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生为何素质会如此欠缺,其原因几何?找到原因之后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来予以改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高校学生 道德素质缺失 分析及对策
引言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是多方面元凶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再者,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如今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目标感缺乏,浑浑噩噩过日子,对整个社会和自身将来的发展都毫无信心等特点。接下来,本文将罗列出导致高校大学生素质下降的两大原因——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失败和鞭长莫及等等,并且摆脱论文说大话说空话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性策略。
1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
1.1.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双向缺失
1.1.1.德育的缺失。显而易见,学校没有做好德育和心理教育是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最大“元凶”。因为学校才是大学生直接接受教育且一天中所待时间最长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学校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这两项教育的理解从根本上走入了误区。学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已成年,并且在经历过多年学校教育之后,人格较健全,并且已经有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主见,以及抵制外部消极影响的能力。然而,由于大学生还处在校园这片“最后的净土”中,还缺乏社会阅历,甚至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例如严峻的就业形势都一无所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此时,他们更加容易感情用事,放任自流,出现道德素质方面的空缺。而学校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对口,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精英人才,将教学和培养的侧重点都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实际操作方面,而忽视了德育,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
1.1.2.心理教育的缺失。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而言也尤为重要。作为笔者,本人认为心理不健康会造成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对整个社会抱有不满或抵触态度,他们就用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低素质行为来报复社会,例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在晚归被宿管思想教育之后还满不服气地顶嘴甚至怒骂。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家庭的穷困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虽然贫困大学生中不乏鲤鱼跳龙门的例子,然而,反面例子也很多。例如,当自己穿着寒酸的地摊货走过,看到自己的许多同学拿着苹果手机,用着戴尔电脑,穿着美邦等名牌,心中会感叹命运不公,有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觉,觉得社会再发展有什么用,我和同学比起来,简直卑微如一个小丑。其次,是父母的逼迫。即自己根本不想上该所大学,是父母考虑到就业率,逼迫自己报考。强扭的瓜不甜,这样一来,学生越学越觉得逆心而为很难受,一旦心理扭曲,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是又无可发泄,无人可倾诉,其道德素质便会下降,也将素质低下的表现看做是发泄。
1.2.家庭教育的失败和鞭长莫及
家庭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溺爱。尤其是“阔人家”的“公子小姐们”。她们从小养尊处优,在家中事事惯从。从小生活在一个只有鼓励,没有严厉的环境中,助长了其脾气和虚荣心,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其素质低下。至于鞭长莫及,指的是许多大学生一旦告别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外地去求学,从此便“天高皇帝远”,只有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才会向家里打个电话。一旦脱离了家庭的管束,天高任鸟飞,其素质难免令人堪忧(特别是那些本身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
2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2.1.多在大学生中宣传“公民意识”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以亲社会、贡献社会为荣、损社会为耻,才能让其从根本上转变看法。
(1)参与意识。顾名思义,公民的参与意识指的是公民自身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作贡献。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作为考虑问题和做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参与意识还体现在公民对权利的享受方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选举权。
(2)责任意识。与刚才所谈到的参与意识具有相同之处,然而,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相比,其侧重点被放在“贡献”方面。
其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将这些内容融入学校宣传栏中,让学生在来来往往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可邀请此方面的专家到校讲座。或将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与校园文化节、校庆活动、各个节日的晚会相结合,可采用小品、舞台剧等丰富多样,幽默诙谐的体现形式。
2.2.在校园中设立心理咨询室
要提升大学生素质,就必须从德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入手。刚才谈到的公民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而心理教育一定要真正做到对学生有用,而不能流于形式,在校园中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聘请相关心理专家“坐镇”,能有效帮学生减压。因为专家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出谋划策”以及疏导无疑能让学生宽慰不已,让其重拾信心,战胜困难。
2.3.构建“反溺爱,多沟通”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颇深。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味责骂,以“父母权压人”。更不能溺爱,当孩子出现道德低下行为,例如在公交车上将手机开外音听歌,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一定要及时制止,严加教育,不可以有听之任之等默许行为。家庭成员自身也应为孩子树立榜样,自身不犯低素质错误,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
结论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两大方面原因(家庭原因和学校教育原因),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虽然有人指出,大学生素质下降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甚至是一种消极趋势,所谓的对策只是杯水车薪。然而,只有多重“杯水车薪式的力量共同奏效,才能迎来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晓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2):98-100.
[2]武正林.在方式创新中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56-58.
【关键词】当代高校学生 道德素质缺失 分析及对策
引言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是多方面元凶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再者,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如今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目标感缺乏,浑浑噩噩过日子,对整个社会和自身将来的发展都毫无信心等特点。接下来,本文将罗列出导致高校大学生素质下降的两大原因——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失败和鞭长莫及等等,并且摆脱论文说大话说空话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性策略。
1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
1.1.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双向缺失
1.1.1.德育的缺失。显而易见,学校没有做好德育和心理教育是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最大“元凶”。因为学校才是大学生直接接受教育且一天中所待时间最长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学校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这两项教育的理解从根本上走入了误区。学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已成年,并且在经历过多年学校教育之后,人格较健全,并且已经有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主见,以及抵制外部消极影响的能力。然而,由于大学生还处在校园这片“最后的净土”中,还缺乏社会阅历,甚至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例如严峻的就业形势都一无所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此时,他们更加容易感情用事,放任自流,出现道德素质方面的空缺。而学校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对口,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精英人才,将教学和培养的侧重点都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实际操作方面,而忽视了德育,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
1.1.2.心理教育的缺失。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而言也尤为重要。作为笔者,本人认为心理不健康会造成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对整个社会抱有不满或抵触态度,他们就用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低素质行为来报复社会,例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在晚归被宿管思想教育之后还满不服气地顶嘴甚至怒骂。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家庭的穷困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虽然贫困大学生中不乏鲤鱼跳龙门的例子,然而,反面例子也很多。例如,当自己穿着寒酸的地摊货走过,看到自己的许多同学拿着苹果手机,用着戴尔电脑,穿着美邦等名牌,心中会感叹命运不公,有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觉,觉得社会再发展有什么用,我和同学比起来,简直卑微如一个小丑。其次,是父母的逼迫。即自己根本不想上该所大学,是父母考虑到就业率,逼迫自己报考。强扭的瓜不甜,这样一来,学生越学越觉得逆心而为很难受,一旦心理扭曲,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是又无可发泄,无人可倾诉,其道德素质便会下降,也将素质低下的表现看做是发泄。
1.2.家庭教育的失败和鞭长莫及
家庭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溺爱。尤其是“阔人家”的“公子小姐们”。她们从小养尊处优,在家中事事惯从。从小生活在一个只有鼓励,没有严厉的环境中,助长了其脾气和虚荣心,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其素质低下。至于鞭长莫及,指的是许多大学生一旦告别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外地去求学,从此便“天高皇帝远”,只有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才会向家里打个电话。一旦脱离了家庭的管束,天高任鸟飞,其素质难免令人堪忧(特别是那些本身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
2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2.1.多在大学生中宣传“公民意识”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以亲社会、贡献社会为荣、损社会为耻,才能让其从根本上转变看法。
(1)参与意识。顾名思义,公民的参与意识指的是公民自身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作贡献。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作为考虑问题和做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参与意识还体现在公民对权利的享受方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选举权。
(2)责任意识。与刚才所谈到的参与意识具有相同之处,然而,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相比,其侧重点被放在“贡献”方面。
其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将这些内容融入学校宣传栏中,让学生在来来往往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可邀请此方面的专家到校讲座。或将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与校园文化节、校庆活动、各个节日的晚会相结合,可采用小品、舞台剧等丰富多样,幽默诙谐的体现形式。
2.2.在校园中设立心理咨询室
要提升大学生素质,就必须从德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入手。刚才谈到的公民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而心理教育一定要真正做到对学生有用,而不能流于形式,在校园中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聘请相关心理专家“坐镇”,能有效帮学生减压。因为专家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出谋划策”以及疏导无疑能让学生宽慰不已,让其重拾信心,战胜困难。
2.3.构建“反溺爱,多沟通”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颇深。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味责骂,以“父母权压人”。更不能溺爱,当孩子出现道德低下行为,例如在公交车上将手机开外音听歌,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一定要及时制止,严加教育,不可以有听之任之等默许行为。家庭成员自身也应为孩子树立榜样,自身不犯低素质错误,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
结论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两大方面原因(家庭原因和学校教育原因),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虽然有人指出,大学生素质下降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甚至是一种消极趋势,所谓的对策只是杯水车薪。然而,只有多重“杯水车薪式的力量共同奏效,才能迎来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晓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2):98-100.
[2]武正林.在方式创新中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56-58.