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帷德:一颗钉子的传承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帷德
钟南山

  夜深了,窗外静悄悄。忙碌了一天的钟帷德躺到床上,他习惯性地摸出手机,专注地查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突然一则题为《武汉封城33天,钟南山终于笑了!》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牢牢地抓住了他的眼球,看着父亲的笑脸,钟帷德百感交集,往事涌上心头。

钟氏家风


  钟惟德小时候非常调皮,总是被老师投诉不好好学习,有时候还逃课。但老师也会夸奖他,说他乐于助人。钟南山虽然工作很忙碌,可是他非常关心儿子的成长,一有时间就和儿子谈心。钟南山说:“通过发现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孩子自然会慢慢成长。”
  那时,钟南山经常对钟帷德说:“钟家优良传统有两个,第一要永远有执著的追求,第二办事要严谨、实在,只要有这两条,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在钟南山的鼓励教育下,钟惟德追随父亲的脚步,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钟南山虽然没有太多时间和子女相处,但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钟帷德。
  钟帷德没有去父亲所在的广州人民医院,也没有选择和父亲一样的呼吸内科,而是去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泌尿外科医生。钟帷德不想在父亲的光环下生活,他要成就自己的事业。
  钟帷德擅长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在这方面贡献尤为突出。1998年成功应用药物经济学分析,以低值药物治疗前列腺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首次应用了CK-20外周血检测膀胱癌微转移及CD147在泌尿系肿瘤侵袭力的研究。钟帷德因突出贡献获得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还与中国科学院生产出首台国产膀胱荧光镜。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瑞典科罗伦斯佳研究中心先后授予他学术顾问及客座研究员的荣誉与称号。他多次代表中国医务界赴英、美、法、澳大利亚等国家友好交流。

仁心仁术


  在一次“送医下乡”活动中,钟帷德一边给村民看病,一边总结经验,凭借专业的医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从此以后,钟帷德每隔一周时间,都会去村里开展义诊。有一次,钟帷德发现村民不按处方买药,问了原因才知道,当地村民觉得处方里的药太贵了。
  钟帷德很郁闷,好多天愁眉不展。钟南山看在眼里,主动和儿子讨论这个问题。钟南山鼓励说:“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把你专业领域里的治疗费用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如果你能把这个做好,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激发了钟帷德的斗志,他立即开展了“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价研究”的课题。
  为了这个课题,钟帷德多次走访各个村庄的老中医,和老中医们一起上山采药,反复比对,研制治病药方,难题终于被攻克,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
  一位73岁的老人,因炎症导致尿道堵塞。如果按照常规治疗,每周要200元左右的医疗费用,老人负担不起。钟帷德给他使用自己研制的便宜又有效的合成药,每周只花5元钱。后来老人每周吃一次药,一直生活得很好。
  钟帷德救助了一个又一个患者,以最低的医药费带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他感慨地说:“父亲对我帮助很大,他帮我确立了研究方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直给予我中肯的建议。”
父子交谈

一颗钉子


  2020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钟南山一脸凝重地对钟帷德说:“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最近就不要去武汉了。”说完,就在茫茫夜色中坐高铁奔向了疫情中心区域武汉。在困难面前,84岁的父亲毅然迎难而上,又一次给钟帷德做出了表率。钟帷德恨不得能和父亲一起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钟南山在广州,钟帷德在做好本职工作后,还能经常去看望父亲,给他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帮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钟南山主动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为了与疫情拼速度,分析病例,研制新药,当时67岁的钟南山夜以继日地工作,连续38个小时没有合眼,最后累倒发烧,左上肺发炎。为了避免影响士气,钟南山选择自己在家治疗。他从医院买回消炎退烧药,让钟帷德给配药输液挂水。家里没有地方挂吊瓶,钟帷德就在门框上钉了一颗钉子,栓一根长绳吊着输液瓶,给父亲输了三天液。病还没有痊愈,钟南山就又一头扎到工作中,直至非典疫情得以控制才回家休息。
  那颗为父亲挂吊瓶的钉子,钟帷德至今没有舍得拔掉。他幽默地将其比作钟家的“定海神针”,他说:“这颗钉子代表着父亲一直教导我们的那句话——医者要有仁心和担当。如今,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的疫情,父亲危难之时以84岁高龄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钟帷德知道,父亲又进入了迎难而上的战斗模式。
  虽然父子俩选择了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他们对未知的追求和探索,对患者的仁爱之心都是一样的。這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也是一种希望的传承。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12日起,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的青翠苑社区已经连续3天收到来自675公里之外的爱心物资。这份来自常州市武进区的包裹,由一个名叫“心疼武汉行动组”的民间组织寄出。它的发起人,是一对母女。  2月3日,钢化村街道的工作人员张军丽在团中央“青春不散场 创新不掉线”实名领奖群发布求助信息:“谁有N95口罩资源,我在武汉,单位急用。”其时市场已是“一罩难求”,群里的朱书阳看到消息后转告给
期刊
无数个“小家”共同行动,才能换来“大家”的平安无虞,救治、防控、宣傳、排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这一场艰难的保卫战,我们需要敢为人先的冲锋者,更需要无私奉献的后援军,在聚光灯外,我们还看到了更多普通家庭默默投身战疫的身影。
期刊
杨云楊雯  2003年,杨云的父亲在南京市江宁区卫生监督所工作,非典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冲在了“抗非”一线。“那时,我住校读高中。我姐读大学,也住校。就听妈妈说,爸爸整天不着家,抗非典。”父亲整日在一线为了救死扶伤奔走忙碌,是2003年那场疫情给杨云和姐姐杨雯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唤起了杨云年少时的记忆,“我要和爸爸一样,投入这场战役。即使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冲锋陷阵,至少可以做
期刊
李翠玲母子在管控卡口  2月5日清晨寒气逼人,泰州市虹桥镇26个村(居)的交通管控卡口上,李翠玲和吴桐母子俩和往常一样,已经早早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李翠玲是我们支部的支部委员,24岁的吴桐入党已经两年时间。难能可贵的是,这对党员母子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同志。”虹桥新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祥介绍,特别是吴桐,既當资料员、通讯员,又是守门员、巡查员,没有任何报酬,却从来
期刊
金怡全家福  金怡是镇江市京口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她的丈夫殷凯是京口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教导员,疫情来临,他们携手战斗在抗疫第一线。2月8日,忙碌过后的金怡写下了当天的战疫日记——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作为一名21年党龄的党员,作为省人大代表,作为深爱祖国、热血在心的光荣刑警,我深知穿上这身警服就是该奔赴战场的时候了。今天是元宵节,已经连续一个月无休的我,出门
期刊
“一名医生。”32年里,邱海波无论在哪里、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愿意别人叫他“邱医生”。他说:“我是一名医生。”  他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他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湖北最前线。他对团队和学生说:“没有好医生和不好的医生,只有‘医生’。对医生来说,治病救人是天职。”生死一线,ICU不相信眼泪  因父母支援新疆,邱海波1966年出生于喀
期刊
累到站著睡着的訾靖超  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的时候,火神山医院里一位军人因过度劳累倚墙站立睡觉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照片的主角是今年刚29岁的徐州籍军人訾靖超。  訾靖超于2008年入伍,去年刚立了三等功,现任东部战区总医院勤务保障分队队长。父亲訾中民对这个小儿子非常了解,1月29日他和訾靖超联系不上,就猜测儿子写下请战书去了武汉。2月2日上午,訾靖超到了武汉才给父亲发来信息,让他不要牵挂。  疫情
期刊
董乔菁母女  “我是一名呼吸内科医生,未婚,无子女,没有特殊负担,爷爷是烈士,妈妈是医生,曾经参加过抗非典,她同意我在这个特殊时刻去做该做的事情。”这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生董乔菁的请战书。2月9日,作为无锡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她如愿出征武汉,随队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新冠肺炎重症病区。  抵达武汉后来不及休憩,董乔菁立刻奔赴重症8病区,与同事通力协作,10
期刊
有句话说:“穷人有穷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梵高与毕加索都是天才画家,但毕加索善于经营自己,而梵高只会默默作画,他们人生的境遇因此有着天壤之别。  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作品,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收入是400法郎。相比于梵高,毕加索的人生就灿烂辉煌了很多。在毕加索辞世时,留下了数万幅画作、数幢豪宅和巨额现金。据测算,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  同样是画家
期刊
孙家栋(左)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孙家栋,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技术总负责人,从事航天工作60多年的他,用严谨和执著圆梦太空。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金奖章,留学生涯的满分答卷  1948年,孙家栋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