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上学期开设《论语》选修课,许多语文教师对此是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师生可以一起精读一本古代文化名著,祖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又在我们身上延续着。忧的是,曾几何时,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回眸祖国的文化经典。在山一般高大的背影前,我们的眼睛多少都带着些迷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论语》博大精深,而自身的国学功底不深,对语文选修课的这种课型也是陌生的: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充分的阅读经验积累,有些误解《论语》的智慧,厌烦孔子的道德说教,漠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这样的现实窘境,我们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来谈几点看法。
第一,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薄弱,造成文言字词理解的语言障碍;《论语》是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的,虽是只言片语。行文简略,却微言大义、内涵厚重,而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国学积累,必然带来阅读体验的障碍。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因为枯燥和隔膜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更谈何领略古代文化名著的魅力!
第二,被神化的孔子和《论语》造成学生阅读的畏惧心理和审美疲劳。有人说,孔子生前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而他身后的遭遇则充满了喜剧性。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孔子,孔子被神化了。孔子成为了一位被供奉在庙堂里的冷冰冰的“泥人”,高高在上,只讲仁义道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接近的活人。同时,《论语》作为国学经典,前人的解说与评论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人如坠云雾,辨不清其真面目。巨大的阅读压力、强烈的距离感让孔子的智慧离我们和学生很遥远。如果在教学中没有联系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没有让学生进行自己的思辨和批判。忽视历史语境与当下现实的融合,那么学生如何实现与孔子的沟通与对话?也就不能在当代感受到圣贤的光芒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特别是经典名著“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注重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论语)选读》的教学可以在消除文言障碍的前提下,进行生动鲜活又深入探究的阅读教学。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要关注其与时代新内容的碰撞与融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把阅读活动逐步向纵深处拓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的情感与心理,贴近社会现实。这样的《论语》教学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富个性化,从而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从那些具有形象性,具体可感的选文人手,感受孔子喜怒哀乐的真性情,想象平凡生活中孔子的待人接物,还孔子有血有肉的本来面目。
还原孔子的真性情是拉近学生与孔子距离的重要一步,而孔子的师生情谊也是《论语》中最具生活气息,最能打动人们心灵的地方。例如《高山仰止》一课中,有学生对老师的忠诚爱戴,也有老师对学生的真情流露。可以由此延伸两个小专题——《孔子与颜渊》和《孔子与子路》。课前布置学生找出课文中孔子与颜渊、子路的相关章节,收集孔子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感知,揣摩孔子说话的口吻与语气。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从倒装句的强调与反复的感叹中,学生体会到孔子对于颜渊的安贫乐道充满真诚的认可,因而发出由衷的赞美。
拓展选文:
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2、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4、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5、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通过进一步的感受与探究,学生认识到,颜渊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而且是孔子的真正知音。有了以上的情感铺垫与认知铺垫。这时候再来朗读课文11.9和11.10两章就更能体会到孔子当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想象孔子说那几句话“天丧予!天丧予!”和“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时的场景与人物的表情动作,还原孔子听到噩耗时的复杂心情。在充满情感的朗读感知中。学生慢慢走向了与孔子的沟通之路。感受到孔子内心世界的喜与悲:在想象的世界中,学生体验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孔子。一个慈祥亲切、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者一下子取代了那个正襟危坐、一脸呆滞的圣人。“为弟子而哭”的孔子不是讲究“喜悲形迹内发于心而外庄”的中庸之道的庙堂泥人,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有血有肉的老人。他最心爱的弟子死了,所以他号啕大哭。他“为之恸”,他将悲伤的泪水化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思……
《论语》的语言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的。但通过朗读的感知与想象的体验,学生亲近了孔子,打开了情感的窗户,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论语》中的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也通过学生感受与想象内化成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财富。学生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遥远年代的事件场景以及人物的语气、表情、心理等具体的细节。孔子对冉求严厉指责。“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对子路直言不讳。“野哉,由也”;但又对子路有着爱护与关切,“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对子路发着面红耳赤的誓言,“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他对冉伯牛有着无奈的痛惜,“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沂水春风》等选文具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性,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与内在精神。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充分感悟、体验。《知其不可而为之》中进行整合处理,分别体会18.5章、18.6章、9.9章中的三处“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夫子怃然”、“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中孔子的心情,感知涵咏孔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中内心的坚定、悲凉与沧桑。这一课的情节性、场景性也是《论语》中最突出的,因此,尽可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去体会隐士与孔子的情态,包括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等,学生体察得越真,感触就越深,关键的字词句也要抓落实,这样才能领会孔子和隐士人生哲学的不同。课后还可让学生在写作表达中进行想象扩写,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艺术手法还原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通过这些富有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形态的品读,学生理解了孔子的欢笑与泪水、坚定与脆弱,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爱憎分明的孔子、一个有缺点并不完美的孔子,他们真正走进了孔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真性情的孔子有了人间烟火气,也无形中增加了《论语》的亲和力。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由其生发的思考,不恰当之处,求教于方家。
第一,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薄弱,造成文言字词理解的语言障碍;《论语》是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的,虽是只言片语。行文简略,却微言大义、内涵厚重,而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国学积累,必然带来阅读体验的障碍。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因为枯燥和隔膜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更谈何领略古代文化名著的魅力!
第二,被神化的孔子和《论语》造成学生阅读的畏惧心理和审美疲劳。有人说,孔子生前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而他身后的遭遇则充满了喜剧性。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孔子,孔子被神化了。孔子成为了一位被供奉在庙堂里的冷冰冰的“泥人”,高高在上,只讲仁义道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接近的活人。同时,《论语》作为国学经典,前人的解说与评论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人如坠云雾,辨不清其真面目。巨大的阅读压力、强烈的距离感让孔子的智慧离我们和学生很遥远。如果在教学中没有联系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没有让学生进行自己的思辨和批判。忽视历史语境与当下现实的融合,那么学生如何实现与孔子的沟通与对话?也就不能在当代感受到圣贤的光芒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特别是经典名著“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注重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论语)选读》的教学可以在消除文言障碍的前提下,进行生动鲜活又深入探究的阅读教学。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要关注其与时代新内容的碰撞与融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把阅读活动逐步向纵深处拓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的情感与心理,贴近社会现实。这样的《论语》教学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富个性化,从而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从那些具有形象性,具体可感的选文人手,感受孔子喜怒哀乐的真性情,想象平凡生活中孔子的待人接物,还孔子有血有肉的本来面目。
还原孔子的真性情是拉近学生与孔子距离的重要一步,而孔子的师生情谊也是《论语》中最具生活气息,最能打动人们心灵的地方。例如《高山仰止》一课中,有学生对老师的忠诚爱戴,也有老师对学生的真情流露。可以由此延伸两个小专题——《孔子与颜渊》和《孔子与子路》。课前布置学生找出课文中孔子与颜渊、子路的相关章节,收集孔子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感知,揣摩孔子说话的口吻与语气。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从倒装句的强调与反复的感叹中,学生体会到孔子对于颜渊的安贫乐道充满真诚的认可,因而发出由衷的赞美。
拓展选文:
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2、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4、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5、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通过进一步的感受与探究,学生认识到,颜渊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而且是孔子的真正知音。有了以上的情感铺垫与认知铺垫。这时候再来朗读课文11.9和11.10两章就更能体会到孔子当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想象孔子说那几句话“天丧予!天丧予!”和“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时的场景与人物的表情动作,还原孔子听到噩耗时的复杂心情。在充满情感的朗读感知中。学生慢慢走向了与孔子的沟通之路。感受到孔子内心世界的喜与悲:在想象的世界中,学生体验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孔子。一个慈祥亲切、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者一下子取代了那个正襟危坐、一脸呆滞的圣人。“为弟子而哭”的孔子不是讲究“喜悲形迹内发于心而外庄”的中庸之道的庙堂泥人,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有血有肉的老人。他最心爱的弟子死了,所以他号啕大哭。他“为之恸”,他将悲伤的泪水化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思……
《论语》的语言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的。但通过朗读的感知与想象的体验,学生亲近了孔子,打开了情感的窗户,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论语》中的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也通过学生感受与想象内化成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财富。学生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遥远年代的事件场景以及人物的语气、表情、心理等具体的细节。孔子对冉求严厉指责。“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对子路直言不讳。“野哉,由也”;但又对子路有着爱护与关切,“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对子路发着面红耳赤的誓言,“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他对冉伯牛有着无奈的痛惜,“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沂水春风》等选文具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性,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与内在精神。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充分感悟、体验。《知其不可而为之》中进行整合处理,分别体会18.5章、18.6章、9.9章中的三处“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夫子怃然”、“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中孔子的心情,感知涵咏孔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中内心的坚定、悲凉与沧桑。这一课的情节性、场景性也是《论语》中最突出的,因此,尽可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去体会隐士与孔子的情态,包括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等,学生体察得越真,感触就越深,关键的字词句也要抓落实,这样才能领会孔子和隐士人生哲学的不同。课后还可让学生在写作表达中进行想象扩写,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艺术手法还原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通过这些富有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形态的品读,学生理解了孔子的欢笑与泪水、坚定与脆弱,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爱憎分明的孔子、一个有缺点并不完美的孔子,他们真正走进了孔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真性情的孔子有了人间烟火气,也无形中增加了《论语》的亲和力。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由其生发的思考,不恰当之处,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