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会场评委组长黄淑琴教授点评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感谢所有选手,用自己辛苦的付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拟片段。所有选手,不愧是各地青年教师中的精英。让我们为选手们的辛苦付出和精彩展示表达我们的感谢和敬意!
  按照活动规则,“课堂教学展示”其实是创意说课 模拟教学(片段),它与观摩课、基本功比赛不一样,少了课堂教学推进中的生成、师生互动和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掌控等。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观赏课堂教学展示,主要考察选手对课程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的把握等,并考察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明晰,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活动设置能否为完成目标服务,预设的重点问题能否切中教学的重点、教材的难点。当然,我们还要看教师的个人素质——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
  這次活动没有分设初中组、高中组,而是初高中混合进行比赛,目的在于给大家一个导向:高中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老师需要了解高中语文教学。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备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个整体,第一当然是课标,第二就是整套教材,第三才是学段教材,再往下才是整册书、单元,最后才是单篇课文。在座各位老师,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浏览过或者认真研究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整套语文教材?理想的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应该整套书同时推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逐册出版,造成我们无法真正整体备课。现在的情形下,我们老师只能尽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
  一天半的展示活动,我们的确看到初中、高中老师在教学把握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客观地讲,高中老师对教材把握的宽度和深度还是要高一点。当然这个高也是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关的,有一些深度对我们的初中学生不合适,但对老师来讲,无论初中高中都应达到这样的程度。
  一、本次展示活动值得肯定的方面
  从这次展示来看,所有的选手个个精神饱满,非常投入,准备得非常充分。展示的课题丰富多样,不仅有阅读教学,还有作文教学;既有传统单篇,又有整本书阅读。作文教学是硬骨头,但我们就有选手敢去啃硬骨头;对于整本书阅读指导这样的新课题,能够大胆探索,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
  1.近50节课的展示,节节都是真语文课。就以参赛老师的语言表达来说,显示出语文老师的特色:流利、华丽,文采斐然,很有艺术感染力。
  2.多数老师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比如,很多老师提交的说课稿采用主、副标题的方式标示课题,清晰凸显教学的重点或立足点。
  3.尤为可贵的是老师们对先进、新鲜的教学理念有自己的思考,并能积极将思考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这对年轻的老师来讲尤其难能可贵。
  4.多数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和教学目标契合,且契合度很高,注意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
  5.教师能准确理解文本。说到准确理解文本,要特别提到几位老师:
  9号选手(《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讲的不仅仅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片段,而是从整本书进入,然后抓住单篇,又回到整体,将文本细节的透彻理解圆融贯通进行整合,找到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线索将庞杂的内容一线贯通,清晰地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本,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47号选手(《装在套子里的人》),她用批判性思维来教学课文解读(课题标明“批判性思维是打开小说阅读的另一扇门” )。在重点问题讲解时,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将一个个“套子”富有逻辑性地进行阐释。这位老师把整篇文章读透了,因而她的展示让人感觉不是在“背”课,而是在与我们分享。
  63号选手(《变形记》),这位老师以比较的视角,把学生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结”都打开了,而且对重点的讲解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师。
  61号选手(《寒风吹彻》),她抓住几个关键的点,层层剥笋,把关键问题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彩。
  这四位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展示不在于有多少亮点,有多少的创新,有多少新鲜的概念,而在于踏踏实实地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哪怕没有新鲜的花样,没有时髦的概念,没有时尚的元素,同样可以是不可多得的好设计。
  当然我们要读透作品有时还需要一定的阅历。说到阅历,就以《项链》的展示为例。选手对玛蒂尔德的批判过于简单武断,未能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人性是复杂的,玛蒂尔德身上也有很多闪亮的地方,不能一棍子打死。选手很年轻,阅历有限,对作品及作品塑造的形象认识有待深入。
  这次展示活动我们还看到有几位特别年轻的老师,这么年轻的老师能站上这样级别的展示平台,本身就特别让人钦佩。希望年轻的老师能将展示当作磨砺,将成长中的不顺作为鞭策和激励。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方面
  这次展示活动,其实也是交流、研讨。有几点值得商榷:
  1.关于目标的表述
  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目标的表述空洞。有些“目标”似乎放在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比如小说,就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把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可以设定为这样的目标?问题是这节课要把握人物塑造的哪种方法呢?就这一节课而言,目标和重点多了,就没目标和重点了。再比如“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哪篇文章的教学不是要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呢?我们的设计应该清楚明白地体现这篇课文、这堂课的特殊性。
  第二,目标切分太多。过去我们讲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我们的老师就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三大块,每一块下面又有几项,一堂课就有6个目标甚至9个目标。现在提“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结果现在有的教师就将“三维”变“四维”,将教学目标切割成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其实三维目标或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统一体,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要也不能强行切分。
  第三,设定目标的依据空洞。有的老师就是把相关的课标中的一段截下来,然后就说这是我设计教学的依据,缺乏围绕设计依据进行实在具体的阐释说明。
  2.关于教学活动设计
  过分追求亮点、创新和时尚元素的加入。追求亮点、创新没错,但为了追求亮点而设置亮点,为了创新而创新,可能就错了。比如说时尚元素的加入,对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兴趣的确有帮助,但语文课程资源运用要遵循适切性原则。比如说我们的新闻教学,讲新闻文体,结果变成了给袁隆平写颁奖词;讲语言表达要得体,变成为某人写推荐信;讲古诗变成为旅游景点写推荐信,就不太合适了。时尚元素怎么融入教学内容的理解,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3.关于教学内容选择
  有的设计,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概念太多。化繁为简是艺术,我们应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以少驭多。课堂内容不能安排得太满,我们历来不主张面面俱到。建议结合文本锁定一点,然后以点带面。之前说到目标空洞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目标一多就没办法具体化。而要锁定具体的“点”进行阐释说明,那就势必得有所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关于教学环节设置
  王荣生教授曾说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一个规律:好的课,主体教学活动环节一般不超过三个。而我们有些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有6个甚至7个,这么多,你能够让每一个活动都充分展开,进而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吗?对此,我有疑问。
  5.关于模拟教学片段
  模拟教学讲解重点问题点4分钟,有的选手对于人文讲解过多,用力太狠,说教味太重,而对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独特语文教学价值挖掘讲解不足。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你就失败了。不能说教,应该是渗透和影响学生。那怎么渗透?还是应该利用对语言因素(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组材叙事角度等)的咀嚼品味理解鉴赏来渗透。例如《布衣总统孙中山》,为什么题目不用“伟人孙中山”而选择了“布衣”呢?选择了“布衣”作为限定语,就决定了文章要围绕着“布衣”选材,同时也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我们的选手比较了“伟人”与“布衣”,却还是更多告诉了我们“伟人孙中山”。
  此外,有的选手在展示中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值得警惕。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李敏)
其他文献
美国纽约州的达切思郡有一所废弃房屋,虽已长年无人居住,但奇怪的是总有几个真人大小的女性人体模型被置放于玄关前的门廊。这些人体模型均身着古香古色的美式服装,姿态优雅,据说其位置、服装及姿势每日都有变化,而且手中持有的书、毛巾、刷子、鸟笼等物也是每日不一样的。然而,一到下雨天,这些活灵活现,与真人无异的模型就不见了踪影,难道是回屋里去了?  按理说,每天应该不止一人不厌其烦地布置这样的场景,可居住在附
摘要:以《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比较阅读为例,将名著群文阅读的教学思路,归纳为“发掘共性,拟定话题—提炼议题,组织活动—整合内容,提供范例—同中存异,思辨探究”。   关键词:专题探究;名著阅读;群文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不少老师对初中名著比较阅读做了研究,比较分析两部名著的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使名著与名著之间有了关联,架起了一座从一到二的桥梁。
母亲80岁寿辰到了,我花200多块钱买了一束鲜花,给母亲祝寿。母亲看到鲜花,没有一丝喜悦,只是淡淡地问了句:“这束鲜花多少钱?”当母亲得知鲜花的价格后,眉头紧锁起来,埋怨道:“花这么多钱买束鲜花,一点也不实用,买两斤鸡蛋,也比买这束鲜花实用得多。小区里到处是鲜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一点不会过日子,真让我操心!”  本想给母亲准备一个浪漫的惊喜,没想到,却遭到了母亲一顿数落,我感
你有没有遇到过话说到一半对方就生气了,你还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生气?那是因为你戳到对方的敏感地带了!12星座有的大条有的敏感,一个不小心说错话,小心哭的就是你哦!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  敏感指数:30  天真单纯的羊羊不容易感觉到你对他们说话时的态度、语气有什么变化,甚至你拐弯抹角说他们差劲,他们还很难感觉到呢!不过,要是给他们知道你这样做的话,你就等着他们用拳头来谢谢你吧!  金牛
织梦成影,微甜伴澀。   回忆的碎片里收藏着我永不忘却的味道,那是糖葫芦的味道。   那一年我还没有搬家,住在和谐热闹的小巷里。   氤氤暖气在温柔的朝阳下轻柔地袅袅升起,映着金黄的光晕,给大地披上了丝丝朦胧。盗走朝阳金黄的青草,也许是梦醒了吧,也许是耐不住那薄霜的微凉,清晨的第一滴露水便在绿草的舞蹈中悄然滑落,无声润入了大地。   “糖葫芦,现做现卖哩!”晨风牵着年过七旬的糖婆的吆喝声悠悠拂来,
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地处阿拉伯世界和西部非洲的接合部,历史悠久,居民分属若干个不同的部族。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名称,这个名称含有“摩尔人的国家”、“摩尔人的土地”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是摩尔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5。  摩尔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较为平坦的空旷地带,摩尔人的婚礼自然反映出沙漠上那种特有的粗犷气息,从该国饶有兴味的习俗婚礼仪式也可窥见
玛雅人爱吃巧克力  据考古学家对古代陶器的研究发现,玛雅人及其更早的祖先在2600年前就已经开始食用巧克力了。  在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北部的一个名叫科拉的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14件玛雅人曾使用过的陶瓷器皿。在研究这些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50年前的古代陶器时,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液体色层质谱仪——对这些陶器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化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可可碱。可可碱是人们制造巧克力的一种主
剪刀石头布这个游戏很多人都会玩,但要想常赢是否有诀窍?美国一名作家分析猜拳的常态,认为男生爱出“石头”,女生则爱出“剪刀”。因此,如果参加游戏者出“布”的话,赢男生的机率相当大。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知名作家威廉·庞德斯东采访位于多伦多的“世界剪刀石头布协会”的男性会员发现,男性最常出的是石头,其次是布、剪刀,并表示这是由于睾丸酮的影响,石头是最具攻击、侵略性的象征,尤其是生气的时候。他表示,如
在记叙文穿插议论,对所叙之事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可揭示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内容由肤浅变得深刻,主题由朦胧变为清晰。可以对文中所写人、事、物、景直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在记叙文中不同位置议论,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放在开头,起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统帅全篇的作用;放在结尾,可归纳全文、突出中心,让人回味;放在中间,能承上启下;前后皆放,则前呼后应、凸显中心;反复使用,更能让文
为进一步推进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水平,切实提升各单位具体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近日,赣县区卫生健康委召开了2019年卫生健康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暨业務培训。委领导王家谦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发改委公共机构节能统计软件专员肖琳授课。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统计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业务培训会是根据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最新通知要求开展的,专门针对赣县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