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子病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是探讨我院从2013年10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电子病历的利和弊。随着电子病历在我院临床工作中的开展,电子病历具有格式规范,书写方便快捷,信息查阅便捷,有利于医院管理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应用电子病历的过程中要逐步完善,保证电子病历系统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子病历;临床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管理逐渐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电子病历被称为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Electronic.Medical.Pecord,EMR),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1].将患者在医疗机构的健康问题、疾病及多次诊疗过程的临床信息资源整合。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各方面的观察记录集进行护理措施重最原始的信息。经调查我院护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利和弊,现说明如下:
  1.护理电子病历的优势
  1.1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传统护理病历的书写是记录在不同的纸质病历上,护理人员要逐一查找,整理采集数据,不但操作繁琐,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出错,而电子病历采用统一的病历格式模板,节省了护理人员书写病历的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把护士还给了病人,更加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宗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1.2完善护理信息,便于保存和查阅 电子病历能及时、准确、完善的保存患者的资料,纸质病历有相应的局限性,在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因受潮、虫蛀、丢失导致信息不全。通过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并和其他医疗信息系统的整合,不但可以将各种临床医疗信息保存在电脑系统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查询数据,为护理诊断、评价和护理科研提供依据。
  1.3护理文书质控更及时、准确和可视性 护理电子病历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护理部在质控终端可以随时对护理病历的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网络系统向临床科室反馈,从而保证了护理病历的正确性,解决了传统方式中质控滞后于护理人员行为的现象,便监控更具有可视和灵活调整的特点。
  2.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
  2.1电子病历书写简便,容易导致随意性和差错,进而影响临床医疗评价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3]。电子病历保存有临床疾病相关杂志的模板,操作时使用模板复制、粘贴,导致病历书写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
  2.2病历书写错别字电子病历需要护士熟练掌握输入法,如果护理文书录入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录入后不及时检查核对,容易在书写中出现错别字和同音字代替。
  2.3操作不规范引发的法律安全问题 病历对于患者来说是记录其诊疗全过程的相关总结,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其诊疗、治疗的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力,为护理教育、科研提供资料和评价依据。护理人员进入电子病历的操作界面都有各自的操作权限,但是在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文档的安全意识,或为了工作的方便,个人密码成了“明码”,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病历程序,进行查阅或恶意修改病历。所以临床工作中,书写后要及时退出界面,并不能把密码随意授权给他人。
  2.4电子病历信息未及时共享 护理电子病历都是按照模板成批书写,记录生命体征,并未及时打印,都是出院后统一打印,导致医生查房时不能翻阅护理病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未及时共享。
  3.护理电子病历存在问题对策探讨
  加强临床护士的教育,树立病历书写无小事的观念,不断加强病历书写标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重视病历信息的采集和准确的描述。加强护理电子病历安全的管理,个人密码不能随意泄露及借用,严格管理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维持电子病历的安全性。电子病历及时打印,我院要求每次书写完毕及时打印,放置在病历夹中,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小结: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电子病历的作用在临床工作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法制的完善,制度的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在护理工作中必然有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丁馨娜,张立华.浅谈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182-183
  [2]菅淑华.眼科出院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80
  [3]刘琛玺,彭传薇,李小花.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07:204-2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程序时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并通过相关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测量结果表明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指导患者重建规律生活、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区老年糖尿病;心理状况;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对163例手足口病病人进行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163例患儿经过5-10天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病人应密切观察临床表现,针对病因给予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卫生宣教可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食物中毒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急性食物中毒3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19例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19例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由护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都接受1个月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因子得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因子得分护理干预前后的差异不大,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症状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方法 对急诊 132 例急性腹痛和急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症状护理组(简称症状组)和疾病护理组(简称疾病组),每组 66 人,转入病房后进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一时间统计。结果 症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疾病组,症状组第一时间明显高于疾病组。结论 症状护理既可以提高患者抢救率又可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减少医患纠纷,应当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987例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6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研究全程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全程护理与评估,护理干预的内容主要有肢体功能的恢复训练,咀嚼、吞咽功能,以及心理指导。结果:全程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者恢复了部分运动功能,减少了负面情绪的发生,增强了一定的生活能力。结论:全程护理对于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受治疗的94例急诊患者,按照抽签法则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可比性明显。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合并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相应内科治疗后,开展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54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3w后病情明显好转,X线胸片显示炎症消退。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必须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护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病患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胆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在睡眠障碍评分上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