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感谢所有选手,用自己辛苦的付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拟片段。所有选手,不愧是各地青年教师中的精英。让我们为选手们的辛苦付出和精彩展示表达我们的感谢和敬意!
按照活动规则,“课堂教学展示”其实是创意说课 模拟教学(片段),它与观摩课、基本功比赛不一样,少了课堂教学推进中的生成、师生互动和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掌控等。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观赏课堂教学展示,主要考察选手对课程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的把握等,并考察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明晰,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活动设置能否为完成目标服务,预设的重点问题能否切中教学的重点、教材的难点。当然,我们还要看教师的个人素质——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
這次活动没有分设初中组、高中组,而是初高中混合进行比赛,目的在于给大家一个导向:高中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老师需要了解高中语文教学。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备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个整体,第一当然是课标,第二就是整套教材,第三才是学段教材,再往下才是整册书、单元,最后才是单篇课文。在座各位老师,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浏览过或者认真研究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整套语文教材?理想的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应该整套书同时推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逐册出版,造成我们无法真正整体备课。现在的情形下,我们老师只能尽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
一天半的展示活动,我们的确看到初中、高中老师在教学把握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客观地讲,高中老师对教材把握的宽度和深度还是要高一点。当然这个高也是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关的,有一些深度对我们的初中学生不合适,但对老师来讲,无论初中高中都应达到这样的程度。
一、本次展示活动值得肯定的方面
从这次展示来看,所有的选手个个精神饱满,非常投入,准备得非常充分。展示的课题丰富多样,不仅有阅读教学,还有作文教学;既有传统单篇,又有整本书阅读。作文教学是硬骨头,但我们就有选手敢去啃硬骨头;对于整本书阅读指导这样的新课题,能够大胆探索,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
1.近50节课的展示,节节都是真语文课。就以参赛老师的语言表达来说,显示出语文老师的特色:流利、华丽,文采斐然,很有艺术感染力。
2.多数老师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比如,很多老师提交的说课稿采用主、副标题的方式标示课题,清晰凸显教学的重点或立足点。
3.尤为可贵的是老师们对先进、新鲜的教学理念有自己的思考,并能积极将思考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这对年轻的老师来讲尤其难能可贵。
4.多数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和教学目标契合,且契合度很高,注意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
5.教师能准确理解文本。说到准确理解文本,要特别提到几位老师:
9号选手(《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讲的不仅仅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片段,而是从整本书进入,然后抓住单篇,又回到整体,将文本细节的透彻理解圆融贯通进行整合,找到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线索将庞杂的内容一线贯通,清晰地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本,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47号选手(《装在套子里的人》),她用批判性思维来教学课文解读(课题标明“批判性思维是打开小说阅读的另一扇门” )。在重点问题讲解时,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将一个个“套子”富有逻辑性地进行阐释。这位老师把整篇文章读透了,因而她的展示让人感觉不是在“背”课,而是在与我们分享。
63号选手(《变形记》),这位老师以比较的视角,把学生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结”都打开了,而且对重点的讲解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师。
61号选手(《寒风吹彻》),她抓住几个关键的点,层层剥笋,把关键问题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彩。
这四位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展示不在于有多少亮点,有多少的创新,有多少新鲜的概念,而在于踏踏实实地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哪怕没有新鲜的花样,没有时髦的概念,没有时尚的元素,同样可以是不可多得的好设计。
当然我们要读透作品有时还需要一定的阅历。说到阅历,就以《项链》的展示为例。选手对玛蒂尔德的批判过于简单武断,未能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人性是复杂的,玛蒂尔德身上也有很多闪亮的地方,不能一棍子打死。选手很年轻,阅历有限,对作品及作品塑造的形象认识有待深入。
这次展示活动我们还看到有几位特别年轻的老师,这么年轻的老师能站上这样级别的展示平台,本身就特别让人钦佩。希望年轻的老师能将展示当作磨砺,将成长中的不顺作为鞭策和激励。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方面
这次展示活动,其实也是交流、研讨。有几点值得商榷:
1.关于目标的表述
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目标的表述空洞。有些“目标”似乎放在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比如小说,就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把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可以设定为这样的目标?问题是这节课要把握人物塑造的哪种方法呢?就这一节课而言,目标和重点多了,就没目标和重点了。再比如“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哪篇文章的教学不是要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呢?我们的设计应该清楚明白地体现这篇课文、这堂课的特殊性。
第二,目标切分太多。过去我们讲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我们的老师就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三大块,每一块下面又有几项,一堂课就有6个目标甚至9个目标。现在提“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结果现在有的教师就将“三维”变“四维”,将教学目标切割成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其实三维目标或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统一体,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要也不能强行切分。
第三,设定目标的依据空洞。有的老师就是把相关的课标中的一段截下来,然后就说这是我设计教学的依据,缺乏围绕设计依据进行实在具体的阐释说明。
2.关于教学活动设计
过分追求亮点、创新和时尚元素的加入。追求亮点、创新没错,但为了追求亮点而设置亮点,为了创新而创新,可能就错了。比如说时尚元素的加入,对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兴趣的确有帮助,但语文课程资源运用要遵循适切性原则。比如说我们的新闻教学,讲新闻文体,结果变成了给袁隆平写颁奖词;讲语言表达要得体,变成为某人写推荐信;讲古诗变成为旅游景点写推荐信,就不太合适了。时尚元素怎么融入教学内容的理解,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3.关于教学内容选择
有的设计,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概念太多。化繁为简是艺术,我们应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以少驭多。课堂内容不能安排得太满,我们历来不主张面面俱到。建议结合文本锁定一点,然后以点带面。之前说到目标空洞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目标一多就没办法具体化。而要锁定具体的“点”进行阐释说明,那就势必得有所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关于教学环节设置
王荣生教授曾说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一个规律:好的课,主体教学活动环节一般不超过三个。而我们有些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有6个甚至7个,这么多,你能够让每一个活动都充分展开,进而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吗?对此,我有疑问。
5.关于模拟教学片段
模拟教学讲解重点问题点4分钟,有的选手对于人文讲解过多,用力太狠,说教味太重,而对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独特语文教学价值挖掘讲解不足。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你就失败了。不能说教,应该是渗透和影响学生。那怎么渗透?还是应该利用对语言因素(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组材叙事角度等)的咀嚼品味理解鉴赏来渗透。例如《布衣总统孙中山》,为什么题目不用“伟人孙中山”而选择了“布衣”呢?选择了“布衣”作为限定语,就决定了文章要围绕着“布衣”选材,同时也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我们的选手比较了“伟人”与“布衣”,却还是更多告诉了我们“伟人孙中山”。
此外,有的选手在展示中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值得警惕。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李敏)
按照活动规则,“课堂教学展示”其实是创意说课 模拟教学(片段),它与观摩课、基本功比赛不一样,少了课堂教学推进中的生成、师生互动和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掌控等。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观赏课堂教学展示,主要考察选手对课程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的把握等,并考察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明晰,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活动设置能否为完成目标服务,预设的重点问题能否切中教学的重点、教材的难点。当然,我们还要看教师的个人素质——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
這次活动没有分设初中组、高中组,而是初高中混合进行比赛,目的在于给大家一个导向:高中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老师需要了解高中语文教学。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备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个整体,第一当然是课标,第二就是整套教材,第三才是学段教材,再往下才是整册书、单元,最后才是单篇课文。在座各位老师,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浏览过或者认真研究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整套语文教材?理想的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应该整套书同时推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逐册出版,造成我们无法真正整体备课。现在的情形下,我们老师只能尽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
一天半的展示活动,我们的确看到初中、高中老师在教学把握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客观地讲,高中老师对教材把握的宽度和深度还是要高一点。当然这个高也是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关的,有一些深度对我们的初中学生不合适,但对老师来讲,无论初中高中都应达到这样的程度。
一、本次展示活动值得肯定的方面
从这次展示来看,所有的选手个个精神饱满,非常投入,准备得非常充分。展示的课题丰富多样,不仅有阅读教学,还有作文教学;既有传统单篇,又有整本书阅读。作文教学是硬骨头,但我们就有选手敢去啃硬骨头;对于整本书阅读指导这样的新课题,能够大胆探索,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
1.近50节课的展示,节节都是真语文课。就以参赛老师的语言表达来说,显示出语文老师的特色:流利、华丽,文采斐然,很有艺术感染力。
2.多数老师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比如,很多老师提交的说课稿采用主、副标题的方式标示课题,清晰凸显教学的重点或立足点。
3.尤为可贵的是老师们对先进、新鲜的教学理念有自己的思考,并能积极将思考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这对年轻的老师来讲尤其难能可贵。
4.多数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和教学目标契合,且契合度很高,注意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
5.教师能准确理解文本。说到准确理解文本,要特别提到几位老师:
9号选手(《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讲的不仅仅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片段,而是从整本书进入,然后抓住单篇,又回到整体,将文本细节的透彻理解圆融贯通进行整合,找到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线索将庞杂的内容一线贯通,清晰地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本,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47号选手(《装在套子里的人》),她用批判性思维来教学课文解读(课题标明“批判性思维是打开小说阅读的另一扇门” )。在重点问题讲解时,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将一个个“套子”富有逻辑性地进行阐释。这位老师把整篇文章读透了,因而她的展示让人感觉不是在“背”课,而是在与我们分享。
63号选手(《变形记》),这位老师以比较的视角,把学生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结”都打开了,而且对重点的讲解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师。
61号选手(《寒风吹彻》),她抓住几个关键的点,层层剥笋,把关键问题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彩。
这四位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展示不在于有多少亮点,有多少的创新,有多少新鲜的概念,而在于踏踏实实地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哪怕没有新鲜的花样,没有时髦的概念,没有时尚的元素,同样可以是不可多得的好设计。
当然我们要读透作品有时还需要一定的阅历。说到阅历,就以《项链》的展示为例。选手对玛蒂尔德的批判过于简单武断,未能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人性是复杂的,玛蒂尔德身上也有很多闪亮的地方,不能一棍子打死。选手很年轻,阅历有限,对作品及作品塑造的形象认识有待深入。
这次展示活动我们还看到有几位特别年轻的老师,这么年轻的老师能站上这样级别的展示平台,本身就特别让人钦佩。希望年轻的老师能将展示当作磨砺,将成长中的不顺作为鞭策和激励。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方面
这次展示活动,其实也是交流、研讨。有几点值得商榷:
1.关于目标的表述
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目标的表述空洞。有些“目标”似乎放在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比如小说,就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把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可以设定为这样的目标?问题是这节课要把握人物塑造的哪种方法呢?就这一节课而言,目标和重点多了,就没目标和重点了。再比如“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哪篇文章的教学不是要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情感呢?我们的设计应该清楚明白地体现这篇课文、这堂课的特殊性。
第二,目标切分太多。过去我们讲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我们的老师就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三大块,每一块下面又有几项,一堂课就有6个目标甚至9个目标。现在提“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结果现在有的教师就将“三维”变“四维”,将教学目标切割成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其实三维目标或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统一体,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要也不能强行切分。
第三,设定目标的依据空洞。有的老师就是把相关的课标中的一段截下来,然后就说这是我设计教学的依据,缺乏围绕设计依据进行实在具体的阐释说明。
2.关于教学活动设计
过分追求亮点、创新和时尚元素的加入。追求亮点、创新没错,但为了追求亮点而设置亮点,为了创新而创新,可能就错了。比如说时尚元素的加入,对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兴趣的确有帮助,但语文课程资源运用要遵循适切性原则。比如说我们的新闻教学,讲新闻文体,结果变成了给袁隆平写颁奖词;讲语言表达要得体,变成为某人写推荐信;讲古诗变成为旅游景点写推荐信,就不太合适了。时尚元素怎么融入教学内容的理解,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3.关于教学内容选择
有的设计,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概念太多。化繁为简是艺术,我们应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以少驭多。课堂内容不能安排得太满,我们历来不主张面面俱到。建议结合文本锁定一点,然后以点带面。之前说到目标空洞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目标一多就没办法具体化。而要锁定具体的“点”进行阐释说明,那就势必得有所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关于教学环节设置
王荣生教授曾说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一个规律:好的课,主体教学活动环节一般不超过三个。而我们有些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有6个甚至7个,这么多,你能够让每一个活动都充分展开,进而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吗?对此,我有疑问。
5.关于模拟教学片段
模拟教学讲解重点问题点4分钟,有的选手对于人文讲解过多,用力太狠,说教味太重,而对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独特语文教学价值挖掘讲解不足。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你就失败了。不能说教,应该是渗透和影响学生。那怎么渗透?还是应该利用对语言因素(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组材叙事角度等)的咀嚼品味理解鉴赏来渗透。例如《布衣总统孙中山》,为什么题目不用“伟人孙中山”而选择了“布衣”呢?选择了“布衣”作为限定语,就决定了文章要围绕着“布衣”选材,同时也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我们的选手比较了“伟人”与“布衣”,却还是更多告诉了我们“伟人孙中山”。
此外,有的选手在展示中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值得警惕。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