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进战胜癌症重飞天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40岁就已满头白发,这是太多的生活磨难给他留下的无情印记。李显进,这个战胜癌症、重返蓝天的强者,讲起自己的人生抉择、家庭挫折和病痛折磨,语句子和干练,就像讲述别人的故事。初秋时节,记者采访这位正团职上校飞行员时,深深为他直面人生磨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挚爱蓝天的强烈飞行事业心所感动。
  
  面对抉择,他毅然留队继续飞行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很多选择,每次选择都将影响一个时期甚至终生的发展。李显进在人生选择中,始终把砝码放在部队的飞行事业上。
  1992年,李显进所在的部队整建制撤编,命运将他放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两种抉择摆在他的面前:一个是停飞转业到地方民航飞行,待遇丰厚,令人向往,他所在单位的一些飞行员做出了这个选择,另一个是分流到空军某飞行学院条件艰苦的三团,继续担任飞行教员。凭着对部队飞行事业的无限眷恋之情,他毅然选择留在部队继续从事飞行教学工作。
  1995年9月,李显进又一次面临人生选择。由于身体原因,他不适合飞高教机了,这在很多人看来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此时,昔日加盟到民航的战友纷纷打来电话劝他停飞转业,地方民航部门也向他敞开大门,可李显进再次放弃了这一良机,又选择到了训练条件更为艰苦的一团,当了一名初教机飞行教员。
  采访中,当笔者问起李显进对自己的选择是否后悔时,他十分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人生的成就是不能用金钱和待遇来衡量的,当自己把一张白纸似的学员带教成一名优秀的飞行人才时,那种成就感是用金钱和待遇换不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两件事令李显进最高兴,一个是看到自己的学员放了单飞,还有一个是逢年过节,自己带教的飞行学员从祖国各地给他打来电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执教19年,李显进带教出18期40多名优秀学员,很多人已走上团以上领导岗位,有的还成为全军赫赫有名的先进人物。托举雏鹰上蓝天,李显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作为一级飞行员、三种气象教员,他已安全飞行4000多小时,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员。
  面对困难,他丝毫未减飞行心志
  有时候,命运对人很不公平,常常把灾难降临到一个人头上。正当李显进的飞行事业不断攀高之时,一个又一个家庭磨难令他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1991年,远在江西老家的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胃部被切除了五分之四,连续做了3次化疗总算保住了性命。2000年,父亲又被查出患有肠癌,又到上海做了一次大手术。这期间他的家人相继患病。哥哥患尿毒症做了换肾手术,母亲患上了胆结石和心脏病,妻子得了面瘫病,治愈后又患上子宫肌瘤。亲人接二连三遭遇不幸,李显进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头。为给亲人治病,他倾其所有,并背上沉重的债务。但是,李显进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以超常的毅力坚强地站在飞行教学第一线。他说,“只要有飞行事业在,啥困难我都能扛过去!”
  李显进所在的飞行一大队教导员马军介绍说,李教员无论家庭多么困难,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是把伤痛和难处埋藏在心底,从没向组织伸手要过一点照顾,一如既往地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飞行教学上。
  家人患病和手术期间,他只回过老家一次。那是父亲第二次手术,可他在家只住了10天,部队有任务就终止休假赶了回来。李显进是个孝子,但部队教学任务繁重,带领学员离不开他。李显进理解部队,知道选拔一名飞行员的不易,李显进理解学员,看到他们企盼飞天的眼神就感到肩上责任很重。他对自己带教的每名学员,都倾心倾情倾力,尤其是对进步较慢的学员,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空中带飞时,他不间断地多示范,多提醒,多纠正,循序渐进耐心带教,使一个又一个学员赶了上去,顺利放飞毕业。
  
  面对生死,他战胜癌魔重返蓝天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有的人放弃了生的希望,结果被病魔征服了,而有的人不甘屈服、勇于抗争,最终战胜了病魔。李显进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强者。
  2002年6月,飞行中的李显进发现喉咙旁边长出了一个花生米大小的东西,脖子一转动就疼痛难忍,决定到医院检查一下。当时,正赶上部队安排他到外地接送飞机。李显进想,接送一次飞机也就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回来后再去检查也不迟。没想到天不作美,碰上了连雨天,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回到部队时新学员已经到校,抽不出时间去大医院检查,直到这期学员毕业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尽管手术做得十分成功,可李显进从此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医生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停飞,也可以选择继续飞行,但从事飞行工作强度大,人体免疫力容易下降,肿瘤复发的几率将增大。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又选择了继续飞行。
  出院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李显进,主动要求承担地面教学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加大体能训练力度,刻苦进行地面准备。2004年9月,李显进登上久违的战鹰,驾机升空,在万里蓝天上划出了一道美丽的人生航迹。
  如今,李显进重返蓝天后已安全飞行了80多个小时,又带出了两期学员。今年3月,他的甲状腺上又长出了两个小肿瘤,每3个月要到医院进行一次观察检查,可每次一返回部队,他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飞行教学训练之中。
  工作之余,李显进经常与父亲通电话,同病相怜的父子相互鼓励着,乐观向上地工作和生活着。尽管教学中讲话太多时喉咙常常发疼,尽管飞行中送话器卡得喉头肿胀,但是,李显进对飞行事业的执著和热情丝毫不减。他对笔者说:“癌症没有什么可怕的,很多人得了癌症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只要身体符合飞行条件,我就一定要坚持飞下去。”
其他文献
“这是模拟夜航训练的情景。”  “这是模拟双机编队特技的情景。”  “这是模拟空中拦截和导弹超视距攻击的情景。”  为让飞行员能在最逼真的、最逼真的空战环境下与最真实的对手进行对抗,黄安祥着眼打赢需要,在梦想与现实中忘我攻关,经过连续奋战,先后成功研制两套我国最新型战机飞行仿真模拟器,不仅使我军模拟训练实现了从技术型向战术型的跨越,也让他“战争首先从实验室打赢”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0月中旬,记
期刊
魅力笑脸101号:照片拍摄于2001年,主人公李远飞是第31任“欧阳海班”班长,曾先后被军区和师团树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别看他在训练场上是一把好手,但面对镜头却总是表情木讷不“开窍”,这可难坏了我这个经验不足的小报道员,听别人说,“折腾一阵出效果”,先让他全副武装跑两圈再说。一阵下来,看到班长被“整”得满头大汗,战友们乐了。李远飞也摘下钢盔露出了明朗的笑脸。      (刘兴北/摄)    
期刊
近年来,第255医院卫生营加紧战备建设,营造了“支持卫生战备建设不打折扣、参加卫生战备训练不遗余力、执行卫生战备任务不讲价钱”的浓厚氛围。建立了普通外科、骨外科和胸外科等战伤救治训练基地,对卫生营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轮训,提高了处置各种复合伤的能力;成立了“交通伤急救中心”,通过经常性、快速度、大批量的救治交通伤患者,提高了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治能力。  今年5月开始,卫生营举行了共同科目比武活动,掀起了
期刊
我参与研制了海军军衔袖章    口述:苏扬(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2005年10月间,总后邀请专家对新式服装的初步方案点评会审。有外事专家提出,国外海军藏青色常服一般不佩戴军衔肩章,而是使用袖章,新式海军军官藏青色常服能不能也采用这种形式,便于海军的国际交往。杨廷欣所长当即交代:“你们研究一下,先拿出个方案。”  随后,我与吴宇、徐新和两位同事一起,分析了国外海军服装的样式、军衔标识等
期刊
东北某地的寒冬一个双休日,沈阳军区卫生部领导突然出了一道考题:组织一次紧急拉动,把9家医疗单位拉到市郊。沈阳军区装备部门诊部主任朱永光一行带着便携式“心肺复苏机”等先进应急医疗设备较快地赶来了。作为成立时间最短、编制人数最少和距离最远的门诊部,他们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精打细算:为了机关门诊部的发展    1999年5月,这个门诊部成立时,只有一张桌子、两把凳子和两名医生。接下来的一个场面让官
期刊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点火的口令,在轰鸣中腾空而起,承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急速飞向太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按照预定计划飞船于17日凌晨返回。4时33分,飞船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  本刊特别对参加此次拍摄工作的各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进行了精选,根据发射的时间顺序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10月7日上午,在发射
期刊
生日思想    小时候,我常常盼着过生日,因为生日时就能吃到生日蛋糕,还可以收到爸爸妈妈以及同学们送的贺卡和各式礼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是那个嚷着吃蛋糕的小丫头了,心中不断增长的是感激,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给我这个美好的世界;感谢亲人的支持,朋友的关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出生在十一月的战友们,让我们在吹蜡烛前,一起对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人说声:感谢你,我的生命中有你一份
期刊
“淘金梦”在这里陨落    2005年3月24日,大连周水子机场国际大厅。  “请出示您的证件。”检查员刘芳面带微笑对面前这位“旅客”礼貌地说道。  “我……给你!”女孩用微小而又略带迟缓的声音回答着,并递上了自己的护照。  “姓名?”  “周x。”刘芳对女孩的福建口音本能地产生了怀疑。“去哪?”“到马来西亚,去旅游,我有签证啊!”周某“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回答让刘芳感到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要从
期刊
在边防连队里上网,没上过吧?告诉你,我上过!不过不是你们所说的“英特网”,我上的是“丘河网”,我们丘尔丘特边防连的局域网。因为过境河丘尔丘特河从连队门前流过,所以战友们便把这局域网起名为丘河网。告诉你个小秘密我们连的“丘河网”通人性,我在里面就遇到了一件难忘的“网事”。  去年6月份,我在丘河网上看到了一个叫PRIEST的聊客,聊天技术十分了得,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并且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见到这
期刊
走进沈阳军区某防化团主任罗兆民的宿舍,满是浓浓的书香,在不大的书房内,雪白的墙壁上挂满了他自己的和别人送的作品室内摆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个书架,桌子上放着一块砚台,和一个挂满各种笔的笔架。最吸引入的是对门的一幅字:习书先为人。  罗兆民自幼爱好书法,1987年从河北省黄骅县入伍,在双休日战友们娱乐玩耍之余、在摸爬滚打的训练休息间隙、在清晨官兵们酣睡梦乡之际,他却总是喜欢读书临帖、研习书法。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