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烦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伴随其他疾病发生,《伤寒论》中 "烦"、"心烦"、"烦躁"等字样多次出现,遍及六经。笔者通过对《伤寒论》中心烦的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整理,结合《伤寒论讲义》[1]一书的注解,探讨仲景关于心烦的辨证论治思想,为广大心烦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伤寒论》 心烦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84-02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构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书中虽无心烦专篇,但心烦作为其他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却贯穿六经,如“烦”、“心烦”、“烦躁”、“微烦”、“暴烦”、“ 心中懊憹”。《伤寒论》对于心烦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论述已较为系统和全面,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因而归纳整理书中相关条文,探讨书中治疗心烦的学术思想,对于提高临床辨治心烦的疗效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 太阳病心烦
1.1 外邪郁闭
《伤寒论》24条载“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其烦是由于外邪郁闭较重,病重药轻,初服桂枝汤后,正气得药力相助,尽力祛邪而不可得,阳郁不宣,扰乱心神。只须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利泻邪,再服桂枝汤即可。
1.2 表寒内热
38条载“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腠理闭塞特甚,阳气无从发越,内郁化热,郁热扰心。治以大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外寒祛,内热清,则烦躁止。141条载“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其烦是由于太阳表证误用冷水潠之,灌之,虽能缓解高热症状,但冷水郁遏营卫,使腠理闭塞,郁热不解,内扰于心。胡希恕老先生认为此处文蛤散应理解为文蛤汤,文蛤汤为大青龙汤减麻黄三两,去桂枝加文蛤而成,其证与大青龙汤证接近。若服汤表解,水饮内停尤存,治以五苓散。
1.3 膀胱蓄水
72条、74条分别载“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和“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其烦是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不能趋于下行,上逆犯心。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外散风寒,使下窍得利,外窍得通,内停水饮渐除,心烦可解。
1.4 肾阳虚
61条载“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病在太阳,医者先下后汗,治疗失序,肾阳骤虚,昼日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之虚得天阳相助,正邪交争激烈所致。治以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阳复则昼日烦躁症状得解。69条载“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本证为汗下后阴阳俱伤,在阳虚的基础上伴有阴虚的症状,阴阳俱不足,水火失济,阳虚神气外浮,阴虚阳无依附,故生烦躁。治以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使阳气复,阴液生,烦躁止。
1.5 热扰胸膈
76条、77条、79条、80条分别载“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栀子类汤证中均有心烦,主要是由于表证误下,无形之热郁于胸膈,致烦扰不宁,热去则心烦自止。栀子豉汤证甚则出现心中懊恼,反复颠倒而不得眠,治法为清宣除烦。在心烦出现时,栀子厚朴汤证可伴有腹部胀满,可见热郁程度加重,累及脘腹,治法为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栀子干姜汤证因医之过,心烦兼有中寒下利,治法为清上温下。
1.6 心脾两虚
102条载“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其心中悸而烦是由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复加邪气扰于胸中导致。治以小建中汤温中健脾,调和气血,气血冲盛则邪气退,心得所养,烦悸自止。
1.7 心阳虚
118条载“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火法劫汗伤阳,心阳受损,神失所养,心神浮越于外导致。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补心阳,镇潜安神,则阳复神宁,心烦得解。
1.8 热实结胸
134条载“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其心中懊憹是由于表证误用下法,邪热内陷,致热与水互结于胸膈,扰乱心神所致。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水热得去,邪不扰心则心中懊憹得解。
1.9 心下痞
158条载“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脾胃损伤,湿浊中阻,升降失常,虚气上逆所致。治以甘草泻心汤和胃补中,消痞止利,使脾胃得健,湿浊得去,气机得复,心烦自安。
2 阳明病篇
2.1 阳明热盛
26条、168条、169条分别载有“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烦均由阳明里热炽盛,邪热上熏于心所致。治以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清热,益气生津,热去而神无所扰,心烦自止。
2.2 热扰胸膈 221条、228条分别载“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其心中懊憹是由于阳明热证误下,胃中空虚,胃肠损伤,而邪热尤存,热邪乘虚扰于胸膈所致。来路虽与太阳篇栀子豉汤证有内外之别,而基本证候大体一致,故治法相同。治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热去烦解。
2.3 阳明实证
阳明实证中的三承气汤证均可有心烦,如207条载“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50条载“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38条、241条载“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三承气汤证之烦有轻重,调胃承气汤证之烦是由于燥热内盛,腑实初结,胃脉入通于心,邪热上扰所致,治以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润燥软坚。小承气汤证之微烦是由于热实内结,大便虽硬,躁坚程度较微,腑气不通,浊气上扰所致,治以小承气汤泻气通便,行气除满。大承气汤证之烦甚是由于阳明腑实,燥屎阻塞,痞满燥实俱重,浊热攻冲所致,治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荡涤热实。三承气汤通腑泻热,热实祛而烦自止。
3 少阳病篇
胆火上扰 伤寒少阳诸证多伴有心烦,如96条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主之。”103条载“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7条载“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47条载“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少阳病之心烦多由胆火内郁扰心所致,胆火一清,烦自止,但同中有异,须辨证治疗。小柴胡汤证其心烦是由于邪入少阳,胆火上扰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条达枢机。大柴胡汤证之郁郁微烦是由于阳明之浊邪合少阳之郁火一齐上扰所致,烦的程度较小柴胡汤证重,治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泄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之胸满烦惊是由于少阳邪气弥漫,胆火上炎兼胃热上蒸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心烦是由于胆热郁于上,邪热扰心兼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不能下祛,上逆犯心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4 太阴病篇
太阴阳复转愈278条载“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其暴烦是由于脾阳来复,正邪交争,祛邪外出,疾病向愈的佳兆。
5 少阴病篇
5.1 少阴寒化
282条载“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此为少阴寒化的辨证要点,心烦是由于阴盛于下,虚阳上扰所致。315条载“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其阴盛程度加重,已到阴盛格阳之势,烦亦加重,单纯用回阳救逆之药不能奏效。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使得阴格消,阳气渐复,心烦得除。另外309条载“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症状与少阴病相似,为少阴寒化类似证,烦躁欲死说明病人心烦躁扰,难以忍受。一方面是由于阳气虚衰不甚,尚能与邪气相争,另一方面是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所致。治以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浊暖肾,使阳气复、浊阴降,心烦止。
5.2 少阴病预后
287条载“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其烦是由于阳虚水气上凌犯心所致,但手足反温,这是阳气来复的表现,少阴阳回欲愈,心烦自解。289条、296条载“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病人自烦,欲去衣被,在精神好转、神智清醒的状态下,为阳气来复,阴邪渐退所致。病人虽亦烦躁但神志模糊,伴有吐利、四逆等症状,则为残阳外扰,神不守舍所致。298条、300条载“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病人不烦,与上述296条鉴别,是阳气进一步衰竭,虚阳无力与邪抗争,阳绝神亡的表现。
5.3 少阴热化
303条载“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心中烦是由于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而致心火独亢于上,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所致,治以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使心肾相交,阴阳平衡,心烦自止。310条载“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病至少阴,下利加重阴伤,阴虚不得滋养,虚热内生,上扰所致,治以猪肤汤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使阴复热清,心烦自安。319条载“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少阴下利阴伤热化,水热互结于下焦,上犯心神所致,治以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使下焦水热清,阴复火降则烦止。
6 厥阴篇
6.1 蛔厥
338条载“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其烦一方面是由于病人上焦有热,脾胃虚寒,蛔虫避寒就温,不安于下而上扰;另一方面是进食时饮食之味引发蛔虫扰动所致。治以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6.2 热厥
339条载“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条文出现“烦躁”、“胸胁烦满”,同为阳热内郁,热扰心神所致,但“胸胁烦满”较“烦躁”进一步加重,应当及时救治,不然有热伤及血络,而发便血之变证。
6.3 正衰危重
343条载“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烦躁是由于阴寒内盛,虚阳与阴邪抗争,浮越而扰及心神所致,治当灸厥阴经穴位以急救祛寒回阳。
6.4 胸中痰实
355条载“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其烦是由于痰涎或食积等有形之邪阻塞胸中或胃脘部,胸阳被阻,气机不畅所致,治以瓜蒂散因势利导,涌吐胸中实邪,邪去胸阳得通,气机得畅,心烦自解。
6.5 下利后热扰胸膈
375条载“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本条承接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言热结旁流之下利,用小承气汤后下利虽止,余热未尽,上扰胸膈致心烦,病机、治法与太阳、阳明两篇之栀子豉汤证同。
总结
今笔者通过整理归纳《伤寒论》中关于心烦的条文,并结合《伤寒论讲义》(第二版)一书的注解以及笔者自己对条文的认识,使得方证对应,辨治心烦的思路更为清晰。《伤寒论》之心烦遍及六经,多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临床应当详加辨治,审其病证而治之,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李赛美,伤寒论讲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52
【关键词】 《伤寒论》 心烦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84-02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构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书中虽无心烦专篇,但心烦作为其他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却贯穿六经,如“烦”、“心烦”、“烦躁”、“微烦”、“暴烦”、“ 心中懊憹”。《伤寒论》对于心烦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论述已较为系统和全面,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因而归纳整理书中相关条文,探讨书中治疗心烦的学术思想,对于提高临床辨治心烦的疗效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 太阳病心烦
1.1 外邪郁闭
《伤寒论》24条载“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其烦是由于外邪郁闭较重,病重药轻,初服桂枝汤后,正气得药力相助,尽力祛邪而不可得,阳郁不宣,扰乱心神。只须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利泻邪,再服桂枝汤即可。
1.2 表寒内热
38条载“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腠理闭塞特甚,阳气无从发越,内郁化热,郁热扰心。治以大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外寒祛,内热清,则烦躁止。141条载“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其烦是由于太阳表证误用冷水潠之,灌之,虽能缓解高热症状,但冷水郁遏营卫,使腠理闭塞,郁热不解,内扰于心。胡希恕老先生认为此处文蛤散应理解为文蛤汤,文蛤汤为大青龙汤减麻黄三两,去桂枝加文蛤而成,其证与大青龙汤证接近。若服汤表解,水饮内停尤存,治以五苓散。
1.3 膀胱蓄水
72条、74条分别载“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和“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其烦是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不能趋于下行,上逆犯心。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外散风寒,使下窍得利,外窍得通,内停水饮渐除,心烦可解。
1.4 肾阳虚
61条载“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病在太阳,医者先下后汗,治疗失序,肾阳骤虚,昼日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之虚得天阳相助,正邪交争激烈所致。治以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阳复则昼日烦躁症状得解。69条载“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本证为汗下后阴阳俱伤,在阳虚的基础上伴有阴虚的症状,阴阳俱不足,水火失济,阳虚神气外浮,阴虚阳无依附,故生烦躁。治以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使阳气复,阴液生,烦躁止。
1.5 热扰胸膈
76条、77条、79条、80条分别载“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栀子类汤证中均有心烦,主要是由于表证误下,无形之热郁于胸膈,致烦扰不宁,热去则心烦自止。栀子豉汤证甚则出现心中懊恼,反复颠倒而不得眠,治法为清宣除烦。在心烦出现时,栀子厚朴汤证可伴有腹部胀满,可见热郁程度加重,累及脘腹,治法为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栀子干姜汤证因医之过,心烦兼有中寒下利,治法为清上温下。
1.6 心脾两虚
102条载“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其心中悸而烦是由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复加邪气扰于胸中导致。治以小建中汤温中健脾,调和气血,气血冲盛则邪气退,心得所养,烦悸自止。
1.7 心阳虚
118条载“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烦躁是由于火法劫汗伤阳,心阳受损,神失所养,心神浮越于外导致。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补心阳,镇潜安神,则阳复神宁,心烦得解。
1.8 热实结胸
134条载“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其心中懊憹是由于表证误用下法,邪热内陷,致热与水互结于胸膈,扰乱心神所致。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水热得去,邪不扰心则心中懊憹得解。
1.9 心下痞
158条载“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脾胃损伤,湿浊中阻,升降失常,虚气上逆所致。治以甘草泻心汤和胃补中,消痞止利,使脾胃得健,湿浊得去,气机得复,心烦自安。
2 阳明病篇
2.1 阳明热盛
26条、168条、169条分别载有“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烦均由阳明里热炽盛,邪热上熏于心所致。治以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清热,益气生津,热去而神无所扰,心烦自止。
2.2 热扰胸膈 221条、228条分别载“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其心中懊憹是由于阳明热证误下,胃中空虚,胃肠损伤,而邪热尤存,热邪乘虚扰于胸膈所致。来路虽与太阳篇栀子豉汤证有内外之别,而基本证候大体一致,故治法相同。治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热去烦解。
2.3 阳明实证
阳明实证中的三承气汤证均可有心烦,如207条载“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50条载“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38条、241条载“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三承气汤证之烦有轻重,调胃承气汤证之烦是由于燥热内盛,腑实初结,胃脉入通于心,邪热上扰所致,治以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润燥软坚。小承气汤证之微烦是由于热实内结,大便虽硬,躁坚程度较微,腑气不通,浊气上扰所致,治以小承气汤泻气通便,行气除满。大承气汤证之烦甚是由于阳明腑实,燥屎阻塞,痞满燥实俱重,浊热攻冲所致,治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荡涤热实。三承气汤通腑泻热,热实祛而烦自止。
3 少阳病篇
胆火上扰 伤寒少阳诸证多伴有心烦,如96条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主之。”103条载“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7条载“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47条载“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少阳病之心烦多由胆火内郁扰心所致,胆火一清,烦自止,但同中有异,须辨证治疗。小柴胡汤证其心烦是由于邪入少阳,胆火上扰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条达枢机。大柴胡汤证之郁郁微烦是由于阳明之浊邪合少阳之郁火一齐上扰所致,烦的程度较小柴胡汤证重,治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泄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之胸满烦惊是由于少阳邪气弥漫,胆火上炎兼胃热上蒸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心烦是由于胆热郁于上,邪热扰心兼小便不利,水饮内停,不能下祛,上逆犯心所致,治法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4 太阴病篇
太阴阳复转愈278条载“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其暴烦是由于脾阳来复,正邪交争,祛邪外出,疾病向愈的佳兆。
5 少阴病篇
5.1 少阴寒化
282条载“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此为少阴寒化的辨证要点,心烦是由于阴盛于下,虚阳上扰所致。315条载“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其阴盛程度加重,已到阴盛格阳之势,烦亦加重,单纯用回阳救逆之药不能奏效。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使得阴格消,阳气渐复,心烦得除。另外309条载“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症状与少阴病相似,为少阴寒化类似证,烦躁欲死说明病人心烦躁扰,难以忍受。一方面是由于阳气虚衰不甚,尚能与邪气相争,另一方面是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所致。治以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浊暖肾,使阳气复、浊阴降,心烦止。
5.2 少阴病预后
287条载“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其烦是由于阳虚水气上凌犯心所致,但手足反温,这是阳气来复的表现,少阴阳回欲愈,心烦自解。289条、296条载“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病人自烦,欲去衣被,在精神好转、神智清醒的状态下,为阳气来复,阴邪渐退所致。病人虽亦烦躁但神志模糊,伴有吐利、四逆等症状,则为残阳外扰,神不守舍所致。298条、300条载“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病人不烦,与上述296条鉴别,是阳气进一步衰竭,虚阳无力与邪抗争,阳绝神亡的表现。
5.3 少阴热化
303条载“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心中烦是由于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而致心火独亢于上,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所致,治以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使心肾相交,阴阳平衡,心烦自止。310条载“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病至少阴,下利加重阴伤,阴虚不得滋养,虚热内生,上扰所致,治以猪肤汤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使阴复热清,心烦自安。319条载“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其心烦是由于少阴下利阴伤热化,水热互结于下焦,上犯心神所致,治以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使下焦水热清,阴复火降则烦止。
6 厥阴篇
6.1 蛔厥
338条载“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其烦一方面是由于病人上焦有热,脾胃虚寒,蛔虫避寒就温,不安于下而上扰;另一方面是进食时饮食之味引发蛔虫扰动所致。治以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6.2 热厥
339条载“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条文出现“烦躁”、“胸胁烦满”,同为阳热内郁,热扰心神所致,但“胸胁烦满”较“烦躁”进一步加重,应当及时救治,不然有热伤及血络,而发便血之变证。
6.3 正衰危重
343条载“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烦躁是由于阴寒内盛,虚阳与阴邪抗争,浮越而扰及心神所致,治当灸厥阴经穴位以急救祛寒回阳。
6.4 胸中痰实
355条载“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其烦是由于痰涎或食积等有形之邪阻塞胸中或胃脘部,胸阳被阻,气机不畅所致,治以瓜蒂散因势利导,涌吐胸中实邪,邪去胸阳得通,气机得畅,心烦自解。
6.5 下利后热扰胸膈
375条载“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本条承接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言热结旁流之下利,用小承气汤后下利虽止,余热未尽,上扰胸膈致心烦,病机、治法与太阳、阳明两篇之栀子豉汤证同。
总结
今笔者通过整理归纳《伤寒论》中关于心烦的条文,并结合《伤寒论讲义》(第二版)一书的注解以及笔者自己对条文的认识,使得方证对应,辨治心烦的思路更为清晰。《伤寒论》之心烦遍及六经,多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临床应当详加辨治,审其病证而治之,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李赛美,伤寒论讲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