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項经济管理工作。高校校办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本文从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高校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探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147-01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了校办企业,实现了高校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为促进高校的产、学、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校办企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也显露出来。问题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财务管理的策略。
1 加强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1.1 明晰产权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将校办企业当作附属体进行管理。学校与校办企业的关系,不是规范的“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不是两个法人之间的关系,校办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资产存量、结构、分布模糊,加上经营者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就会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成本管理比较混乱、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收支真实情况等问题。合理界定校办企业产权,既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2 完善激励机制
校办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具有事业单位的典型特征,其负责人多为“双掮挑型”人才:一方面是公司总经理;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授、专家或原在机关、教学院系任职的管理干部。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得高校校办企业缺乏发展动力。经营得好,有一定的利润,学校并没有根据其经营业绩给予其负责人相应的回报,激励机制不够,积极性调动不到位:经营不佳,甚至出现亏损,高校也没有对其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无法改变经营困境。例如:某高校一个校办企业,其负责人为摆脱困境,发明了专利,开发新产品并获得了成功,企业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效益。但是,因为学校拒绝了该企业负责人的奖励方案,该负责人最终选择了辞职。当然,这其中存在着企业负责人缺乏奉献精神的因素,但是制定激励机制的确是一些校办企业的当务之急。
1.3 规范资金管理体制
资金是校办企业用来进行周转,创造价值的价值。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搞好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校办企业要制订一整套资金筹集、运用的管理体制,合法筹集资金,合理运用资金,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获取最大的资金效益。
1.4 加强财务管理
因校办负责人是转型而来,对财务管理了解少而且不够重视。同时因企业性质的影响,校办企业财会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技能仅停留在记账、算账等方面,对生产过程很少参与。所以校办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
2 建立健全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2.1 高校应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高校行使出资人职责,明晰产权关系
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制订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办法。资产经营公司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对企业进行行政管理。校办企业在财产使用、资金调度、人事安排等方面应完全剥离其母体之外,学校与校办企业按照出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关系,学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股东的身份行使出资的权利,建立和完善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确保有相应措施保证企业的发展和学校利益。
2.2 建立健全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企业法人财产经营承担责任制度
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代表学校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经营责任书,对企业的保值增值承担经营责任。其次是建立经营者考核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校办企业要坚持把劳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切实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执行分配政策。
2.3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校校办企业要首先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坚持“以销定产”的市场导向原则,克服盲目生产的行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不用或少用赊销办法,以免造成流动资金的挤占,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3 高校校办企业要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强化成本核算,加强预算管理
首先,校办企业负责人法治观念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财务管理责任。校办企业负责人应带头认真学习《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学习相关的行政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校办企业管理水平,计划管理,科学决策,民主理财,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资金。
其次,校办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应积极更新知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布的1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规章制度,并结合校办企业的特点注重学习成本管理知识,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同时,应学习并熟悉税收法规,按照国家的规定积极纳税,在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合理避税;学习财务管理和金融证券知识,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增强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开发和利用财会软件,普及会计工作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减轻自身工作负荷,参与企业管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再次,校办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认真进行会计核算,正确计算各项成本费用。随着国家劳动保障机制的建立,企业员工的“五险一金”等均应全面计入有关成本费用,所以校办企业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根据成本项目进行生产经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正确计算出当期的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以及产品的销售成本。
最后,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高校校办企业要做到科学管理。高校校办企业可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对生产资金进行资金预算,而且对企业的营销、投资、筹资等环节也要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编制预算的参与者除了应有财务人员外,还应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事劳资、技术等方面的负责人,他们共同制定出企业的全员资金预算办法。编制预算可以采取逐级上报和审批并进行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以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主编, 财务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2] 方丽云,关于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郑州: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第08期
[3] 俞红斌,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与对策北京: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6期
【关键词】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探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147-01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了校办企业,实现了高校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为促进高校的产、学、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校办企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也显露出来。问题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财务管理的策略。
1 加强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1.1 明晰产权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将校办企业当作附属体进行管理。学校与校办企业的关系,不是规范的“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不是两个法人之间的关系,校办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资产存量、结构、分布模糊,加上经营者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就会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成本管理比较混乱、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收支真实情况等问题。合理界定校办企业产权,既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2 完善激励机制
校办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具有事业单位的典型特征,其负责人多为“双掮挑型”人才:一方面是公司总经理;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授、专家或原在机关、教学院系任职的管理干部。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得高校校办企业缺乏发展动力。经营得好,有一定的利润,学校并没有根据其经营业绩给予其负责人相应的回报,激励机制不够,积极性调动不到位:经营不佳,甚至出现亏损,高校也没有对其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无法改变经营困境。例如:某高校一个校办企业,其负责人为摆脱困境,发明了专利,开发新产品并获得了成功,企业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效益。但是,因为学校拒绝了该企业负责人的奖励方案,该负责人最终选择了辞职。当然,这其中存在着企业负责人缺乏奉献精神的因素,但是制定激励机制的确是一些校办企业的当务之急。
1.3 规范资金管理体制
资金是校办企业用来进行周转,创造价值的价值。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搞好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校办企业要制订一整套资金筹集、运用的管理体制,合法筹集资金,合理运用资金,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获取最大的资金效益。
1.4 加强财务管理
因校办负责人是转型而来,对财务管理了解少而且不够重视。同时因企业性质的影响,校办企业财会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技能仅停留在记账、算账等方面,对生产过程很少参与。所以校办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
2 建立健全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2.1 高校应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高校行使出资人职责,明晰产权关系
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制订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办法。资产经营公司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对企业进行行政管理。校办企业在财产使用、资金调度、人事安排等方面应完全剥离其母体之外,学校与校办企业按照出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关系,学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股东的身份行使出资的权利,建立和完善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确保有相应措施保证企业的发展和学校利益。
2.2 建立健全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企业法人财产经营承担责任制度
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代表学校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经营责任书,对企业的保值增值承担经营责任。其次是建立经营者考核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校办企业要坚持把劳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切实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执行分配政策。
2.3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校校办企业要首先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坚持“以销定产”的市场导向原则,克服盲目生产的行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不用或少用赊销办法,以免造成流动资金的挤占,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3 高校校办企业要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强化成本核算,加强预算管理
首先,校办企业负责人法治观念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财务管理责任。校办企业负责人应带头认真学习《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学习相关的行政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校办企业管理水平,计划管理,科学决策,民主理财,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资金。
其次,校办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应积极更新知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布的1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规章制度,并结合校办企业的特点注重学习成本管理知识,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同时,应学习并熟悉税收法规,按照国家的规定积极纳税,在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合理避税;学习财务管理和金融证券知识,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增强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开发和利用财会软件,普及会计工作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减轻自身工作负荷,参与企业管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再次,校办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认真进行会计核算,正确计算各项成本费用。随着国家劳动保障机制的建立,企业员工的“五险一金”等均应全面计入有关成本费用,所以校办企业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根据成本项目进行生产经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正确计算出当期的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以及产品的销售成本。
最后,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高校校办企业要做到科学管理。高校校办企业可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对生产资金进行资金预算,而且对企业的营销、投资、筹资等环节也要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编制预算的参与者除了应有财务人员外,还应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事劳资、技术等方面的负责人,他们共同制定出企业的全员资金预算办法。编制预算可以采取逐级上报和审批并进行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以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主编, 财务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2] 方丽云,关于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郑州: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第08期
[3] 俞红斌,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与对策北京: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