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97-01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广大地区为农村,国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是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城市化率不到1/3,也就是我国现有农民超过9亿,农民是我国的最主要社会团体和阶层。“三农”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极其脆弱的三位一体的多面体,它是各种社会历史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如不慎重对待,就会引发各种利益冲突,甚至可能酿成社会危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村社会的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耕地快速流失,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 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样的国情现实,使我国的“三农”问题更加尖锐、危机更大。首先,耕地急剧流失,人地关系特别是与耕地的比例矛盾日益突出,而后备耕地资源的极度匮乏,使人地比例的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显著改变,我国将仍有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土地上,同时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很弱,即使是进城务工,收益小且存在生活危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生存保障资料,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和释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居乐业,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其次,因为耕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易于流失的有限(稀缺)性,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对环境具有保育作用,耕地快速流失的问题如得不到妥善和快速解决,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农民产生巨大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带来负向作用。因此耕地的流失对“三农”问题的影响更直接、更紧密、更严重,也更具长期性和深远性。
二、“三农”问题是现阶段耕地保护过程中的重大障碍因子
首先,农产品价格偏低和生产成本逐年走高是长期困扰我国“三农”问题的制约性因素,俗话说“谷贱伤农”,农产品收益不高,农资价格等生产成本逐年走高,必然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农民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大批农民只好改种其它作物或挖池养鱼、植树种草,甚至倾向于搞非农化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其次,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质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设施不够,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还在吃老本、年久失修,日趋老化,农田普遍存在田坎多、田块小等,农药化肥施用过多过滥,环境污染加剧,水土保持不够,土壤肥力下降,高质量耕地特别是水田占用多补充少,土地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造成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将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再次,我国目前农业保障体制和农业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名存实亡,线断网破,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匮乏,新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导致耕地的使用精细化程度降低、管理上粗放。
因此,“农业低效、农村落后、农民贫困”这三大问题是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切实保護耕地的重大障碍因子。
三、保护耕地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是耕地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的基础。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无论何时都是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受政策、国内外市场、品种结构的影响波动性很大,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粮食产量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障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其次是耕地对农村的稳定性作用。土地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问题, 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中国的稳定来自于农村的稳定,农村的稳定来自于农民的稳定,农民的稳定又来自于农业的稳定。近几年,一些地区大肆征占耕地,不仅侵害了农民的既得利益,还造成大量农民种田无土地、就业无岗位、生活无保障、工作无技能。农民失地又失业,生存困难,对社会稳定将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任其下去将是后患无穷。保护好耕地,就是保护了农民的生命线,就是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大平台和物质基础。
再次是耕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我国的农民问题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后工业化前的长期的基本国情。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生存保障资料,而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资料,大多数农民不愿意舍弃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在现阶段, 多数农民还离不开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村生活,离不开耕地保障。
四、解决“三农”问题与耕地保护是相辅相成、互动促进的过程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如2004年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税收政策、提高粮价”的粮食四大政策,2005年以来的“工业反哺农业”和全面取消农业税等措施,使广大农民无赋一身轻,很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觉得种田有盼头,多年摞荒的土地又重新泛出了新绿,各级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对耕地的保护意识都有了新的提高,耕地保护的工作更易于开展和实施了。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我国的农业政策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应该将这些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保障机制,并将之纳入法制轨道,以此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良性发展。
同时,我国将把土地作为第三种力量(前两种是货币和财政),以达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和能力,建立起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土地的市场化资源配置等措施,走向城乡一体、城市面貌整洁、农村环境优美、市民和农民共同发展的道路。
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国外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台湾)的经验来看,在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和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占地多、耕地减少快的特质,这个过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占地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更加集约化和优化地利用土地?是否可以力求少占和不滥占?是否可以不要贪多求大?是否可以多为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和子孙后代考虑?只有切实保护好了为数不多的耕地,才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维护好了农民的利益,保护耕地才能成为全社会各个阶层或利益集团的自觉行为。
保护好耕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政府部门,应从制度上把守土有责作为考核政绩的硬指标。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角度看问题,树立科学、合理、依法、节约用地的观念。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将面临诸多可见或不可见的不利因素和困难。所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应持谨慎和务实的态度,要注重在稳定中力求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广大地区为农村,国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是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城市化率不到1/3,也就是我国现有农民超过9亿,农民是我国的最主要社会团体和阶层。“三农”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极其脆弱的三位一体的多面体,它是各种社会历史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如不慎重对待,就会引发各种利益冲突,甚至可能酿成社会危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村社会的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耕地快速流失,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 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样的国情现实,使我国的“三农”问题更加尖锐、危机更大。首先,耕地急剧流失,人地关系特别是与耕地的比例矛盾日益突出,而后备耕地资源的极度匮乏,使人地比例的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显著改变,我国将仍有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土地上,同时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很弱,即使是进城务工,收益小且存在生活危机,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生存保障资料,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和释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居乐业,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其次,因为耕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易于流失的有限(稀缺)性,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对环境具有保育作用,耕地快速流失的问题如得不到妥善和快速解决,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农民产生巨大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带来负向作用。因此耕地的流失对“三农”问题的影响更直接、更紧密、更严重,也更具长期性和深远性。
二、“三农”问题是现阶段耕地保护过程中的重大障碍因子
首先,农产品价格偏低和生产成本逐年走高是长期困扰我国“三农”问题的制约性因素,俗话说“谷贱伤农”,农产品收益不高,农资价格等生产成本逐年走高,必然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农民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大批农民只好改种其它作物或挖池养鱼、植树种草,甚至倾向于搞非农化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其次,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质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设施不够,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还在吃老本、年久失修,日趋老化,农田普遍存在田坎多、田块小等,农药化肥施用过多过滥,环境污染加剧,水土保持不够,土壤肥力下降,高质量耕地特别是水田占用多补充少,土地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造成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将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再次,我国目前农业保障体制和农业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名存实亡,线断网破,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匮乏,新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导致耕地的使用精细化程度降低、管理上粗放。
因此,“农业低效、农村落后、农民贫困”这三大问题是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切实保護耕地的重大障碍因子。
三、保护耕地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是耕地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的基础。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无论何时都是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受政策、国内外市场、品种结构的影响波动性很大,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粮食产量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障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其次是耕地对农村的稳定性作用。土地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问题, 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中国的稳定来自于农村的稳定,农村的稳定来自于农民的稳定,农民的稳定又来自于农业的稳定。近几年,一些地区大肆征占耕地,不仅侵害了农民的既得利益,还造成大量农民种田无土地、就业无岗位、生活无保障、工作无技能。农民失地又失业,生存困难,对社会稳定将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任其下去将是后患无穷。保护好耕地,就是保护了农民的生命线,就是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大平台和物质基础。
再次是耕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我国的农民问题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后工业化前的长期的基本国情。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生存保障资料,而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资料,大多数农民不愿意舍弃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在现阶段, 多数农民还离不开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村生活,离不开耕地保障。
四、解决“三农”问题与耕地保护是相辅相成、互动促进的过程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如2004年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税收政策、提高粮价”的粮食四大政策,2005年以来的“工业反哺农业”和全面取消农业税等措施,使广大农民无赋一身轻,很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觉得种田有盼头,多年摞荒的土地又重新泛出了新绿,各级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对耕地的保护意识都有了新的提高,耕地保护的工作更易于开展和实施了。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我国的农业政策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应该将这些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保障机制,并将之纳入法制轨道,以此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良性发展。
同时,我国将把土地作为第三种力量(前两种是货币和财政),以达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和能力,建立起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土地的市场化资源配置等措施,走向城乡一体、城市面貌整洁、农村环境优美、市民和农民共同发展的道路。
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国外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台湾)的经验来看,在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和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占地多、耕地减少快的特质,这个过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占地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更加集约化和优化地利用土地?是否可以力求少占和不滥占?是否可以不要贪多求大?是否可以多为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和子孙后代考虑?只有切实保护好了为数不多的耕地,才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维护好了农民的利益,保护耕地才能成为全社会各个阶层或利益集团的自觉行为。
保护好耕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政府部门,应从制度上把守土有责作为考核政绩的硬指标。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角度看问题,树立科学、合理、依法、节约用地的观念。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将面临诸多可见或不可见的不利因素和困难。所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应持谨慎和务实的态度,要注重在稳定中力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