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如何在小学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入手,就如何进行小学品德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尊重信任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应该明白: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小学生,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培養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小学生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使小学生与父母和教师面对面敞开心扉,互诉衷肠。并坚信小学生上进的愿望,促进小学生主动发展。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模仿性强的年龄特点,教师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形象,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品德影响。学生的模仿是存在一定规律和程序的。比如:他们先模仿身边最经常接触的人,随后进入模仿社会人。然而,教师和父母应该就是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了。例如:他们如果是生活在打渔的家庭中,多少也会懂得打渔的经验的技术;如果是生活在音乐世家中,多少也会有音乐细胞或弹钢琴,正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教师也如此,也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
(3)对学生的品德做出及时的评价
对于小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给予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而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教师应根据错误的轻重不同,用委婉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错误所在,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在品德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孝敬父母。要教育学生诚实、诚信。鼓励学生勇敢地承担责任。要让学生知道: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要教育学生会体谅别人,努力使自己不去做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等等。
二、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实现知与行统一的目的。
三、作业训练和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掌握品德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每授完一节内容后,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与学生学习内容有关的作业供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利用好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平台,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他们感受农村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农村学生在学习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中仍然努力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从一落地就开始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不尊重教师,我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摆正孩子们思想认识,从而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尊重信任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应该明白: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小学生,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培養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小学生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使小学生与父母和教师面对面敞开心扉,互诉衷肠。并坚信小学生上进的愿望,促进小学生主动发展。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模仿性强的年龄特点,教师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形象,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品德影响。学生的模仿是存在一定规律和程序的。比如:他们先模仿身边最经常接触的人,随后进入模仿社会人。然而,教师和父母应该就是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了。例如:他们如果是生活在打渔的家庭中,多少也会懂得打渔的经验的技术;如果是生活在音乐世家中,多少也会有音乐细胞或弹钢琴,正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教师也如此,也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
(3)对学生的品德做出及时的评价
对于小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给予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而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教师应根据错误的轻重不同,用委婉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错误所在,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在品德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孝敬父母。要教育学生诚实、诚信。鼓励学生勇敢地承担责任。要让学生知道: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要教育学生会体谅别人,努力使自己不去做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等等。
二、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实现知与行统一的目的。
三、作业训练和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掌握品德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每授完一节内容后,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与学生学习内容有关的作业供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利用好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平台,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他们感受农村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农村学生在学习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中仍然努力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从一落地就开始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不尊重教师,我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摆正孩子们思想认识,从而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使之散发德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