清马二先生的真面目,半山先生就试着给他画个像,以便读者先生在大街上踫到时认出来。
其实,读者先生对马二先生并不陌生。他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邻居、朋友,或是老师、领导。他曾因参加当今的“举业”而荣华富贵,或一生没进过学堂留有遗恨。他存在于任何职业之中,犹以教育行业最为密集。他曾说过:“上学为了啥?就是考大学。”他还说:“什么都不要给我说,上线率才是硬道理!”他还说:“×中才是好学校,人家都教出了N个状元。”他还说……就不用再说了吧,聪明的读者先生都知道他还说什么了。
半山先生绞尽脑汁绘出这个画像,读者先生不妨拿去在自己周围比照比照,我敢拿两块钱打赌,马二先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如果读者先生还有兴趣,不妨闲时拿一面镜子,比照画像看看镜子,里面的人说不定也是马二先生。
马二先生有一个处世哲学,那就是实用主义。他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社会上,个人只不过是一粒沙子,在历史长河中,一粒沙子是无法左右奔流的大河,只能随波起伏。从一个凡人的角度来看,举业啊、考试啊只不过是一场大型游戏,游戏中的胜出者可以获得巨大利益,而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可以从中分一杯羹,皆大欢喜。
马二先生所说的“举业”,不为现在人所理解,用一个新词暂且就叫“应试”吧。就当下来说,一个人若不于万千人中挤过高考独木桥,上个大学,拿个学士、硕士、博士之类的文凭,哪个给你饭吃,哪个给你官做?进而哪有漂亮媳妇、大洋楼、小轿车?这岂不是马二先生哲学的现实表现乎?
明朝大学者谢肇淛说:“今之人,但知教子弟取富贵耳,非真能教之读书也。”其实古今一理,今之人何尝不是如此?应试之利可谓大矣,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就不是怪事,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而且,这种需求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其需求动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元史》中有一段记载说:许衡,年七岁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老师的这种直白不是假正经而是真心情。这并不可怕,既然考试是最正当、最荣誉的获取利益的途径,何乐而不为呢?可怕的是它被大多数人推崇并利用,进而使其扭曲变形,把那些状元、上线率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作成绩和荣耀,并以此去评价和引导其他人。应试教育就是这样被促成的。这像是对应试教育这匹马儿加了一鞭,它跑得更快、更欢了。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宋书·袁粲传》里有一则寓言说:昔有一国,国有一泉叫“狂泉”。国人喝了狂泉水发了狂,只有国王喝自家井里的水没发狂。国人一看国王和他们不一样,以为国王发狂了。就把国王抓住“疗其狂疾”。国王不任其苦只得喝下狂泉之水,于是举国上下,全是疯子、狂人,“众人欢然”。
在众人皆狂的现实下,就会出现反谓“不狂为狂”的观念。无数马二先生就会“共执”不狂之人“疗其狂疾”,去评价他、引导他,让其“不任其苦”被迫喝下“狂泉水”。
无数人把理想、命运、财富、官帽寄托于教育,准确地说是寄托在应试教育上,教育就像一个被绑架了的皇帝一样,已无发号施令的权力,而绑架者打着“旗子”在活蹦乱跳,“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教育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工具。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绑架者就是马二先生——社会中的大多数。“多数人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在平时,人们可能比较看重行政文件,其实马二先生们才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经常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为民着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左右逢源。无数荒唐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众人的推动下走向偏道而无法扭转,应试教育正是如此。
教育应试化发展是马二先生们所想的、希望的,是他们认为应当如此的。因为人的命运再没有比在一纸文凭面前更容易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事了,这几乎是一条“终南捷径”。因此马二先生们就形成了一个利益交织的庞大群体,群体里的人低着脑袋推着应试教育这辆车不断前进,而车走向哪里他们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