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专业人员引领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是校本培训制度所应具有的深刻内涵。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学年组为主体,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年段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并制度上墙,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吉林市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网络,“国培计划”网上学习等,先后组织教师在网上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材教法,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教学目标,主动投身于教学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主动踏实。2010年10月葛迪、许洲洋等10名志愿者上岗时,学校委派了骨干教师沙漠、李玲、王春艳等进行帮扶。在她们的热心帮助下,10志愿者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成长,于2012年在龙潭区字理识字大赛中,由我校付裕、葛迪、许洲洋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了优秀团体奖,王巳博在龙潭区首届教学新秀大赛中荣获教学新秀称号,葛迪、许洲洋分别在吉林市第4届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全能组中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他们的学科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现已经成为我校年轻的骨干力量。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以年段和学科为备课组,初步形成了“备、讲、评、思、论”五步教学模式。第一步确定课题,备课组集体备课,第二步由主讲教师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进行评课,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四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反思,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五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讨课,形成共识。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与5月8日开展了《通过实效性教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此主题教研活动,检验我校志愿者两年来的成长历程,增强自信心,体会成就感。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反思,个人形成研究成果,学校形成一种研究、学习、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我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8名,他们撑起了课堂教学的蓝天、担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有力地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带动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领导和教师集体赴外地听课,还邀请区内名师来传经送宝,进行具体指导,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结合吉林市组织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系列年工程,龙潭区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开展“一听、二讲、三计、四课”活动,定期举办引路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同时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多媒体设备,购买各种学习资料,提升校本教研的档次,丰富教学手段。
八、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龙潭区网络教研骨干教师培训,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九、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充分结合课题《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与研究》、《校本课程三期工程》、《艺术教育联合体》、《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开展课题的实施活动。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以教导处、学年组为主体,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年段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并制度上墙,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吉林市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网络,“国培计划”网上学习等,先后组织教师在网上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材教法,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教学目标,主动投身于教学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主动踏实。2010年10月葛迪、许洲洋等10名志愿者上岗时,学校委派了骨干教师沙漠、李玲、王春艳等进行帮扶。在她们的热心帮助下,10志愿者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成长,于2012年在龙潭区字理识字大赛中,由我校付裕、葛迪、许洲洋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了优秀团体奖,王巳博在龙潭区首届教学新秀大赛中荣获教学新秀称号,葛迪、许洲洋分别在吉林市第4届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全能组中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他们的学科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现已经成为我校年轻的骨干力量。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以年段和学科为备课组,初步形成了“备、讲、评、思、论”五步教学模式。第一步确定课题,备课组集体备课,第二步由主讲教师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进行评课,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四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反思,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五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讨课,形成共识。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与5月8日开展了《通过实效性教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此主题教研活动,检验我校志愿者两年来的成长历程,增强自信心,体会成就感。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反思,个人形成研究成果,学校形成一种研究、学习、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我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8名,他们撑起了课堂教学的蓝天、担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有力地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带动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领导和教师集体赴外地听课,还邀请区内名师来传经送宝,进行具体指导,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结合吉林市组织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系列年工程,龙潭区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开展“一听、二讲、三计、四课”活动,定期举办引路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同时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多媒体设备,购买各种学习资料,提升校本教研的档次,丰富教学手段。
八、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龙潭区网络教研骨干教师培训,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九、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充分结合课题《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与研究》、《校本课程三期工程》、《艺术教育联合体》、《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开展课题的实施活动。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