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新学期,又见新课本。又到文言文。《赵普》——我教过,老一套。大伙推荐我上公开课,无奈之下,我对自己说:“或许置之死地则有可能而后生呢’”
审读《赵普》良久,《赵普》文字并不深奥。不必为字词苦恼,特别的情况可以随处提及。本单元是写人,《赵普》亦然。通过两件事情“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展示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于是我准备以了解赵普人物形象为核心,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来教学本文,
首先从课文注释1来了解赵普。学生都笑了,因为太简单,只涉及生卒年、字号、朝代和评价。大家都知道,写作不能这样,内容太少了。
第二步,我从教学参考书中截得一段简介,删减后,摘引如下:
赵普。祖为幽州蓟人,迁镇州,再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削弱地方武力;实行更戍法,经常变换军队防地。使兵将分离:解除石守信等兵权,防止大将夺取帝位。对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及对辽采取守势的策略,都参与谋划。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如果这样介绍赵普,信息量很大。但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吗?不能。因为这像流水账。而且是呆板的、僵硬的,在我们心中期待着鲜活灵动的、从历史书中走出来的有血有肉的、栩栩如生的赵普,那么进入课文吧,
第三步才是本课的核心所在。学习课文,从课文获得写人的方法和赵普的形象。
课文自然是要朗读的,读对字音。读顺句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一项都不能少。
接下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1
1 课文一共2段。写了两件事,哪两件事?概括为: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这两件事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它们有什么相通之处?——“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 何以见得“刻苦读书”是“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从读书的起因上看:①少习吏事,寡学术——未来得及好好读书。②为相——身居高位,必须有学问。③太祖常劝以读书——主子劝学。
从选择阅读的书看:“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从《论语》中领悟到治国的许多道理。补充:每天都读同一本书,把书的底面都看掉了,于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了。
从读书的效果来看:“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见赵普读书的效果以及学以致用的精神。
“刻苦”二字何以体现呢?这是这段话最精华之所在。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手不释卷”是总体概括其读书刻苦,而“阉”、“启”、“取”、“读”这一连串的动词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他的刻苦。一个“阖”字,表明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读书的决心之大。“启”和“取”字,写出他读书的郑重其事,“读之竟日”则写出了读书的专注,时间之长,耐心之足,让人动容。
简要概括:赵普有自知之明,而且又以国事为重,还有太祖的劝读,刻苦读书,为囤效力。
3 在“奏荐人才”中,是如何体现他的“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
从奏荐的次数来看,是四次。可谓执著。
从奏荐的效果来看,太祖根本不愿任用这个人。
从奏荐的形势来看,差点把赵普搭进去。俗话说“事不过三”,太祖大怒,文章对“太祖怒”进行细节描写——“碎裂奏牍掷地”,“碎裂”已经极言其怒,“掷”可见怒不可遏。赵普是如何收拾残局的呢?
文章进行最精彩的描写:首先是表情——“普颜色不变”,然后是动作“跪”、“拾”、“归”。文字极其节约简明,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是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一个“拾”字道出了赵普为了国家,置个人安危与尊严于不顾,只为国家荐贤才。
我们从“他日朴缀旧纸”中。更是感动不已,那太祖撕碎的奏牍,要将它恢复原样。需要多大的决心和耐心啊!更是显示了赵普的为人。反映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其情其景更是打动了太祖,太祖明白他的深意。“乃悟。卒用其人。”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太好了!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随处也点了相关字词。如:习、及、龌龊(古今义)、尝、明日(古今义)、碎裂、颜色、朴缀。特殊的句子有:太祖常劝以读书、读之竟日、普明日复奏其人。 4,赵普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 概括为“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5,想象深化人物形象。 根据大家对赵普的理解,我们进行想象写作练习。
①根据“每归私第,闽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描写一段赵普“刻苦读书”的文字。
②根据“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对赵普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课后反思:
文言文学习老师总是花很大的力气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到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既枯燥、又无效。关键是学会用文言文思维,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是说口语(听起来也许比现在多一些文言色彩),但读书是文言文。老师讲授也是文绉绉。他们能适应。我们也能。况且我们阅读的是最浅显的文章。就用文言文思考。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字的翻译、某一个词语的解释。如能长期坚持。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文言语感,不懂不通的就通过注释和查文言词典解决。让学生从文言词典的多项中学会选择。学会分类,学会概括,培养学生相应的文言能力和底蕴,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短小的文言文,不再是老师一直搀着走路了。同时我们也实现了学习文言文的初衷——弘扬传统文化。
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就通达起来,倘能真的如此。那就避免了“字字落实、旬句翻译、篇篇背诵”俗套!
审读《赵普》良久,《赵普》文字并不深奥。不必为字词苦恼,特别的情况可以随处提及。本单元是写人,《赵普》亦然。通过两件事情“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展示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于是我准备以了解赵普人物形象为核心,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来教学本文,
首先从课文注释1来了解赵普。学生都笑了,因为太简单,只涉及生卒年、字号、朝代和评价。大家都知道,写作不能这样,内容太少了。
第二步,我从教学参考书中截得一段简介,删减后,摘引如下:
赵普。祖为幽州蓟人,迁镇州,再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削弱地方武力;实行更戍法,经常变换军队防地。使兵将分离:解除石守信等兵权,防止大将夺取帝位。对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及对辽采取守势的策略,都参与谋划。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
如果这样介绍赵普,信息量很大。但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吗?不能。因为这像流水账。而且是呆板的、僵硬的,在我们心中期待着鲜活灵动的、从历史书中走出来的有血有肉的、栩栩如生的赵普,那么进入课文吧,
第三步才是本课的核心所在。学习课文,从课文获得写人的方法和赵普的形象。
课文自然是要朗读的,读对字音。读顺句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一项都不能少。
接下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1
1 课文一共2段。写了两件事,哪两件事?概括为: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这两件事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它们有什么相通之处?——“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 何以见得“刻苦读书”是“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从读书的起因上看:①少习吏事,寡学术——未来得及好好读书。②为相——身居高位,必须有学问。③太祖常劝以读书——主子劝学。
从选择阅读的书看:“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从《论语》中领悟到治国的许多道理。补充:每天都读同一本书,把书的底面都看掉了,于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了。
从读书的效果来看:“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见赵普读书的效果以及学以致用的精神。
“刻苦”二字何以体现呢?这是这段话最精华之所在。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手不释卷”是总体概括其读书刻苦,而“阉”、“启”、“取”、“读”这一连串的动词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他的刻苦。一个“阖”字,表明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读书的决心之大。“启”和“取”字,写出他读书的郑重其事,“读之竟日”则写出了读书的专注,时间之长,耐心之足,让人动容。
简要概括:赵普有自知之明,而且又以国事为重,还有太祖的劝读,刻苦读书,为囤效力。
3 在“奏荐人才”中,是如何体现他的“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
从奏荐的次数来看,是四次。可谓执著。
从奏荐的效果来看,太祖根本不愿任用这个人。
从奏荐的形势来看,差点把赵普搭进去。俗话说“事不过三”,太祖大怒,文章对“太祖怒”进行细节描写——“碎裂奏牍掷地”,“碎裂”已经极言其怒,“掷”可见怒不可遏。赵普是如何收拾残局的呢?
文章进行最精彩的描写:首先是表情——“普颜色不变”,然后是动作“跪”、“拾”、“归”。文字极其节约简明,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是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一个“拾”字道出了赵普为了国家,置个人安危与尊严于不顾,只为国家荐贤才。
我们从“他日朴缀旧纸”中。更是感动不已,那太祖撕碎的奏牍,要将它恢复原样。需要多大的决心和耐心啊!更是显示了赵普的为人。反映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其情其景更是打动了太祖,太祖明白他的深意。“乃悟。卒用其人。”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太好了!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随处也点了相关字词。如:习、及、龌龊(古今义)、尝、明日(古今义)、碎裂、颜色、朴缀。特殊的句子有:太祖常劝以读书、读之竟日、普明日复奏其人。 4,赵普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 概括为“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5,想象深化人物形象。 根据大家对赵普的理解,我们进行想象写作练习。
①根据“每归私第,闽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描写一段赵普“刻苦读书”的文字。
②根据“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对赵普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课后反思:
文言文学习老师总是花很大的力气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到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既枯燥、又无效。关键是学会用文言文思维,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是说口语(听起来也许比现在多一些文言色彩),但读书是文言文。老师讲授也是文绉绉。他们能适应。我们也能。况且我们阅读的是最浅显的文章。就用文言文思考。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字的翻译、某一个词语的解释。如能长期坚持。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文言语感,不懂不通的就通过注释和查文言词典解决。让学生从文言词典的多项中学会选择。学会分类,学会概括,培养学生相应的文言能力和底蕴,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短小的文言文,不再是老师一直搀着走路了。同时我们也实现了学习文言文的初衷——弘扬传统文化。
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就通达起来,倘能真的如此。那就避免了“字字落实、旬句翻译、篇篇背诵”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