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团吉木萨尔县委根据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努力把握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规律,积极做好基层组织建设、青少年思想引领、联系青年、网上共青团等重点工作,全力增强团队组织影响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强、聚、抓、增”,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
明思路,增强组织生命力。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明确了各基层党委履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责任,推动落实党委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各基层党委的考核指标、县分管领导定期调研指导基层团组织工作等制度,有利地调动了基层党委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有序推进软弱涣散团组织整顿工作。将全县各农村团支部进行分类定级,抓典型指导,已打造团建工作示范点12个。三是大力推行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模式。根据上级团委统一部署,吉木萨尔县团委第一时间抓好落实,及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组织各基层团组织系统管理员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团县委机关干部率先行动,联系青年工作完成率达100%,8月底前,完成全县各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工作。
广覆盖,增强组织凝聚力。大力发挥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六点半课堂及青年红色网吧等作用,有效引导他们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青年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社团组织联系、团结、服务青年的优势,尽一切可能吸引和凝聚各族各界优秀青年。把志愿者服务作为共青团参与和谐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带动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抓机制,增强组织战斗力。第一,发挥“青年民情周记”作用。向全县9个乡镇、64个村(社区)团组织干部发放了“青年民情周记”,动员团干部经常性地走进青年、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激活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活力。乡镇团委每季度对村级民情周记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团县委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将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第二,落实“团建工作责任清单”内容。团县委在调研检查各基层团组织工作时,以“团建清单”为标准,进行团建工作检查指导,切实履行落实团要管团要求,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第三,发挥“团青汇”作用。2015年以来,县团委以县、乡、村为单位,逐级广泛建立青年、团员、团干部“团青汇”微信体系,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吉木萨尔县共青团工作,具体开展思想引导、发布就业信息、培训信息等工作。各基层团委、团支部按照统一部署建立团青汇72个,覆盖人数达4286人,对村和社区的覆盖达到100%,直接服务本支部团员青年,形成联系团干部和服务团员青年的常态化机制。第四,推动“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实施。自“好青年”计划实施以来,我县各村至少选拔“好青年”1名,并将选拨出的“好青年”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部分行政村将“好青年”人选推选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安排一定的村务工作,使其直接参与村务管理,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实现“好青年”、基层团干部、村后备干部间的良性循环。
重创新,增强组织吸引力。在青年红色网吧、六点半学校、社区青年积分制度等工作的经验上,探索打造“七彩小屋”、学生社团、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新载体。充分运用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新手段开展工作,拓宽与青少年的交流渠道,拍摄了视频宣传片“青春24小时”。
“五用五构筑”,深化“五新青年”
用教育活动构筑青年思想“领地”。一是着力增强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团队会等活动100余次,受教育人数累计覆盖6000余人,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开展“在祖国的怀抱中——红色旗帜代代相传”主题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把“我的梦”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以“五四”“六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近130次,覆盖率达100%。三是引导青少年积极助力“三个北庭”。举行“中国梦家乡情”征文比赛,开展青年街头快闪文明秀活动以及“玫瑰花节”、六月六民俗庙会、“公益日”等志愿服务活动近50余次,参加志愿服务人数累计达近千人,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
用现代文化构筑青年活动“家园”。一是开展围绕现代文化与青年同行活动。开展书法、摄影、唱歌、舞蹈等评选活动20余次,促进青少年喜爱的、健康向上的时尚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引领青年现代文化新风尚。二是开展“争做五新青年”大宣讲活动。共组织开展宣讲13场,覆盖人数1830余人,组建基层宣讲员队伍14支。举办了“争做五新青年·建设幸福北庭”宣讲员大赛,提高基层宣讲员业务水平。三是开展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举办了五四青年节专场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用活动来凝聚青少年。四是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全县13个小学分别举行了六一文艺汇演,县领导分片区参加了六一活动,并为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爱心圆梦”,并在现场举行了捐赠活动。组织开展少先队入队仪式、“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慰问、“民族团结好伙伴手拉手共进步”等活动。
用品牌建设构筑民族团结“阵地”。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融情实践”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说课大赛、民族团结公益日、民族团结“兴成杯”足球赛志愿服务、青少年融情实践游学夏令营活动5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覆盖全县各族青少年。二是开展“民族团结好伙伴”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并对典型代表进行表彰,组织了民族团结好伙伴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游州府”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达到在各族少年儿童中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三是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要求全县各级团干部率先进行结对,做到结对帮扶与民族团结相结合,截至目前,已结对135对。
用理念传播构筑青年法律“长廊”。一是切实抓好青年法制观念教育。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进一步深化塑形教育,开展“青年塑形大讲堂”“法制知识进校园”等活动50余次,抓好少年儿童法制观念。二是提升帮教辅导员帮教水平。将熟悉村级情况的村干部、村团支部书记组建为帮教辅导员,建立健全内部帮教辅导员队伍。三是加强青少年教育阵地建设。率先在吉木萨尔镇中心路社区新建“七彩小屋”阵地1个,可容纳少年儿童近50人,开展“六点半课堂”。四是创新开展青年法制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法律维权宣传、法律教堂、社会化志愿服务、青年交友等活动40余次,将法制教育融入活动中。 用平台服务构筑青年创业“网络”。一是抓服务指导,优化综合平台。利用青年联合会、“微联盟”现有平台资源,整合组建吉木萨尔县创业联盟,将全县优秀的创业青年吸纳进联盟中,为全县广大创业青年搭建沟通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和联合金融机构,为青年提供帮扶。联合人社局、妇联组织开办了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培训班5期,参训人数200余人次。与相关单位合作,举办了全县电子商务实用人才技能大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织青年到兄弟县市参加电子商务“互观互学”交流会等,转变青年就业观念、拓宽青年就业能力、拓宽青年就业渠道。二是抓组织引导,建立帮扶平台。两年来,全县共42个单位帮助120余名贫困青少年就学,其中青年文明号22家。开展团队干部“手拉手+结对”,结对135对,重点结对精准扶贫对象,引导青年在扶贫脱贫攻坚中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抓宣传引导,打造舆论平台。依托团青汇、“吉木萨尔县团委”公众微信等新媒体打造“青年创业微圈”,及时发布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及政策法规。
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四三三”建设网上共青团
完善四项功能。一是青年教育功能。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通过优秀典型教育、微动漫、微视频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信念教育等。二是团建宣传功能。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组织工作动态、先进典型、经验成效等内容。三是青年服务功能。专门设立青年服务板块,为青年提供信息发布、青年交友、创业就业政策解读等服务。四是青年互动功能。建好“青年之声”等互动社交平台,开展话题互动,依托青年人的视野,倾听青年人的心声,反映青年人的诉求。
建好三个平台。一是建好用好“团青汇”。建立、使用吉木萨尔县团委“团青汇”,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吉木萨尔县共青团工作,开展思想引导、学习互动、工作交流舆情监测等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推介功能。“吉木萨尔县团委”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最多时达到11500余人,目前有8498人;“最美青春”关注人数达到2901人。三是积极推动落实“1+100”线上工作模式。根据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团干部按要求联系青年,并将联系青年录入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与团员青年建立联系渠道,按照联系团员青年线上日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线下每个季度有活动、每年有面对面交流的目标做好日常联系工作。
运用三种模式。一是实体基层团组织组建模式。各基层团组织对应建立“网络微支部”,共建立团青汇72个,覆盖人数达到4286人,对村和社区的覆盖达到100%,直接服务本支部团员青年。二是多个实体基层团组织联合组建模式。由9个乡镇团委牵头,联合各村、社区团支部建立完善乡镇一级“团青汇”,在日常,通过“团青汇”进行工作安排、沟通交流、发布团属信息等。三是“虚拟团组织”组建模式。根据工作需要,聚合不同领域、行业中的团员青年组建以网络为活动阵地的“虚拟团组织”。
“强、聚、抓、增”,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
明思路,增强组织生命力。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明确了各基层党委履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责任,推动落实党委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各基层党委的考核指标、县分管领导定期调研指导基层团组织工作等制度,有利地调动了基层党委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有序推进软弱涣散团组织整顿工作。将全县各农村团支部进行分类定级,抓典型指导,已打造团建工作示范点12个。三是大力推行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模式。根据上级团委统一部署,吉木萨尔县团委第一时间抓好落实,及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组织各基层团组织系统管理员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团县委机关干部率先行动,联系青年工作完成率达100%,8月底前,完成全县各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工作。
广覆盖,增强组织凝聚力。大力发挥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六点半课堂及青年红色网吧等作用,有效引导他们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青年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社团组织联系、团结、服务青年的优势,尽一切可能吸引和凝聚各族各界优秀青年。把志愿者服务作为共青团参与和谐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带动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抓机制,增强组织战斗力。第一,发挥“青年民情周记”作用。向全县9个乡镇、64个村(社区)团组织干部发放了“青年民情周记”,动员团干部经常性地走进青年、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激活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活力。乡镇团委每季度对村级民情周记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团县委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将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第二,落实“团建工作责任清单”内容。团县委在调研检查各基层团组织工作时,以“团建清单”为标准,进行团建工作检查指导,切实履行落实团要管团要求,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第三,发挥“团青汇”作用。2015年以来,县团委以县、乡、村为单位,逐级广泛建立青年、团员、团干部“团青汇”微信体系,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吉木萨尔县共青团工作,具体开展思想引导、发布就业信息、培训信息等工作。各基层团委、团支部按照统一部署建立团青汇72个,覆盖人数达4286人,对村和社区的覆盖达到100%,直接服务本支部团员青年,形成联系团干部和服务团员青年的常态化机制。第四,推动“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实施。自“好青年”计划实施以来,我县各村至少选拔“好青年”1名,并将选拨出的“好青年”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部分行政村将“好青年”人选推选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安排一定的村务工作,使其直接参与村务管理,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实现“好青年”、基层团干部、村后备干部间的良性循环。
重创新,增强组织吸引力。在青年红色网吧、六点半学校、社区青年积分制度等工作的经验上,探索打造“七彩小屋”、学生社团、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新载体。充分运用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新手段开展工作,拓宽与青少年的交流渠道,拍摄了视频宣传片“青春24小时”。
“五用五构筑”,深化“五新青年”
用教育活动构筑青年思想“领地”。一是着力增强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团队会等活动100余次,受教育人数累计覆盖6000余人,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开展“在祖国的怀抱中——红色旗帜代代相传”主题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把“我的梦”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以“五四”“六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近130次,覆盖率达100%。三是引导青少年积极助力“三个北庭”。举行“中国梦家乡情”征文比赛,开展青年街头快闪文明秀活动以及“玫瑰花节”、六月六民俗庙会、“公益日”等志愿服务活动近50余次,参加志愿服务人数累计达近千人,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
用现代文化构筑青年活动“家园”。一是开展围绕现代文化与青年同行活动。开展书法、摄影、唱歌、舞蹈等评选活动20余次,促进青少年喜爱的、健康向上的时尚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引领青年现代文化新风尚。二是开展“争做五新青年”大宣讲活动。共组织开展宣讲13场,覆盖人数1830余人,组建基层宣讲员队伍14支。举办了“争做五新青年·建设幸福北庭”宣讲员大赛,提高基层宣讲员业务水平。三是开展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举办了五四青年节专场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用活动来凝聚青少年。四是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全县13个小学分别举行了六一文艺汇演,县领导分片区参加了六一活动,并为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爱心圆梦”,并在现场举行了捐赠活动。组织开展少先队入队仪式、“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慰问、“民族团结好伙伴手拉手共进步”等活动。
用品牌建设构筑民族团结“阵地”。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融情实践”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说课大赛、民族团结公益日、民族团结“兴成杯”足球赛志愿服务、青少年融情实践游学夏令营活动5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覆盖全县各族青少年。二是开展“民族团结好伙伴”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并对典型代表进行表彰,组织了民族团结好伙伴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游州府”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达到在各族少年儿童中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三是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要求全县各级团干部率先进行结对,做到结对帮扶与民族团结相结合,截至目前,已结对135对。
用理念传播构筑青年法律“长廊”。一是切实抓好青年法制观念教育。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进一步深化塑形教育,开展“青年塑形大讲堂”“法制知识进校园”等活动50余次,抓好少年儿童法制观念。二是提升帮教辅导员帮教水平。将熟悉村级情况的村干部、村团支部书记组建为帮教辅导员,建立健全内部帮教辅导员队伍。三是加强青少年教育阵地建设。率先在吉木萨尔镇中心路社区新建“七彩小屋”阵地1个,可容纳少年儿童近50人,开展“六点半课堂”。四是创新开展青年法制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法律维权宣传、法律教堂、社会化志愿服务、青年交友等活动40余次,将法制教育融入活动中。 用平台服务构筑青年创业“网络”。一是抓服务指导,优化综合平台。利用青年联合会、“微联盟”现有平台资源,整合组建吉木萨尔县创业联盟,将全县优秀的创业青年吸纳进联盟中,为全县广大创业青年搭建沟通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和联合金融机构,为青年提供帮扶。联合人社局、妇联组织开办了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培训班5期,参训人数200余人次。与相关单位合作,举办了全县电子商务实用人才技能大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织青年到兄弟县市参加电子商务“互观互学”交流会等,转变青年就业观念、拓宽青年就业能力、拓宽青年就业渠道。二是抓组织引导,建立帮扶平台。两年来,全县共42个单位帮助120余名贫困青少年就学,其中青年文明号22家。开展团队干部“手拉手+结对”,结对135对,重点结对精准扶贫对象,引导青年在扶贫脱贫攻坚中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抓宣传引导,打造舆论平台。依托团青汇、“吉木萨尔县团委”公众微信等新媒体打造“青年创业微圈”,及时发布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及政策法规。
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四三三”建设网上共青团
完善四项功能。一是青年教育功能。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通过优秀典型教育、微动漫、微视频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信念教育等。二是团建宣传功能。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组织工作动态、先进典型、经验成效等内容。三是青年服务功能。专门设立青年服务板块,为青年提供信息发布、青年交友、创业就业政策解读等服务。四是青年互动功能。建好“青年之声”等互动社交平台,开展话题互动,依托青年人的视野,倾听青年人的心声,反映青年人的诉求。
建好三个平台。一是建好用好“团青汇”。建立、使用吉木萨尔县团委“团青汇”,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吉木萨尔县共青团工作,开展思想引导、学习互动、工作交流舆情监测等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推介功能。“吉木萨尔县团委”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最多时达到11500余人,目前有8498人;“最美青春”关注人数达到2901人。三是积极推动落实“1+100”线上工作模式。根据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团干部按要求联系青年,并将联系青年录入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与团员青年建立联系渠道,按照联系团员青年线上日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线下每个季度有活动、每年有面对面交流的目标做好日常联系工作。
运用三种模式。一是实体基层团组织组建模式。各基层团组织对应建立“网络微支部”,共建立团青汇72个,覆盖人数达到4286人,对村和社区的覆盖达到100%,直接服务本支部团员青年。二是多个实体基层团组织联合组建模式。由9个乡镇团委牵头,联合各村、社区团支部建立完善乡镇一级“团青汇”,在日常,通过“团青汇”进行工作安排、沟通交流、发布团属信息等。三是“虚拟团组织”组建模式。根据工作需要,聚合不同领域、行业中的团员青年组建以网络为活动阵地的“虚拟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