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限于本人阅读水平,同时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我将集中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做一个浅显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论语 学而篇第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限于本人阅读水平,同时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我将集中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做一个浅显的分析和讨论。
一、《论语》概论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其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是孔子讲的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二、《学而篇第一》的分析和讨论
一部《论语》千年传承,无数人诵读,无数人注解——由此可见,此书的影响和价值确实非同一般!实质上,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思想角度,《论语》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明的经典之一。
(一)《学而篇第一》的总体把握
《学而篇第一》位列整部《论语》之首,其共包括16段话语:有孔子直接阐述的话语(如“子曰”),也有其弟子的直接话语(如“曾子曰”),更有孔子与其弟子以及弟子之间的直接对话(如第15段孔子和子贡的对话,第10段子禽和子贡的对话)。《论语》首创语录体,通过对《学而篇第一》阅读就能感触十分深刻。
《学而篇第一》——由题可知,其主要是集中讲述与“学习”有关内容的。通过对其通篇诵读、反复研读,我觉得其大致可以认为其讲述了与“学习”相关的四个方面内容:
①学习的根基:为人处世,其包括第2、3、4、8、9、10、11、12、15段话语。
②学习的阶段:三个阶段,其包括第6、7、14段话语。
③学习的方法:三省吾身,其包括第2段。
④学习的态度:人不知而不愠,其包括第1、16段话语。
(二)自己阅读并比照三位大师的解读
凡读《论语》者必读其注,所以我也不例外——以上对论语所做的“总体把握”就是在我反复研读三位大师对《论语》的解读后的浅薄心得,这三位大师分别是大儒朱熹、钱穆先生和南怀瑾老师。
读罢三位大师所做精彩之注,确实受益匪浅,分别出于各自大作:大儒朱熹的《论语集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
通过自己阅读并比照阅读三位大师的《论语》解读,本人确实有些感悟,或对或错暂不顾,权且言之以求给位读者批评赐教吧!限于论文篇幅和本人能力,我想大致挑出《学而篇第一》中的五段话语来集中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分别是第1、6、7、14、16段话语。
①第6、14、7段话语谈“学习的阶段”。
(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论语集注》言: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南怀瑾老师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在家爱家人,在外爱他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
综上,不难看出,三位大师的解读基本相通,其都重视德行。我个人认为此段讲的可以看做是学习的第一阶段(亦即前提阶段):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文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则”字,文段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你必须做到前面所讲(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然后你才能够真正开始做学问!
(一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镇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按钱穆先生的解释是: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论语集注》言: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南怀瑾老师此段话语的意味在于“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综上,话语中以“君子”起首,所以此段话语当然说的是君子之事;此外以“可谓好学也已”可知,话语中间部分说的是君子为学之事!我认为此段话语可以看做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个人阶段):怎样学习才是好学!孔子说你得“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最后“就有道而正”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学! (七)子于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2]大儒朱熹和钱穆先生认识一致,前四句话分言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伦!然而南怀瑾老师质疑前面两位大师对“色”“君”的解释,认为“色”乃态度,“君”属朋友,四句话仍是从在家和处外两方面来谈的,并且其证明的是学问的目的!
综上,虽然大师间的解读各有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先不看前面四句话语,直接看到最后两句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么一切问题就能够大致清晰:这段话语讲的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亦即人人阶段):怎样学习才是真学!孔子说你即使没有真正去做书本的学问,但是只要你做到了这四个方面(四句皆言人群相处之道,即孔门核心思想之“仁”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你就是在学习了。具体来讲,我们应该从学问的目的来理解,学问之道在孔门中兼有人格修养和读书习字两义,而前者重于后者,所以孔子论学当从人格修养讲起,然后才是读书习字,这不得不是学习的最终归宿和升华!
总的来说,第6、14、7阶段分别从学习的前提阶段、学习的个人阶段、学习的人人阶段阐述了学习的真意,层层升华、步步递进!然而文中为何语序错乱,不安顺序排列?一方面,我赞同南怀瑾老师意见:将论文看做一整篇文章去读,而不是一段段的名言警句;由此另一面“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个中心得体验全靠个人体悟了!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就是: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
②第1、16段话语讲“学习的态度”。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其大致意思是: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很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一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其大致意思是: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
大儒朱熹与钱穆先生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南怀瑾老师从整体把握《学问篇第一》,认为第1段和第16段首末呼应: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由此推知,“人不知而不愠”当然可以看做学习的态度!在南怀瑾老师那里,其把这个看得很重要:你为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这就是全篇的重点!
总的来说,“人不知而不愠”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亦并非遥不可及!孔门之学当从日常生活做起,积跬步方可至千里!
此外,限于篇幅和能力,本文虽未对其他语段进行分析和讨论,但是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自己感悟且反观世间凡人凡事
反复诵读《学而篇第一》第6、7、14段,我耳边时常会想起高中班主任周老师的谆谆教诲:高中三年生活学习没有学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学会做人!统观《学而篇第一》,全篇用了很大篇幅讨论这个问题(即学习的根基:第2、3、4、8、9、10、11、12、15段话语),虽然本文没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但是在关于学习阶段的这些语段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十分深刻的体味到这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话说就是: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本文将做人这一层归于“学习的根基”,意思当然也是无出左右的!
反复诵读《学而篇第一》第1、16段,由此反观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实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或不应该的错误!例如待人如亲,但是他人却不领情,由此而愤慨,然读罢《学而》方知法门:你怎么想并不代表别人也得这么想,既然如此,你就应该多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想的——知己知彼,方可心无愠言!例如工作面试,不同公司有不同要求,你若一以贯之,不会变通,当然会经常碰壁。然读罢《学而》方知法门:知己还得知人,唯此方可百战不殆!
总的来说,《学而篇第一》短短十六段话语其蕴意无比深厚,道理基础且简明,需要我们反复诵读方可深切体味!南怀瑾老师说得好: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总结
大儒朱熹曰:吾读论语,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钱穆先生自述:我每年都会至少通读一篇论语,每读一遍其见识和感悟又会深刻些许!
南怀瑾老师说: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三位大师都是响彻古今的大学术家、大思想家,其读《论语》之法,可见三位大师所见略同!虽然本文只集中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和讨论,但是其受益却是无法言语的,尤其是读罢三位国学大师的精深注释后!当下,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读《论语》之法门,只能是:以心体之,以身验之!
【参考文献】
[1]朱熹. 论语集注. 中华书局,2011.
[2]钱穆. 论语新解. 三联书店,2009.
[3]南怀瑾. 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论语 学而篇第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限于本人阅读水平,同时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我将集中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做一个浅显的分析和讨论。
一、《论语》概论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其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是孔子讲的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二、《学而篇第一》的分析和讨论
一部《论语》千年传承,无数人诵读,无数人注解——由此可见,此书的影响和价值确实非同一般!实质上,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思想角度,《论语》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明的经典之一。
(一)《学而篇第一》的总体把握
《学而篇第一》位列整部《论语》之首,其共包括16段话语:有孔子直接阐述的话语(如“子曰”),也有其弟子的直接话语(如“曾子曰”),更有孔子与其弟子以及弟子之间的直接对话(如第15段孔子和子贡的对话,第10段子禽和子贡的对话)。《论语》首创语录体,通过对《学而篇第一》阅读就能感触十分深刻。
《学而篇第一》——由题可知,其主要是集中讲述与“学习”有关内容的。通过对其通篇诵读、反复研读,我觉得其大致可以认为其讲述了与“学习”相关的四个方面内容:
①学习的根基:为人处世,其包括第2、3、4、8、9、10、11、12、15段话语。
②学习的阶段:三个阶段,其包括第6、7、14段话语。
③学习的方法:三省吾身,其包括第2段。
④学习的态度:人不知而不愠,其包括第1、16段话语。
(二)自己阅读并比照三位大师的解读
凡读《论语》者必读其注,所以我也不例外——以上对论语所做的“总体把握”就是在我反复研读三位大师对《论语》的解读后的浅薄心得,这三位大师分别是大儒朱熹、钱穆先生和南怀瑾老师。
读罢三位大师所做精彩之注,确实受益匪浅,分别出于各自大作:大儒朱熹的《论语集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
通过自己阅读并比照阅读三位大师的《论语》解读,本人确实有些感悟,或对或错暂不顾,权且言之以求给位读者批评赐教吧!限于论文篇幅和本人能力,我想大致挑出《学而篇第一》中的五段话语来集中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分别是第1、6、7、14、16段话语。
①第6、14、7段话语谈“学习的阶段”。
(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论语集注》言: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南怀瑾老师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在家爱家人,在外爱他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
综上,不难看出,三位大师的解读基本相通,其都重视德行。我个人认为此段讲的可以看做是学习的第一阶段(亦即前提阶段):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文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则”字,文段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你必须做到前面所讲(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然后你才能够真正开始做学问!
(一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镇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按钱穆先生的解释是: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论语集注》言: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南怀瑾老师此段话语的意味在于“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综上,话语中以“君子”起首,所以此段话语当然说的是君子之事;此外以“可谓好学也已”可知,话语中间部分说的是君子为学之事!我认为此段话语可以看做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个人阶段):怎样学习才是好学!孔子说你得“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最后“就有道而正”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学! (七)子于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2]大儒朱熹和钱穆先生认识一致,前四句话分言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伦!然而南怀瑾老师质疑前面两位大师对“色”“君”的解释,认为“色”乃态度,“君”属朋友,四句话仍是从在家和处外两方面来谈的,并且其证明的是学问的目的!
综上,虽然大师间的解读各有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先不看前面四句话语,直接看到最后两句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么一切问题就能够大致清晰:这段话语讲的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亦即人人阶段):怎样学习才是真学!孔子说你即使没有真正去做书本的学问,但是只要你做到了这四个方面(四句皆言人群相处之道,即孔门核心思想之“仁”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你就是在学习了。具体来讲,我们应该从学问的目的来理解,学问之道在孔门中兼有人格修养和读书习字两义,而前者重于后者,所以孔子论学当从人格修养讲起,然后才是读书习字,这不得不是学习的最终归宿和升华!
总的来说,第6、14、7阶段分别从学习的前提阶段、学习的个人阶段、学习的人人阶段阐述了学习的真意,层层升华、步步递进!然而文中为何语序错乱,不安顺序排列?一方面,我赞同南怀瑾老师意见:将论文看做一整篇文章去读,而不是一段段的名言警句;由此另一面“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个中心得体验全靠个人体悟了!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就是: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
②第1、16段话语讲“学习的态度”。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其大致意思是: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很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一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其大致意思是: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
大儒朱熹与钱穆先生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南怀瑾老师从整体把握《学问篇第一》,认为第1段和第16段首末呼应: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由此推知,“人不知而不愠”当然可以看做学习的态度!在南怀瑾老师那里,其把这个看得很重要:你为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这就是全篇的重点!
总的来说,“人不知而不愠”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亦并非遥不可及!孔门之学当从日常生活做起,积跬步方可至千里!
此外,限于篇幅和能力,本文虽未对其他语段进行分析和讨论,但是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自己感悟且反观世间凡人凡事
反复诵读《学而篇第一》第6、7、14段,我耳边时常会想起高中班主任周老师的谆谆教诲:高中三年生活学习没有学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学会做人!统观《学而篇第一》,全篇用了很大篇幅讨论这个问题(即学习的根基:第2、3、4、8、9、10、11、12、15段话语),虽然本文没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但是在关于学习阶段的这些语段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十分深刻的体味到这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话说就是: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本文将做人这一层归于“学习的根基”,意思当然也是无出左右的!
反复诵读《学而篇第一》第1、16段,由此反观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实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或不应该的错误!例如待人如亲,但是他人却不领情,由此而愤慨,然读罢《学而》方知法门:你怎么想并不代表别人也得这么想,既然如此,你就应该多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想的——知己知彼,方可心无愠言!例如工作面试,不同公司有不同要求,你若一以贯之,不会变通,当然会经常碰壁。然读罢《学而》方知法门:知己还得知人,唯此方可百战不殆!
总的来说,《学而篇第一》短短十六段话语其蕴意无比深厚,道理基础且简明,需要我们反复诵读方可深切体味!南怀瑾老师说得好: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总结
大儒朱熹曰:吾读论语,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钱穆先生自述:我每年都会至少通读一篇论语,每读一遍其见识和感悟又会深刻些许!
南怀瑾老师说: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三位大师都是响彻古今的大学术家、大思想家,其读《论语》之法,可见三位大师所见略同!虽然本文只集中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和讨论,但是其受益却是无法言语的,尤其是读罢三位国学大师的精深注释后!当下,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读《论语》之法门,只能是:以心体之,以身验之!
【参考文献】
[1]朱熹. 论语集注. 中华书局,2011.
[2]钱穆. 论语新解. 三联书店,2009.
[3]南怀瑾. 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